書名: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鑒(彩圖精裝)作者名: 朱立春主編本章字數: 6160字更新時間: 2019-01-02 16:59:38
卵生鳉魚
人們一直以來都認為卵生的小軟鰭魚科魚類會需要特殊的飼養條件,即酸性的軟水水質,所以飼養起來會很困難。其中的部分品種的確如此,但并不是所有的小軟鰭魚都是這樣。
許多卵生鳉魚色彩異常艷麗奪目,僅憑這一點就足以使它成為理想的水族箱觀賞魚。不過,如果希望它們達到最佳狀態,就需要水族養殖者做出一定的付出了,因為這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耐心,要給這些小的觀賞魚布置合適的水族箱,得把魚卵從產卵布上取下,將泥炭塊弄干,然后還得喂養仔魚。要是水族箱里沒有什么空地方的話,就試試用一個單獨的水族箱來飼養吧。

⊙ 阿根廷珍珠鳉應飼養在專用水族箱,雄魚的體色較之雌魚更為斑斕華麗。
野生的卵生鳉魚,在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其他熱帶地區都有分布,有些品種甚至在溫帶也可以見到。絕大多數的卵生鳉科小魚體型都很小,不過有一種體型稍大的卵生鳉魚——藍珍珠蠟——已經成為相當穩定的進口魚種,這種魚的故鄉在坦桑尼亞的坦噶尼喀湖,體長可達13厘米,是一種十分漂亮的鳉科小魚,魚體的基色為淡黃色,雄魚的魚體上有燦爛奪目的藍色斑點,雌魚的斑點則為銀色。它們喜歡在硬水環境中生活,可以和體型相當的其他魚類和睦相處,但最好每群飼養6~10條。
卵生鳉魚主要為食蟲魚類,給它們提供活餌至關重要,因為有些品種的卵生鳉科小魚根本不吃不能動的餌料。可選用水蚤、蛤類和孑孓作為常備餌料,不過還可以通過孵化鹽水蝦的卵或培育白蟲和微型蟲來給你的魚兒準備餌料。如果希望在人工繁育卵生鳉科小魚的過程中取得成功——無論是促使成年親魚進入繁殖狀態還是要將仔魚飼養大,餌料的選擇都是十分關鍵的。由于沒有注意正確安排餌料,會導致許多卵生鳉科小魚死亡,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這也是致使業余水族養殖愛好者無法繼續喂養卵生鳉科小魚的原因。
另外一個導致卵生鳉科小魚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給它們選擇了不恰當的混養伙伴。例如,雄性淡水鳉科魚搖曳的鰭條對許多虎皮魚而言太具誘惑力,它們會因此而受到騷擾,鰭條會受傷。鰭部受傷可能會引發致命性的感染,或是使得它們因受到欺凌而無法獲得餌料。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卵生鳉科小魚都以飼養在單一品種的水族箱里最為適宜。
在底沙中產卵的魚
底沙中產卵的鳉科小魚有時也被稱作“一年生魚”。旱季里,這些淡水鳉科魚棲息的池塘里的水會被蒸發掉,成魚會因此死亡。為了確保存活率,它們就將卵產在池塘底層的泥里,在隨后的降水到來之前,正在發育的魚卵就一直留在曬干的泥巴里。并不是所有的卵都會在第一場雨降臨時開始孵化,這是因為,如果第一場雨下得反常,池塘隨后就會再次被曬干,整個魚群就會全部死亡。因此,一部分魚卵需要等到第2次甚至第3次降雨才會孵化。通過這種方式,整個魚群的存活率得到了保證。

⊙ Pterolebias sp.(中文名不詳)產自南美洲,屬底沙產卵的品種。與雌魚相比,雄魚的體型更大,鰭條也更長。

⊙ 應將三叉琴尾鳉飼養在弱酸性軟水環境中,它們在底沙中產卵。

⊙ 三角鯧可能會有攻擊性,在將雌雄親魚放到一起之前應確保雌魚已做好繁殖準備。

⊙ 奧氏琴尾鳉將卵產在葉片繁茂的水草上。可使用產卵布然后將卵摘下,放到另外的水族箱中等待其孵化,孵化箱中應用產卵箱中的水做水源。
但在水族箱環境里,有些底層泥產卵的品種可以活到一年以上,因為水族箱里的水資源不會枯竭。
這些魚類有產自南美洲的珍珠鳉屬和鳉屬,以及產自非洲的圓尾鳉。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例如水溫要求、貯藏卵的精確時間要求等,因此需要一一核實這些特殊條件。
人工繁育底沙中產卵的鳉科小魚
在底沙中產卵的鳉科小魚雄魚的體型比雌魚大,體色也更鮮艷,鰭條更長;雌魚與雄魚形成鮮明對照,通常為淺灰色或淺棕色,體型較小,所以很容易辨認出你購買的魚是否雌雄成對。正常情況下,需要成對購買,不過若是希望通過購買到的魚來配對繁殖后代,就最好買一尾雄魚和兩尾雌魚。這是因為在產卵期時雄魚會拼命地驅趕雌魚,在水族箱里放上兩條雌魚可以使雄魚分散注意力。
預備產卵箱時,需要在水族箱底部鋪上一層4~5厘米厚的泥炭作為底沙,再種植幾叢葉茂的水草,比如伊樂藻屬水草或禾本科的羽毛草,給雌魚提供一個遮蔽的場所。水族箱里的水宜為弱酸的熟水,軟性水質(用泥炭層就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水深約為25厘米。有時還需要在將泥炭塊放入水族箱之前先將其煮熟,這樣泥炭塊就可以沉到水族箱底了。把泥炭煮熟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魚卵便不容易感染細菌或真菌。
給配好對的雌雄親魚投喂充足的水蚤、昆蟲幼蟲這類的活餌,使其保持良好狀態。當雌魚腹內充滿魚卵時,將其放入產卵箱里,待雌魚已適應產卵箱的環境后再放入雄魚。雄魚在向雌魚求愛時,會不斷炫耀鰭條,擺出各種姿態。如果雌魚已做好產卵準備,親魚就會雙雙下潛到底層泥里,雄魚用鰭抱緊雌魚。一些品種的底層泥產卵魚會潛入底層泥的表面以下,而其他品種似乎只是將卵推入底層泥里。產卵過程一結束,雌魚便會立即瘦下來,躺在水族箱底部休息。應將雌魚撈出,放到另外的水族箱中好好喂養,讓其恢復體力。在雌魚再次做好配對準備之前,應將雄魚放在另外的水族箱中飼養。
此時,就可以用網排干產卵水族箱內的水,濾出泥炭層。舊的緊身衣在這時就可以派上用場,不過應確保使用的那一小塊沒有小洞也沒抽絲。排干泥炭層里的水,這樣泥炭層就變得潮濕易碎,接下來再檢查一下魚卵,卵粒為球狀,直徑大約為1毫米,由于品種不同,顏色可為棕色或白色。假如你找到了一些卵粒,就把嵌著魚卵的泥炭放到塑料袋里儲存,等待這個品種最佳孵化期的到來,通常需要等待3~4個月。在袋子上貼上標簽,注明魚的品種和儲存日期。儲存魚卵時溫度應控制在22~24℃左右;晾衣櫥底部的溫度通常最適宜,但也需要每天將可顯示最高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計在那兒放一會兒測量一下,看看平均溫度是多少。
經歷了不可缺少的儲存期之后,就可以對魚卵進行孵化了。不過在進行魚卵孵化之前,要建立一個鹽水蝦培養圃,準備仔魚的餌料,這樣卵的孵化過程就可以同喂養仔魚配合進行,因為許多仔魚死亡正是由于不能及時提供餌料所至。
將嵌有魚卵的泥炭放入水族箱內,加入已升溫至 22℃的雨水。如果運氣好的話, 24小時內就能看到新孵化出的仔魚了。若是沒發現仔魚,就再往水族箱里加入一些水蚤這類的新鮮的活餌,可以降低水中的含氧量,這有助于促進魚卵孵化。絕大多數品種的仔魚個頭都較大, 足以吞吃新孵化出的鹽水蝦,享用它們的第一餐。別忘了要將泥炭再次弄干,再儲存一個月,然后再澆上雨水,因為泥炭里可能還有處于休眠狀態的魚卵。
屬于這個類型的卵生鳉科小魚的常見品種有:貢氏紅圓尾、 火麒麟、貝氏珠鳉、 懷特氏珠鳉和黑珍珠。

⊙ 火麒麟產自非洲,是一年生魚類。應給它們投喂足量活餌。
人工繁育水草產卵的品種
大家普遍認為人工繁育的、在水草上產卵(或者更準確地說,將卵從水草上懸下)的卵生鳉魚比較容易。同樣,也要裝一個產卵箱,不過這種產卵箱的底部應鋪上沙礫層和水草或是產卵布。大多數人都使用產卵布,因為產卵布比水草更方便,而且可以每隔幾天就取出來收集一下魚卵。
產卵布的做法是:將紗線固定到一塊櫟樹皮或是聚苯乙烯漂浮物上,這樣紗線可以下垂到水里;或者也可以將紗線系到石塊上,讓紗線往上浮。需要事先核實一下魚產卵的位置——是位于水草葉片上方還是靠近底部的沙礫層,這樣才能相應地安置好產卵布。如果不知道產卵的具體位置,就把這兩種產卵布都放在產卵箱里。
同樣,在將配好對的親魚放入產卵箱之前,給它們喂食新鮮活餌,將它們的狀態調到最佳。產卵期里,雄魚會在水草叢或是產卵布中追逐雌魚,每次都可以收集到一些卵,所以需要每隔幾天就要檢查一下產卵布,將上面的魚卵摘下。有些品種的魚會將卵產在產卵布織得最密部分的線節旁邊,而另外一些則喜歡將卵產在紗線上偏下的位置。
將卵放到較淺的容器中孵化(小型冰淇淋盒子最佳),用產卵箱里的水做水源。可以把容器放在水族箱的頂部或者讓它漂浮在水族箱里,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避免容器過熱或過冷。
孵化期間,給仔魚喂食新孵出的鹽水蝦,但一定要保持孵化仔魚的容器清潔衛生,清除掉由于定期部分換水(而不是全部)所留下的殘余物質。待仔魚長得足夠大時,就可以將其移入水族箱中飼養。
琴尾屬的許多種魚都采取這樣的方式產卵,這些品種的鳉科小魚體色鮮艷,異常艷麗奪目,深受廣大水族養殖愛好者的贊賞和青睞。其中一些受歡迎品種有時可在水族店找到,包括:五彩豎琴鳉、五彩珍珠琴尾蠟和藍帶彩虹蠟。其他推薦的品種有五間鳉、黑紋鳉和溪鳉。所有的這些品種在人工培育時都需要水質為軟水的咸淡水環境。喜歡硬水環境、人工培育方法相同的品種有斑鳉、古巴鳉、金色底鳉以及唇線鰻。

⊙ 尼日利亞藍眼燈有群集的習性,必須飼養在經過處理的水環境中,不易飼養,喂食活餌會對它們有好處。

⊙ 五彩豎琴鳉十分美麗,常見的有兩種不同體色的品種,圖中是橙色的那種。

⊙ 斑點鳉生性怯懦,需要飼養在安靜、已植入水草的水族箱中;對太新的水會很敏感。

⊙ 與斑節鳉不同,五間鳉易于飼養和進行人工繁育,是適合初學者飼養的理想卵生鳉魚。
其他產卵方法
所有類屬的觀賞魚總有一部分不符合常規的情況,卵生鳉科小魚的繁殖方式當然也不例外,許多品種的卵生鳉科小魚并不像上述兩類那樣優雅地產卵。例如,異色鳉就是將卵先在體內受精,然后雌魚將受精卵排出,卵子會像葡萄串似的懸掛于雌魚的排卵口處。魚卵會粘附15~20天,在這期間胚囊開始發育,直至孵化。通過這種方式繁殖的魚類有時也被稱作“卵胎生魚類”。
另一個特殊的品種是美國旗魚,這個品種的親魚會將卵產在水草叢的基部,或者將卵散落在底沙中(對這個品種而言,沙子是最好的基底材料)。產卵過程會持續好幾天,之后應將雌魚撈出另養。雄魚會繼續看護卵和仔魚,直到仔魚長到足夠大,可以自己進食為止。
可飼養在混養水族箱里的品種

⊙ 黃金鳉會在水草繁茂的專用水族箱中大量繁殖。這只是雄魚,雌魚的外觀比較普通。

⊙ 紅鱸分布在美國東部沿海的咸淡水域中。
盡管卵生鳉科小魚很難飼養這一點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可是有些品種還是可以放在混養水族箱中飼養的,比如潛水艇或黃龍、扭半鳥嘴和青鳉魚。這幾種魚貼近水面生活,可將買魚時常常忽略的水族箱里的一個區域填滿。
潛水艇或黃龍的確名副其實,魚鱗上的亮黃色斑點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生活在水面附近,背部平直而狹長,背鰭離頭部較遠;雄魚比雌魚體型稍大,體色也更為斑斕,但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雌魚的魚體后部有6~8條的縱紋。黃龍屬食肉魚類,幾乎專門以落在水面的昆蟲及其幼蟲為食。只要條件允許,尤其是當希望人工繁育仔魚時,應給它們喂食新鮮的活餌,特別是它們愛吃的孑孓。如果沒有條件很好地供應活餌,它們也可以吃加工餌料和冷凍餌料,在這些餌料往下沉時,黃龍就會去捕食,這一點對水族養殖者而言無疑是個福音。不過,黃龍不從底層泥上捕食。出于食肉的本性,它們也會吞食小仔魚,所以一旦選擇了飼養黃龍,就別指望水族箱里會有很多孔雀魚或者劍尾魚的仔魚能幸存下來。
在水族箱的水面上種一層漂浮的水草有助于防止黃龍躍出水面,同時還可以為它們提供一個產卵的場所。黃龍在捕食或者受到其他魚類的追趕時會跳起來,有了水草,它們就有了一個避身之所,不必再四處逃竄了。
雖說黃龍是在混養水族箱的水草葉片上產卵,但也可以在水族箱里鋪上產卵布,它們也會經常在這些產卵布上產下一些卵,隨后你就可以把產卵布移出,放到較淺的容器中讓卵孵化。假如你用印度水蕨——水胡蘿卜或者水芙蓉作為漂浮的水草層,這些魚就會將卵產在搖曳的水草根部。如果是這樣,就可以把水草撈出,但一定要換上新的水草層。有時間的話,就可以從產卵布或是水草根部把魚卵摘下。孵化過程大約持續兩周,新孵化出的仔魚個頭挺大,可以食用剛孵化出的鹽水蝦和粉狀薄片。還有一種更天然的餌料,就是在孵化容器里撒上一層蚊子卵,待孑孓孵化出來時,仔魚就可以進行捕食了。

⊙ 潛水艇或黃龍易于飼養,在近水面水域生活,喂食孑孓可讓它們茁壯成長。它們在受驚時會高高躍起,所以一定要把水族箱的蓋子蓋緊。
不用將仔魚放在孵化容器里太長時間,否則會阻礙它們生長。給它們準備一個飼養箱,以主水族箱里的水為水源,再配一個過濾系統,使水流舒緩即可。水不宜深,但隨著仔魚漸漸長大,可將水族箱里的水逐漸加深。你會看到仔魚一小群一小群地隨著水流游來游去,若在飼養箱里放入一些小型的漂浮水草,比如錢苔屬,可以給它們提供一個遮蔽的場所。
扭半鳥嘴的故鄉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桑給巴爾島和塞舌爾島。這種魚十分漂亮,黑黝黝的身體上布有鮮亮的七彩斑點,喜歡割據一方,好勇善斗,但如果將它們和一般大小(如5~7.5厘米)的魚類一起放在植被覆蓋良好的水族箱里喂養時,它們一般也不會傷害其他魚類。這種魚會占據水族箱的上層水域,喜歡潛伏在水草里。它們喜跳躍,所以得把水族箱的蓋子蓋好。
若是扭半鳥嘴生活得開心,就會在水族箱里產卵和繁殖,卵常常產在水草葉片上,成魚會吞食同類,無論是魚卵還是孵化出的仔魚都不放過(它們會吃掉任何品種的體型稍小的魚類)。不過如果在水面上種一層厚實的水草,個別的仔魚就可以幸存下來。若是希望大量的仔魚都能存活下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先把魚兒飼養在混養水族箱里,然后再移到一個專用的水族箱,放上足量的水草供它們產卵,待產卵過程一結束(5~7天),就將親魚移出,讓魚卵單獨孵化。一對成魚最佳狀態下可產下多達200粒的卵,約經過12~14天即可孵化。孵化出的仔魚會貪婪地吞吃新鮮的活餌,所以要保證有事先備好的鹽水蝦。
青鳉魚是一種可愛的群生魚類,必須以小魚群的形式喂養,否則它們會日漸憔悴。這種魚體型嬌小,充其量能長到4厘米,只要混養水族箱里沒有體型較大的其他魚類欺負它們,就可以和其他魚類和睦相處,很適宜混養。要確保水族箱里水草繁茂,因為青鳉魚會跳起來,所以要將水族箱的蓋子蓋緊。青鳉魚對餌料不挑剔,會接受加工好的薄片狀和冷凍餌料,但如果投喂活餌,它們的生長狀態就會更好,會更漂亮。

⊙ 扭半鳥嘴是一種大型的卵生鳉魚,體長可達10厘米,與雄魚相比,雌魚的體型略小一點,體色也較單調。它們會將卵產在水草上,卵的數量眾多,所以得保證有足夠的飼養空間提供給孵化出的仔魚。
雄性青鳉魚比雌性體型大一些,魚體泛出金屬般的藍色光澤,背鰭和臀鰭較大,臀鰭會有部分鰭條稍長,使得臀鰭的邊緣看起來參差不齊。部分青鳉魚的體色呈金黃色,而另外一些則只是普通野生青鳉魚的外觀。其他品種還有黑點青鳉和藍眼燈。
這些魚的繁殖方式十分有趣。首先,雌雄親魚先讓卵子在體內受精,幾個小時以后再由雌魚釋出體外(又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雌魚最終產下一串魚卵之后,就用一根線狀物使卵附在自己身上,最后在水草上將卵撣掉,之后,魚卵就會粘附在水草上。這看起來就像是有一串魚卵粘在雌魚的排卵口處,在最終將卵子粘附到水草上之前,雌魚也許會持續好幾天都攜帶著卵串。雌魚的排卵很有規律,每周都會產下一串卵,不過只要一有機會,它們就會把卵吃掉。所以,無論你打算飼養幾只青鳉魚,都應該讓雌魚在專門的水族箱里產卵,一旦在雌魚排卵口處發現魚卵,就得小心翼翼地將卵取下,然后放入上面提到的那種小型容器內。等到仔魚從卵中孵化出來后就可以像飼養其他卵生鳉魚那樣喂養青鳉魚仔魚了。
有時會出現卵孵化失敗或者仔魚拒絕進食的情況,但具體原因目前還沒有查出,因為其他的水族養殖者們采用的飼養環境盡管差別很大,有的使用酸性軟水,有的使用堿性硬水,但都得到了飼養青鳉魚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