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鑒(彩圖精裝)
- 朱立春主編
- 1333字
- 2019-01-02 16:59:38
其他花鳉科魚類
花鳉科魚類中有4種需要特別介紹一下,分別是刀鱗鮰、尖嘴蝶魚、食蚊小鳉和亞洲麥穗魚。
刀鱗鮰
刀鱗鮰沿尾柄的下緣長著兩排魚鱗,看起來就好像是小刀的刀刃一樣。健康的刀鱗 ,魚體為蒼白色,閃耀著七彩的光輝,很有飼養價值。雄魚大約可長到5厘米長 ,雌魚可長到大約7.5厘米長,可以放心地與體型相當、性情溫和的魚類放在同一個水族箱里混養。
雌魚大約每月產仔魚100尾。親魚有吞食其仔魚的習性,在水族箱的水面上散放一些漂浮的水草將有助于降低仔魚的損失。一旦發現水族箱里出現仔魚,應立即將其移出,放入培育水族箱飼養。刀鱗鮰對所處的位置很敏感,所以轉移即將生產的雌魚并不是明智之舉。
刀鱗鮰的最佳餌料是活餌,不過它們也吃加工餌料;仔魚的餌料應選用剛孵化出的鹽水蝦。
尖嘴蝶魚
總的說來,尖嘴蝶魚是一個特別的品種。雄魚的體長可達到10 厘米左右,雌魚的體長約為18厘米。尖嘴蝶魚是徹徹底底的食肉動物,小至昆蟲的幼蟲,大至小魚甚至它們的同類,只要是會動的它們都吃。就像它們的名字一樣,尖嘴蝶魚長著十分小且排列緊密的牙齒,或許是用來判斷餌料是死是活的,不過這個過程很耗時,需要有耐性。
尖嘴蝶魚的這一本性決定了必須將它們飼養在專用的水族箱里。尖嘴蝶魚是一種很典型的潛伏性食肉魚類,喜歡埋伏在水草叢中,待獵物出現,立即跳出將其捕獲。這種魚長大后的體型也決定了必須為它們準備一個足夠大的水族箱。水應溫暖,保持在26~28℃,并配置好的過濾裝置,定期部分換水,來保持水族箱內清潔。

⊙ 尖嘴蝶魚極具掠食性,喜歡吃活餌,最好飼養在專用水族箱。
應讓雌魚在繁殖箱內產卵,產卵結束后再將其放回到原水族箱。一條大型的雌性尖嘴蝶魚可產下多達250尾的仔魚。為仔魚準備足量的小型新鮮的活餌可能比較麻煩,因為它們從一開始就能吃下水蚤和一日齡的孔雀魚,如果餌料不夠,它們就會互相吞食。為了將自相殘殺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可以在水族箱內密密地植上水草。
食蚊小鳉
食蚊小鳉是卵胎生魚類中體型最小的一個品種,雄性食蚊小鳉只能長到2厘米長,雌魚可長到3.5厘米,產自北美洲的佛羅里達半島一帶。
飼養食蚊小鳉的專用水族箱里應種植茂密的水草,注入堿性的硬水,水溫控制在20~24℃。夏日里,可將食蚊小鳉放在室外飼養,這樣可以讓魚體的棕色逐漸加深,不過魚體顏色變深也可能是因為不斷給它們投喂活餌的緣故。
仔魚在一個類似“輸送帶”的系統內繁育,這個系統里有任意特定時間形成的、處于各個發育階段的胚胎,所以雌性食蚊小鳉會每次產下一至兩只仔魚,系統內及時補充胚胎,整個系統不斷運作。較之雌魚的體型而言,新產下的仔魚個頭可稱得上非常大了,有能力自行吞食小型活餌。這樣的繁殖方式(異期復孕)使得食蚊小鳉能夠保持較高的存活率。
亞洲麥穗魚
成年的雌性亞洲麥穗魚在靠近臀鰭的位置有一塊藍黑色斑塊,覆蓋了半個腹部,側腹部有無數條黑色縱紋,背部有多條黑色的新月形斑紋。雄魚身體的下半部分從交尾器到尾處呈深藍黑色,側腹部和背鰭的斑紋與雌魚相同,背鰭和尾鰭為黃色或橘黃色。
亞洲麥穗魚喜歡水族箱內水草覆蓋率較高的生活環境,水族箱應配置高效的過濾器,并做到定期部分換水,水溫應控制在22~26℃,餌料的品種應富于變化。
雌魚每月產仔魚10~50尾,仔魚在出生后1小時內便可食用小顆粒的魚食和新孵化出的鹽水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