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先打黃雀,再打螳螂,免除后顧之憂(1)

  • 陽謀天下劉伯溫
  • 華胥公子
  • 4029字
  • 2016-03-08 10:19:37

預熱

朱元璋將劉伯溫幾人連拉帶拽請進正廳,命人端茶遞水,好生招待,又著人備好酒菜,為他們接風洗塵。

朱元璋見滿座賓朋、賢才云集,心里大為歡喜,連連舉杯痛飲。但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在這幾個人之中,自己最在乎的只有一個人,就是劉伯溫——他的才能最高,價值最大。于是飯后便讓朱升帶葉琛、章溢、宋濂三人出去逛逛,有事要單獨跟劉伯溫談。

眾人會意,遵命退出。他們心里也都很清楚,以劉伯溫的才能和名氣,自然最受朱元璋重視,自己只是綠葉,襯托劉伯溫這朵大紅花。

朱元璋終于可以坐下來與劉伯溫單獨面談。這一刻,他已經等了很久。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馬上聽到劉伯溫縱論天下大勢,暢談真知灼見。而劉伯溫也明白,朱元璋之所以屏退眾人,無非就是為了單獨面試他。他知道朱元璋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想聽的是什么。這一刻,他也等待了很久。他早已準備好了一份完美答卷,隨時都可以交給他。如今,交答卷的時候到了。

劉伯溫心想:“古有諸葛孔明隆中對,三分天下,今有我劉伯溫妙計應天策,一統江山!”

很快,我會讓所有人明白,結束這個紛亂的時代的時候到了。而且,結束其實并不是那么難。

“元朝,永別了,我將要做一個親手埋葬你的人。曾經,我是一個忠于你的子民、官員,但我從未得到重用。我累了,絕望了,所以我只能選擇跟你一刀兩斷,我將效力于你的敵人,幫助他掃滅所有的敵手,并親手將你送上黃泉路。不要怪我,因為你的氣數已經盡了,沒有人能救得了你?!?

“這個世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成者為王,敗者連寇都當不了,只有死路一條?!?

“張士誠、徐壽輝、陳友諒,雖然你們也都參與了滅元,但你們都不是我選中的領導,所以你們都是我們的敵人,我將與朱元璋并肩站在一起,將你們一一擊敗?!?

“而你們失敗的命運,也將從我的這份答卷開始。”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面對淡定自若的劉伯溫,朱元璋抖擻精神,開始侃侃而談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以相見,是我朱某莫大的榮幸。漢高祖劉邦能得天下,首功當屬張良、蕭何、韓信三杰。今我有常遇春、徐達,善于用兵,可比韓信,李善長精于謀算,善于保障后勤,可比蕭何,有他在,大后方無憂。素聞先生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堪比留侯張良!如今三杰盡歸我所得,何愁不得天下!”

劉伯溫聽出朱元璋以劉邦自比,果然志在天下,雄心不?。∵@就是他的王者之氣、宏圖大志,自己果然沒看錯人!但劉伯溫卻不敢以張良自居,趕緊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不敢當留侯之名。

“先生高才,世人皆知,不必謙遜。我將先生請來這里,就是看重先生的滿腹才學韜略,想讓先生輔佐我成就大業,先生不嫌朱某淺薄粗鄙,肯出山相助,令朱某十分感動!今天朱某有幾個問題特地向先生請教,望先生不吝賜教才是?!?

劉伯溫看出朱元璋是個直性子的人,說話也不拐彎抹角,倒也爽快,于是說道:“伯溫何德何能受吳國公如此器重,受邀來此相助,敢不竭心盡力!”

朱元璋大笑道:“先生肯屈就朱某帳下,此乃朱某之幸。朱某定會讓先生一展雄才,不負平生所學!大丈夫活在世上,就該好好干一番大事業!”

劉伯溫聽了朱元璋的話相當振奮,立即表示:只要你想干大事,我就跟著你干,幫助你干!

朱元璋與他一拍即合,非常高興,聯想到前不久兩路大軍攻打張士誠失敗,于是問劉伯溫原因。

劉伯溫只用了一句話就告訴了朱元璋答案:“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知己而不知彼,想不敗都難。”

朱元璋聽了卻大為困惑,自己跟張士誠已經打過不少交道,雖然沒熟到可以同穿一條褲子的地步,但對他也還算有幾分了解,怎么會是不了解對手?朱元璋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看著朱元璋滿臉迷惑,劉伯溫告訴他,他們只了解張士誠,這并不是全面的了解。沒有全面的了解,就不存在知己知彼,就不可能取勝。

劉伯溫的話讓朱元璋更加困惑:我都已經了解了張士誠,還不算全面了解?那要怎樣才算了解?

困惑就對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別急,我來慢慢告訴你答案。劉伯溫對他說,張士誠駐守的杭州、紹興,常、胡二位將軍之所以攻不破,一是因為城池固若金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朝廷官兵也在。朱元璋很不屑:“朝廷官兵在又如何?沒用!他們要是有用,天下就不會亂成現在這個樣子!”看來朱元璋太小看了朝廷官兵,劉伯溫一聽就明白了癥結所在,于是認真地給他分析詳細原因:朝廷官兵確實沒用,但自古只有無能的將帥,沒有無用的兵。孫武能把吳王的一群妃嬪訓練得規規矩矩,韓信能把一群散兵游勇帶成每戰必勝的長勝之師,足見將帥之重要。而張士誠雖然攻城略地不是很在行,但守起城來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如果只有他自己的兵馬是不夠的,但加上朝廷兵力在他手上,統一歸他指揮領導,情況就不一樣了。

沒有好的將,就沒有好的兵,但有好的兵而沒有好的將,打起仗來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將兵合一,才能摧毀敵人于無形。

張士誠就是將自己與所有的兵士綁在一起,將自己的守城理念傳達給了每一個守城的人,所有人一起打造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集結號”,所以你們才無法戰勝。

朱元璋沉思半晌,幡然醒悟:原來“知己知彼”有雙重含義——不僅要了解敵人,還要了解整個的敵人、集體的敵人,而不僅僅是了解敵人的領導個人。

張士誠就像《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一個張士誠可以變成無數個張士誠,無數個張士誠合起來就是一個更大的張士誠。這樣的敵人,不是最強大的,但是難以戰勝的。

朱元璋此時才明白過來,原來常遇春和胡大海之所以攻城失利,就吃虧在沒有去全面了解對方的整體上。

能從細微處看出一般人看不到的玄妙之處,這樣的人絕對是高人。

到了現在,朱元璋已經明白了知己知彼的道理,頓時意氣風發,打算發十萬兵馬再次攻打張士誠,于是再問劉伯溫這次會不會取勝。

出乎意料的是,劉伯溫想了想,回答相當直接,一個字:“難?!毖酝庵?,也是一個字:??!朱元璋差點就要掀桌子了:剛才你不是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嗎?現在已經懂了,為什么還是難以取勝,還是???難以理解嗎?其實不難理解。

劉伯溫僅用了一個成語就解決了他的困惑——“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朱元璋想了想,忽然明白了一切:螳螂就是自己,蟬就是張士誠。那只黃雀,不會是方國珍,他有賊心,有賊膽,也沒那么大本事。只有一個人才是那只黃雀——陳友諒。是的,張士誠是守成之主,自己是進攻一方,但輕視了那個比張士誠更加強大的敵人——陳友諒。事實上,朱元璋也不是沒考慮到陳友諒,只是,他將首要攻擊目標鎖定在了張士誠身上,其次才是陳友諒。對此,劉伯溫非常嚴正地告訴他:這是一個巨大的戰略失誤!如果按這個戰略思想,陳友諒必勝,我軍必??!朱元璋當場嚇傻,目瞪口呆。接下來,劉伯溫為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的意見,我總結如下:陳友諒是黃雀不錯,但他絕不是坐等食物到嘴的黃雀。他是一只會發動猛烈進攻的黃雀。的確,坐收漁利的事兒是可以干,但戰場上風云變幻,誰也料不準上天的天平會偏向哪一方,萬一朱元璋把張士誠打敗了呢?那么,下一個目標就是他陳友諒!與其坐等別人來打自己,不如趁別人鷸蚌相爭之時,上去狠狠踩幾腳,把他們都踩死!

坐收漁利太慢,遠不如趁火打劫見效快。朱元璋進攻張士誠,張士誠如果抵擋不住,必然會向陳友諒求救,以陳友諒的性格,樂善好施是不可能的,趁火打劫是極有可能的。

螳螂也好,蟬也罷,打得兩敗俱傷之時,都將成為黃雀的腹中之食。朱元璋突然感到脊背發涼。并不在于他現在才意識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也不在于他突然發現他們三人中有人會充當黃雀,而在于他突然才想到黃雀會是陳友諒。

這是一個最讓人恐懼的敵人。有了他在背后捅刀子,就是不被捅死,也會成為殘廢。這樣的黃雀實在太可怕!

但劉伯溫突然又告訴朱元璋:其實是可以避免黃雀出現的。前提是只要戰略得當,方法得當。

朱元璋一聽,頓時峰回路轉:怎樣才算是戰略得當、方法得當?劉伯溫沉吟半晌,再次給他做出細密的分析。他的意見,我記錄如下:

當今之世,雖然元還沒有亡,但實際形勢可謂三分天下:張士誠據東(蘇浙一帶),建立大周政權,自稱“誠王”;陳友諒據西,將天完國皇帝徐壽輝架空,自稱“漢王”,長江以南數他實力最強;朱元璋控制江左、浙東各地,稱“吳國公”,西鄰陳友諒。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三股勢力拼到最后,誰是最后的勝利者,誰才能坐擁天下!

但這里存在一個誰先打誰的問題。張士誠相當于東吳的孫權,只要能保障自己的地盤、踏踏實實地過著土財主的日子就好,沒啥大的野心。那么,誰是曹操,誰是劉備呢?

對不起,朱元璋和陳友諒都覺得劉備太窩囊,都不想當劉備,都想當曹操,統一天下。

既然都想當曹操,那么就要按照曹操的風格行事:先發制人!打他娘的!不要等到大家都壯大了,再東一錘子西一棒子,那就晚了。曹操吃虧就吃虧在下手太晚,攻打東吳時劉備已經請到了諸葛亮,翅膀開始變硬,所以孫權才會拉上他一起組成聯軍,導致曹操最終功虧一簣。

但時過境遷,情況也今非昔比:除了張士誠,陳友諒、朱元璋兩人都很強。誰更強?陳友諒!

對于朱元璋來說,打最弱的張士誠當然容易占便宜。但打張士誠是螳螂捕蟬,就會有黃雀在后,而且黃雀一定是陳友諒,只會是陳友諒,因為方國珍已經成了半廢品,快要報銷,鬧不起來。你打陳友諒,就沒有黃雀在后,因為張士誠是個守成之主,沒啥進取心,守著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心滿意足。這樣的人你就是讓他當黃雀,他都不干。

他只愿意看守自己的地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你打他,他就會反抗,反抗不了就會求救,求救就會招來陳友諒,陳友諒一插足進來,事情就全亂套了。能不能兩頭都打?答案:傻子才會干這樣的蠢事!既然不能兩頭打,那么,就不是打誰的問題,而是先打誰的問題。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決定戰爭勝敗的戰略問題。

劉伯溫分析到這個地步,傻子也該明白了。朱元璋是個聰明人,劉伯溫的話頃刻之間點醒了他:先攻陳友諒,再打張士誠!

先攻陳友諒的好處是,只要打敗了這個最強的對手,那么張士誠就不是對手!

劉伯溫的戰略給了朱元璋當頭棒喝: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的戰略是錯的。如果順著這條路走下去,那將是一條不歸路。

朱元璋很郁悶:這么大一個戰略錯誤,為什么一直沒有人看出來、指出來?只有劉伯溫獨具慧眼、洞若觀火、一針見血,救自己于毀滅的邊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湟中县| 郎溪县| 清远市| 枣强县| 岱山县| 汕尾市| 天等县| 息烽县| 棋牌| 东丽区| 鄂尔多斯市| 封丘县| 宜城市| 赫章县| 刚察县| 应城市| 紫云| 吴旗县| 台南市| 千阳县| 陆丰市| 咸宁市| 博客| 洛扎县| 岗巴县| 梅河口市| 昌图县| 定西市| 濮阳市| 古蔺县| 太和县| 九寨沟县| 永康市| 南部县| 武强县| 尚志市| 长宁县| 淮南市| 上思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