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 大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
- 趙鉞
- 3287字
- 2016-02-29 11:19:10
吳丹白居易《故饒州刺史吳府君神道碑銘》:君諱丹,字真存,以進士第入官,歷正字、協律郎、大理評事、監察、殿中侍御史、太子舍人、水部庫部員外、都官駕部郎中、諫議大夫、大理少卿、饒州刺史。寶歷元年六月某曰,薨于官次。
(《白氏文集》六十九。) 《昌黎集》有《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方云公使鎮州,吳丹以駕部郎中副行。 又有《夕次壽陽驛題吳郎中詩后詩》。
盧虔《舊盧從史傳》:父虔,舉進士,歷御史府三院、刑部郎中、江汝二州刺史,秘書監。白居易《祭盧虔文》:維元和四年歲次己丑七月日,皇帝遣某官某,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秘書監贈兵部尚書盧虔。 《宣室志》:故右散騎常侍盧虔,貞元中為御史,分察東臺。 《會要》(八十):贈兵部尚書盧虔謚靈愍。
裴復《新表》:洗馬裴氏御史中丞曠孫、(見侍御。)諫議大夫虬子復,字茂紹,河南少尹。 韓愈《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銘》:舉賢良,自徐州書記三遷至侍御史,入朝歷殿中侍御史,累遷至刑部郎中,疾病,改河南少尹。輿至官,若干日卒,實元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享年五十。(《昌黎先生集》二十四。) 《會要》(七十六):貞元元年九月,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裴復及第。 《新鮑防傳》:貞元元年,策賢良方正,得裴復等,世美防知人。
孫革《舊刑法志》:長慶二年,官刑部員外郎。 《舊張茂宗傳》:元和中,詔監察御史孫革往按岐陽馬坊,茂昭誣革所奏不實,罷官。(《新傳》同。)
《新孝友康買得傳》:穆宗世有刑部侍郎孫革。 《會要》(三十九):長慶三年正月,刑部又奏請本司員外郎孫革等詳正敕格。 又(六十七):太和四年十一月,左庶子孫革有當司典膳等五局郎,吏部不得更法擬流外人奏。 韓有《送孫革及第歸江南詩》。
于申《新表》:于氏工部尚書頎子申,屯田員外郎。 柳宗元《先君表陰先友記》:于申,河南人,至尚書郎。(《河東先生集》十二。)
徐弘毅《新表》:北祖上房徐氏虢州別駕纟寅子弘毅,大理評事。(《元和姓纂》九魚:弘毅,侍御史。) 《會要》(七十六):貞元四年四月,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徐弘毅及第。十年十二月,又及第。(《緯略》同。)
裴次元(見郎官吏外。)
盧侃(見郎官封中。)
梁肅《京兆府司錄西廳盧氏世官記》:今戶部郎亻品,始遠哲昆聯事之嫌,詔解柱后惠文,以就斯職。(《文苑英華》八百三十一。)
李宣《趙憬傳》:貞元中,萬年縣令李宣為裴延齡構陷,將加斥逐,趙憬保護救解之,故從輕貶。 《舊憲宗紀》(下):元和十一年九月辛巳,貶屯田郎中李宣忠州刺史,為補闕張宿構,言與韋貫之朋黨故也。 《北夢瑣言》:李宣宰陽縣。 《新韋貫之傳》:李宣等坐與貫之厚善,貶為州刺史。
崔師本《新表》:崔氏清河小房岳子師本,不詳歷官。 《國史補》(下):今之博戲有長行其工者,近有渾鎬、崔師本首出。 又洛陽令崔師本,又好為古之樗蒲。
李儋《新表》:隴西李氏姑臧大房給事中升期子儋,殿中侍御史。 韋應物有《贈李儋詩》。又《將發江淮寄李十九儋詩》。又《贈李儋侍御詩》。(《韋蘇州集》。)
唐武(見郎官倉外,又陰額知雜。)
《新蔣傳》:憲宗時更侍御史唐武名曰慶。
殷臺(見郎官左中,又陰額知雜。)
劉師光(封外有劉師老。)
嚴澗(見郎官金中。)
常仲儒(見郎官吏中。)
碑陰額題名
知雜御史(自天寶元載已后。)
孫景商《新表》:武邑孫氏白馬令起子景商,天平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謐曰康。
《新孫傳》:父景商,為天平軍節度使。
崔罕(見郎官度中。)
殷臺(見碑額監察。)
楊嗣復(見郎官吏中補,二傳失載。)
張士階(見郎官封中。)
楊泰《新表》:楊氏越公房榮子泰,駕部郎中。
路異(見郎官金外。)
楊慎矜(見左棱,陰右棱,左側,右側侍御兼殿中。)
《舊傳》:自監察御史丁父憂。開元二十六年服闋,累遷侍御史。在臺數年,又專知雜事。天寶二年,遷權判御史中丞,充京畿采訪使。(《新傳》略同。)
王钅共(見左側,右側侍御兼殿中。)
張(見左側,右側侍御兼殿中。)
楊劍(見陰下層,右側侍御兼殿中,二見。)
崔(見陰下層,右棱,陰左棱。)
盧執顏(見陰下層,右側侍御兼殿中。)
吉溫(見殿中。)
頗真卿(見監察。)
裴冕《舊傳》:天寶中,御史中丞王钅共充京畿采訪使,自渭南縣尉表為判官,遷監察御史,歷殿中侍御史。 《舊王钅共傳》:天寶十一載四月,楊國忠問王焊反狀,侍御史裴冕恐,焊引钅共叱詈焊云云。(《新傳》略同。)
竇華(又見下。)
韋執誼《翰林院故事》:開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稱學士,自后中書舍人竇華等相繼而入焉。又云開元已后,竇華自中人充。 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開元后,竇華中書舍人充。(《翰苑群書》上。) 《舊楊國忠傳》:天寶十一載,楊國忠兼吏部尚書,所昵中書舍人竇華等諷選人于省門立碑,以頌銓綜之能。又云:國忠黨翰林學士竇華等,皆坐誅滅。 《舊韋見素傳》:天寶十三載,玄宗命楊國忠精求宰輔,國忠訪于中書舍人竇華,華言見素方雅,柔而易制。(《新傳》同。)
張惟一(見陰下層。)
崔(見左側。)
顏允臧(見左側。)
韋審規(見郎官左中。)
韋中立《新表》:韋氏彭城公房唐州刺史彪孫中立。不言歷官。
唐武(見碑額監察。)
高弘簡(見郎官度中。)
《舊高元裕傳》:開成四年,御史中丞高元裕上言:御史官屬不稱者。侍御史高弘簡等以不稱,出為府縣之職。
劉孺之(見郎官封外。)
馬錫《元和姓纂》(三十五馬):慶州都督馬瓊生錫,諫議大夫,虢州郟郡人。
常袞《授馬錫少府少監制》:中放大夫、諫議大夫、賜紫金魚袋馬錫,歷官有政,居必修明。擢登諫列,屢獻忠讜。言皆展意,事亦主文。勤職且淹,以時敘進,可守少府少監,散官賜如故。(《文苑英華》三百九十九。)
姚喬列(見郎官左中。)
鄭昂之(郎官吏中補有鄭昂。)
《新外戚楊國忠傳》:國忠雖當國,常領劍南召募使,遣戍瀘南,歲遣鄭昂等以御史迫促郡縣召募。 《舊楊國忠傳》:天寶十一載,楊國忠兼吏部尚書,所昵侍御史鄭昂等諷選省門立碑,頌國忠銓綜之能。 又國忠求安祿山陰事,圍捕其宅,得李超、安岱等,使侍御史鄭昂縊殺于御史臺。
趙
侍御史 楊申《新表》:楊氏刑部郎中孚孫、(見侍御。)黃裳子申,侍御史。
盧虔
監察御史 敬騫《新表》:敬氏御史大夫括子騫,建州刺史。
平致和《唐會要》(七十六):建中元年軍謀越眾科平知(疑‘致’。)和及第。
(《緯略》同。)
李彤(見郎官度外。)
李钅弋(見郎官戶外。)
馮邈柳宗元《祭李中丞文》:維貞元二十年,歲次甲申,五月某朔二十二日,故吏奉議郎行殿中侍御史馮邈等。(《河東先生集》四十。)
羅讓(見右側。)
韋顥(見碑額監察。)
張莒(見郎官吏外補。)
《嘉話錄》:慈恩題名,起自張莒。(《廣記》二百五十六。)
鄭楚相《舊趙博宣傳》:德宗遣監察御史鄭楚相等充三司使,按鞫信州員外司馬盧南史。(鉞案:陜西澄城有貞元十四年《澄城令鄭楚相德政碑》稱,擢秀才第,為東觀校書郎,歷緱氏、長安尉,而至于宰是邑云云。則是官御史當在十四年以后也。) 《逸史》:崔甫拜相時,緱氏尉鄭楚相與公之表侄盧素敏中外兄弟。
(《太平廣記》一百二十七。) 韓愈《福先塔寺題名》:水部員外鄭楚相、叔敖等,元和三年十月九日同游。(《韓文遣集》。)
裴竦《新表》:洗馬裴氏諫議大夫虬子竦。不詳歷官。
監察 楊
武徹《新表》:武氏少府監鄴公攸望孫徹,(《姓纂》:徹。)洋州刺史。
《前定錄》:寶應二年戶部郎中裴出為廬州刺史,郡有二遷客,其一曰武徹,自殿中侍御史貶為長史;其一曰于仲卿,自刑部員外郎貶為別駕。
常著《新表》:新豐常氏禮部員外郎無名手著,侍御史。 常袞有《叔父禮部員外郎常無名墓志銘》稱,長子侍御史。(《英華》九百四十二。)
蔣煉(見郎官左外。)
任華有《西方變畫贊》,文稱前殿中侍御史蔣煉。(《全唐文》三百七十六。)
長孫繹《紀聞》云:長孫繹之親曰鄭使君。(《廣記》三百六十二。) 錢起有《春夜過長孫繹別業詩》。又《酬長孫繹藍田寄杏詩》。
竇華(重見。)
邵說(見郎官勛中。)
袁氵(見郎官戶外。)
王沭《新表》:瑯邪王氏定州刺史備子沐,御史中丞。 《寶慶四明志》(一):貞元四年,明州刺史王沐立夫子廟,見廟碑。(《新書王涯傳》有從弟沭,時代不合。)
殿中 韋
侍御史 張
鄭繁(見郎官左外。)
子龜之侍題。
大中三年重陽。(趙云:右四行題分置于螭首空處,非至碑下,不能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