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細心聆聽,尊重孩子的意見

一個孩子自尊的相當部分來源于父母對他的評價,當孩子深感父母愛他又尊重他時,他的自尊便會迅速得到提升。家庭中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尊重。家長應尊重孩子,認同他們的自主權,相信他們的人格和能力。

家庭的和諧在于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單方面的尊重是不平等的,所以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權利。另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這種尊重的態(tài)度應該表達得恰到好處,過與不及都會導致不良的結果。

盡管小華才兩個月大,但爸爸和媽媽都非常引以為傲,因為這是他們第一個孩子。只要有機會,他們甚至會故意弄醒睡眠中的小華來向他們的朋友炫耀一番。

小華當然有睡覺的權利,爸媽的做法顯然表現(xiàn)得不夠尊重他的這種權利。

小華經(jīng)常哭鬧而且常常睡得不好。只要一哭,媽媽就會立即給他喂奶,即使一小時前才喝過。

嬰兒的健康和成長有賴于規(guī)則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在正規(guī)的時間內,胃腸可以自然形成消化、休息的一定模式,這是維系生命的基本規(guī)則,嬰兒當然也有權利遵循這種自然法則。

盡管小兒科醫(yī)生對嬰兒的喂食習慣各有說辭,但細心的媽媽應該能觀察出嬰兒肚子餓的時間通常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她應該相信自己的觀察力,進而幫寶寶培養(yǎng)出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如果她因時間太緊張而放縱嬰兒的飲食,不但無法幫他建立正常的習慣,還可能鼓勵他養(yǎng)成無理要求的壞習慣。所以沒有正規(guī)的喂食習慣,就是不重視嬰兒追求自然法則的權利。

9歲的彼得是家里的獨生子,也是父母唯一的精神寄托。他們對他的期望很高,而且希望樣樣表現(xiàn)出色,所以系統(tǒng)地為他安排了好多課程,而且要求每門課程成績都必須保持甲等。參加活動時,他必須是領導者,鋼琴必須彈得毫無缺點,飛機模型必須做得最完美,而且要一字無誤地背誦《圣經(jīng)》經(jīng)文。總之,他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達到完美無缺。盡管所有認識彼得的人都認為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他卻有著他的父母永遠無法更正的缺點:他經(jīng)常咬指甲,此外,還會經(jīng)常做噩夢,一緊張就會不停地晃肩膀。

爸爸和媽媽并沒覺得他們這種“過高期望”對彼得是很殘酷的。由于彼得不斷受到鞭策,所以他只知道不斷地努力,憑著他過人的智慧和加倍的努力,他一定會盡力達到父母的期望。但是他內心里卻明顯地表現(xiàn)出焦慮與反叛。他覺得只有滿足父母心愿,樣樣領先,他的生命才有意義,所以他當然不敢擺脫自己既定的角色而違背父母的期望。因此他只能將內心的反叛情緒轉移至睡眠中,彼得無疑承受著相當大的痛苦。爸爸和媽媽的做法顯然侵犯到彼得的人權,他們只是利用他作為提高自己權威與聲望的工具。可是當彼得全身心投入功課,努力達成父母的期望時,他同時也失掉了自我。

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尊重子女就必須重視他的人格和他的能力,但這并不表示我們可以利用他們來滿足我們的野心。

兩歲大的蕾蕾爬到了起居室的椅子上,結果從椅子上滑下來,撞到下巴,然后又咬破了嘴唇。媽媽雖然看到蕾蕾嘴唇已開始流血,卻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并欣喜地說:“再試一次,比爾,你能辦得到的。”于是比爾再試。

這種做法殘忍嗎?一點也不。如果媽媽將這一點小傷視為嚴重事態(tài),蕾蕾就會失去再試的勇氣。媽媽既然認為沒有大礙,蕾蕾便覺得自己也一定能忍,這是相當值得的一課。

很多孩子知道,雖然父母是愛他們的,但未必尊重他們。比如,當孩子與客人攀談時,你可能會命令他不要“多嘴”,或者代他表達某種意思,甚至嘲笑他的“幼稚”和“愚蠢”……這些不明智的舉動無疑會極大地損傷孩子們的自尊心。

父母應該帶領孩子多做一些“平等”的活動,讓孩子們得到這么一個信息:在大人心目中完全有他的位置;聽他們講故事,不要小看這些小事,它們正是在孩子心中筑起自尊之宮的磚塊!

有一次,9歲的林健將自己收集的很有價值的水晶化石和朋友的交換,交換來的石頭價值并不大。但是他對這種石頭更有興趣。爸爸知道后非常生氣,因為和他換石頭的孩子比他大7歲,而且明知道這兩種石頭的價值差異很大,另外林健作這種決定時也沒有和他商量。于是爸爸小題大做,從此林健就失去了這個朋友,而且覺得自己很不中用。

其實不管這件事做得對或不對,這都是林健自己的決定,應該受到尊重。其實,爸爸可以借著這件事表現(xiàn)出尊重孩子的態(tài)度,也同時維持林健的自尊。當林健給爸爸看換來的石頭時,爸爸應該表現(xiàn)和往常同樣濃厚的興趣,并暫時不提這件事。然后,爸爸可以另外找一天,幫助林健認識他所收集石頭的相關價值,但切記避免提到換石頭的事。這樣林健既維持了自尊,又得到學習機會。如果爸爸小題大做,這表示他認為林健笨得犯了大錯。但是,要知道他不懂得石頭的價值啊!爸爸顯然對林健的期望過高。孩子也有作決定的權利,如果我們能尊重他們的自主權,采取這種管教方式,我們一定能避免一場沖突,維持和改善與子女間的親善關系。

我們建議,在管孩子的言語或行動發(fā)生之前,家長首先應當蹲下來同孩子在同一個高度上談話,同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談話。這樣做能較充分地體現(xiàn)你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了成人對小孩子的事情或問題的認真又親切的態(tài)度。

同時,語氣也相當重要。家長可以輕聲細語地耐心說服教育,而不是居高臨下地大聲呵斥。這樣能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精神;在這樣的前提下管孩子,能幫助孩子認真對待自己的問題或缺點;也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樂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聽而不聞或產(chǎn)生叛逆心理。這雖是一種很具體的教育方法,卻體現(xiàn)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關系的教育觀念,也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著管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他的尊重培養(yǎng)出來的。體罰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冷嘲熱諷或試圖改變他的個性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孩子,就必須將孩子視為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允許他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即使孩子的發(fā)展與家長為他設計的目標并不一樣,或者他的有些表現(xiàn)家長很難理解,但也應該尊重他的個性。關心孩子,并不是什么都替他做主,應鼓勵他獨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讓他知道家長隨時都在關注著他。

尊重孩子的意思就是認同他們的自主權,但這并不是指小孩子可以做大人所做的事。家庭里的每個人都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必須受到尊重。

對孩子的批評不可沒有,也不可濫用。適當?shù)呐u是與孩子進行交流的一種手段,也是孩子不斷完善自己的一種動力。

事情出錯的時候不是批評孩子的最恰當時候。既然事情發(fā)生了,最好是先解決這件事,而不是先教訓孩子,更不是粗暴地責罵孩子。批評要找適當?shù)臅r機,其出發(fā)點應該是對孩子的關切。惡言惡語就像支毒箭,只能用來反對敵人,不能用來對付孩子,否則只會使他產(chǎn)生不滿、反感、仇恨的情緒以及報復的念頭,逐漸學會使用消極的態(tài)度和方法保護自己。

當家里人在一起時,只有家長能更好地聆聽孩子,對孩子做到了尊重、理解、信任,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專家的建議,希望能為父母打開孩子的心靈起到積極的作用:

幫助孩子學會“取長補短”:作為父母,我們的任務便是當孩子們可靠的“同盟軍”。當他們沮喪時,我們得為他們鼓氣;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就為他們提供克服困難的種種“工具”,其中一門“工具”就是“補償”——讓孩子不僅要看到不足之處,也要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而絕不把自己看得“一團漆黑”。

為孩子在競爭中鼓勁:當孩子在智力、體質或外貌上“相形見絀”時,父母更應幫助他在這充滿競爭的世界中學會奮斗。任何“低能兒”得知有父母做“強大后盾”時都會勇氣倍增,不過,在鼓勵孩子勇于拼搏的同時,你也應教育他們領悟真正的人生價值,要他們熱愛他人、熱愛正直、熱愛真誠。

讓孩子學會嚴于律己:處罰會不會使孩子灰心喪氣?答案取決于父母處罰孩子的方式和動機。切切不要在眾人、尤其在孩子的朋友面前處罰孩子,也絕不能將處罰孩子當做給自己泄怒的手段。重要的是讓孩子認識到:如若完全不要紀律約束,他便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注意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入學后,如孩子成績不理想,會有許多因素易使孩子失去自尊。這時,如有可能,可請家庭教師,也許能助孩子一臂之力。要是孩子盡了全力而成績依然不佳可別訓斥或譏笑他,原因很簡單:人人都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時。悲劇恰恰是:仍有為數(shù)眾多的父母缺乏自知之明,非要自己天資不足的孩子成為第二個愛迪生或牛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临江市| 望江县| 城口县| 天台县| 阿克苏市| 鄄城县| 左贡县| 洛浦县| 饶河县| 伊通| 阳西县| 松溪县| 阆中市| 论坛| 西青区| 宁化县| 阜宁县| 福州市| 寿宁县| 文登市| 鸡西市| 花莲县| 乃东县| 延津县| 望都县| 天峨县| 赤城县| 简阳市| 淮北市| 南投市| 兴安县| 铜山县| 开阳县| 灵璧县| 郸城县| 六盘水市| 瑞安市| 玛曲县| 富锦市|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