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的迷茫源于何處(1)
- 不迷茫:找準人生方向的24堂智慧課
- 何震
- 2342字
- 2016-02-18 17:35:29
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有時候想躲也躲不過,比如:疾病、災害、外部環境等,但是有一件事你可以做,那就是順其自然,別將沉重的事情想得更沉重,用輕松的姿態迎接命運的挑戰。一位哲人說:
『同一件事,想得開是天堂,想不開是地獄。』既然如此,那么又何苦為難自己呢?
1.將沉重的事情看輕,心就不會迷茫
人的眼睛除了能分辨事物的顏色、形狀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它能辨明真偽,能告訴你的心靈,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說起來,眼睛是最容易受到迷茫之霧遮蔽的,眼睛一旦被遮蔽,你就會發現,很多生活中的美都會逐漸離你遠去。我們不斷強調眼睛的重要性,但最不應忽視的是心對于情緒變化的重要性。
人生能有多少個春秋讓你去體驗生命的可貴,而對于生命的價值來說,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領悟,生命的可貴無非就是三種:一種是物質的可貴,一種是心靈的可貴,還有一種就是情緒的可貴。我們無法拋棄其中任何一種,就像我們沒有辦法拋棄情緒一樣,因為情緒的喪失會使我們失去人生的樂趣。而物質上的缺失也會造成我們心靈的痛楚,這三種價值奠定了我們生活和諧的基礎。
對于先天失明的人來說,他們看不到人世間的一切,他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但樂趣并沒有因此而減少。還有些人,他們雖有明亮的眼睛,卻無時無刻不被困惑包圍著,他們不斷地在人世間尋找樂趣,卻總是失望而歸。因為看見的多了,所要面對的問題也多了。
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剛剛失去相依半生的老伴,又被查出患有癌癥,老人非常絕望,每天看著醫生開出的病歷發呆流淚。一天下午,老人依舊坐在沙發上獨自傷心,后來竟然動了自殺的念頭,還好老人的兒子及時發現,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幾天后,兒子給老人報了一個旅行團,讓他去散散心。老人很不情愿地隨團出發了,一路上老人原本還隨身帶著的那張病歷,輾轉了幾站后竟然不見了。病歷已經丟了,老人便不再去想自己生病的事情,久而久之竟然忘記了這件事。回到家后,老人心情大好,之前悲傷的情緒一去不復返了。
你或許會認為老人的做法是在逃避,可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某些事,暫時的逃避或許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眼睛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能讓我們看到人生美好的一面,自然也會讓我們看到人生丑陋的一面,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在幫你看清自己的同時,也讓你輕易分辨了美丑。
不去看,或許世界會更美,如果你沒有了分辨好壞的能力,你只需要將自己的眼睛閉上,用心去感受,或許你會收獲得更多。
很顯然,一門心思想著消極的結果,會讓自己陷入消極情緒之中,老人丟失了病歷,同時也扔掉了心里的負擔。所以,有時候痛苦也是因眼睛所見、內心所想的結果。要想拋棄痛苦,就應該學會丟棄眼前所見的不快樂的事物。
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有時候想躲也躲不過,比如:疾病、災害、外部環境等,但是有一件事你可以做,那就是順其自然,別將沉重的事情想得更沉重,用輕松的姿態迎接命運的挑戰。
2.哪種迷茫才是屬于你的痛苦
人們對迷茫的理解,多數來說都是字面上的,大家以為迷茫和迷失一樣,但事實上迷茫又不完全等于迷失。
迷失是完全失去方向,已經沒有了方向;而迷茫則不完全是這樣的,迷茫是正處于迷途的前期,還未完全走向迷失,這時候是偏向于選擇的定義。
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如果他已經選擇了錯誤的路,那他就是迷失,而如果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前沒有選擇,那他就可以被稱作是迷茫。可以說,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人與瑣事的某種聯系,而當我們進行了選擇后,所面對的就不再是單純的迷茫。
此時,有人會問了,既然迷茫和迷失不一樣,那迷失和迷茫所要承擔的痛苦就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一次探險,苦辣酸甜都是人生的必需品。而在這場探險中,你會有很多不同的體會,如果你失去了財富,這次旅行你將會不斷掙扎,品嘗貧窮帶來的痛苦。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就要和病魔做一系列斗爭,同時會有更多的痛苦出現。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追求。但是,當你奔走在追求的路上時,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你想做的事、愛你想愛的人、成就你想要的事業,這樣的人生才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
我們雖然沒有能力拒絕所有的不幸和悲哀。人生是豐富多彩而艱難曲折的;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成敗榮辱、苦樂憂歡、坦途坎坷……對每個人都是一樣。馬克·吐溫說得好:“誰沒有蘸著眼淚吃過面包,誰就不懂得什么叫生活!”
真正精彩的人生,是黑白交錯、互相滲透的。
別跟自己過不去,我們應該感謝生命、珍惜生命。人生旅途,應該為他人、為社會、為自己盡些力,讓別人覺得你不是可有可無的人,你的生命才有意義。
是的,人的一生就是金額早已填好的支票,就看你怎么去使用。痛苦是一生,快樂也是一生;有為是一生,無為也是一生。可貴的是,我們這種親切的態度對所有人都一樣,沒有人種、地域、民族的分別,卻只對一個人例外,沒錯,就是我們自己。
不少人會說起,自己在做錯事的時候經常反復地自責:我怎么那么笨?當時要是細心一點兒就好了,或者說:“我真該死,這樣的錯怎能讓它發生?”
犯錯對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個人遭受打擊的時候,難免會在那一段灰色的日子里覺得自己像拳擊場上失敗的選手,被那重重的一拳擊倒,頭昏眼花、滿耳都是觀眾的嘲笑。那時,你會覺得已經沒有力氣爬起來了,但是你會爬起來的,不管是在裁判數到十之前還是之后,而且你還會慢慢恢復體力,你的眼睛會再睜開,看到光明的前途。我們雖然是平常的人,但不代表我們就該忍受折磨。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正視生活本身,在經歷中不斷學習,以確保未來不再發生憾事。接下來,我們應該獲得寬恕,然后忘了它,繼續向前行進。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屬于它自己的限度,超越這個限度,也許很多原本美好的事就會變得極其荒謬。我們應時常肯定自己,盡力發揮我們能夠施展的東西!只要盡心盡力,只要積極地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我們就能保持向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