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杞鄉魂(4)
書名: 那坨坨的果子紅了:小說卷3(紅枸杞文學叢書)作者名: 張漢紅 王海榮主編本章字數: 3331字更新時間: 2016-02-19 10:12:28
一天早上,他給老中醫送藥方時,偶然看見老中醫背后的柜子里,放著的一大瓶深紅色的藥酒分外耀眼,就覺得非常好奇。老先生手里端著半玻璃杯和那瓶子里一模一樣的藥酒,慢慢品著。見嘯天進來了,就遞給他一杯說,嘯天,你來得正好,你也來嘗一嘗看感覺如何。嘯天接過杯子喝了一口,就覺得身體慢慢熱了起來,感覺這酒與其他藥酒比起來,不但沒有絲毫苦澀味,而且還有一股甜絲絲燒呼呼的爽快。嘯天本來不會喝酒,一杯酒下肚后已經面紅耳赤,便沒敢多問就告辭回到了藥房。第二天他又去送方子時,正好老師不在,出于好奇,他就抱起酒瓶仔細看了看,才發現里面泡的全是枸杞子,腦子里這才猛然想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枸杞能補肝明目、益壽延年的記載。難怪老師鶴發童顏容光煥發,年過七旬卻眼不花耳不聾,走起路來身輕自如,原來與他每天堅持喝這個酒有關系。這讓他一瞬間竟然由好奇心突然轉變為對枸杞子的極大興趣。這天晚上,他夜不成寐,仔細查閱了《本草綱目》中,對于枸杞藥效的所有詳細記述。上面清晰地寫到,枸杞久服能滋補肝腎,堅強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還能補精氣不足,養顏使肌膚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真是太神奇了,他用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自己從醫近二十年了,用枸杞子配藥也是常有的事,卻從來沒有深究過這東西,竟然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此時的劉嘯天,與其說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吸引了,倒不如說是被眼前這紅艷艷的枸杞子迷住了。準確地說,他是被老中醫那瓶枸杞酒征服了。那天晚上,在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下,劉嘯天望著幾顆紅枸杞沉思著。他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又喂一顆枸杞在嘴里嚼著,細細品著,那專注勁兒,竟然連老中醫啥時候進來都沒有發現。其實,老中醫已經在他身后觀察好一會兒了。見他回過神來,才就神情嚴肅地說,你怎么忽然對枸杞發生如此之大的興趣了。嘯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遲疑地問老中醫,老師,枸杞子難道真有那么神奇嗎?老中醫頓時目光炯炯地掃了一眼嘯天手中的枸杞子,用肯定的語氣說,是的,不過,枸杞子因為生長產地的不同,其藥效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南方的明顯不如北方的,而同是北方內蒙古和新疆的枸杞子,就又不如寧夏的好。準確地說,枸杞子的正宗產地應該在塞北寧夏。枸杞雖然長在荒郊野外身價卑微,遠沒有鹿茸、人參等名貴,但他溫和的性格,卻像君子一樣,能與上百種中草藥配伍而不激不勵,某種程度上的作用,遠遠超過了鹿茸和人參。劉嘯天聽著老師的講述,早已被他廣博、精深的知識和見解所折服。這時,老中醫從嘯天手里接過《本草綱目》,一邊翻看一邊繼續講道,早在幾百年前,明朝的李時珍,就已經研制出有關枸杞治病益壽的著名驗方,共有三十三個。而與其他人研究出來的枸杞配方,加起來亦不下百個,可見它所含的有效成分對人體機能的改善作用該有多大啊。望著劉嘯天一臉的驚愕,老中醫習慣性地用手捋了捋銀白的胡須后,含笑說,一個人如果也能像枸杞那樣,平和待人虔誠處事,那他就是個比德如玉的君子了。一席話令劉嘯天茅塞頓開,想不到一顆普通的枸杞子,竟然讓老師講出了如此高深的、做人處事的道理來,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的鐵蹄踏進了中原大地,日本為了掠奪煤炭資源,侵略者的大炮首先瞄準了山西大同。頓時,老中醫的房屋、藥鋪和當地的其他房屋、農田,都一起全部被炸毀了。更為慘烈的是,老中醫的家人和伙計也也同千萬老百姓一樣,在那場狂轟亂炸中遇難了。所幸的是老中醫和劉嘯天,當時兩人幾天前就到附近的山中采藥,才幸免于難??粗矍氨瘧K的一幕,老中醫對嘯天感慨地說,國破山河碎,城春草木荒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如今已是無牽無掛之人,本來想帶著你到江南去云游一番,也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嘯天看了看眼前的情景和那一瓶在廢墟中幸存的枸杞酒,不無傷感地說,我也是孤身一人,本來想跟先生再多學一點兒醫術,也好為民解除病痛,可如今連施展的地方都沒有了,更談不上繼續研究枸杞了。老中醫看他對研究枸杞十分癡心,就知道他尚塵緣未絕,便將自己所有的家產———兩箱子珍寶書畫和一些醫藥典籍交付于他,讓他苦心研讀靜心修煉。臨別這天,老中醫語重心長地囑咐他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你既然選擇了它,你就把它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像愛人一樣去珍愛它,去挖掘它。功名利祿如浮云,黨派之爭無休止。千萬不要被名利所累啊。嘯天說,老師,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出成績來,但是我一定會按照您的教誨去做。老中醫點了點頭,仿佛自言自語地仰頭說道,天下枸杞在寧夏,寧夏枸杞出寧安,要究其道必尋其根,也許那里才是你的歸宿啊。說完,手里只拎了一葫蘆枸杞酒飄然而去。
7
聽著劉嘯天對自己這些年來傳奇般往事的回憶,梅子忽而高興地拍著手笑著,忽而又傷心地流眼淚,真是十幾年生活的酸甜苦辣,竟匯集于她轉瞬間的喜怒哀樂。望著梅子憔悴的的面容和憂傷的眼神,嘯天定了定神接著說,老師走后,我埋葬了他的家人,就一路打聽著寧杞堡的位置,只身找到了這里,沒想到還也在這里,和你還有孩子巧遇啊。梅子欣喜地說,這可真是天意啊。
稍后,兩人商量救人的事情。梅子說,嘯天啊,眼下我在這里也沒有幾個熟人,要不就讓振武去請他家郭掌柜的出面給幫著跑一跑看,他也算是寧杞堡街面上有面子的人。嘯天說,行,就請郭掌柜的幫忙跑一趟吧。
第二天,劉嘯天在郭朝的引見下,來到吳縣長府上。雙方相互介紹、寒暄之后,郭朝就將劉振文被王保長抓兵的事情,對吳縣長詳細說了。吳縣長聽后有些為難地說,逃兵要是被抓住了,那可是要槍斃的。嘯天就說,這娃娃還不滿十四歲呢,按照民國法律他還不到當兵的年齡。郭朝也趕緊說,是啊,這孩子還小呢,你就先放他一次吧。說著就將一幅字畫塞到縣長手里。站在一旁的李秘書走過來,接過畫仔細看了一下,突然驚異地說,這可是張大千的仕女圖啊,市面上非常難得。吳縣長立即轉嗔為笑,對著郭朝說,我倒沒啥說的,只是王保長那人,你是知道的,他可不是個省油的燈啊。郭朝明白他的意思,就又掏出一百塊銀元遞給縣長。吳縣長正要推辭,嘯天趕緊湊過來說道,錢財乃身外之物,人才是最要緊的啊,你說呢。王保長那里,就拜托縣長大人您了。李秘書馬上接過話茬對吳縣長說,我看要不就先收下吧,最近縣上不是正在維修一條街道,還正愁著錢不夠嗎,就當劉先生做善事捐助好了。嘯天忙說,應該的應該的。吳縣長這才笑了笑對嘯天說,那就謝謝劉先生善緣了,你放心吧,我叫王保長馬上放人。嘯天和郭朝看見吳縣長拿起電話準備給王保長打過去,就千恩萬謝地告辭退出了縣府。路上,嘯天問郭朝,那個李秘書人不錯,挺幫忙的,好像不是本地人吧。郭朝說聽說是從陜北來的,聽口音跟你還是老鄉吧。嘯天思索了一會兒說,可能是吧。就拉著郭朝回家去了。
王保長的刑訊室里,麻繩、皮鞭、火鉗、老虎凳應有盡有。被打得皮開肉綻、昏過去的劉振文被綁在柱子上。李管家用水把他澆醒后,王保長問他還跑不跑,劉振文有氣無力,但很倔強地說,打不死你爹照樣跑。王保長就瞪著那雙耗子眼,從伙計手里奪過鞭子又兇狠地抽起來。這時,一個團丁報告說吳縣長來了電話,讓王保長立即放人。王保長礙于縣長的面子,只好答應放了劉振文,可一想到在劉寡婦身上還沒占到便宜,心里就像吃了老鼠屎一樣難受。其實王保長心里明白,劉寡婦家給縣長送銀子時,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份,但錢在縣長那里他哪敢去要呀。李管家見王保長焉茄子似的進來了,停下鞭子問王保長,是不是找著買兵的人,這回我們是不是又要發財了。王保長懊喪地瞪了他一眼說,發你爹個球,吳縣長那老家伙插了一杠子,說劉振文不夠年齡叫馬上放人。管家說,好不容易抓了個冤大頭,咋就這么便便宜宜放走了,那我們不是白忙活了。王保長氣哼哼地罵著,他媽的,官大一級壓死人,你就給老子趕快放人吧。
衣衫襤褸、傷痕累累的劉振文,終于走出了王保長家的大門。他看見母親梅子和一個先生模樣的人,已經在門口等候著。那先生一揮手叫來一輛三輪車,親手把振文扶上車子。振文望著嘯天正在疑惑,梅子趕忙過來給他介紹說,這位是你大,他昨天剛剛回來,是他救你出來的。劉嘯天一把拉住驚愕的振文,心痛地說,孩子,讓你吃苦了,先回家再說吧。梅子疼愛地撫摸著振文受傷的臉,哽咽著說,走吧孩子,回家先把傷養好再說。振文回頭瞪了瞪王保長那漆黑的鐵大門,對著母親點了點頭,就上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