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大目干連冥間母變文

  • 敦煌變文選
  • 佚名
  • 10379字
  • 2015-12-31 11:01:03

夫為七月十五者,天堂啟戶,地獄門開;三涂業(yè)消,十善增長。為從僧咨下,此日會福之神,八部龍?zhí)欤M來教福。承供養(yǎng)者,現(xiàn)世福資;為亡者,轉(zhuǎn)生于勝處。于是盂蘭百味,飾貢于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昔佛在世時,弟子厥號目連,在俗未出家時,名曰羅卜,深信三寶,敬重大乘。于一時間,欲往他國與易。遂即支分財寶,令母在后設(shè)齋,供養(yǎng)諸佛法僧及諸乞來者。及其羅卜去后,母生慳之心,所是吃咐資財,并私隱匿。兒子不經(jīng)旬月,事了還家。母語子言,依汝付囑,營供養(yǎng)作福。因茲欺誑凡圣,命遂墜阿鼻地獄中,受諸劇苦。羅卜三周禮畢,遂即投佛出家;承宿羽因,聞法證得阿羅漢果。即以道眼訪覓慈親,六生死,都不見母。目連從定起,含悲諮白世尊:慈母何方受于快樂?爾時世尊報目連曰:汝母已落阿鼻,見受諸苦。汝雖位登圣果,知欲何為?若非十方眾僧解下勝脫之日,已眾力乃可救之。故佛慈悲,開此方便,用建盂盆者,即是其事也。

羅卜自從父母沒,禮泣三周復(fù)制畢。

聯(lián)樂不樂損形容,食旨不甘傷斤骨。

聞道如來在鹿苑,一切人天憮恤,

我念學(xué)道覓如來,往詣雙林面問佛。

爾時佛自便逡巡,稽首和尚兩足尊,

左右摩訶釋梵眾,東西大將散諸神。

看前萬字頗黎色,項后圓光像月輪,

欲知百寶千花上,恰似天邊五色云。

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舍離去今嗔,

直為乎生罪業(yè)重,殃及慈母入泉門。

只恐無常相逼迫,苦海沉淪生死津,

原佛慈悲度弟子,學(xué)道專心報二親。

世尊當(dāng)聞羅卜說,知其正直不心邪,

屈指先論四諦法,后聞應(yīng)當(dāng)沒七遮。

縱令積寶凌云漢,不及交人暫出家,

恰似盲龜遇浮木,由如大火出蓮花,

炎炎火宅難逃避,滔滔苦海闊無邊,

直為從生分別故,如來所以立三車。

佛喚阿難而剃發(fā),衣裳變化作袈裟,

登時證得阿羅漢,后受婆羅提木叉。

羅卜當(dāng)時在佛前,金爐怕怕起香煙,

六利瓊林動天地,四花標(biāo)樣葉清天。

千般錦繡鋪床座,萬道珠幡空里懸,

佛自稱言我弟子,號曰神通大目連。

當(dāng)時目連于雙林樹下,證得阿羅漢果。何為如此?準(zhǔn)《法華經(jīng)》窮子品云:先受其價,然后除糞,此即是也。先得阿羅漢果,后當(dāng)學(xué)道。看目連深山坐禪之處,若為:

目連剃除須發(fā)了,將身合即入深山,

幽深地凈無人處,便即觀空而坐禪。

坐禪觀空知善惡,降心住心無所著,

對鏡澄澄不動搖,左腳還須押右腳。

端身坐盤石,以舌著上腭,

白骨盡皆空,氣息無交錯。

當(dāng)時群鹿止吟林,逼近清潭望海頭。

明月庭前聽法眼,青山松下坐唯禪。

天邊海氣如霞換,隴外青山望戌樓。

秋風(fēng)瑟林中度,黃葉飄零水上浮。

目連宴坐虛無境,內(nèi)外證心漸漸修,

通達(dá)聲聞居望地,出入山間得自由。

目連從定出,迅速作神通,

來如霹靂急,去似一團(tuán)風(fēng)。

海雁啼繒徹,鷹脫綱籠,

潭中煙霞碧,天凈遠(yuǎn)路紅。

通神得自在,擲缽便騰空,

于時一向子,上至梵天宮。

目連一向至天庭,耳里唯聞鼓樂聲。

紅樓半映黃金殿,碧牖渾淪白玉成。

錫杖敲門三五下,胸前不覺淚囗囗。

長者出來如共語,合掌先論中孝情。

啟言長者相識否,貧道南閻浮提人,

少小身遭父母喪。其家大富少兒孫,

孤更亦無途當(dāng)。貧道慈母號青提,

阿耶名輔相,一生多造福田因,

亡過合生此天上。可憐富貴驕奢地,

望睹令人心悅暢。鐘鼓鏗槍和雅音,

鼓瑟也以聲遼亮。哀哀劬勞長不舍,

乳哺之恩難可忘。別后安和好在否,

比來此處相尋訪。長者聞?wù)Z意以悲,

心里回惶出語遲。弟子閻浮有一息,

不省既有出家兒。和尚莫怪苦盤問,

世上人倫有數(shù)般。乍觀出語將為異,

收氣之時稍似難。俗間大有同名姓,

相似顏容幾百般。形容大省曾相識,

只竟思量沒處安。梨苦死來相認(rèn),

更說家中事意看。

目連到天地父,至一門見一長者,白言長者:貧道小時,名字羅卜。父母亡沒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須發(fā),號曰大目干連,神通第一。長者見說小時名字,即知是兒,別久,好在已否?羅卜目連認(rèn)得慈父,起居問訊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樂?長者報言羅卜:汝母生存在日,與我行業(yè)不同。我修十善五戒,死后神識得生天上。汝母平生在日,廣造諸罪。命終之后,遂墜人獄。汝向閻浮提冥路之中尋問阿娘,即知去處。目連聞?wù)Z,便辭長者,頓身下降南閻滔提,向冥路之中,尋覓阿娘不見。且見八九個男子女人,閑閑無事,目向前問其事由之處:

但且莫禮拜,賢者是何人?

此暗都集會,閑閑無一事,

游城外來。

貧道今朝至此間,心中只手深相怪。

諸人答言啟和尚,只為同名復(fù)同姓,

名字義錯被追來。勘當(dāng)恰經(jīng)三五日,

無事得放卻歸回。早被妻兒送墳?zāi)梗?

獨自拋我在荒郊,四邊更無親伴侶,

狐狼鴉鵲競分張。宅舍破壞無投處,

王邊披訴語聲哀,判放作鬼閑無事,

受其馀報更何哉。死生路今而已隔,

一掩泉門不再開,冢上縱有千般食,

何曾濟(jì)得腹中饑。號啕大哭終無益,

徒須攪紙作錢財。寄語家中男女道,

勸令修福救冥災(zāi)。

目連良久而言:識一青提夫人已否?諸人答言:盡皆不識。目連又問:閻羅大王住在何處?諸人答言:和尚,向北更行數(shù)步,遙見三重門樓,有千萬個壯士皆持刀棒,即是閻羅大王門。目聞?wù)Z,向北更行數(shù)步,即見三重門樓,有壯士驅(qū)無量罪人來。目連向前尋問阿娘不見,路旁大哭,哭了前行,被所由將見于王。門官引入見大王,問目連事之處。

大王既見目連入,合裳逡巡而欲立。

和尚有沒事由來?連忙案后相挹。

慚愧梨至此間,雖然弟子識和尚,

早個知其名字。為當(dāng)佛使至此間,

別有家私事意?太山定罪卒難移,

總是天曹地筆批。罪人業(yè)報隨緣起,

造此何人救得伊。腥血凝脂長夜臭,

惡染梨清凈衣。冥途不可多時住,

伏原早去歸。目連啟言不得說,

大王照知否?貧道生年有父母,

日夜持常短午,據(jù)其行事在人間,

亡過合生于凈土。天堂獨有阿耶居,

慈母諸天覓總無,計亦不應(yīng)過地獄,

只恐黃天橫被誅,追放縱由天地邊,

悲嗟悔恨乃長噓。業(yè)報若來過此界,

大王曾亦得知否?

目連言訖,大王便喚上殿,乃見地藏菩薩,便即拜。汝覓阿娘來?目連啟言:是覓阿娘來。汝母生存在日,廣造諸罪,無量無邊,當(dāng)墜地獄。汝且向前,吾當(dāng)即至。大王便喚業(yè) 官伺命司,應(yīng)時即至。是和尚阿娘,名青提夫人,亡后多少時?業(yè)官啟言王:青提夫人亡來已經(jīng)三載,配罪案總在天曹錄事司太山教尉一本。王喚善惡二童子,向太山檢青提夫人在何地獄。大王啟言和 尚:共童子相隨,問五道將軍,應(yīng)知去處。目連聞?wù)Z,便辭大王即出。行經(jīng)數(shù)步,即至奈河之上。見無數(shù)罪人,脫衣掛在樹上,大哭數(shù)聲,欲過不過,回回惶惶,五五三三,抱頭啼哭。目連問其事由之處:

奈何之水西流急,碎石巖行路澀,

衣裳脫掛樹枝傍,被趁不義時向立。

河畔聞他點名字,胸前不覺沾衣濕,

今日方知身死來,雙雙傍樹長悲泣。

生時我舍事吾珍,金軒駟馬駕珠倫,

為言萬古無千改,誰知早個化微塵。

嗚呼哀哉心里痛,徒理白骨為高冢,

南槽龍馬子孫乘,北牖香車妻妾用。

異口咸言不可論,長噓嘆息更何怨,

造罪諸人落地獄,作善之者必生天。

如今各自隨緣業(yè),定是相逢后回難,

握手丁寧須努力,回頭拭淚飽相看。

耳里唯聞唱道急,萬眾千群驅(qū)向前,

牛頭把奉河南岸,獄卒擎叉水北邊。

水里之人眼盼盼,岸頭之者淚涓涓,

早知到?jīng)]艱辛地,悔不生時作福田。

目連問言奈何樹下人曰;天堂地獄乃非虛,

行惡不論天的罪,應(yīng)時冥零亦共誅。

貧道慈親不積善,亡魂亦復(fù)落三涂,

聞道將來入地獄,但曰知其消息否?

罪人總見目連師,一切啼哭損雙眉,

弟子死來年月近,和尚慈親實不知。

我等生時多造罪,今日受苦方始悔,

縱令妻妾滿山川,誰肯死來相替代,

何時更得別泉門,為報家中我子孫,

不須白玉為無益,鼓樂弦歌我不聞,

欲得亡人沒苦難,無過修福救冥魂。

和尚卻歸,與諸人傳消息,交令造福,以救亡人。除佛一人,無由救得,原和尚菩提涅盤,尋常不沒,運載一切眾生;智惠勤磨不煩惱林,而誅威行普心于世界,而諸佛之大原。倘若出離泥犁,是和尚慈親普降。目連問以,更往前行,時向中間,即至五道將軍坐所。問阿娘消息處:

五道將軍性令惡,金甲明晶劍光交錯,

左右百萬馀人,總是接飛手腳。

叫喊似雷驚振動,怒目得電光輝霍,

或有劈腹開心,或有面皮生剝。

目連雖是圣人,亦得魂驚膽落。

目連啼哭念慈親,神通急速若風(fēng)云,

若聞冥途刑要處,無過此個大將軍。

左右攢槍當(dāng)大道,東西立杖萬馀人,

縱然舉目西南望,正見俄俄五道神。

守此路來經(jīng)幾劫,千軍萬眾定刑名,

從頭各自隨緣業(yè)。貧道慈母傍行檀,

魂魄飄流冥路間,若問三涂何處苦,

咸言五道鬼門關(guān)。畜生惡道人偏繞,

好道天堂朝暮閑。一切罪人于此過,

伏原將軍為檢看。將軍合掌啟梨,

不須啼哭損容儀,尋常此路恒沙眾,

卒問青提知是誰,太山都要多名部,

察會天曹并地府,文牒知司各有名,

符吊下來過此處。今朝弟子是名官,

暫與梨檢尋看,可中果報逢名字,

放覓縱由亦不難。

將這國問左右曰:見一青提夫人以否?邊有一都官啟言將軍: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被阿鼻地獄牒上索將,今見在阿鼻地獄受苦。目連聞?wù)Z,啟言將軍:將軍報言和尚,一切罪人皆從王邊斷決,然始下來。目連貧道阿娘緣何不見王面?將軍報言和尚:世間兩種人不得見王面:第一之人,平生在日,修于十善五戒,死后神識得生天上。第二之人,生存在日,不修善業(yè),廣造之罪,命終之后,便入地獄,亦不得見王面。唯有半惡半善之人,將見五面斷決,然始托生,隨緣受托生,隨緣受報。目連聞?wù)Z,便向諸地獄尋覓阿娘之處:

目連淚落憶逍逍,眾生業(yè)報似風(fēng)飄,

慈親到?jīng)]取辛地,魂魄于時早已消。

鐵輪往往從空入,猛炎時時腳下燒,

心腹到處皆零落,骨尋時似爛焦。

銅鳥萬道望心擊,鐵汁千回頂上澆,

昔問前頭劍樹苦,何如銼斬人腰。

不可論,凝膽碎似津,

莽蕩周回數(shù)百里,嵯峨向下一由旬。

鐵鏘萬安其下,煙火千重遮四門,

借問此中何物罪,只是閻浮殺罪人。

目連言旋更往前行,須臾之間,至一地獄。目連啟言獄主:此個地獄中有青提夫人已否?是貧道娘,故來訪覓。獄主報言和尚:此個獄中總是男子,并無女人。向前問有刀山地獄之中,問必應(yīng)得見。目連前行又至一地獄,左名刀山,右名劍樹。地獄之中,鋒劍相向,涓涓血流。見獄主驅(qū)無量罪人入此地獄。目連曰:此個名何地獄?羅剎答言:此是刀山劍樹地獄。目連問曰:獄中罪人作何罪業(yè),當(dāng)墜此地獄?獄主報言:獄中罪人,生存在日,侵損常住,游泥伽藍(lán),好用常住水果,盜常住柴薪。今日義伊攀劍樹,支支節(jié)節(jié)皆零落處:

刀山白骨亂縱橫,劍樹人頭千萬顆。

欲得不攀刀山者,無過寺家填好土。

栽接果木入伽藍(lán),布施種子倍常住。

阿你個罪人不可說,累劫受罪度恒沙,

從佛涅盤仍未出。此獄東西數(shù)百里,

罪人亂走肩相。業(yè)風(fēng)吹火向前燒,

獄卒把杈從后插。身手應(yīng)時如瓦碎,

手足當(dāng)時如粉沫。沸鐵騰光向口傾,

著者左穿而右穴。銅箭傍飛射眼精,

劍輪直下空中割。為言千載不為人,

鐵杷摟聚還交活。

目連聞?wù)Z,啼哭咨嗟,向前問言獄主:此個地獄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獄主啟言和尚:是何親眷?目連啟言:是貧道慈母。獄主報言和尚:此個獄中無青提夫人。向前地獄之中,總是女人應(yīng)得相見。目連聞以,更往前行。至一地獄,高下可有一由旬,黑煙蓬勃,臭氣薰天。見一馬頭羅剎,手把鐵杈,意氣而立。目連問曰:此個名何地獄?羅剎答言:此是銅柱鐵床地獄。目連問曰:獄中罪人,生存在日,有何罪業(yè),當(dāng)墜此獄?獄主答言:在生之日,女生之日,女將男子,男將女人,行淫欲于父母之床,弟子于師長之床,奴婢于曹主之床,當(dāng)墜此獄之中。東西不可算,男子女人,相合一半。

女臥鐵床釘釘身,男抱銅柱胸懷爛,

鐵鉆長交利鋒,饞牙快似如錐鉆。

腸空即以鐵丸充,唱渴還將鐵汗灌。

蒺蘺入腹如刀臂,空中劍戟跳星亂。

刀剜骨肉斥斥破,劍害肝腸寸寸斷。

不可言,地獄天堂相對疋,

天堂曉夜樂轟轟,地獄無人相求出。

父母見存為造福,七分 之中而獲一。

縱令東海變桑田,受罪之人仍未出。

目連言訖,更往前行。須臾之間,至一地獄。啟言獄主:此個獄中,有一青提夫人已否?獄主報言:青提夫人是和尚阿娘?目連啟言:是慈母。獄主報和尚曰:三年已前,有一青提夫人,亦到此間獄中。被阿鼻地獄牒上索將,今見在阿鼻地獄中。目連悶絕僻地,良久氣通,漸漸前行,即逢守道羅剎問處:

目連行步多愁惱,刀劍路傍如野草。

側(cè)身遙聞地獄間,風(fēng)火一時聲號號。

為憶慈親腸欲斷,前路不婁行即到。

忽然逢著夜叉王,按劍坐蛇當(dāng)大道。

啟言貧道是釋迦如來佛弟子,證見三明出生死。

哀哀慈母號青提,亡過魂靈落于此。

適來巡歷諸馀獄,問者咸言稱不是。

近云將母入阿鼻,大將亦應(yīng)知此事。

有無實說莫沉吟,人間乳哺最恩深,

聞?wù)f慈親骨髓痛,造此誰知貧道心。

夜叉聞?wù)Z心逖逖,直言更亦無刑跡。

和尚孝順古今希,冥途不憚親巡歷。

青提夫人欲似有,影向不能全指的。

灌鐵為城銅作壁,業(yè)風(fēng)雷震一時吹,

到者身骸似狼藉。勸諫梨早皈舍,

徒煩此處相尋覓。不如早去見如來,

囗胸懊惱知何益。

目連見說地獄之難,當(dāng)即回。擲缽騰空,須臾之間,即至婆羅林所。繞佛三匝,卻坐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舍。白言世尊處:

闕事如來日已遠(yuǎn),追訪蹤由天地遍,

阿耶雖得生天上,慈母不曾重會面。

聞道阿鼻現(xiàn)受罪,思之不覺肝腸斷,

猛火龍蛇難向前,造次無由作方便。

如來神力移山海,一切眾生受愛戀。

臣急由來解告君,如何慈母重相見。

世尊喚言大目連,且莫悲哀泣,

世間之罪由如繩,不是他家尼碾來。

火急將吾錫枚與,能除八難及三災(zāi)。

但知勤念吾名字,地獄應(yīng)當(dāng)為汝開。

目連承佛威力,騰身向下,急如風(fēng)箭,須臾之間,即至阿鼻地獄。空中見五十個牛頭馬腦,羅剎夜叉,牙如劍樹,口似血盆,聲如雷鳴,眼如制電,向天曹當(dāng)直。逢著目連,遙報言:和尚莫來,此間不是好道,此是地獄之路。西邊墨煙之中,總是獄中毒氣,吸著和尚化為灰塵處:

和尚不聞道,阿鼻地獄鐵石過之皆得殃。

地獄為言何處在,西邊怒那黑煙中。

目連念佛若恒沙,地獄元來是我家,

拭淚空中搖錫杖,鬼神當(dāng)即倒如麻。

白汗交流如雨濕,昏迷不覺自噓嗟。

手中放卻三楞棒,臂上遙拋六舌叉。

如來遺我看慈母,阿鼻地獄救波吒。

目連不住騰身過,獄卒相看不敢遮。

目連行前,至一地獄,相去一百馀,被火氣吸著,而欲仰倒。其阿鼻地獄,且鐵城高峻,莽蕩連云,劍戟森林,刀重疊。劍樹千尋,以芳拔針相楷;刀山萬仞,橫連巖亂倒。猛火制浚似云吼,啕踉滿天;劍輪簇簇似星明,灰塵模地。鐵蛇吐火,四面張鱗;銅狗吸煙,三邊振吠。蒺蘺空中亂下,穿其男子之胸;錐鉆天上旁飛,剜刺女人之背。鐵杷踔眼,赤血西流;銅叉銼腰,白膏東引。于是刀山入爐炭,髑髏碎,骨肉爛,筋皮折,手膽斷。碎肉迸濺于四門之外,凝血滂沛于獄之畔。聲號叫天,岌岌汗汗;雷地隱隱岸岸。向上云煙散散漫漫,向下鐵鏘撩撩亂亂。箭毛鬼嘍嘍竄竄,銅嘴鳥咤咤叫叫喚。獄卒數(shù)萬馀人,總是牛頭馬面。饒君鐵石為心,亦得亡魂膽戰(zhàn)處:

目連執(zhí)錫向前聽,為念阿鼻意轉(zhuǎn)盈,

一切獄中皆有息,此個阿鼻不見停。

恒沙之眾同時入,共變其身作一刑,

忽若無人獨自入,其身亦滿鐵圍城。

案案難難振鐵岌云空,轟轟鏘鏘栝地雄。

長蛇 三曾黑,大鳥崖柴兩翅青。

萬道紅爐扇廣炭,千重赤炎迸流星。

東西鐵鉆才兇斤,左右銅鉸石眼精。

金鏘亂下如風(fēng)雨,鐵汁空中似灌傾。

哀哉苦哉難可忍,更交腹背下長釘。

目連見以唱其哉,專心念佛幾千回。

風(fēng)吹毒氣遙呼吸,看著身為一聚灰。

一振黑城關(guān)鎖落,再振明門兩扇開。

目連那邊來喚,獄卒擎叉便出來。

和尚欲覓阿誰消息?其城廣闊萬由旬,

卒倉沒人關(guān)閉得。刀斂晶光阿點點,

受罪之人愁懺懺。大火終融滿地明,

煙務(wù)滿滿悵天黑。忽見梨于此立,

又復(fù)從來不相識,縱由算當(dāng)更無人,

應(yīng)是三寶慈悲力。

獄主啟言:和尚緣何事開地獄門?報言:貧道不開阿誰開?世尊寄物來開。獄主問言:寄是沒物來開?目連啟獄主:寄十二環(huán)錫杖來開。獄卒又問:和尚緣何事來至此?目啟言:貧道阿娘名青提夫人,故來訪覓看。獄主聞?wù)Z,卻入獄中高樓之上,迢白幡打鐵鼓:第一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第一隔中無。過到第二隔中,迢墨幡打鐵鼓:第二隔中亦無。過到第三隔中,迢黃幡打鐵鼓:第三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亦無。過到第四隔中亦無。即至第五隔。中章,亦道無。過到第六隔中,亦道無青提夫人。獄卒行至第七隔中,迢碧幡打鐵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其時青提夫人在第七隔中,身上下州九道長釘,釘在鐵床之上,不敢應(yīng)獄主。獄主更問: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已否?若看覓青提夫人者,罪身即是。早個緣甚不應(yīng)?恐畏獄主更將別處受苦,所以不敢應(yīng)獄主。獄主報言:門外有一三寶,剃除髭發(fā)發(fā),身披法服,稱言是兒,故來訪看。青提夫人聞?wù)Z,良久思惟,報言:獄主,我無兒子出家,不是莫錯?獄主聞?wù)Z,卻回行至高樓,報言:和尚緣有何事,詐認(rèn)獄中罪人是阿娘?緣沒事謾語?目連聞?wù)Z,悲泣雨淚,啟言:獄主,貧道解傳語錯。貧道小時自羅卜,父母亡沒已后,投佛出家,除有髭發(fā),號曰大目干連。獄主莫嗔,更問一回去。獄主聞?wù)Z,卻回至第七隔中,報言罪人:門外三寶小時自羅卜,即是兒也,罪身一寸腸嬌子。獄主聞?wù)Z,扶起青提夫人,提拔州九道長釘,鐵鎖鎖腰,生杖圍繞,驅(qū)出門外。母子相見處:

生杖魚鱗似云集,千年之罪 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從娘口中去,

蒺蘺步步從空入。由如五百乘破車聲,

腰脊豈能于管拾。獄卒擎叉左右遮,

牛頭把鎖東西立。一步一倒向前來,

目連抱母號啕泣。哭曰由如不孝順,

殃及慈母落三涂。積善之家有馀慶,

皇天只沒殺無辜。阿娘昔日勝潘安,

如念焦悴頓摧濺,曾聞地獄多辛苦,

今日方知行路難。一從遭禍耶娘死,

每日墳陵常祭祀。娘娘得依吃已否,

一過容顏總焦悴。阿娘既得目連言,

鳴呼拍搦淚交連。昨與我兒生死隔,

誰知今日重團(tuán)圓,阿娘生時不修福,

十惡之愆皆具足。當(dāng)時不用我兒言,

受此阿鼻大地獄。阿娘昔時極芬榮,

出入羅幃錦障行。那堪受此泥梨苦,

變作千年餓鬼行,口里稈回拔出舌,

胸前百過鐵犁耕。骨節(jié)筋皮隨處斷,

不勞刀劍自雕零。一向須臾千過死,

于時唱道卻回生。入此獄中同受苦,

不論貴賤與公卿。汝向家中勤祭祀,

只得鄉(xiāng)閭孝順名。縱向墳中澆瀝酒,

不如抄寫一行經(jīng)。目連哽噎啼如雨,

便即回頭諮獄主,貧道須是出家兒,

力小那能救慈母。五服之中相容隱,

此即古來圣賢語。惟原獄主放卻娘,

我身替娘長受苦。獄主為人情性剛,

嗔心點點色蒼茫。弟子雖然為獄主,

斷決皆由平等王。阿娘有罪阿娘受,

阿師受罪阿師當(dāng)。金牌玉簡無揩洗,

卒亦無人輒改張。受罪只今時以至,

須將刑殿上刀槍。和尚欲得阿娘出,

不如歸家燒寶香。目連慈母語聲哀,

獄卒擎叉兩畔催。欲至獄前而欲倒。

便即長悲好住來。青提夫人一個手,

托住獄門回顧盼。言:好住來,

罪身一雨揚(yáng)嬌子,娘娘昔日行慳妒,

不具來生業(yè)報恩。言作天堂沒地獄,

廣希豬羊祭鬼神。但悅其身眼下樂,

寧知冥路拷亡魂。如今既受泥梨苦,

方知及悟悔自家身。悔時悔亦知何道,

覆水難收大欲云。何時出離波咤苦,

豈敢承圣重作人。阿師是如來佛弟子,

足解知之父母恩。忽若一朝登圣覺,

募忘娘娘地獄受艱辛。目連既見娘娘別,

恨不將身而自滅。舉身自撲太山崩,

七孔之中皆灑血。啟言娘娘且莫入,

回頭更聽兒一言,母子之情天生也,

乳哺之恩是自然。兒與娘娘今日別,

定知相見在何年。那堪聞此波咤苦,

其心楚痛鎮(zhèn)懸懸。地獄不容相替代,

唯知號叫大秋怨。隔是不能相救濟(jì),

兒亦隨娘娘身死獄門前。

目連見母,卻入地獄,哽噎聲嘶,遂乃舉身自撲,由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備。良久而死,復(fù)乃重蘇。雨手按地起來,政頓衣裳,騰空往至世尊之處:

目連情地總昏昏,人語冥冥似不聞,

良久沉吟而性悟,擲缽騰空問世尊。

目連對佛稱怨苦,且說刀山及劍樹,

蒙佛神力借馀威,得向阿鼻見慈母。

鐵城煙焰火騰騰,劍刃森林?jǐn)?shù)萬層,

人脂碎和銅汁,迸肉含潭血里凝。

慈親容貌豈堪任,長夜遭他刀侵,

白骨萬回登樹,紅顏百過上刀林。

天下之中何者重,父母之情恩最深,

如來是眾生慈父母,原照愚迷方寸心。

如來本自大慈悲,聞?wù)Z慘地斂雙眉,

眾生出沒于輪綱,恰惟 兔望絲。

汝母時多昔造罪,魂神一往落阿鼻,

此罪劫移仍未出,非佛凡夫不可知。

佛喚阿難徒從等,吾往冥途自救之。

如來領(lǐng)八部龍?zhí)欤昂髧@,放光動地,救地獄之苦處:

無數(shù)龍神八部眾,相隨一隊向前行。

隱隱逸逸,天上天下無如疋。

左邊沉,右邊沒,如山岌岌云中出。

崔崔嵬嵬,天堂地獄一時開。

行如雨,動如雷,似月團(tuán)團(tuán)海上來。

獨自俄俄獅子步,虎行侃侃象王回。

云中天樂吹楊柳,空里繽芬下落梅。

帝釋向前持玉寶,梵王從后奉金牌。

不可論中不可論,如來神力救泉門。

眉間毫相千般色,項后圓光五采云。

地獄沾光消散盡,劍樹刀林似碎塵。

獄卒沾光皆跪,合掌一心而頂禮。

如來今日起慈悲,地獄摧賤悉破壞。

鐵刃化作磨尼寶,刀山化作琉璃地;

銅汁變作功德水,清良屈由繞池流,

鵝鴨鴛鴦扶淚淚。紅波夜夜碧煙生,

緣樹朝朝紫云氣。罪人總得生天上,

唯有目連阿娘為餓鬼,地獄一切并變化。

目連蒙佛威力,得見慈。罪根深結(jié),業(yè)力難排,雖免地獄之酸,墜在餓鬼之道。悲辛不等,苦樂懸殊。若并前途,感其百千萬倍。咽如針孔,滴水不通。頭似太山,三江難滿。無聞漿水之名,累月經(jīng)年,受饑羸之苦。遙見清涼冷水,近著著作膿河。縱得美食餐,便即化為猛火。娘娘現(xiàn)今饑?yán)В魬医z,汝若不起慈悲,豈名孝順之子?生死路隔,后會難期。欲救懸絲之危,事亦不應(yīng)遲晚。出家之法,依信施而安存。縱有常住飲食,恐難消化。兒辭娘娘,往向王舍城中,取飯與娘娘相見。目連辭母,擲缽騰空,須臾之間,即到王舍城中。次第乞飯,行到長者門前。長者見目連非時乞食,盤問逗留之處:和尚早已過,食時已過,乞飯將用何為?目連啟言長者:

貧道阿娘亡過后,魂神一往落阿鼻,

近得如來相救出,身如枯骨氣如絲。

貧道肝腸寸寸斷,痛切傍人豈得知,

計亦不合非時乞,為以慈親而食之。

長者聞言大驚愕,思忖無常情不樂。

金鞍永絕晶珠心,玉貌無由上妝閣。

但且歌,但且樂,人命由由如轉(zhuǎn)燭。

何覓天堂受快樂,唯聞地獄罪人多。

有時吃,有時著,莫學(xué)愚人多貯積。

不如廣造未來因,誰能保命存朝夕。

兩兩相看不覺死,錢財必莫無身惜。

一朝擗手入長棺,空澆冢上知何益。

智者用錢多造福,愚人將金買田宅。

平生辛苦覓鐵財,死后總被他分擘。

長者聞?wù)Z忽驚疑,三寶福田難可遇,

急催左右莫交遲,家中取飯與梨。

地獄忽然消散盡,明知諸佛不思議。

長者手中執(zhí)得飯,過以梨發(fā)大原,

非但和尚奉慈親,合獄罪人皆飽滿。

目連乞得耕良飯,持缽將來獻(xiàn)慈母,

于時行至大荒郊,手捉金匙而自浦。

青提夫人雖遭地獄之苦,慳貪究竟未除,見兒將得飯來,望風(fēng)即生惜。來者三寶,即是我兒,為我人間取飯,汝等令人息心。我今自救無,況復(fù)更能相濟(jì)!目連將飯并缽奉上,阿娘恐被侵奪,舉眼連看四畔,左手障缽,右手團(tuán)食。食未入口,變?yōu)槊突稹iL者雖然原重,不那慳鄣尤深,目連見母如斯,肝膽?yīng)q如刀割。我今聲聞力劣,智小人微,唯有啟問世尊,應(yīng)知濟(jì)拔之路。且看與母飯?zhí)帯?

夫人見飯向前迎,慳貪未吃且空爭:

我兒遠(yuǎn)取人間飯,持來自擬療饑坑,

獨吃猶看不飽足,諸人息意慢承忘。

青提慳貪業(yè)力重,入口喉中猛火生。

目連見母吃飯成猛火,渾自撲如山,

耳鼻之中皆流備,哭言黃天我娘娘。

南閻浮浮提施此飯,飯上有七尺往神光,

將作是香美飲食,飯未入口便成火。

口為慳貪心不改,所以連年受其罪,

如今痛切更無方,業(yè)報不容相替代。

世人不須懷嫉妒,一落三涂罪未畢。

香飯未及入咽喉,猛火從娘口中出。

俗間之罪滿娑婆,唯有慳貪罪最多。

火既無端從口出,明知業(yè)報不由他。

一切常行平等意,亦復(fù)壽心念彌陀。

但能舍卻貪心者,凈土天常隨意至。

青提喚言教順兒,罪業(yè)之身不自亡,

不得阿師行孝道,誰肯艱辛救耶娘。

見飯未能抄入口,見火無端卻損傷。

慳貪去得將心念,只應(yīng)過去有馀殃。

阿師是娘娘孝順子,與我冷水濟(jì)虛腸。

目連聞阿娘索水,氣咽聲嘶。思忖之間,忽憶王舍城南有一大水,闊浪無邊,名曰恒河之水,亦應(yīng)救得阿娘火難之苦。南閻浮提眾生,見水即是清涼冷水;諸天見水,即是琉璃寶池;魚鱉見此水,即是潤澤;青提見水,即是膿河猛火。行至水頭,未見兒咒原,未見兒咒原,便即左手托岸托良由慳,右手抄水良由貪,直為慳貪心不止,水未入口便成火。目連見阿娘吃飯成猛火,吃水成猛炎,胸拍臆,悲啼號哭。來向佛前,繞佛三匝,卻住一面,白言:世尊,弟子阿娘造諸不善,墜落三涂,蒙世尊慈悲,救得阿娘之苦。只今吃飯成火,吃水成火,如何救得阿娘火難之苦!世尊喚言:目連,汝阿娘如今未得飯吃,無過周匝一年七月十五日,廣造盂蘭盆,始得飯吃。目連見阿娘饑,白言世尊;每月十三、十四日可不否,要須待一年之中,七月十五日始得飯吃?世尊報言:非但汝阿娘當(dāng)須此日廣造盂蘭盆,諸山坐禪戒下日,羅漢得道日,提婆達(dá)多罪滅日,閻王歡喜日,一切餓鬼總得普同飽滿。目連承佛明教,便向王舍城邊塔廟之前,轉(zhuǎn)讀大乘經(jīng)典,廣造盂蘭盆善根,阿娘就此盆中,始得一頓飽飯吃。從得飯已來,母子更不相見。為當(dāng)墜于地獄,為復(fù)向餓鬼之獰?世尊報言:汝母亦不墜地獄及餓鬼之途。得汝轉(zhuǎn)經(jīng)功德,造盂蘭盆善根,汝母轉(zhuǎn)餓鬼之身,向王舍城中作黑狗身去。汝欲得見阿娘者,心行平等,次第乞食,莫問貧富。行至大富長者家門前,有一黑狗出來,捉汝袈裟,銜著作人語,即是汝阿娘也。目連蒙佛敕,遂即托缽持盂,尋覓阿娘。不問貧富坊巷,行于匝合,總不見阿娘。行至一長者家門前,見一黑狗身從宅里出來,便捉目連袈裟,銜著即作人語,言:阿娘孝順子,忽是能向地獄冥路之中救阿娘來,因何不救狗身之苦?目連啟言:慈母,由兒不孝順,殃及慈母墜落天涂。寧作狗身于此,你作餓鬼之途?阿娘喚言:孝順兒,受此狗身音啞報,行住坐臥得存。饑即于坑中食人不凈,渴飲長流以濟(jì)虛。朝聞長者念三寶,莫聞娘子誦尊經(jīng)。寧作狗身受大地不凈,耳中不聞地獄之名。目連引得阿娘往于王舍城中佛塔之前,七日七夜,轉(zhuǎn)誦大乘經(jīng)典,懺悔念戒。阿娘乘此功德,轉(zhuǎn)卻狗身,退卻狗皮,掛于樹上,還得女人身,全具狀圓滿。目連啟言阿娘:人身難得,眾國難生,佛法難聞,善心難發(fā)。喚言阿娘,今得人身,便即修福。

目連將母于娑羅雙樹下,繞佛三匝,卻住一面,白言世尊:與弟子阿娘看業(yè)道已來,從頭觀占,更有何罪?世尊不違目之語,從三業(yè)道觀看,更率私人之罪。目連見母罪滅,心歡喜,啟言阿娘:歸去來,閻浮提世界不堪停。生住死,本來無住處,西方佛國最為精。敢得天龍奉引其前,亦得天女來迎接,一往迎前忉利天受快樂。最初說偈度俱輪,當(dāng)時此經(jīng)時,有八萬菩薩、八萬僧、八萬優(yōu)婆塞、八萬優(yōu)婆姨,作禮圍繞,歡喜信受奉行。

大目犍連變文一卷。

貞明柒年辛已歲四月十六日凈土寺學(xué)郎薛安俊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锦州市| 小金县| 邵阳市| 绥德县| 融水| 曲周县| 龙海市| 澄江县| 鄄城县| 东台市| 都安| 河池市| 乐安县| 万荣县| 旺苍县| 隆安县| 磐安县| 关岭| 孝昌县| 元朗区| 长汀县| 云梦县| 韶关市| 福建省| 正宁县| 宁武县| 昌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嘉义市| 永城市| 鲁山县| 荆门市| 将乐县| 西丰县| 阿坝县| 嵊泗县| 图们市| 临汾市| 喀什市|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