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5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07字
  • 2015-12-29 09:34:19

十七

李補闕研煉鐘乳法一首

研煉鐘乳法。

取韶州鐘乳,無問濃薄,但令顏色明凈光澤者,即堪入煉,唯黃赤兩色不任用。欲煉亦不限沸。水減即添,若薄乳三日三夜即得,若粗肥濃管者,即七日七夜,候乳色變黃白即熟,如疑生,更煎滿十日最佳,煮訖,出金銀碗。其鐺內煮乳黃濁水棄之,勿令人服,服必損人咽喉,傷人肝肺,令人頭痛,兼復下利不止,其有犯者,食豬肉即愈,棄此黃水訖,更著清水,準前更煮,經半日許即出之,其水色清不變即止,乳無毒矣,即于瓷盆缽中,用玉錘著水研之。其缽及錘,須夾白練袋,籠口稍長作之。使錘得轉,兼通上下,每日著水攪令調勻。勿使即是水盡,即更添水,常令如稀泔狀,乳細者皆浮在上,粗者沉在下,復繞錘缽四邊研之,不及者即粗細不勻,為此每日須一開或二開,攪刮令勻,勿使著錘。即得勻熟,免有粗細,研至四五日,狀若乳汁,研揩視之,狀如書中白魚膩即成。自然光白,便以水洗之,不隨水落者即熟,若得水而落者即未成,更須研之,以不落為限,熟訖。澄取曝干,任將和藥及和酒空腹服佳。(千金翼同)

十七

曹公草鐘乳丸法二首

主五勞七傷,肺損氣急,療丈夫衰老陽氣絕,手足冷,心中少氣。髓虛腰疼,腳痹體煩,口干不能食,服之安五臟,補腸胃,能息萬病,下氣消食,長肌和中方。(唐尚書用之)鐘乳(二兩別研十日) 吳茱萸(二分) 石斛 菟絲子(各一兩酒浸別搗)上四味搗篩,蜜丸如梧子,空腹服七丸,日再,服訖,行數百步,溫酒三合飲之,復行二三百步,口胸內熱,熱如定。即食干飯豆醬,過一日食如常。須暖將息,不用聞見尸穢等氣。亦不用食粗臭陳惡食,初服七日內勿為事。過七日后任性,然亦不宜傷多,服過半劑覺有效。即相續服三劑,終身更無所患,欲多陽事者,加雄蛾三十枚,若失精,加蓯蓉花三兩佳。(千金翼同)又鐘乳丸法。

成煉鐘乳(二十四分) 石斛 蛇床子(各五分) 人參 桂心(各四分) 干姜(三分)椒(三分汗去目并合口者)上七味總四十八分,計一十二兩,以煉白蜜和之,搗三千杵。藥成,丸如梧子,空腹溫無灰清酒下二十五丸。日再服,如性飲,宜加飲少許,仍行三數百步,即乳氣溜下,任食,若能節量甚佳,古法云,令食干飯,得丸力速,如覺熱沖上,進一兩口飯,行步消息良久,任食,若能節食甚佳,古法云,令食干飯豆醬。不得過多,不可依古法,終是節食,忌行陽事最要。能依此法將慎,補益之功,不可具述終妙也。

十七

崔尚書乳煎鐘乳餌法二首

療風虛勞損腰腳弱,補益充悅強氣力法。

鐘乳三兩研如面,以夾綿練袋盛,稍寬容,急系頭,內牛乳一大升中煎之。三分減一分,即即平朝盡服之,不吐不利。若稍虛冷人,即微下少溏利,亦無所苦,明朝又以一大升牛乳準前煎之。依法服餌,其煉袋每煎訖,即以少許冷水濯。不然氣不通泄,如此三十度以上,四十度以下,即力盡,其袋中滓和面,飼母雞,取其生子食亦好,不然用浸藥酒亦得,若有欲服白石英,并依此法,若患冷人即用酒煎,患熱人即用水煎,若用水及酒,例須減半乃好,若用牛乳三分減一分,補益虛損,無以加之,永不發動。(千金翼同忌在別卷中)服乳粉法。

乳小秤一兩,分為兩服,朝服夜盡,無問多少。一準此法,一兩為度,凡服乳,皆須溫清酒服之,常令酒氣不絕為佳,不得使醉吐,唯須少食,日食一升許飯,得滿三日不出,即乳不隨食下化為度,三日外,任意作美食將息。其乳多少任人貧富服之,師云,服一斤百病自除。

二斤流及三世,三斤臨死之時,顏色不變,在土下滿五百年后,乃成強壯人。(通按三日不出謂三日不大便使乳氣不下泄也)

十七

雜餌鐘乳丸散補益法二首

千金煉鐘乳散,療虛羸不足,六十以上人瘦弱不能食,息百病法,能多得常服益佳。

鐘乳一斤,取白凈光明色好者,即任用之,非此者不堪用,一味。先泥一鐵鐺,受四五斗者為灶,貯水令滿去口二寸,內乳著金銀瓷器中任有者用之。使得沉之于鐺中,令水沒器留一寸余即得,常令如此,勿使出水也。微火煮之,日夜不絕,水欲竭即添成暖水,每日一周時,輒易水洗鐺,并淘乳,七日七夜出之,凈淘訖,內瓷缽中,玉錘縛格著水研之一日一夜。多著水,攪令大濁,瀉取別澄為粉,其乳粗者自然沉底,可研之,凡三日三夜皆細,逐水作粉畢,澄取曝干,更于銀缽中研之一日,候入水洗不落為佳,可分秤入散藥服之,取煉成乳上人參 上石斛 干姜(各三分)上三味搗篩,與乳令相得,均分作九帖,早朝空腹溫酒服一帖,昏黃后服一帖,三日內準此服之,三日后還須準舊服如前,盡此一斤乳訖,其氣力當自知耳,不能具述也。(新撰英乳論同)延年秘錄鐘乳散,主補虛勞,益氣力,消食法。

防風 人參(各一分) 鐘乳(二分研) 細辛(半分) 桂心(二銖) 干姜(一銖)上六味為散,分作三帖,每晨溫酒服一帖,食時服一帖。食時進不用過飽,亦不得過饑,常令飲酒,使體中熏熏有酒氣,若熱煩,以冷水洗手面,不用熱食,亦不得冷。(忌法如常)

十七

雜餌鐘乳酒法二首

纂靈記鐘乳酒,主風虛氣上,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益精明目,補下焦傷竭,腳弱疼,久服延年,益壽,肥健好顏色不老法。

鐘乳三兩細研,兩重綿練袋盛,內六升清酒中,用白瓷器盛,密封,安湯中煎,令三分可減二分,即出湯,還添酒滿元數,封頭七日,取飲,一服三合。(忌如藥法)又和酒服餌鐘乳法。

成煉鐘乳(三兩) 以無灰新熟清酒一斗,于不津器中相和,蜜封閉。冬七日夏二日,空腹溫服三合,日再服,漸加以知為度,十五日令盡,亦有用此三兩和酒服,三日令盡。(并令節食忌陽事雜慎如藥法千金翼同)

十七

東陵處士煉乳丸餌并補乳法二首

鐘乳無問州土,但白薄光潤者即堪以疏布袋盛,懸于釜中,勿令著底,炭火煮之,日三度易水。出釜水凈洗訖,內釜中發火如前,候水色不變為度,將乳袋出于新汲清水中,洗去乳袋上浮沫,更以牛乳五升緩火煮之一日。欲服乳,先飲此牛乳,任和酒飲之,其袋中乳傾出于盤中,以水凈洗。入缽即研,研滿七日七夜,常添水,令如牛乳狀,勿令干燥,使粗細不勻其四色英今不復用,謹按白石英所在皆有,今澤州號州洛州山中俱出,號州者乃大徑三寸長五六寸者。今通以澤州所出為勝,采之妙。又經云,紫石英味甘辛溫,無毒。主心腹咳逆邪氣,補不足,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療上氣心腹痛,寒熱邪氣結氣,補心氣不足,定驚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癰腫,令人悅澤。久服溫中,輕身延年,生太山山谷,采無時,長石為之使,得茯苓人參芍藥,共療心中結氣。得天雄菖蒲,共療霍亂,畏扁青附子,不欲 甲黃連麥勾姜,今第一用太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次出雹零山亦好。又有南城石無根,又有青綿石,色亦重黑不明澈,又有林邑石,腹里心有一物如眼,吳興石四面才有紫色,無光澤,會稽諸暨石,形色如石榴子,先時并雜用,今散家采擇唯太又煉服石英法,周司戶處溫傳授,云于段侍郎處得,甚妙。

白石英(五大兩) 微搗碎,以釅酢五大升于不津瓷器中,蓋頭,埋屋北陰處,經七十日出,瀉除酢,搗碎,研以水飛如出粉法。澄清瀉之,更研飛之,可經二七日,以釅酢三小升還置不津甕器中。蓋頭,又埋,可經二十日出,以水洗去酢味盡,研之極細,即以好驢乳三大升安不津器中,重湯煮,令乳竭止,依方用和后丸。

又丸法。

生干地黃 茯苓(華州者) 人參(潞州者) 蜀天門冬(去心) 枸杞白皮(取時月州土者各三兩)上五味搗篩為散,入前石粉令相得勻調,煉蜜和丸如梧子,初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一服以后地黃酒服之。

又酒法。

生地黃(切五小升) 烏豆(二小升)上二味以無灰清酒漬經五宿,取服。

雜煮石英和金銀草藥餌及銀罐中煮水飲法三首千金翼煮石英服餌法。

石英五大兩,澤州光凈無點翳者,取石英打碎如小豆蕎麥許大。去細末,更于水中濤洗令凈,重練袋盛之。以繩子系頭。取五大升清水于不津鐵鐺中煮之。煮時石袋不用著鐺底,恐沙石煎壞,先以一杖橫鐺口,掛石袋著杖上,去底三二分許,煮取一升汁,置碗中經宿,澄取清,平朝空腹頓服,若以此汁煮稀粥服之亦佳,每服后可行五百步,并飲三兩盞清酒,又更依前法煮石二十度者,石即無力,以布裹埋南墻下深三尺。滿百日又堪用服之,然終不如新者。

又石英和金銀人參煮服餌法。

金(十大兩) 銀(四大兩) 白石英(五大兩) 人參(二大兩)上四味,取一鐵釜凈洗,即下前件藥于釜中,先下水三大升,立一杖入釜中令至底。水所浸著處即刻記之,更下水二大斗七升,通前總三大斗煎之,如魚眼沸,漸減至杖所刻處,即?;?,急取濕土置釜底。取其汁貯以不津器中。其金銀石等漉出收取,其人參隨藥汁細細吃卻其汁,每朝空腹服三大合。夜間又服二大合,欲作食餌亦任,每服之后,隨性多少酒使行藥氣纂靈記銀罐煮白石英服水法。

白石英(五大兩通按罐底多開小孔四旁亦然欲令上上者火氣逼入罐內而石又不焦損也)右以銀罐盛石,受可一小升,罐底開小孔子令遍,側畔近下又兩行開孔繞遍。于鐵鐺中著水行一所誡同州孟使君餌石法一首服石法。

粗白石英一大斤,敲碎,顆粒如酸棗核大,不用全取白石顆,先砂盤中和粗磊磊砂,使壯兒仍少著水。和 二三千下訖,即凈洗取石,又于砂盤中和砂,更 一二千下,依前凈洗,即熟使光滑,即盛于夾帛練袋中,若出將行,若于家內安當門床上,每日平明未梳裹前。取七顆含于口中,以酒或水下之,一顆一回咽,七回吞,直令到小腹下,以兩匙飯壓著,即依大家食。一無所忌死生穢惡,白酒牛肉,但是石家所忌,皆總不忌,所以辛苦料理使光滑者,恐有浮碎薄人腸胃,作小瘡子。亦無他疑,即每日亦起梳裹前,依前服之,值冷熱都總忌,比至日午左側,即便轉出為新石,推陳石下,下訖,還依大家食時即餐飯,若自知病羸。

至夜食前又服七顆,依前法吞,一夜令在小腹下,溫齊腳,明日平明先便轉陳石,總與石下訖,又朝法夜法服之。此石常在小腹內,仍附倉門,但小腹溫熱。于四肢膀胱頭目髓腦膚體之內,元無石氣,欲發從何而作,丈夫婦人多有積冷,若下熱必須上冷。若上下俱冷,胃口不下食。便成消渴致死,若上下俱熱,頭面生瘡,唇干眼赤,手腳枯槁,皮毛浮起,不久成骨蒸,凡人必須上下焦。冷熱氣息調和,筋脈通達,若上熱下冷,必有痼積。服石之后,即下熱自然上冷,骨氣堅實,腰腎強健,萬病自除,若不得力,十斤亦須常吃,若得力,訖一斤即止也。

羊肉中蒸石英及石汁 豬肉兼作姜豉服餌法三首羊肉中蒸石英服餌法。

精羊肉(一斤) 白石英(三兩)上二味,先取肉擘作兩段,鉆作孔,內石著肉中,還相合。即用荷葉裹,又將臘紙裹,又將布裹,于一石米飯中蒸之。候飯熟即出,卻石后,取肉細切,和蔥椒姜等絕小作餛飩子。熟煮,每旦空腹冷漿水中吞一百子,吞訖,將冷飯壓之,百無所忌,宜春夏服大驗,其石永不發,勿令餛飩破碎,其石三兩回用之,乃換之。

又石汁中 豬肉餌法。

白石英一大兩上一味絹袋盛,以水三斗,煎取四大升,去石,以豬肉一斤細切,椒蔥鹽豉一如食法煮之,任意服,隔十日一度,打碎煮之,一無所忌,甚妙。

又石英汁作姜豉服餌法。

白石英(二大兩) 肥豬肉(三斤 通按中破者打作兩塊也)上二味,以水八升煮石英,取五升量煮豬肉得爛熟為度,取豬肉汁下蔥豉,切肉作姜豉食之。一劑可六七日吃令盡,二兩石英三度煮之,第一度全用,第二度中破。第三度搗碎煮之,每煮皆用白練袋盛之,其石經三度煮,即須換新者,二月以前八月以后皆可作餌也。(千金

十七

豬肚中煮石英及飼牛取乳兼石英和磁石浸酒服餌法三首

千金翼豬肚煮石法,年四十以下服二大兩,年四十五十乃至六十以上,加二兩,常用。

四月以后服之者,緣石性重,服經兩月以后,石力若發,即接秋氣,石力下入其臟,腰腎得力,終無發理。

白石英(二大兩末以生絹袋重盛縫卻口) 人參末 生地黃(切) 生姜(細切各三大兩)蔥七莖(細切) 豉(一抄) 椒(四十九顆去目合口者) 羊肉(半斤細切) 豬肚(一具凈料理如食法) 新粳米(一合和前件藥并石英袋內著豬肚中急縛口勿使少泄氣及水入)上十味,以水二斗,煮至八升即停,出藥肚著盤上使冷,然后破之,如熱破,恐汁流出,先出石袋訖,取煮肚汁將作羹服之,每年三度服,每服石英依舊,余藥換之,分數一依初法,每服隔一兩日,不得食木耳竹筍。

又石英飼 牛,取乳服餌法。

白石英(三大斤取好者以上亦得)上一味搗篩,細研三兩日,研了,取一 牛十歲以上養犢者,唯瘦甚佳。每日秤一大兩石末,和銼豆與服,經七日,即得取乳,每朝空腹熱服一升,余者作粥吃,任意食之,百無所忌,以五月上旬起服大好,如急要亦不待時節。終無發也,牛糞糞地。隨意種菜,供服乳人吃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正阳县| 东光县| 大宁县| 保亭| 民乐县| 荆州市| 定州市| 四子王旗| 绿春县| 望谟县| 岫岩| 二手房| 鹤岗市| 社会| 韩城市| 铁岭县| 滨海县| 贡觉县| 宁都县| 琼中| 邵武市| 三原县| 睢宁县| 合阳县| 方山县| 大安市| 巴南区| 顺义区| 齐河县| 潢川县| 甘谷县| 德江县| 施甸县| 隆德县| 环江| 孟州市| 汤阴县| 襄樊市| 天祝|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