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1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84字
  • 2015-12-29 09:34:19

芒硝(四分熬) 大黃(四兩) 半夏(二兩洗) 代赭(一兩) 甘遂(二兩熬) 巴豆(三百枚去心皮熬) 杏仁(一百二十枚)上七味搗篩,別治巴豆杏仁,令如膏,搗數千杵,令相和,如強內少蜜,百日兒服如胡豆十丸,過百日至一歲,服二十丸,隨兒大小,以意節度之,當候兒大便中藥出為愈,若不出,復與加初。(出第五卷中)古今錄驗療八歲以上兒熱結痰實,不能下食方。

大黃(十二分) 柴胡(九分) 黃芩 知母(各十二分) 升麻(十分) 枳實(炙)杏仁(各六分) 芍藥 梔子(各八分) 細辛(二分半) 竹葉(切一升)上十一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十歲兒分三服以下,以意消息多少量之。(千金有桔梗黃連無枳實杏仁)

十五

小兒因食痞滿羸瘦不下食肚脹方四首

短劇療四五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痿黃瘦瘠,四肢痿 繚戾,服之令充悅方。

芍藥(十分炙令黃) 黃 鱉甲(炙) 人參(各四分) 柴胡(八分) 茯苓(六分) 甘草(炙) 干姜(各二分如熱以枳實代)上八味搗篩,蜜和為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二服,忌如常法。(千金有大黃無黃 云服一丸一歲以上乳服三丸七歲兒服十丸日二)千金療少小傷寒,久病不除,瘥復劇,羸瘦骨立,五味子湯方。

五味子(十銖) 大黃(六銖) 芒硝(五分) 麥門冬(六分去心) 石膏(一兩) 甘草(炙) 當歸 黃芩 黃連 前胡(各一分)上十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下利即止效。

又療小兒羸瘦 ,常服不妨乳方。

甘草(五兩炙)上一味搗篩,蜜丸如小豆,一歲兒服十丸,日三,盡即更合。(并出第五卷中)劉氏療小兒肚脹,漸瘦不食,四肢熱不調方。

甘草(炙) 鱉甲(炙) 柴胡 茯神 子芩(各六分) 訶黎勒皮(十分) 檳榔(兼皮三顆研) 芍藥 橘皮(各三分) 生姜 當歸(各四分) 知母(五分) 大黃(八分)上十三味切,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分為數服,得瀉病瘥。

十五

小兒食不下及不消不嗜食方四首

廣濟療小兒心腹滿,吃食不下,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汁(三合) 生姜汁(三合) 訶黎勒(四分末) 白蜜(一匙)上四味相和調勻,分溫服之,微利尤良。

短劇療小兒宿食不消,發熱,九味當歸湯方。

當歸 甘草(炙) 芍藥 人參 桂心 黃芩 干姜(各一分) 大棗(五枚) 大黃(二分)上藥切,以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分服。

千金療少小五六日不食,氣逆,桂心橘皮湯方。

桂心(半兩) 橘皮(三兩) 薤白切(五合) 黍米(五合) 人參(半兩)上五味切,以水七升,先煮藥,取二升,次下薤米,米熟湯成,稍稍服之。

又療少小胃氣不調,不嗜食,生肌肉地黃丸方。

干地黃 大黃(各五分) 茯芩(三分) 當歸 柴胡 杏仁(各二分)上六味末之,以蜜丸如麻子大,服五丸,日三服。(并出第五卷中)

十五

小兒霍亂方一十二首

廣濟療小兒霍亂,心腹刺痛,吐痢方。

茯芩 桔梗 人參(各六分) 白術(五分) 甘草(炙) 濃樸(各四分炙)上六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六合,去滓,溫服之。

又療小兒霍亂,嘔吐不止方。

人參(六分) 濃樸(三分炙) 陳倉米(三合)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服之。

千金療小兒吐痢霍亂方。

人參(四分) 濃樸(炙) 甘草(各二分炙) 白術(三分)上四味切,以水一升二合,煮取五合,六十日兒服一合,百日兒分三服,期歲兒分再服,乳母忌油膩等。

備急療小兒霍亂吐痢方。

人參(四分) 濃樸(炙) 甘草(各二分炙) 干姜(一分) 白術(三分)上五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之。

又療孩子霍亂,已用有效方。

人參 蘆籜(各二分) 扁豆藤(二兩) 倉米(一撮)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服。

又方人參(四分) 生姜(三分) 濃樸(炙) 白術 甘草(炙各二分)上五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

又方人參(四分) 木瓜(一枚) 倉米(一撮)上三味切,以水煮,分服以意量之,立效。

必效主小兒霍亂方。

取廁屋戶簾燒灰,研以飲服一錢匕。

又方訶黎勒(一枚)上一味,先煎沸湯,研一半許,與兒服立止,再服神妙。

古今錄驗療小兒霍亂吐痢,人參白術湯方。

人參(六分) 白術 茯苓(各四分) 濃樸(炙) 甘草(炙各三分)上五味切,以水一升半,煮取六合,分溫服立效。

劉氏療百日以來及蓐內兒霍亂方。

以人乳半合,及生姜汁少許相和煎,服入口定。

又療小兒霍亂方。

生姜(四分) 香薷(一兩) 薄荷(一兩)上三味以水煎,分溫兒與母俱服之,甚良。

十五

小兒霍亂雜病方六首

劉氏療小兒霍亂,空吐不痢方。

人參(六分) 生姜(四分) 濃樸(二分炙) 橘皮(一分) 兔骨(一兩炙碎)上五味切,以水一升二合,煎取四合服之,即利,下部又以杏仁鹽少許,皂莢末少許,面和硬溲如棗核大,以綿裹內之,便通,奶母忌熱面大效。

又療小兒霍亂,空利不吐方。

烏牛 草(一團) 生姜 人參(各三兩)上三味切,以甜不醋漿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分服之,如孩子渴,取曲 糞爛龍骨一兩,以漿水煎,澄清與兒吃即瘥。

又療小兒霍亂,不吐不痢肚脹妨滿,上下不通方。

甘草(四分炙) 當歸(二分) 石鹽(三分)上三味切,以漿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牛黃麝香各半錢匕,研,蜜半匙相和,以下灌之,即通,奶母與漿水粥吃,勿吃面肉等。

又小兒干霍渴熱及壯熱,眼色慢四大困悶方。

以烏豆一升,凈干擇,生姜一兩切,以水三升煎烏豆皮欲爛,即濾取汁二合,和少許蜜吃,即變吐,如人行六七里,又與吃,無問大人小兒,并與服之效。

又療小兒熱霍,諸藥不瘥方。

以蘆葉二大兩,糯米三大合,水三升先煮葉,入米煮。取一升,入蜜少許,和服即瘥,不足即取桑葉二升,生姜半兩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著一匙白米為飲服。

又療小兒霍亂,吐痢不止方。

以人乳汁二合,生姜汁粟米許,豆蔻取仁碎似蕎麥大二七枚,蘧 一小把,龍骨六分,以乳煎取一合,著少許牛黃麝香兔毛灰等和,分為三服,如渴以糯米汁著蜜與吃,即瘥。

十五

小兒吐痢方四首

千金療小兒吐痢方。

以亂發灰二分,鹿角一分作末,以米飲服一刀圭,日三。

又方以熱牛矢汁灌之。

又方燒特豬矢,水解取汁,少少飲兒。

劉氏療百日以下蓐內兒吐痢方。

面(一錢炒) 乳汁(兩合) 龍骨(六分)上三味,煎龍骨和炒面服之,即瘥。

十五

小兒噦方二首

備急療小兒噦方。

以生姜汁(五合) 牛乳(五合)上二味合煎,取五合,分二服。

又方以羊乳一升煎,減半,分五服,無,用牛乳代之。

十五

小兒口噤方四首

千金療小兒口噤方。

以鹿角粉之,大豆末之,等分,和乳涂乳飲兒。

又方以驢乳二升,豬乳一升合煎,得一升半,服如杏仁,三四服瘥。

備急療小兒鵝口,并噤方。

礬石(燒末) 朱砂(各半分末)上二味和,研令極細,敷兒舌上,日三,以亂發洗舌上垢,頻頻令凈,即瘥。

古今錄驗療小兒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許,令兒沫,不能乳哺方。

取水銀如黍米與服,覺病無早晚,水銀下咽便愈,以意量之,不過小麻子許與可也。

小兒重舌方一十三首千金療小兒重舌方。

灸行間隨年壯,穴在足大趾岐中是。

又方取田中蜂房燒灰,酒和敷喉下愈。

又方以灶中黃土末,苦酒和涂舌上。

又方以赤小豆末,和醋涂舌上。

又方取簸箕舌燒灰,敷舌上。

又方黃柏竹瀝漬,取細細點舌上良。

又方兒重舌,舌強不能收唾,燒蛇蛻末,以雞毛蘸醋展藥掠舌下愈。

千金翼療小兒重舌方。

取三屠家肉,各如指大,以摩舌上,兒立能乳便啼。

又方以衣魚燒作灰,以敷舌上。(千金云衣魚涂舌上)又方兒重舌,舌強不收唾者,鹿角末如小豆許,著舌下,數數與之。

又療小兒重舌,口中瘡,涎出至多方。

以蒲黃敷舌上,不過三度愈。

古今錄驗療兒重舌欲死方。

灸右足踝三壯,立愈,又灸左右并良。(千金云灸兩足外踝)又方取亂發燒灰末,敷舌上甚佳。

十五

小兒鵝口燕口方六首

千金療小兒心藏熱,口為生瘡,重舌鵝口方。

取柘根銼五升,無根只以弓材佳。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以汁更煎,取五合,細細拭齒數次良。

又方口生瘡白漫漫,取桑木汁,先以父發拭口,次以桑汁涂之。

又療小兒鵝口不能飲乳方。

取白鵝屎汁,瀝口中良。

又方取黍米汁涂之。

又方取父母亂發凈洗,纏桃枝,沾取井華水東向日,以發拭口中,得口中白乳,以置水中,七過瀝洗,三朝作之,救急療小兒燕口,兩吻生瘡方。

取發灰,以豬脂和涂之。(千金同)小兒口瘡方五首短劇療小兒口爛瘡方。

取羊乳,細細瀝口中,不過三度瘥。

千金療小兒口瘡方。

大青(三分) 黃連(二分)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文仲支太醫療小兒口瘡方。

桑木白汁 生地黃汁(各一合) 赤蜜(半合)上三味和暖,敷兒口中瘡便瘥。

救急療小兒口瘡方。

以蛇蛻皮水漬令濕軟,拭口內瘡一兩遍,即瘥。

劉氏療小兒口瘡方。

黃柏皮(一兩切) 烏豆(一升)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兩合,去滓,重煎如餳。入少許龍腦香,研和敷之甚良。

十五

小兒口中涎出方三首

千金療小兒口涎出方。

以白羊屎內口中瘥。

又方以東行牛口中沫,涂兒口中及頤上。

又方桑白汁涂之瘥。

十五

小兒舌上瘡唇腫方五首

短劇療小兒唇腫,及口赤生白瘡爛方清旦研桑木白皮,取汁,以涂兒唇口即瘥。

又小兒舌上瘡方。

烏賊魚骨燒末,以雞子黃和涂之,至喉咽舌下遍敷,即瘥止。

千金療小兒舌瘡方。

蜂房燒灰,屋間塵各等分和,先洗瘡使干,敷之效。

又方羊蹄骨中生髓和胡粉敷上,日三取瘥。

又舌腫強滿口方。

滿口舍糖醋,少時熱氣通愈。

十五

小兒咽喉生瘡方二首

千金療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者,膏方。

當歸 射干 升麻(各一兩) 附子(半兩) 白蜜(四合)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令成膏,下著地,勿令大熱,內諸藥微火煎,令附子色黃,藥成去滓,投蜜,更上火一兩沸,以器盛之,取杏仁許含之,日四五,咽之無妨,大人小兒又療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脂(一斤) 黃連(一兩) 白蜜(一升)上三味合煎令成膏,去滓,合半棗大,日四五,夜亦含之。

十五

小兒喉痹方四首

千金升麻湯,主小兒喉痹痛,若毒瓦斯盛便咽塞,并大人喉咽不利方。

生姜 升麻 射干(各三兩) 橘皮(一兩)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又療小兒卒毒腫著喉頸,壯熱妨乳方。

升麻 射干 大黃(各一兩)上三味切,以水二升半,煮取八合,一歲兒分三服,余滓敷腫處,冷更暖而敷,大兒以意加之。

又方煮桃皮汁三升服之,又燒荊瀝汁服之。

劉氏療小兒喉痹熱塞方。

升麻(五兩切) 馬藺子(一合)上二味,以水一升,煎取二合,入少白蜜與兒服之,甚良。

十五

小兒耳方四首

千金療小兒 耳方。

末石硫黃,以粉耳中,日一夜一瘥。

又療少小 耳方。

桃仁熟末,以豉許裹塞耳中。

古今錄驗小兒 耳方。

青羊屎曝干,以綿裹塞中即瘥。

又小兒 耳有瘡,及惡肉,敷耳雄黃散方。

白麻措取皮(一合) 花燕脂(十愿)上二味搗篩,細研,敷耳中令滿,一兩度瘥。(方無雄黃未詳其名)

十五

小兒鼻塞方四首

千金療小兒鼻塞不通,濁涕出方。

杏仁(二分) 椒(出汗) 附子(去皮) 細辛(各一分)上四味切,以醋五合漬藥一宿,明早以豬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待冷涂絮導鼻孔中,日再,兼摩頂上。

又療小兒鼻塞生息肉方。

通草 細辛(各一兩)上二味搗篩,以綿纏如棗核大,藥如豆著綿頭,著鼻孔中,日二。

古今錄驗療小兒鼻塞不通,細辛膏方。

細辛 通草(各一分) 辛夷仁(一分半) 杏仁(二分去皮)上四味切,以羊髓三合,豬脂三合,緩火煎之,膏成絞去滓,取一米粒許大,以內鼻孔中,頻易瘥。

劉氏療小兒鼻塞不通,吃乳不得方。

醍醐(三合) 青木香 零陵香(各四分)上三味切,和煎成膏,取少許以膏和捻為丸,或以膏涂兒頭上,及塞鼻中,以通佳。

十六

小兒中風方四首

千金療少小中風,手足拘急,二物石膏湯方。

石膏(雞子大) 真珠(一兩研)上藥以水二升,煮取五六沸,內真珠煮,取一升去滓,稍稍分服之。

又療少小中風,脈浮發熱自汗出,項強鼻鳴干嘔方。

甘草(炙) 芍藥 桂心 生姜(各一兩) 大棗(四枚)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忌如常法。(此張仲景桂枝湯但劑分小爾)又療少小新生中風,二物驢毛散方。

驢毛( 頭毛一把) 生麝香(大豆許二枚)上藥以乳汁和,于銅器中微火上煎,令焦熟出,研末之,小兒不能飲,以乳汁和之,于竹筒中盛,瀉入咽中,然后飲乳汁,令入腹。

又療少小新生肌膚幼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五物甘草等生摩膏方。

甘草 防風(各一兩) 白術 桔梗(各二十銖) 雷丸(二兩半)上藥切,以不中水豬脂一斤煎,取成膏合諸藥,于微火上煎之,消息視之,凝膏成去滓,取如彈丸大一枚,灸手以摩兒百過,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雖無病,常以少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風寒良。(翼同并出第五卷中)

十六

小兒咳嗽方八首

短劇療少小咳嗽腹脹,七物小五味子湯方。

五味子(碎) 紫菀(各一分) 黃芩 甘草(炙) 麻黃(去節) 生姜 桂心(各一分)上藥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分五服,忌如常法。

又療少小咳嗽,晝瘥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復啼,四物款冬丸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镇安县| 且末县| 塘沽区| 麻城市| 海口市| 武夷山市| 屏南县| 平乐县| 龙山县| 古田县| 北辰区| 师宗县| 莱州市| 和平区| 邛崃市| 缙云县| 武鸣县| 宜春市| 宜兰县| 兰考县| 清涧县| 光山县| 司法| 彭山县| 嘉荫县| 冕宁县| 香河县| 辽阳县| 乡城县| 瓦房店市| 合作市| 西充县| 赤水市| 大姚县| 天祝| 河津市| 浮山县| 积石山| 腾冲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