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英吉利國王雅治,具表文、方物,由該國駐粵司理貿易之大班皮朗,稟請總督代為奏進。表稱:“英吉利國王雅治,管佛蘭西國、噯侖等處地方,呈天朝大皇帝:我國宗室議政大臣嗎甘呢,由天朝京都回到本國,帶有大皇帝書信,所諭情由恩典,我心中十分感謝歡喜。所差貢使進的禮物,蒙皇上賞收。此貢物不過表相好之心,并望同大皇帝永遠通好之意,多謝大皇帝賞臉與貢使及隨從人等。因貢使恭順誠敬進貢,已沾大皇帝恩典。我也看得他重,他賚到大皇帝御賜各物,當即拜領。足感大皇帝記念的心,即如大皇帝賞收我的貢物記念一樣。中華外國的物件,均是要緊合用之物,但至貴重的是,彼此相通的心事。我彼此雖隔重洋,但俱要通國太平無事,百姓安寧。是以彼此都要通好,相依相交。蒙大皇帝諭我稱:凡有我本國的人,來中國貿易,俱要公平恩待。這是大皇帝最大的天恩。雖然天朝百姓不能來我國貿易,若有來的,我亦要盡心一樣看待。我已吩咐在港腳等處地方官員,遇有天朝百姓、兵丁人等,務要以好朋友相待。為此,從前有一次,天朝差大將軍到的蜜地方,我的兵總也曾相助。前貢使到京時,未得我們咽嘟吐丹地方音信,是以將此事奏明大皇帝,得見我們誠敬的真心。但將來亦有機會可以表我們的誠心,彼此通好。即如貢使未起程時,亦曾奉上諭,恩準貢使再到廣東,候旨進京。將來或再差使叩見大皇帝,以表遠夷的誠心。據貢使回稱:大皇帝萬壽康寧,并稱我將來年壽,仰托大皇帝鴻福,均同一樣。我心實在感激。惟望大皇帝天下太平,中華同外國永久共沐天恩。順具本國些須土物,伏乞大皇帝賞收。”
十二月初六日,經總督朱會奏:“洋商稟,據英吉利大班波朗稱:伊國王備具恭進大皇帝表文、方物,由本國夷船寄粵,令伊面見總督、關部大人,將表貢賚呈,轉求代奏等語。臣等當即傳見該大班,據將夷字正、副表二件,伊國自書漢字副表一件,貢物一方呈出。臣等公同閱驗,其漢字副表,雖系中華字書,而文理舛錯,難以句讀。隨令通曉該國字書之通事,將夷字副表,與漢字表核對,另行譯出。臣等核其文義,緣該國王因前年貢使進京,仰蒙皇上懷柔體恤,賞賚渥優,不勝喜歡感激。是以備具表文、土物呈進,以表悃忱。且聲明前年天朝差大將軍帶兵到的蜜地方,伊國曾發兵相助。此事在從前貢使起身之后,他們不曾得知,是以未在大皇帝前奏明等語。臣等詢問該大班,的蜜是何地方?據云:‘在中國西北地方,與本國海道毗連’等語。是的蜜似即系廓爾喀地名。其所稱曾經發兵相助之語,措詞極為恭順,而又意存見好。外夷慕化輸誠,益仰圣主德威廣被。惟是各國進貢,向系專遣使臣賚奏,今該國并無貢使來粵,止系該大班接到表貢,求臣等轉奏,于例未符。謹繕錄貢單同原表,恭折奏呈御覽。其貢物如準賞收,候命下,委員赍京。”
又,片奏稱:“再,臣等傳見大班波朗時,據稱:伊國夷官啤打吐總管公班衙等,尚有寄送總督長大人、監督蘇大人禮物二分等語。臣等告以長大人、蘇大人俱已調任別省,禮物難以轉寄。且天朝大臣官員,例不與外國夷官交際,長大人、蘇大人即在廣東,亦斷不收受禮物。竟可毋庸呈出。據該大班云:‘當即稟知本國,寄回原物’等語。合并奏聞?!?
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諭:“朱奏英吉利國呈進表貢一折,該國王因前年貢使進京,賞賚優渥,特具表文、土物呈進,具見悃忱。雖未專使來粵,有何不可,已準其賞收,并發給敕書一道,及賞賜緞疋等件。朱接到后,可即交與該國大班啵啷轉送回國。俾該國王益加感戴恭順,以示懷柔。至天朝官員例不與外夷交際,其致送前任總督、監督禮物,朱飭令寄回,所辦極是。欽此?!?
英吉利國二
嘉慶元年,英吉利國恭進貢物:黃色大呢、醬色大呢、眉哥彌大呢、新樣大呢各六版。
九年十二月,英吉利國王雅治具表文、方物,由該貿易商船恭赍至粵,稟請總督代為奏進。表稱:“英吉利國王雅治,管噯侖等處地方,呈天朝大皇帝:從前太上皇帝恩威遠播,四海升平。今大皇帝仁慈威武,天下太平,均同一德。我十分喜歡。天朝同本國往來通好,定蒙大皇帝照太上皇帝一樣,永遠通好。從前凡有本國的人來中國貿易,俱蒙太上皇帝公平恩待。今聞近來本國的人到中國貿易,均蒙大皇帝一體公平恩待。我因天朝百姓不能來我本國貿易,我已吩咐在港腳等處地方官員,如與中國相連地方,有天朝百姓、兵丁人等,務要加意相待。即遇有別項事情,要我出力,我亦十分喜歡效力。我與佛蘭西國,前已修和。因和之后,伊國強橫無理,是以我今復與伊國戰爭。我本意欲和好無事,豈料伊國強橫凌辱,至我不能忍受,又于??诘胤皆O立重兵,顯有歹意。我恐被伊國占奪,無奈亦只得設立重兵防守,并非意存好斗。我雖然與伊國爭戰,仍可照舊來中國貿易通好,并無阻礙。那佛蘭西國海口雖有重兵,我已用兵船圍住,伊不能出口。此外又多派兵船護送,是以我貿易船只可保無虞。又幸遇大皇帝圣明,即使佛蘭西國有著人到中國,謠言疏間我國,我想大皇帝必不聽信。再伊國不獨存心想占奪我國,并欲占奪我之屬國。伊國若兵力不能相敵,伊必另設陰謀。即伊國恃強設計,我國均能設備提防,可保無虞。查該佛蘭西國內已亂了十三年。一切事宜,毋庸我細陳,定邀大皇帝洞悉。即如佛蘭西老國王為人甚好,竟被伊國人弒害,料想大皇帝早已聞知,深為可憫可恨。如今伊國有一人做了國長,存心無道,意欲惑亂人心,使通國之人,不顧五倫,不畏天地。我想,伊斷不能惑中國,大皇帝英明素著,定然洞察其奸。恭祝大皇帝長享四海升平之福,萬壽康寧。我將來戰爭平定,身體強健。中華同外國天下太平,我心實在歡喜。順具本國些須土物,伏乞大皇帝賞收?!逼湄曃铮貉蠡ǖ靥何鍙垼u色眉哥呢一疋,太平貂呢一疋,山羊絨一疋,新樣黃、綠、藍呢三疋,新樣黃嗶嘰一疋,新樣紅嗶嘰一疋,絲呢一疋,花袈裟布七疋,花洋布十疋,紅小呢一疋,圓鏡一對高二尺四寸余,圓鏡一面高二尺五寸余,洋花露水一箱,鼻煙五竦,金鑲洋刀十二把,洋剪刀十二把,新樣洋刀三把。
十二月二十六日,總督倭什布會奏:“據洋商稟:據英吉利國夷目哆啉文稱:伊國王雅治,備具恭進大皇帝表文、方物,交本國貿易夷船,恭赍到關,令伊面見奴才等,轉求代奏等語。當即傳見該夷目哆啉文,據將夷字正、副表二件、貢品一分呈獻。隨令將夷字副表譯出。表文詞義,備陳仰荷天朝懷柔至優極渥,以及該國王歡欣感激之意,極為敬謹恭順。惟外藩進貢,例應專遣使臣,今止據附赍來粵,令該國夷目求奴才等代奏。恭查乾隆六十年,該國呈進表貢,亦交該國夷船附赍到粵,經前署督臣朱等據情代奏,蒙高宗純皇帝俯賜賞收,并加恩賚。今此次呈進表貢,可否準令代為轉進之處,奴才等未敢擅便。謹將原正、副表二件,并譯出漢字表文一件,貢單一件,一并恭呈御覽。如蒙恩準賞收,俟命下之日,即委員赍京呈進?!?
同日,片奏:“再,英吉利國王表內所稱與佛蘭西國爭斗,及‘佛蘭西國有著人到中國,謠言疏間’等語。查系嘉慶七年八月間,有在澳居住之夷目委黎哆,寄信與在京居住之西洋人索德超言:‘英吉利國有大戰船六只,相近澳門停泊,恐有覬覦澳門情事。’轉呈管理西洋堂大臣蘇楞額具奏。欽奉諭旨查詢。經前督臣吉慶查明:‘英吉利國護貨兵船,均已陸續回國。其在澳門外灣泊時,并未滋事。因該國向來恃強,住澳夷人是以驚疑’等情,奏蒙圣鑒在案。今該國王表文所稱謠言疏間之語,自系指前事而言。本年,該國亦有護送貨物兵船四只來廣,隨即護送貨船回國,并未絲毫滋事。且貿易夷船,英吉利國貨物最細,較別國買賣殷厚。該國夷目、夷商,均稱恭順。因與佛蘭西蠻觸相爭,恐為離間,有妨貿易,故表內特陳其事。再,據該夷目稟稱:該國宰相咖事哩,有寄呈天朝中堂書一封,總督書一封,并禮物各一分。又,該國公班理事官押化臣,有寄呈總督、關部書各一封,關部禮物一分。當諭以該國王表貢,不敢壅于上聞。至天朝國法森嚴,大臣官員不準與番國交接,不但中堂書信、禮物不便轉寄,即我等亦不便接閱收受。令其毋庸呈出,遇便帶回本國?!?
十年二月初七日,奉圣諭:“該國王重譯輸誠,情詞恭順。從前乾隆六十年間,該國曾經附進表貢,蒙皇考高宗純皇帝俯賜賞收,加以錫賚,賜之敕書。此次既據該國王備進方物,交夷船恭赍到關,自應照例賞收。著那彥成等,即行查照辦理,并將貢品委員赍京投遞。彼時再行頒給敕書、賞件,俾遂忱悃而示懷柔。至另片所奏,該夷目稟稱:該國宰相有寄呈天朝中堂書一封、總督書一封、禮物各一分。又該國公班理事官寄呈總督、關部書各一封、呈關部禮物一分,業據倭什布等,以天朝法制,大臣官員不準與外夷交接,諭令毋庸呈出,帶回本國等語,所辦甚是。但外番呈進表貢,例由總督、關差轉奏,寄書通問,尚屬有因。至寄呈天朝中堂之書,必系該國王因從前進貢時,知有和┞在朝,且管理西洋堂事,是以此次專函備禮??磥硭闹畷幢叵当橹麓髮W士公函?,F在倭什布等已將原信發還,不妨向該夷目等,將該國王所寄中堂之書,究系寄與何人之處,訊問明晰,遇便覆奏。至該國與佛蘭西國構釁興兵,不過蠻觸相爭,盡可置之不問。惟所稱該國有護貨兵船四只來廣一節,近聞外洋貨船到粵,各該國均有兵船護送,亦不獨英吉利國為然。必系因洋面不能肅清,自為守衛之計。各國貨船在外洋行走,恐遇盜劫,自設護衛,原與天朝無涉。迨駛至澳門,已近內地口岸,或致有竊掠之事,豈不貽笑外夷?該督等當嚴飭地方文武,整飭巡防,使澳門一帶商船停泊,得以安靜無虞。至伊等護貨兵船,向來自必定有灣泊處所,總當循照舊規、申畫界限,勿令任意越進為要。再閱該督譯出該國原表內稱:‘遇有別項事情,要我出力,我亦十分歡喜效力’等語。此言似非無因。自系聞洋面時有盜警,或需伊國兵力幫同緝捕,是以隱躍其詞,亦未可知。海洋地面,番舶往來,原應內地官兵實力查緝,焉有借助外番消除奸匪之理。那彥成到任后,惟當遵照節次諭旨,修明武備,整頓營伍,使奸徒聞風自遠,以懾外夷而靖海疆,方為不負委任。欽此?!?
旋經總督那彥成、監督延豐覆奏:“臣等欽遵諭旨,傳諭夷目,諭以‘該國王呈進表貢,業荷大皇帝賞收’。并諭以‘大皇帝君臨萬國,恩被四表,無論內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即如汝國鐘表、大呢、羽毛等物,原非中國必需之物,所以準汝國貿易通商者,皆出大皇帝垂憐外夷子民,一視同仁之恩。此次汝國王恭進表貢,大皇帝鑒汝等恭順之心,諭令賞收。諭令我等大人們好生恩待汝等,并管束內地商人,平允交易。汝國來此貿易之人,亦須安分,謹遵禁令,毋得有違。俟將進到表貢委官恭送進京,再降恩旨。至汝國王子大臣等,與中國中堂大人們書信、禮物,天朝法度森嚴,大臣從無外交之事,汝等帶來禮物,斷不必送出。惟所帶書信,必須交出。我大人們也不敢私自拆閱,將原封恭呈大皇帝御覽,再請發回至汝國管理貿易頭人。不過專為汝國貿易事務,并無別項面見稟議事件。只須在此好好管束汝國之人,不得違禁生事。自來中國大人,從無私謁、私見之例,我大人們謹遵大皇帝恩旨,體恤夷商,管教內地民商,公平貿易。汝等須知天朝法度,感大皇帝之恩’等語,明白曉諭。該夷目等人人歡,叩頭感服。伏查外洋各國夷人,見小圖利,中國布帛、茶葉等物,亦其日用急需。各夷又互相蠻觸,是以生恐別夷國間其往來貿易。其書信因從前未經收受,是以帶回澳門。今臣等明白宣諭,伊等呈出原封書信、禮單。臣等又將副本令人譯出清稿,一并呈覽?!安楦鲊蟠?,向來灣泊,均有一定處所。澳門離省三百余里,系西洋夷人常川居住。向止準西洋夷船二十五只,更替貿易。其余各國夷船,例應收泊黃埔。欲收泊黃埔,必須先進虎門?;㈤T離省一百六十里,山岸陰沙,自然天險。其護貨兵船,只準在虎門外之潭仔、零丁等洋面灣泊。而黃埔、虎門、潭仔、零丁等處,層層炮臺,常川均有兵船巡防。該夷船收埔時,臣等兩衙門仍派武弁、關役、彈壓稽查,立法極為周備?!爸粮鲊拇銦o兵船,惟英吉利國貨船,有兵護送。而該國商船亦無兵船,惟其國王貨船,始有兵船四只護送。其兵船在虎門外交易后,隨同貨船回國,不準少有逗遛。其余各夷國貨船內,均有炮火器械,自資防范。于例原準攜帶。“至該國原表稱‘歡喜效力’等語,隱躍其詞,誠如圣諭,自系聞洋面不靖,或需伊等出力之意。查夷人不過沾沾計利,即如上年澳門夷目,愿備兵船二只,幫同師船出洋緝捕。臣延豐即以體制不符,且不能得力,與倭什布議,以后停止夷船協捕。而此二只洋船,迄今無蹤,亦實無遭風失事等事。細揣情形,不過藉協捕為名,可以免此二船出入納稅。而英吉利國自亦得聞此事,希冀效尤免稅。又恐澳門夷船出力有功,或待彼國冷淡,其意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