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延久四年(宋煕寧五年)十一月一日~十二月三十日】

同四年十一月一日 丙午 天晴。巳時,使臣并三司官人來,參五臺山沿路盤纏文字,三司官人與老僧,文云:三司,日本國僧成尋等,差殿直劉鐸,引伴成尋等,赴五臺燒香訖,卻引伴赴闕。日本國僧捌人,毎人各來三勝、麺壹引參両貳分、油壹兩玩錢捌分、鹽壹兩貳分、醋參合、炭壹斤壹拾貳兩、柴漆斤。商客通事壹名,毎日與口劵米貳勝貳勝。右仰沿路州府縣鎭館驛,依近降驛令供給,往來則例,其劵并沿路批勘文,歷候四日檄納赴省。

煕寧五年拾月貳拾捌日給

判官

制使

使

客省官人來,成尋錢十貫、通事錢五貫下賜宣旨持來,以通事請遣官庫,于時,請取來,即二貫與客省官人畢,八貫納置三藏房,即出院,少卿、三藏、諸大師皆大門出送,于中門乘馬,官 御馬十疋,兵士廿人下給,毎人取馬口各二人。私夫馬二疋,三藏自沙汰負物。大門外,見物僧俗濟々列立,漸過京中,經(jīng)五里,至順天門外,見金明江,有大橋樓。首克,從門馬鋪過十二里,至祥符縣新點馬鋪,西一町,永福院主出來點茶,諸僧皆來拜。七時行法了。經(jīng)第六。

二日 丁未 天晴。卯時,從新照馬鋪馬十疋來,即出行,過十五里,至八甬馬鋪,擾馬十疋,過十里至五里,午時,至醋溝馬鋪,擾馬十疋,過十里,至十里店馬鋪,十疋擾馬,過十里,至中牟縣三異驛齋。勅使侍中馳來,賜于五臺可奉供香,即還參了。從驛錢四百五十文請來。中牟馬鋪馬十疋來,即出行,過十二里,至義井馬鋪,擾馬十疋,過十二里,酉時,至日沙馬鋪留宿。今日行七十三里。七時行法,經(jīng)第七。

三日 戊申 天晴。卯時,騎馬十疋猶向西行,過十二里,至國田馬鋪,擾馬十疋,過十二里,至道士店馬鋪,擾馬十疋,過十里,至鄭州靈顯王廟,八百八文買紙幡一百連、香一裹,奉供燒香了。二百二十間廣大廟,靈驗神 云云。次過五里奉寧驛,午時,止宿。使臣本宅在此州,因之逗留。從此州京兵士二十人還了。與錢五百文了。從州出替兵士二十人。今日三十九里。七時行法,經(jīng)第八。驛錢四百八十文請來了。

四日 乙酉 天晴。今日依使臣乞請逗留,依州下行粟米,諸僧以粟為飯,頗以難堪。私八百五十文買白米交喰耳。使臣以羊毛迭借與,使臣兄弟等來拜。七時行法了。經(jīng)第一。

五日 庚戌 天晴。辰時,賣馬二疋,直十五貫錢,本十貫今八貫,本九貫今七貫。路間飼馬,有多煩,仍賣了。巳時,馬十疋將來,即出驛,向干方行,過十二里,至候家莊馬鋪,十疋出乘替了。次過十二里,至須水馬鋪,十疋出乘替了。次過十二里,至廿里默馬鋪,十疋乘替了。次過十里,至永青馬鋪,十疋乘替了。次過十八里,至榮陽縣云々,驛廣大驛也。路北邊有大海寺,次有天齋仁圣帝廟之門,西大崖下,堀大穴,有數(shù)十立屋,人多住,多乞丐人。次有勅賜護圣禪寺,次入榮陽驛了宿。今日過五馬鋪,六十四里。三時行法了。經(jīng)第二。縣兵士廿人替了。

六日 辛亥 天晴。卯四點,出馬十疋,即向西行十二里,至泛水縣孟店馬鋪,出馬十疋,向西行過十二里,至同縣泛水馬鋪,出馬十疋,向西行過十五里,入敕行慶關(guān),二階樓門數(shù)十人兵士并立,見人數(shù)過,入西京東關(guān)也。過一里,有西樓門,至行慶馬鋪,十疋乘替了。過十五里,至鞏縣郭村馬鋪,十疋乘替了。孟州堺內(nèi)縣也。見黃河,過行,次行潞河南岸,過十二里,至同縣任村馬鋪,向西行過十八里,同縣上驛留宿。申一點,留了。今日行七十二里,西京之內(nèi)也。經(jīng)第三。縣兵士廿人替了。

七日 壬子 天晴。卯時,乘鞏縣上驛馬十疋,白坤方行廿四里,至永安縣馬鋪,馬十疋出替,過十二里,渡潞河浮船橋,八文船十六只渡二町許橋也。過十二里,至牙莊馬鋪,十疋出了。過十二里,至河陽縣內(nèi)望仙波馬鋪,十疋出了。南方見二山陵并莊嚴寺,過十五里,至河陽縣,南北樓門廣大,向北行乘也。次渡黃河浮橋,先五町許,浮大船廿一只造橋,隔一里,次渡浮橋,十六大船三町許,河二分所也。過河陽驛,至孟州河陽門前,至廣禪院宿。二時行法,經(jīng)第四。今日過七十五里,縣兵士廿人替了。孟州兵士廿人出了。

八日 癸丑 天晴。卯一點,河陽驛馬十疋將來,即乘馬向北,入孟州門,行店家前。過一里,出州北門,向北門行二十里,至梧桐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過十五里,至五里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過十八里,至十八里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過十七里,入懐州門,四面垣上皆有矢倉,垣外有堀川,出州北門一里,至覃懐驛,廣大驛也。請食錢了。此驛河內(nèi)縣也。今日行七十里,三時行法了。經(jīng)第五。童無二手臂,裎功失,右大指一具爪,左全無指。二足膝下全無,以腂歩行。女相具來拜,與錢,不取,僧尼錢本不取由切申,使臣與廿文,自然有才知文學(xué)云々。孟州兵士廿人還,懐州兵士廿人來。

九日 甲寅 天晴。卯一點,門馬鋪馬十疋乘,向北入懐州南門,過一里,出北門,而北行廿里,至萬善驛,十疋乘替,向北行五里,北行登大降山小路堆,次至長老堆,有小伽藍,有道者由聞之。次過十里,至山上長平馬鋪,十疋乘替,從萬善驛至長平馬鋪,十五里也。次過十里,至黃望堆,有小堂文宣王,謁孔子影也。次過一里,有孔子小堂,從長平馬鋪過十五里,至美泉鋪十疋乘替,過十二里,至澤州晉城縣星軺驛。申克,留了。尚大降山內(nèi)也。驛客住舍,東西壁立石雕詩,云:「大行道中作

宣徹南院使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判第州河?xùn)|路經(jīng)略安撫使

曉霜殘雪滿弓刀,萬壑嚴風(fēng)競怒號。為誓丹心報   明主,據(jù)鞍不覺大行高。

慶暦五年冬至日題

朝奉郎尚書司勲員外郎知軍州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輕車都尉賜紫金魚袋

宿卿車寄一二知己

前河?xùn)|轉(zhuǎn)運使尚書刑部員外郎王達上東南重迭憩星軺,太行山在本道東市。 霜雪隨年入鬢毛。去日不知三路重,回時便覺太行高。登山臨水離魂斷,鑠石流金暑氣豪。満眼風(fēng)波君莫問,一齊分付興香醪。

慶暦戊子歳夏六月花陽盧 覬書

過大行作

西上合門使莫州刺史知路州及提舉澤潞冀州兵馬公事 郭諮

難于登蜀道,恃險接壞初。盡日至絶頂,百八扶一車。壊橋溪石折,空館栢籬踈。便好歸休去,漳西有弊虛。

今日過四馬鋪,六十二里了。此驛店家,見駱駝六疋,背上有鞍肉,前后二,各高一尺,皆有長毛,足如牛,頸如鹿,頭似馬,鼻如牛付繩,尾如豬似馬,高六七尺,長七八尺,或一丈,六頭大小不同。太行山有群羊三處,或五千,或三千,或一千 云々。官家 御預(yù) 云々。二時行法了。經(jīng)第六。盤纏錢請取了。

十日 乙卯 天晴。卯一點,星軺驛馬十疋來,乘替向北行,山上過十二里,至天井關(guān)馬鋪,馬十疋乘替,尚向北行,太行山上過十里,至南小箕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山上過十里,至北小箕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山上過七里,至?xí)x城縣,過太行山了。過六里,至澤州高都驛,見州外節(jié),垣上四方作矢倉,如懐州。未一點,止宿驛了。依懐州兵士廿人從此州還遣,所催澤州兵士廿人也。毎峰有堆名,不可委記,山內(nèi)住宅有數(shù)十所,廿家以下,四五家以上散住,山上多作畠,雜役車往還山上,非險峻山,西諸山中最高。驛各舍壁立石克詩,留題大樹詩:

祥符丁巳歳,今

大參陳公領(lǐng)河?xùn)|外計嘗稅駕,于高都大槐之側(cè),有短什書之詞壁,至是  條一紀,近則轉(zhuǎn)輸孫公,亦有是詩,觀謂年所漸深,墨跡或缺,因今上勒石,庶披覽之可見。

堯佐

臃腫遂物宜,支離養(yǎng)天壽。我本不材人,樹樹能無咎。仲

太行山上塵,五臺道邊樹。梁園五變家,興亡由此路。此路邈長在,此樹郁何茂。誰謂不材哉,性含天理固。

天圣九年五月一日 改南和 郁刻

安國軍節(jié)度嘗書記宣徳郎議大理評事夏侯觀書

大中大夫大行尚書都官郎中知澤州軍羽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王 卅昌立

未時,留宿,雖遺恨,使臣稱辛苦切留了。今日過四十五里了。二時行法了。經(jīng)第七。驛下糧錢。

十一日 丙辰 卯一點,出馬十疋,乘向北,尚行河?xùn)|道,從州外廊過十五里,至王太馬鋪,馬十疋乘替了。過廿里,至喬村馬鋪,高平縣內(nèi)也。過十五里,至高平縣高平驛宿。未時,留了。今日行六十五里。二時行法,經(jīng)第八。驛糧錢六百余文請來了。

十二日 丁巳 天晴。寅一點,驛馬十疋,乘向北行,過十三里,至長壽馬鋪,十疋乘替,過十七里,至擾馬馬鋪,十疋乘替,過十五里,至澤州上黨縣上黨驛,十疋乘替,過廿里,至韓店馬鋪,十疋乘替,過十八里,至同縣郝店馬鋪,十疋乘替,過十八里,至潞州崇賢驛,過驛三里,至開元寺安下,少卿儲八人僧并通事齋,盡善窮美,珍菓肴膳,種々不可記盡。寺中諸僧來向燒香,感謝々々,都監(jiān)大保來坐,還向之次,可參仕由告了。今日越羊頭山了。二時行經(jīng)第一。今日百里,申時,止宿。

十三日 戊午 天晴。卯一點,寺主送粥,諸僧皆吃了。辰時,道俗男女數(shù)千人來拜,施錢香等,次諸堂燒香,大佛殿三面壁善才知識甚妙也。巳時,澤州兵士二十人還了。潞州兵士二十人來了。即馬鋪十疋,乘向北行,過二十五里,至呈寺馬鋪,十疋乘替,渡深都橋,向北行廿里,至寺底驛,依無止人被宿,過一里,至資慶寺宿,寺主老僧點茶。依崇賢驛請錢,兵士遲來。今日四十五里宿了。兩驛糧錢合八百文請來了。潞州此留縣內(nèi)也。二時行法了。經(jīng)第二。

十四日 己未 天晴。卯時,寺僧儲粥,諸僧皆吃,與錢百文了。行者一人與六十文了。依無驛馬,以呈寺馬鋪馬夫留飼,乘行二十五里,至孝義馬鋪,只有惡馬貳疋,無馬,仍以本馬重行,只召擔(dān)夫十人,令擔(dān)雜物。二十里,至九龍山九龍馬鋪,出馬五疋,淺以八馬用之,呈寺馬鋪馬夫與錢百文了。過十五里,至柴嵒山紫出寺,莊嚴廣大寺也。欲夜宿間,從寺內(nèi)死人擔(dān)出,乍驚出寺,過五里,至褫亭驛宿。二時行法,經(jīng)第三。

十五日 庚申 天晴。卯一點,出馬十疋,乘向北行,過二十里,至潞州襄垣縣窯子馬鋪,五疋出,本馬五疋相加,乘向北行一十里,過潞州界,入成勝軍內(nèi)縣,過十里,入軍內(nèi),從馬鋪過廿五里,至星軺驛,過驛,入勅廣教禪院安下,寺僧等點茶,依兵士等事,未一點,留宿。見寺講經(jīng),道俗男女聽聞輩百人許,講師佛左方前向西坐高坐,女一人佛右方前平坐,向講師誦頌,隨講師出聲,次女付聲,次諸僧同音誦。不知何事,講后,諸僧來拜日本僧,道俗男女皆來拜。寺主為日本僧儲大齋,最盡善耳。從威勝軍下糧錢了。兵士廿人出來,潞州兵士廿人還了。寢堂莊嚴不可思議,天井入數(shù)百鏡,毎寢床上在小寶殿。二時行法了。經(jīng)第四。

十六日 辛酉 天晴。卯時,星軺馬鋪馬十疋將來,驛在寺南五里。乘向北行,過十二里,至故驛馬鋪,十疋出替,乘向北行,越皷子山,過十五里,至交口馬鋪,十疋出替,向北行過十五里,至銅鞮縣西陽驛,錢一貫半請來。十疋乘替,向北過十八里,越千佛山,至良候馬鋪宿。山東面石刻千佛,故名山也。今日六十里宿了。行法二時,經(jīng)第五、六卷。

十七日 壬戌 天晴。卯一點,馬十疋乘向北行,過十五里,至武郷縣新馬鋪,十疋乘替,過十二里至南開驛,錢四百六十文取了。十疋乘替,越斗底嶺,過二十里,至大原府郡縣來遠馬鋪,十疋乘替,越石覆山,過十五里,至盤馳山盤地馬鋪,十疋乘替,越盤駝山,過十五里,至團栢驛宿。此六七日,毎日見駱駝三四十疋,委見形體,頭面如馬,而于鼻付綱如牛,無上齒,目如牛,頸細長常曲,捧頭如鹴頭,々上下共有髪,足如牛兩分,尾如豬尾,背上二鞍骨高一尺,毛長常臥如牛,高一丈二三尺也。最可了罪業(yè)深重。今日行七十七里。驛錢送五百十二文。三時行法了。經(jīng)七、八。

十八日 癸亥 天晴。卯一點,馬十疋來,乘向北行,過十五里,至團栢店馬鋪,十疋乘替,過十五里,至白珪村馬鋪,十疋乘替,過廿里,至大原府汾州大谷縣壞跡橋壞遠馬鋪,十疋乘替,向北行十五里,至徐溝縣徐溝驛,北去并州七十四里,留宿,今日行六十五里,三時行法。經(jīng)第一。

十九日 甲子 天晴。寅一點,馬十疋來,乘向北行二十里,至三女馬鋪,十疋乘替行,過十五里,至東橋馬鋪,十疋乘替行,過十五里,至新店馬鋪,十疋乘替行,過二十里,至平晉驛,莊嚴廣大驛。大原大驛,大原大府,以色幕殊以莊嚴,即以行事侍一人送種々菓并酒九瓶,各納壹斗々々。即與飲之。三時行法了。經(jīng)第二。

廿日 乙丑 天晴。卯一點,從大原府龍圖許送粥并有齋請。巳時,眾人々多,即十人參府齋,莊嚴不可思議。知府龍圖容貌最可云貴人。客人四人同坐,三座各三人,合九人同吃,三座毎前向外,有頂捧大香盤作人,燒沈檀香,如日本不斷香,毎一人床有作長一尺立人形,彩色甚妙,捧火舍向人,燒香,造花二杯、苔二杯、胡桃一杯、椎一杯,各高一尺計盛之。其次,珍菓十杯以銀盞盛之,菜十杯同銀器,著座之后,酒菓十余度,最后有飯,眞實第一齋也。齋了。還驛了。被送錢十貫,通事許酒二瓶,使許酒七瓶被送。爾時,道俗來拜,其中老女三人各志與覆面斷綿并切衣等。三時行法了。經(jīng)第三。入夜,從府被送粥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红河县| 吉林市| 斗六市| 沂南县| 桂林市| 怀化市| 昆明市| 南华县| 石棉县| 黄梅县| 章丘市| 彰武县| 吴堡县| 勃利县| 松江区| 沭阳县| 博客| 绥江县| 黄浦区| 阿拉善盟| 如东县| 格尔木市| 上高县| 刚察县| 广昌县| 茂名市| 仙居县| 普兰县| 商南县| 屏南县| 县级市| 扎赉特旗| 博白县| 阜康市| 平利县| 舟曲县| 哈密市| 洛浦县| 景泰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