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王禹偁

【詞人簡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北宋詩人、詞人、散文家。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進士,先后赴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然因為人剛直,敢于直諫,屢遭貶謫。晚年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作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王禹偁一改宋初小令的柔弱奢靡,文風自然清新,平易暢達,以反映社會現實為主。其作品集錄于《小畜集》,今存詞一首。

點絳唇(雨恨云愁)

雨恨云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①,誰會憑欄意!

【注釋】

①睇(dì):斜著眼看。

【賞析】

這是北宋王禹偁流傳于世的唯一詞作。他一改宋初華麗奢靡、柔媚艷冶的詞風,整首詞作清麗雅致,堪稱宋初詞壇的一縷清風。

開篇一句“雨恨云愁”以情帶景。江南煙雨細濛濛,氤氳云朵朵,如此幽美景致堪稱一幅佳畫。然而,雨云本是無情物,又何來恨與愁呢?詞人心中郁結,抱負難展,所以在他眼中,這江南的綿綿細雨,分明是恨意濃濃;天上層層疊疊的云朵,分明是愁思難解。無情景物有了人的喜怒哀樂,被賦予了人的感情。

雖然作者眼中的云雨難消愁思恨意,但是江南的景色“依舊稱佳麗”。這“依舊”二字并非毫無來由。南齊詩人謝勝在《入朝曲》中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延乘“依舊”二字,筆觸之中隱隱包含著淡淡的哀嘆。

詞人并未吝惜筆墨,而是對江南的“佳麗”之景做了更細致的描繪:悠悠煙雨繚繞,朦朧中能看到湖畔的江南小村和點綴其中的魚市,炊煙裊裊,細臥空中。景色清麗淡雅,宛若風景畫卷。“孤煙”這一意象讓人聯想到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詩顯壯懷激烈,詞顯清麗動人。王禹偁生動地描繪出了江南水村漁市的動人情狀。

然而,詞人的心情并未因這江南的清麗景致而變得歡愉。“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看著水天相連處,一行大雁展翅翱翔于天際,詞人不禁聯想起“平生事”。自古,詩人、詞人常用鴻雁寄托情懷。李白在《相和歌辭·鞠歌行》中寫道:“奈何今之人,雙目送征鴻”,這“征鴻”是感嘆凄涼;劉長卿的“逋客多南渡,征鴻自北飛”(《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這“征鴻”是述說心中的無奈蒼涼;李清照的“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念奴嬌》),這“征鴻”則是傾訴哀婉衷腸。

飛過的征鴻使王禹偁想到了自己的男兒壯志、平生抱負。雖然出身貧寒、門第卑微,但是他對仕途滿懷抱負;得中進士后,他卻只做了一個小小知縣,又因仗義執言屢遭貶謫。他恨意難消,恨的是伯樂難遇;他愁思難解,愁的是知音難覓。詞人心中困苦,不知何時才能一展才華抱負,如同征鴻一般展翅搏擊于天際。

最后,王禹偁不禁感嘆:“誰會憑欄意。”憑欄,即倚靠著高樓的欄桿,憑欄之人多有所思。如宋代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同樣的意象,兩位詞人卻呈現出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岳詞熱血滿腔、氣壯山河,一位奮勇無畏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王詞則委婉含蓄,將萬千思緒都寄托在對遠去飛鴻的凝視之中。

【大師導讀】

翰林王公元之,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足以追配此六君子者。

——宋·蘇軾

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泾阳县| 崇明县| 自治县| 克拉玛依市| 马边| 江源县| 方城县| 平乡县| 娄烦县| 内黄县| 翁牛特旗| 浮山县| 望奎县| 石门县| 明水县| 荆州市| 宕昌县| 丹东市| 当雄县| 阜城县| 沙坪坝区| 宿州市| 武汉市| 芮城县| 周宁县| 余姚市| 和平区| 宁蒗| 延安市| 桦南县| 泰安市| 洞口县| 嵊泗县| 阿巴嘎旗| 勐海县| 林芝县| 张家界市| 延寿县| 襄垣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