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在時光深處與你相遇(2)

溱河和洧水是兩條文明之河,這里留存著一百多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同時也是裴李崗文化和新砦文化的誕生地,現在,溱河和洧水流域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之所。

溱河和洧水是兩條詩歌之河,《詩經》的源起,《檜風》的悲憫之思、《鄭風》的浪漫之情都與這兩條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溱洧”二字還曾多次出現在陶淵明、秦觀、元好問等文人騷客的詩詞曲賦里。

溱河和洧水是兩條藝術之河,在它們之中浸潤流淌著古樸蒼勁的漢代畫像、繁復瑰麗的魏齊碑帖、細膩華潤的唐朝佛雕、絢爛多姿的宋三彩、質樸高雅的超化吹歌。

溱河和洧水更是兩條浪漫的愛情之河,這里是伏羲女媧滾磨成親之谷、是鄭國男女相遇游會、談情說愛之地,也是梁山伯祝英臺化蝶之所,一曲曲凄美動人的愛情頌歌在這里日夜奔流跳蕩。

“溱與洧,方渙渙兮。”簡簡單單七個字卻傳遞給我們無數的欣喜,仿佛我們已然聽到點醒春光的一聲聲蟲唱;也確實看到點亮春日的一顆芽孢、點破春水的一剪燕尾,點染春風的一滴清露。而愛情已從漫漫冬眠中緩緩蘇醒,正在懵懂的青春里抽芽生長。

曾經看過一道趣味題,問去羅馬哪段路程最近。答案眾說不一,而最后勝出的是:一個朋友。如果在這里問:到溱洧水畔哪條路最近?那么最貼切的答案應該就是:伊人。正如詩中所說:“士曰既且,且往觀乎?”已經去過又何妨?和你在一起,再遠的道路都覺得淺近,再長的時光都覺得短暫。我這一生,都是為你率性而來。

這春情涌動的三月三日,多少善男信女在溱洧水畔相約相守,嫣然是中國的情人節。而今人多把七夕當成中國情人節,多少詞人墨客為牛郎織女吟詠悲傷,最動人心魄的就是那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而秦觀《鵲橋仙》中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卻一洗牛郎織女一河相隔的哀怨,讓后世之人得以有所寬慰。只是,這種相愛卻難相守的愛情未嘗不是短暫人生中漫長的遺憾。

其實,中國的情人節古已有之,正是農歷的三月三。它在古時被稱為上巳節、女兒節。上巳節的風俗,是在仲春時節,人們在野外集會,在集會時人人于水濱祭祀高媒和祓契以求子,而年輕男女也得以在此時相遇、相會。《詩經》中有許多戀歌是在這個節日里唱出的。而《論語》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正是對當時情境的完美記錄。

到了王羲之的年代仍有這樣習俗,他在《蘭亭序》中寫道:“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只是他在這里著重描寫文人墨客的曲水流觴等風雅事,與戀情無關;而最接近于上巳節本色的應是杜甫的《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而今天的三月三,我們只知道用薺菜煮雞蛋,最多記得個“春在溪頭薺菜花”,或是劉三姐對歌。我們讓從前這個美好的節日連著它純真的內涵一并湮沒于時間的長流之中。

紅塵一世,在春情爛漫的年齡,我們一直在尋找,尋找一個可以朝夕與共,心心相惜的人。不管是在三月三日,還是在美麗的七夕,我們都渴望有那么一個人,可以攜吾手,可以動我心。其實,這個人一直在我們身邊,有的時候只是我們不敢面對。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像溱洧水畔那個率真的姑娘一樣,為愛,率性而活。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春風入懷,才知道思念多么濃烈。不知,你是否感覺到了我的心跳。渴望與你相見,就在這陽光明媚的三月。你從春光深處,踱步而來。我的嬌嗔,消融了眼前的春色。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你在這爛漫的時光里,也一定想與我相見。我是誰?我是《鄭風·山有扶蘇》中池塘邊等你的姑娘。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你看那山頂的大樹枝丫繁茂郁郁蔥蔥,而那池子里的荷花裊裊婷婷,在這么好的景致里,為何我遇不到像子都那樣的美男子,偏偏遇見你這個拙鈍的小狂徒!

你看那山頂上的青松長得又高又壯,那池子里也開滿了紅紅白白的水葒,在這么好的景色里,為什么我遇不到像子充那樣的好男兒,偏偏遇見你這個滑頭小冤家!

《論語》中說“鄭聲淫”,從《詩經·鄭風》中就可見端倪。《鄭風》中共有詩二十一篇,其中描寫愛情的詩篇就有十八篇之多。在當時,鄭國確實是情歌的沃土,而鄭國的男女也都頗解風情。

《毛詩正義》中說,鄭國“右洛左濟,前華后河,食溱洧焉”,其境內四季分明、有山有水,這樣的地方即便不產美女,也易生多情人。而且鄭國的都城新鄭是當時有名的大都會,民間一直流行著男女在溱洧等地游春的習俗。

這首《山有扶蘇》就是出自《鄭風》的一首情詩,寫了一個女子對情人的俏罵。

《孟子》中記載,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者也;而《毛詩傳》中注“子充,良人也”,后世就將子都視為美男子的代表,而子充則為好男人的象征。

看似詩中的女子在惋惜喟嘆沒能遇到像子都子充那樣的好男人,但是她最末句無疑是句嗔怪之言,好男人誰都向往,但是正如那山頂上長大樹,池塘里開荷花,它們都是各得其所,各陳其美,而其他男人再美再好也與她不相干,只有那個滑頭小冤家才是她心心念著的。

關漢卿也曾做過一首小令《一半兒·題情》,寫的正是一對歡喜冤家的情事:

云鬢霧鬢勝堆鴉,淺露金蓮簌絳紗,不比等閑墻外花。

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

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罵了個負心回轉身。

雖是我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銀臺燈滅篆煙殘,獨入羅幃掩淚眼,乍孤眠好教人情興懶。

薄設設被兒單,一半兒溫和一半兒寒。

多情多緒小冤家,迤逗得人來憔悴煞,說來的話先瞞過咱。

怎知他,一半兒真實一半兒假。

元曲的語言本色當行,情感也較濃烈、顯露,也正是這份直白顯露了有情人的真性情,不帶半點兒虛假。這兩支曲中寫了冤家小兒女的小糾紛、小甜蜜,也寫出了他們之間的深情。然而縱使情深,也難抵生活渦流中的微波。

后兩支曲寫了女子深夜獨眠的情境。人遠了,漸漸夜也深了,女子懷著“才歡悅,早間別”的孤寂感,陷于一種新的痛苦之中。只見那銀臺燈滅,寶鼎煙銷,奈何那一幕幕往事卻不肯就此沉寂,一一在心頭閃現。

無可奈何,她只得含著兩行清淚慢慢走向那冷清清的羅帳之內,少了情人的陪伴只感到“情興懶”、“被兒單”。于是在回憶和苦悶中,她想起了那個“多情多緒”的“小冤家”,和他那些半真半假的私房話。他總是逗得人魂牽夢縈,如今又惹得人腰瘦帶寬,教人煩惱哀怨。

世間花木我獨鐘情花。世上遍尋不著,卻無人能拋開它,風雨里生長,塵世中凋零。待到我把所有的淚都流成忘川,取一瓢弱水,幾捧淚,若干情花,熬一碗孟婆湯,等你在黃泉路上。有你的故事,怎樣的結局,都好。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請允許對方小小的嬌嗔,因為有你這樣的驕傲。這美好的時光與心儀的人相聚,把幸福的種子埋進彼此的心里,等待一個愛情收獲的季節。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

年少總輕狂,總以為沒有人可以讀懂自己,常會念著:“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再不就是“欲取鳴琴彈,愁無知音賞”,然而心里卻也常會想遇見那么樣一個人,只需一回顧,便讓彼此終生難忘。也許正是這一次回顧,足以讓人記掛一生。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古相思曲》中的女子讓人垂憐。

君似明月我似霧,霧隨月隱空留露。

君善撫琴我善舞,曲終人離心若堵。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魂隨君去終不悔,綿綿相思為君苦。

相思苦,憑誰訴?遙遙不知君何處。

扶門切思君之囑,登高望斷天涯路。

《古相思曲》中的女子戀得凄切、悲苦,這一切的苦都源于那人偶然間的一回顧,誰知竟連帶著斷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他是天邊的明月,她則是縈繞明月的淡淡薄霧,待到天明,月漸漸隱去,而霧也隨著月慢慢散去,只是霧將它的悲傷留在那草木上,化作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他撫得一手好琴,而她常常伴著他的琴音起舞,但如今琴在匣中,無法自鳴,而那個讓她全心為他而舞的人已經不再。于是,她的心也閉上了,再聽不到那熟悉的琴音。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當初那次無心的回顧,他的目光像夢一樣,是一樁帶著笑的夢。他站在那里,儒雅而安靜,像盛開在墻角的茉莉,不搶眼,卻暗暗教人心喜。從那以后,她的心中就有他了,日日夜夜、朝朝暮暮,再也不能少了他。

她想著,就算要她此刻死去,那縷輕煙般的魂魄也定是會隨了他去的。而有時也真恨不得自己就此死去,不然這綿綿纏纏的相思讓她如何自安己處。

這遼闊世間,這茫茫歲月,她不知他的去向,而她的相思也終究無處投遞。靠在門上,無助地望著天,她想起他臨別前的叮囑:如欲相見,登上那至高處,看看那悠悠長路,我反正在那種種悲喜交集處。

他們因一次回眸而相遇,相戀,卻難相守,于是,她將這濃濃的悲哀寫進長長的詩里,卻仿佛不夠似的,痛根本沒有減少絲毫,也讓后世的我讀來心痛難忍。

而這種凄苦,我們可以從席慕容的《古相思曲》里找到描述:

在那樣的古老的歲月里/也曾有過同樣的故事/那彈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歲嗎/還是說 今夜的我/就是那個女子/就是幾千年來彈著箜篌等待著的/那一個溫柔謙卑的靈魂/就是在櫻花爛漫時蹉跎著哭泣著的/那同一個人

那么/就算我流淚了也別笑我軟弱/多少個朝代的女子唱著同樣的歌/在開滿了玉蘭的樹下曾有過/多少次的別離/而在這溫暖的春夜里啊/有多少美麗的聲音曾唱過古相思曲

席慕容寫得這樣好,詩中那個彈箜篌的女子仿佛就是她自己,也仿佛是詩外的我們每一個人。與意中人的一次相遇,就足以讓人感念一生。如果轉身走過,那么,留給自己的將是

癡戀的苦,誠如下面這首詩中所說:

我以為/我已經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樣深/那樣冷的/昔日心底/我以為/只要絕對不提/只要讓日子繼續地過去/你終于會變成一個/古老的秘密/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長/而,早生的白發/又泄露了/我的悲傷

木心先生所言極是:“確是唯有一見鐘情,慌張失措的愛,才懾人醉人,才幸樂得時刻情愿以死赴之,以死明之,行行重行行,自身自心的規律演變,世事世風的劫數運轉,不知不覺、全知全覺地怨了恨了,怨之鏤心恨之刻骨了。”

人的一生中至少該有那么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只求在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就像杜拉斯說過的那句無比溫柔的話:我遇見你,我記得你,這座城市天生就適合戀愛,你天生就適合我的靈魂。一次回顧,讓我愛上了你,卻不知道這樣懾人、醉人的愛竟然會帶來這樣的痛、這樣的苦,縱使望斷天涯路也難消除。

在流光深處,追尋你的影子

一次邂逅,足可以讓人掛念一生。你的絕塵,帶走了我的思念。在茫茫人海,追尋你的影子,依舊良辰美景,然而物是人非。桃花依舊,春風依然,卻不見人面。這是《題都城南莊》講述的崔護的桃花緣。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是博陵縣一位年輕書生。他天資純良,才情俊逸,但性情頗清高孤傲,平日里常是獨坐寒窗埋頭苦讀,極少與他人交游往來。

這一年清明,天氣晴好,桃花艷,柳色深,春意濃,晴陽暖照。崔護一時興起而放下書本,獨自出城尋春。他漫無目的地行走于春山春水間,不知不覺離城已遠,來到一處僻野。那里農舍零落,只在山坳處桃林中,隱約見得一座茅屋。

崔護此時腿酸口渴,就快步向那茅屋走去。臨近屋舍,只見桃林蔚蔚然然,滿樹桃花灼灼,風中滿是繞人的清香,崔護沿著桃林間的曲徑一直走到柴門前。他立定,輕叩門扉,道:“小生尋春路過,想討些水來解渴。”

這時,屋內走出一位少女,布衣素髻,明眸善睞,她請崔護落座,隨即為他張羅茶水。崔護細細打量眼前的少女,只見她一雙眼秋波盈盈,面容間白里透著淡淡的紅,不施脂粉,卻宛如院中的桃花。

崔護看得發怔,未免失態,只得努力穩住外露的情緒,輕輕呷著茶水。接著,他狀若閑聊地問起少女的姓氏及家人。

少女心中明了崔護的心意,而她也同樣傾心于這位風華正茂,長身玉立的年輕書生,只是她不敢在一個陌生男子面前敞開心扉,所以無論崔護問什么,她一味含羞不語,但那含情脈脈的目光卻泄露了心中的一切。

其實,崔護也與少女一樣無措。平日里獨來獨往的他不甚明白女子心事,而飽讀圣賢書讓他不能做出熱烈輕浮的舉動,只好收心斂神,默默地飲茶。

眼看日頭偏西,崔護不得不起身告辭。少女送他出院門后,獨自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他漸行漸遠。門前的叢叢桃花映著門下桃花般的少女,真是一副絕妙的春景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天门市| 定陶县| 广元市| 南部县| 神农架林区| 和田市| 宜君县| 翁牛特旗| 邢台县| 嵩明县| 靖西县| 依安县| 嘉兴市| 台山市| 当涂县| 弥渡县| 古田县| 青海省| 岳西县| 陆良县| 赣榆县| 洱源县| 台山市| 保亭| 林口县| 郴州市| 新乡市| 桂阳县| 平利县| 津南区| 凌海市| 启东市| 连平县| 开江县| 丰顺县| 资源县| 澄江县| 赣榆县| 肥东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