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為什么有人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餡餅,有人掉進了地上的陷阱

——避開心理誤區,不要在盲目游走中迷失自己

在漫漫人生旅途之中,我們之所以總是落后于他人,是因為我們走了太多的彎路,而心理誤區正是這些彎路的制造者。因此,避開心理誤區,避免人生的彎路也是一種人生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就如同迷途的船舶找到了燈塔,最終一定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神父的悲哀——固執己見,上帝也救不了你

偏執是阻止人前進的枷鎖,固守己見,只能深陷泥潭。面對問題,要懂得變通,掙脫思維的鎖鏈,可能帶來一生的改變。

心理寓言

半夜,一場大暴雨淹沒了河邊的一座教堂。一位神父正在教堂里祈禱,他被困在里面了。這時,一個救生員駕著小艇向神父喊道:“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恪守我的職責!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過了不久,洪水已經淹及神父半腰了,神父只好勉強站在桌子上。這時又有一個救生員開著小艇跟神父說:“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要守著我的殿堂!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最后,洪水把教堂淹沒了,神父只好抓著教堂頂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機緩緩飛過來,丟下繩梯之后,飛行員大叫:“神父!快!快上來!不然洪水會把你淹死的!”神父說:“不!我深信上帝會來救我的!”

最后,神父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后,來到上帝面前委屈地說:“上帝,你為什么要拋棄你虔誠的信徒啊?”

上帝一臉不悅:“我已經派了兩艘小艇和一架直升機去救你了,是你偏執地堅持我會親自去救你而拒絕了他們呀。”

詭計點撥

誠然,每個人都應該恪守職責,但職責的作用是明確奮斗的方向,而不是困住你的頭腦和前進的腳步。如果不懂得變通,就會走向偏執,給自己戴上思想的鐐銬。門上的鎖再結實,也有打開的時候,但如果心門上了鎖,卻很難找到開鎖的鑰匙。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破心中的禁錮,即使給你一片天空,你也不會找到自由飛翔的快樂。堅持自我是重要的,但是不要走向偏執。沒有誰能困住你,囚禁你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寓言中,神父把上帝當做畢生的信仰,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上帝,洪水來臨的時候他堅信上帝會來拯救自己。但是,上帝派使者來救他,他卻偏執地認定上帝會親自來救自己,拒絕接受別人伸來的援助之手,喪失了得救的機會,這又能怨恨誰呢?在機會來臨時,我們總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想法,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在前進途中設置種種障礙,這又能夠怨恨誰呢?

面對問題,我們不能把自己封閉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偏執地相信自己的想法,要敢于打破陳規,走出思維僵局。當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時,就要學會改變方法。走出人性中偏執的陰影,才能領略豁達的人生景致。

自戀的老師——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正確認識自己,不失自知之明,才能找到正確的坐標,譜寫出屬于自己的華美樂章。

心理寓言

有一位老師常常教導他的學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個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個學生在課堂上提問:“請問老師,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我自己嗎?”老師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觀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個性、心靈。”

回到家里,老師拿來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分析自己的個性。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閃閃的禿頂。“嗯,不錯,莎士比亞就有個亮閃閃的禿頂。”他想。他看到了自己的鷹鉤鼻。“嗯,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世界級的聰明大師就有一副漂亮的鷹鉤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有一副大長臉。“嗨!大文豪蘇軾就有一副大長臉。”他想。

他發現自己個子矮小。“哈哈!魯迅個子矮小,我也同樣矮小。”他想。

他發現自己具有一雙大撇撇腳。“呀,卓別林就有一雙大撇撇腳!”他想。于是,他終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聰明人的特點集于我一身,我是一個不同一般的人,我將前途無量。”第二天,他對他的學生說。

詭計點撥

“認識自我”,這句鐫刻在古希臘戴爾菲城神廟里唯一的碑銘,猶如一把永不熄滅的火炬,詮釋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內在要求和至高無上的思考命題。尼采曾說:“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聰明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短處,愚蠢的人卻沒有自知之明。不自知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知。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

這則寓言幽默之中充滿了諷刺意味,這個老師認為自己集“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聰明人的特點”于一身,如此“自知”還不如“無知”。真正的自知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點,更多的是自己內在的東西,而不是外在特征。人貴有自知之明,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可能了解自己,更談不上去了解別人。

人的一生,是戰勝自我的過程。要想戰勝自我,就要全面地了解自我、解剖自我。面對缺陷,不要妄自菲薄,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對優點,不要沾沾自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正確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自己正確定位,這樣才能自信地迎接機遇和挑戰,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成功和歡樂。

套上韁繩的馬——虛榮是一種誘惑,也是一條繩索

人生有得便會有失,失去可能也是獲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面對人生的取舍,要權衡兩者的利弊。

心理寓言

鹿和馬都被公認為是跑得最快的動物,只不過鹿在森林中,馬在草原上,它們都對彼此有親切感,但是關系還僅限于偶爾碰面時打個招呼。既然雙方都有成為朋友的心愿,何不進一步促進彼此的關系呢?于是,鹿就邀請馬到家里來玩,馬欣然同意了。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后,草原上吹著溫馨的風,馬踏入了森林。然而,剛進入森林的馬很快就后悔了,這里是和草原完全不同的世界,起初還不覺得怎么樣,可是越往森林里面走,樹木就越高大,綠葉也越來越茂密。樹林的枝葉重重疊疊地遮蔽了天空,草原上那習以為常的高掛天空的太陽,在這里完全看不見。懷著不安的馬不得不承認,只有靈敏的鹿才適合這片密林。

后來,人類邀請馬與他們合作,馬看到了人類的智慧和無盡的財富,被吸引了,于是答應了。

有一天,人說:“其實你應該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現在我們又能夠提供給你豐盛的食物,如果你能夠依照我們的方法去做,即使是在森林里,你也一定能夠跑贏鹿。”不知道為什么,馬竟然答應了。

人類以讓馬吃飽為條件,騎到了它的背上,一起進入森林里追趕、獵捕鹿。一場陰謀開始了。

被追得走投無路的可憐的鹿在疑惑之中,滿懷著悲傷,對馬露出悲哀和疑惑的神情。可是,此時的馬被鞭打的疼痛和韁繩操縱的窘迫弄得頭腦麻木,它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察覺鹿的變化。

從那次狩獵結束之后,人類便把馬的韁繩緊緊抓在手中了,他們喂養馬,并把它們綁在專門建造的馬廄里。

詭計點撥

得與失是一個談不盡的話題,有得便有失,有失也會有得。人生中,得與失常常發生在一念之間,有時候,求利者深受其害,得弊者因禍而得福。到底要得到什么?到底會失去什么?見仁見智。人生旅途中并不是萬事俱備,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要學會灑脫地放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我們要學會取舍,不要讓欲望控制了自己。正確地取舍得與失,便能知足常樂。

鹿和馬之間其實根本就沒有利益沖突,可是馬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甘愿讓人類鞭打著去獵殺鹿。鹿遭到了人類的獵殺,馬也被人類戴上了韁繩,喪失了自由。馬選擇了虛榮,選擇了衣食無憂,卻沒有理智地思考自己的得與失,造成了悲劇的命運。萬物皆有存在的位置,妄圖獨占所有鰲頭是沒有必要的,馬的下場是悲哀的,它的教訓是沉痛的。

我們不可能獲得一勞永逸的幸福感,如同這個世界不可能有一種終極的完美狀態。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得失。人生的天平之所以能夠平衡,是因為一頭放的砝碼與另一頭放的物體等量,只有學會放棄一些東西,才能使人生的天平保持平衡,不至于傾斜。你選擇了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決定了你享有什么樣的人生。

餓死的漁夫——別讓錯誤的誓言成為行動的枷鎖

誓言是督促人們行動的約定,不要讓它成為制約你行為的模具,更不要讓它左右你的行動方向。掙脫誓言的鎖鏈,靈活變通,可能帶來一生的改變。

心理寓言

一個漁夫生活在海邊,他有個習慣,每次出海捕魚之前,都要立下一個誓言。

一天,當他去捕魚的時候,便立下誓言:今天只捕帶魚。然而,一網下去后,撈上來的全是海蝦。于是,這天他便空手而歸。

晚上,當饑餓的漁夫躺在冰冷的床上時,他十分后悔:“我怎么能扔掉海蝦呢?海蝦在市場上雖然價錢不高,但一網下來,賣掉的錢解決我的溫飽還是不成問題的。”于是,他又發誓明天只捕海蝦。

第二天,漁夫又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魚。沒想到一網下去,撈上來的全是黃魚。于是,他又把黃魚都放回了大海。當他兩手空空,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他又后悔了,決定明天只捕黃魚。

第三天,他又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魚。然而,這次他撈上來的全是沙丁魚。于是,漁夫又一次空手而歸。

后來,漁夫便在自己的誓言中餓死了。

詭計點撥

誓言是我們奮斗的目標,雖然說“一言九鼎”,但是誓言的作用是明確行動的方向,而不能讓他困住你的頭腦和前進的腳步。過度苛求自己遵守誓言便等于刻板,不講變通難免流于陳腐。我們常常受到誓言的限制而不懂得變通,一次一次地后悔,一遍一遍地更改誓言,最終只會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其實,禁錮我們心性的不是誓言,而是自己的固執與墨守成規。我們既要遵守誓言,又要懂得變通,不然注定要走向另一個極端——偏執。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應該學會靈活多變,在多變中求生存,在多變中求發展。

漁夫是愚蠢的,更是悲哀的,他在自己的誓言中活活餓死了。不懂得變通,必然走進思維的窄巷。雖然現實中不一定有像漁夫這樣愚蠢的漁民,但是一定存在漁夫般愚蠢的誓言。不要把自己裝進誓言的牢籠,每立一個誓言,都要切合實際,當其無法實現時,就要靈活變通,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被誓言所困的“漁夫”。

人生旅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其中不少障礙是自己設置的,誓言的桎梏讓許多人充滿煩惱卻又無可奈何。要有變通意識,切不可拘泥于某種方式或方法,變通是解決困難的最好方法與手段。面對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慮,拓展思路,也許成功就在轉身間。

胡子的煩惱——生活的煩惱大都是自找的

簡單的生活,就是快樂的生活。如果你對生活要求得太多,就會為生活所累。人生的最大悲劇就是被生活趕著走。

心理寓言

有一個老人非常喜歡留胡子,花白的胡子足有一尺長。

有一天,老人在門口溜達,鄰居家5歲的小孩兒問他:“老爺爺,您這么長的胡子,晚上睡覺的時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還是放在被子外面?”

老人一時竟答不上來。

晚上睡覺的時候,老人突然想起小孩子問他的話。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覺很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仍然覺得很難受。

就這樣,老人一會兒把胡子拿出來,一會兒又把胡子放進去,整整一個晚上,他始終想不出來,過去睡覺的時候胡子是怎么放的。

第二天天剛亮,老人就去敲鄰居家的門。正好是小孩子來開門,老人生氣地說:“都怪你這小孩,害我一晚上沒有睡成覺!”

詭計點撥

簡單是最大的快樂,生活是簡單的,不需要復雜的想法。一些聰明人總喜歡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以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我們能控制的思維是有限的,積壓過多的問題,就會困住我們的思緒,讓我們感到窒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生活不是做題,什么事都要找出答案,該簡單的就讓它簡單,太多的顧慮反而會讓我們走彎路,制造困擾。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卻可以堅持自己的信仰——簡簡單單做人。

可能老人從留胡子之初就沒有考慮過睡覺時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還是放在被子外面的問題,但是小孩兒的一句話就造成他一夜無眠。也許小孩兒只是不經意間的一問,老人卻和自己較上了勁兒。胡子放在被子里還是被子外?原本很自然的事,考慮多了,便成了煩惱。

我們在笑話老人的同時,也應該自我反省:我們是否也常常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呢?不需要想的,就別浪費精力,不要讓煩惱影響你平靜的心情,保持簡單的自我,讓快樂與你相伴。我們只是普通人,快樂是我們最大的追求,放下心中的煩惱,簡簡單單地生活,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兄弟尋玉——完美之路實際上是一條絕路

完美只存在于理想中,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不完美才是真實的存在。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享受不完美,領略其中的喜悅,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理由。

心理寓言

古時候,有戶人家有兩個兒子。當兩兄弟都成年以后,他們的父親把他們叫到面前說:“在群山深處有絕世美玉,你們都成年了,應該做探險家,去尋求那絕世之寶,找不到就不要回來了。”

兩兄弟次日就出發去了山中。

大哥是一個注重實際、不好高騖遠的人,不論發現的是一塊有殘缺的玉,還是一塊成色一般的玉,甚至是些奇異的石頭,他都統統裝進行囊。幾年過去,到了他和弟弟約定的會合回家的時間,此時他的行囊已經滿滿的了,盡管沒有父親所說的絕世完美之玉,但在他看來,這些造型各異、成色不等的玉石足以令父親滿意了。

后來弟弟來了,兩手空空,一無所得。弟弟說:“你這些東西都不過是一般的珍寶,不是父親要我們找的絕世珍品,拿回去父親也不會滿意的。”

弟弟又說:“我不回去,父親說過,找不到絕世珍寶就不能回家,我要繼續去更遠更險的山中探尋,我一定要找到絕世美玉。”

哥哥帶著他的那些東西回到家中。父親說,你可以開一個玉石館或一個奇石館,那些玉石稍一加工,都是稀世之品,那些奇石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短短幾年,哥哥的玉石館已經享譽八方,他尋找的玉石中,有一塊經過加工成為不可多得的美玉,被國王御用為傳國玉璽,哥哥因此也成了傾城之富。

哥哥回來的時候,父親聽了他介紹弟弟探寶的經歷后說:“你弟弟不會回來了,他是一個不合格的探險家。他如果幸運,能中途有所悟,明白至美是不存在的,是他的福氣。如果他不能早悟,便只能以付出一生為代價了。”

很多年以后,父親已經奄奄一息,哥哥對父親說要派人去尋找弟弟。

父親說:“不要去找,如果經過了這么長的時間和挫折都不能頓悟,這樣的人即便回來又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詭計點撥

完美是人的理想,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是,現實告訴我們: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個完美的事物,完美只能無限地接近,卻無法達到。我們可以享受追求完美的快樂,更要接受不完美的結果,一味地追求完美只會讓你錯過更多精彩的畫面,還會讓你在追尋完美的過程中迷失自己。其實,殘缺也是一種美,維納斯正因為那殘缺的斷臂才成為世界女性藝術美的典范,不完美的才讓人刻骨銘心,殘缺的才讓人永記芳華。

在尋玉的過程中,哥哥是明智的,他知道完美是不存在的,他更欣賞殘缺的美,所以他的行囊總是滿滿的,最終事業有成;弟弟則陷入了尋找完美的窄巷,并將之作為畢生的奮斗目標,他的毅力固然值得欽佩,但是他的路途永遠不會有盡頭。世間沒有純美的玉,沒有完善的人,沒有絕對的事物,為了實現完美這個遙遠無期的結果,拋棄接近完美的喜悅過程,是何其愚蠢啊!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是理想,不完美才是生活。殘缺,促使我們永遠不停地去彌補、去追求,享受不完美,才是生命最真實的過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界因為缺憾而美麗,生活中有缺憾才有追求的動力,我們只有心中存有一份不足、一份失落,才會在尋找中不斷前進。不要為了追求完美而放棄了真正的美麗,享受不完美,享受真正的生活!

老鼠之死——起害人之心,往往害己之身

乘人之危是一種丑陋人性的體現,為了私利而乘人之危的人,必會將自己置于危險之中,受到生活的嚴懲。懷著善良的心,多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終有一日,也會得到回報。

心理寓言

有一回,牡蠣落進了漁網,連同別的海鮮一起,被漁夫帶到自家的茅屋。

“來到這里,我們算徹底完蛋了!”牡蠣憂傷地想。它和它的同類們躺在地上,苦苦地掙扎著,由于缺水,它們都快要干死了。

突然,不知從哪個角落里爬出了一只老鼠。

“好心腸的老鼠啊,請聽我說,”牡蠣哀聲懇求起來,“求求你,請把我送回海里去吧!”

老鼠狡詐的小眼睛露出理解的樣子,心里卻想著:牡蠣長得又肥又漂亮,它的肉一定很鮮嫩可口。

“好吧!”老鼠嘴上說著,同時在心中盤算著,絕不能把這個送到嘴邊的美味放跑了。“不過,你得把硬殼張開,要不我怎么帶你到海里呀!”

老鼠的這些話贏得了牡蠣的信任。牡蠣竟然沒有覺察出這家伙的詭計,高高興興地張開了它的兩扇硬殼。老鼠喜不自勝地把它的小腦袋伸了進去,它想用尖銳的牙齒緊緊咬住牡蠣的肉,誰知它倉促間的動作讓牡蠣感到很不對勁,牡蠣“啪”的一聲合攏了硬殼,像捕獸器的鐵夾似的把老鼠的腦袋鉗住了。老鼠痛得吱吱亂叫。它的叫聲驚動了屋子里的花貓,花貓一下飛撲過來,一口把這個騙子咬死了。

詭計點撥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經歷了太多復雜的東西,有的人疏于打掃,心里便落下了灰塵,變得黑暗。在別人落難之際,有的人樂于助人,有的人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想趁機撈一把,令人痛恨。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你選擇的機會的,選擇錯了一次,便會受到懲罰。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終害己,大撈不義之財的人最終還是需償還的。乘人之危,對自己、對他人來說都是地獄。

老鼠是貪婪的,它沒有任何憐憫之心,在牡蠣瀕臨絕境的時候卻想著品嘗它的美肉,真是可惡。然而它得意忘形的動作暴露了它罪惡的心理,牡蠣合上了硬殼,老鼠成了花貓的美食。乘人之危的人是可悲的,他們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從別人身上獲取利益,而忽視了自己的處境,反倒使自己置于危險之中而不自知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求善才能得福,懷著一顆善良的心,無私地幫助別人,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和滿足。利益終歸如煙云,內心的充實才是永恒的,不要為了私欲對別人落井下石。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當你深陷危難之中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往往是你曾經幫助過的人。如果人人都能拋棄心中的邪惡,遵從善良的心,那么地獄也會變成天堂。

最可怕的懲罰——不能分享快樂是一種痛苦

如果不能分享,快樂便不再是快樂,痛苦會變得更加痛苦。不懂得分享的人是孤獨的,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不能將自己的歡樂與別人分享。

心理寓言

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

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桿,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這位長老實在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當長老打第二洞時,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面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績,幾乎都是一桿進洞,長老興奮莫名。長老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你懲罰他呢?”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始終是一桿進洞。因為打得太興奮了,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懲罰在哪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長老打完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這把他樂壞了。

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么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詭計點撥

人生旅途中,我們不可能一個人孤獨地前行,總需要有人與我們一起分享人生,分享彼此的快樂和痛苦。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面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其實,人的內心都有脆弱、孤獨的一面,大喜大悲都難以獨自承受。分享快樂,快樂加倍;分擔痛苦,痛苦減半。快樂不是擁有,而是分享。

上帝沒有用嚴厲的紀律來懲戒長老,他“縱容”了長老的行為,讓他開心地打球。但長老是孤獨的,他不能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成績,只能把興奮壓制在心里。上帝的仁慈實際上是懲罰,他讓長老用自己的快樂來懲罰自己,快樂沒有人與其分享,那還是快樂嗎?

一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他沒有機會向人講述,他就絕不會感到快樂。無論你是高興還是悲傷,都要與人分享,同樣,分享別人的快樂和悲傷,你也會是一個幸福的人。分享的人生才是快樂的人生!

低飛的鴨子——嘴上的功夫是牢騷,身上的功夫是本事

害怕艱苦,牢騷滿腹,只會束縛前行的腳步,讓你在原地踏步。成功屬于勇敢而自信的心,心存夢想,堅持不懈,夢想才會與你擁抱。

心理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鴨子和天鵝是一對親兄弟,它們長相相近,很難區分開來。鴨子是哥哥,天鵝是弟弟。

它們長大后,一同拜山鷹為師學習追云趕月的飛翔技藝。才跟老師學練了三天,鴨子就有些受不了了。它嘟嘟囔囔地說:“唉!要是咱生在山鷹家里多好,從小就能出類拔萃,翱翔九霄,省得受這份罪,去練這飛翔的技藝。”天鵝說:“真本事來自苦用功,哪有一生下來什么都會的呢?就是山鷹的孩子,也是通過長期的勤學苦練才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翱翔技藝。不信,你問問老師。”山鷹笑著說:“是啊,我們山鷹的孩子練起飛翔來一點也不比你們輕松,翅膀刮傷,脖子扭壞,那是常有的事。”

鴨子平靜了沒幾天,心里又煩躁起來。“哼!山鷹練飛雖比我苦,可它起點比我高呀,我再苦練也跟不上人家。罷罷罷,干脆另謀出路。”天鵝苦勸無效,鴨子開小差溜了。

鴨子離開山鷹,接著跟金雕學藝。沒過幾天,它又厭煩了:“四面高山,環境太小,這小地方豈能練出絕世的功夫?”于是,它再次出走。就這樣,它曾到大海上向海鷗求教,曾到沙漠里向禿鷲學習,也曾到森林里以獵隼為師……輾轉各地,他不是嫌環境艱苦,就是嫌老師刻板,怨天尤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牢騷。許多年過去了,鴨子飛翔的能力一點也沒有提高,只能從一個水塘勉強飛到另一個水塘。而它的弟弟天鵝,經過勤奮刻苦的訓練,早已成了舉世聞名的飛行家,它飛越珠峰,常常連老師都望而興嘆。

有好事者問鴨子對此有何感想,鴨子說:“人家命好,老師偏向、父母寵受,要是我有它那些條件,我肯定比它現在飛得還遠還高,珠峰算什么!”

據說,直到今天,鴨子還牢騷滿腹地嘎嘎叫,從不低頭沉思自己到底錯在哪兒。

詭計點撥

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困難并不能成為失敗的借口。怨天尤人是弱者的表現,不畏艱辛、敢于挑戰的人才會走向成功。有的人總會為自己設立一個遠大的理想,而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找借口,之后敗下陣來,另謀出路,再次遇到困難,又是牢騷滿腹,找借口是這些人的強項。常懷牢騷會擾亂奮斗的決心,使人無法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難。

鴨子和天鵝師出同門,但鴨子沒有克服困難的決心,總是牢騷滿腹,不能堅持訓練,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讓它只能飛過低矮的水塘。天鵝心中有一個飛翔的夢,它為了這個夢一直持之以恒地訓練,沒有任何怨言,這種為了夢想而奮斗的精神使它飛越珠峰,領略了天空的廣闊。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遭遇困難就滿腹牢騷是難以學到真本事、成就大事業的。

人人都有夢想,但不是人人都能實現夢想。為了心中的夢想,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勇敢地前行。面對困境,要給自己鼓勁,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讓牢騷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總有實現的一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松溪县| 贺兰县| 武川县| 大埔区| 石林| 渭南市| 广东省| 右玉县| 宝坻区| 平果县| 宜兴市| 灵丘县| 浦北县| 涿鹿县| 巴中市| 佛坪县| 宜丰县| 罗江县| 阿拉尔市| 安远县| 浦北县| 克拉玛依市| 安宁市| 丹凤县| 保德县| 高安市| 常宁市| 积石山| 翁牛特旗| 佛冈县| 额敏县| 东城区| 淮阳县| 同德县| 荃湾区| 江源县| 黄大仙区| 舒兰市| 同心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