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吞鐵或針,用餳糖半斤,濃煎艾汁調和服之。
一、治吞發繞喉不出者,取自己亂發燒灰,白湯調服一錢。
破傷風敷藥(二五五)治打撲損傷傷風腫痛者。
南星 半夏 地龍(等分)上為末。用生姜、薄荷汁調搽患處。
酒(二五六)治破傷風外邪初入,或風入于臟者,神效。凡頭面身體因破損傷風者,頃刻發脹,遲則不救。速用 草一二兩,酒、水各半煎服,被蓋暖臥,少頃即可消散。能飲者,純用酒煎尤妙。
防風湯(二五七)治破傷風表證未傳入里,急服此。
防風 羌活 獨活 川芎(等分)上每服五錢,水煎調蜈蚣散服。方在后二六四。
白術防風湯(二五八)治破傷風服表藥過多自汗者。
白術 黃 (各一兩) 防風(二兩)上每服五七錢,水煎服。臟腑已和而自汗出者可服此藥。若臟腑秘,小便赤而自汗者,急以后大芎黃湯下之。
羌活湯(二五九) 治破傷風在半里半表間,宜和解之,急服此湯,稍緩則邪入于里,不可用矣。
羌活 麻黃 菊花 川芎 防風 細辛 前胡 蔓荊子 黃芩 石膏 白茯苓 枳殼甘草(各一錢) 薄荷 白芷(各五分)上每服五錢,姜、水煎。日二三服。
羌活防風湯(二百六十) 治破傷風初傳在表,脈浮緊。
羌活 防風 本 當歸 芍藥 甘草(各四錢) 地榆 細辛(各二錢)上 咀。每服五七錢,水一鐘半,煎八分。熱服。量緊慢加減用之。熱盛,加黃連、黃芩各二錢。
大便秘,加大黃二錢。自汗,加防風、白術各五分。
大芎黃湯(二六一) 治破傷風邪傳于里,舌強口噤,項背反張,筋惕搐搦,痰涎壅盛,宜疏導者,急服之。
川芎 羌活 黃芩 大黃(各一兩)上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本事》)玉真散(二六二) 一名定風散。亦名奪命丹。治打撲金刃破傷風重者,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并蛇犬所傷。
天南星(湯泡七次,如急用,以濕紙裹煨) 防風(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若牙關緊急,腰背反張者,每服三錢,用童便調服。
雖內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溫者,速進二服,亦可保全。若破傷風瘡口及瘋犬咬傷,須用漱口水或熱童便洗凈,隨用生南星為末摻之,或以水調涂之,出水為妙。
養血當歸地黃湯(二六三) 治破傷風氣血俱虛,發熱頭痛,服此以養氣血,祛風邪,不拘新舊并可治之。
當歸(酒拌) 熟地(各二錢) 芍藥 川芎 本 防風 白芷 北細辛(各一錢)水二鐘,煎一鐘。食遠服,甚者加酒助之。
蝦蚣散(二六四)蜈蚣(一對,炙) 鰾膠(三錢, )上為末。用防風、白術煎湯調下。
破傷風灸法(二六五)治跌打損傷,或蟲獸傷破皮膚,以致風邪入內,牙關緊急,腰背反張,或遍體麻木,甚者不知人事。急用蒜搗爛涂傷處,將艾壯于蒜上灸之,多灸為善,仍用膏藥護貼,內服玉真散。如毒蛇瘋犬咬傷,先刺患處去毒血,如前法治之。
(海藏)愈風丹(二六六) 治癘病手足麻木,眉毛脫落,遍身生瘡,及癩風癮疹,皮膚瘙癢,搔破成瘡,并皆治之。
皂角(一斤,銼寸許,無灰酒浸一宿,以水一碗挪成汁,去渣,用砂罐文武火熬熱) 苦參(一斤,取末四兩) 烏梢蛇 白花蛇 土花蛇(各一條,去腸陰干,酒浸,取凈肉曬干為末)上為末,入前二味和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煎通圣散送下,干物壓之,日三服,間日浴之,汗出為度。
二圣散(二六七)疏風和血,去癘毒。。
皂魚刺(燒存性,為末) 大黃(半兩)上用大黃半兩煎湯調下皂刺末二錢。早服樺皮散,午以升麻湯下瀉青丸,晚服二圣散。
(《局方》)樺皮散(二六八) 治肺壅風毒,遍身癮疹瘙癢。
樺皮 枳殼(去穣,各四兩,俱燒存性) 荊芥穗(一兩) 炙甘草(半兩) 杏仁(二兩,去皮尖,用水一碗煮令減半,取出晾干為研)上共為末,瓷器收貯。每服二錢,食后溫酒調服。
升麻湯(二六九)治諸風熱癩,肌肉極熱,身如蟲行,或唇反綻裂。
升麻(三分) 人參 茯神 防風 羌活 犀角(鎊) 羚羊角(鎊,各一錢) 肉桂(五分)水二鐘,姜三片,入竹瀝少許,煎八分。不拘時服。或用下瀉青丸。
(《寶鑒》)醉仙丹(二百七十)治癘風遍身麻木。
胡麻子(炒) 牛蒡子(炒) 枸杞子 蔓荊子(炒,各一兩) 白蒺藜 苦參 天花粉防風(各半兩)上為細末,每一兩五錢,入輕粉二錢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晨午各一服,至五七日,于牙縫中出臭涎,令人如醉,或下膿血,病根乃去,仍量人輕重虛實以用之。病重者,須先以再造散下之,候元氣將復,方用此藥。忌一切鹽醋炙 濃味,止可食淡粥時菜,及諸蛇肉以淡酒蒸熟食之亦可,以助藥力。
(子活)浮萍散(二七一)治風癬疥癩。
浮萍(四錢) 荊芥 川芎 麻黃(去節) 當歸 赤芍藥 甘草(各二錢)水二鐘,蔥二莖,豆豉一撮,煎服,汗出為度。
(《寶鑒》)換肌散(二七二)治癘風久不愈,或眉毛脫落,鼻梁崩壞,其效如神。
白花蛇 黑花蛇(各三兩,酒浸) 地龍(去土)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天門冬(去心)甘草 何首烏(不犯鐵) 沙參 胡麻子(炒) 天麻 紫參 苦參 白蒺藜(炒)細辛 白芷 蔓荊子 威靈仙 荊芥穗 菊花 木賊草 不灰木 石菖蒲 定風草(即草烏莖)草烏(炮,去皮臍) 蒼術 木鱉(各一兩)上各另為末,和勻。每服四五錢,食后溫酒調服,加飲數杯尤妙。
通天再造散(二七三) 治大風實熱內壅,宜此攻之。
郁金(半兩) 大黃(炮) 皂刺(炒,各一兩) 白丑(頭末,半生半炒,六錢)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日未出時,面東以無灰酒調下,晚利下黑頭小蟲,病輕者只利臭穢之物。忌葷腥濃味半年,犯則再作不可救。此藥服三五次即愈。
白花蛇丸(二七四)治癘風。丹陽荊上舍得癘疾,一僧治而愈,以數百金求方,秘不肯傳,館客袁生窺知藏衲衣領中,因醉之而竊錄焉,用者多效。
白花蛇(一條,去頭尾,連骨生用) 烏梢蛇(一條,去頭尾,生用) 蟬蛻(去土)防風(去苗) 金銀花(去葉) 枸杞子 槐花 苦參 生地(各二兩) 全蝎(醋浸一日,去鹽味) 黃芩 黃連 梔子 黃柏 烏藥 牛膝 川芎 牛蒡子 何首烏(不犯鐵) 連翹天花粉 白蒺藜 威靈仙 荊芥穗 細辛 蔓荊子 金毛狗脊 胡麻子(炒,各一兩)漏蘆(半斤,洗凈去苗取四兩)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茶清送下,空心午前臨臥各一服。
白花蛇膏(二七五)治諸風癩疾,遍身生瘡。
白花蛇(肉四兩,酒浸) 天麻(七錢) 荊芥 薄荷葉(各三錢)上為細末,用好酒二升,蜜四兩,以銀瓷器熬成膏。每溫服一酒杯,日三次,煎餅壓下,于暖處發汗效。
防風天麻丸(二七六) 治癘風癩病。此方應是仙傳,一年中常療數人,初服藥有嘔吐者,不可疑,服而得愈,其效如神。
防風(去蘆) 天麻 升麻 白附子(炮) 定風草 細辛(去苗) 川芎 人參(去蘆)丹參(去蘆) 苦參 玄參(去蘆) 紫參(去蘆) 蔓荊子 威靈仙 穿山甲(炒) 何首烏(另搗,各二兩) 蜈蚣(二條)上為細末,同何首烏末拌勻;外用胡麻一斤,淘凈曬干炒香熟,另研為細末,乃入前藥末二兩,又拌勻,煉蜜和為十丸。每服一丸,細嚼,溫漿水送下,不拘時候,日三服。宜食淡白粥一百二十日,大忌房勞,并將息慎口。
行藥方(二七七)治癘毒。
大黃 白牽牛 檳榔(各一兩) 甘草(三兩) 輕粉(五錢)上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用白蜜三匙,姜汁二匙,五更時調服。病勢重者,七月行一次;稍輕者,半月一次;輕者,一月一次,或二十日一次,以三五遍為度。
皂角散(二七八)治大風。
皂角刺(燒存性,一錢) 大黃(一錢) 輕粉(五分)上為末。空心酒調服,取下惡物。服藥數日,齒縫出血甚臭。
雷丸散(二七九)取大風蟲。
雷丸 貫仲(二味先另研) 阿魏(各二錢) 麝香(一分) 水銀 硫黃 雄黃(各二錢半,用乳缽入醋少許,研令水銀盡為度)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天明溫酒送下。
黑虎丹(二百八十)治大風諸癩惡瘡,毒蟲內蝕,形骸變壞。
天靈蓋(三兩) 人中白 桃仁(炮,去皮尖,各二兩) 老皂刺(燒存性) 穿山甲(炒,各半兩) 輕粉(二錢) 麝香(五分) 干蝦蟆(二個,去頭足,燒存性)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月首五更米飲連口服,取蟲盡即愈。殺勞蟲通用。
苦參酒(二八一)治癩風,及瘡疹疥癬最多者。
苦參(五斤,切片)上以好酒三斗浸三十日。量飲一合,日服不絕,覺痹即瘥。
硫黃酒(二八二) 殺癘風諸蟲。
明硫黃(研極細)上用酒浸。空心飲清汁。明日添硫黃,再研入酒如前飲之。
七珍湯(二八三) 浴洗大風。
青 艾葉 忍冬藤 蒼耳子 桑條 槐條 柳條(三條,俱捶碎用)上煎水一桶,入炒鹽半斤。間日一洗浴,密室中以草席圍之,洗出汗為妙,不過十次愈。
烏頭湯(二八四)治大風瘡癩。
草烏 麻黃根 艾葉 地骨皮 樸硝(各一兩)上為粗末,用水一桶,椒一合,蔥三十根同煎湯,入醋一鐘。于密室中自用手巾圍搭四肢,候湯可浴,令汗透,務使面上如珠,徐起或坐或臥,片時汗干著衣,避風五日,再浴,如此三五次,每浴后更服換肌丹等藥。
敷 方(二八五)雄黃 硫黃 白礬 草烏 蛇床子(燒存性,等分)上為末,用香油或濃蜜水調敷患處。
(《直指》)洗癘方(二八六) 浴洗大風瘡。
苦參 荊芥 防風 白芷 羌活 獨活 本(各一兩) 洛陽花(四兩,火酒噴過一宿)上作三次,煎水。洗令出汗。
梅花白癩(二八七)用香油二碗,入雞蛋黃三枚熬將焦,去 ,熬油至一碗許。
外用雄黃(一錢) 白礬(三分) 花椒(五分) 上共為細末,入油內再熬熟,收貯候用。
每用豬毛湯熱洗瘡垢,搽油三五次即愈。愚按:此方于蛋焦去 之后,入水銀五錢,微火漸熱之,然后再加朱砂細末二錢,并雄黃、白礬等于攪熬勻熟收用必妙。
臘梨瘡(二八八)用杏仁百枚炒為炭,入蔥白、蜂蜜共搗爛。先用花椒煎湯洗凈,然后用此藥搽之,新舊瘡皆可用,但勿見風方好。
瘡二方(二八九)大楓子仁 木鱉仁 蛇床子(各半兩) 水銀(三錢,研散于內)上先以刀刮去瘡痂,花椒湯洗凈,外用麻油熬成珠,調藥敷之,八日即愈。
又方:用豬骨髓和輕粉搗爛罨之,過夜即愈。
頭面黃水肥瘡(二百九十)治小兒頭面患瘡,濃汁作癢,痂濃者名曰粘瘡,當用此方,或止用礬、丹二味亦可。若作癢出水,水到即潰者,名曰黃水瘡,當用后一方。
松香 枯礬 官粉 飛丹上等分為末,麻油調敷,或加香煙垢更效,于香爐蓋上刮取用之。一方:用綠豆、松香等分為末,麻油調敷極效,或內服荊防敗毒散等藥。又方:用益元散加枯礬少半,以麻油調敷,大妙,大妙。
諸癬疥頑瘡(二九一)油核桃 大楓子 樟腦 水銀上四色研勻擦之,此治有蟲者大效。一、凡無蟲而忽爾生瘡腫痛,或濕爛者,但以地瀝青搽之即可愈。
白虎丹(二九二)發則頭面四肢眼目俱腫,而惟額上指尖兩耳不腫及不見赤色者,方是其證。
先將馬桶洗凈,用沸湯傾入,蓋少頃,傾出盆內浴之,數次即退。再用車前草、九里香、馬蹄香、枸杞苗即雁棱菜同搗爛,和麻油遍身自上而下擦之。大忌雞魚生冷炙 日色火光燈煙湯氣,極須謹慎。
又方:用生香附末冷茶調服一二錢即愈。
又方:擂綠豆水去渣飲一二碗妙。
紫白癜風歌(二九三)紫癜白瘕一般風,附子硫黃最有功,姜汁調勻茄蒂擦,若經三度永無蹤。
又歌:紫癜白癜兩般風,水銀輕粉最成功,搗取生姜自然汁,只須一擦便無蹤。
又方:治紫白癜汗斑等風。
雄黃 硫黃 黃丹 密陀僧 南星上為末。先用蔥擦患處,次用姜蘸藥末擦之,擦后漸黑,次日再擦,黑散則愈矣。
又四神散:雄黃 雌黃 硫黃 明礬各等分,先浴令通身微汗,以姜蘸擦之,再以熱湯淋洗,當日色淡,五月除根。
汗斑四方(二九四)大黃(二錢) 枯礬 椒紅(各五分)上用豬脂、沙糖同搗爛,俟浴起以細麻布包擦至痛而止,數日即愈。或止用硫黃少入麻油研如糊,浴用麻布蘸擦數次即愈。
又方:密陀僧 硫黃(各三錢) 輕粉(二錢) 雄黃(一錢) 人言(五分)上為末,姜汁調。用茄蒂蘸擦,三日內不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