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推積年法】

自上元甲寅之歲至大唐開元十二年甲于歲積,很二十八萬五千一十一算。臣今恐速要自漢安帝元初甲寅為近至開元十二年甲子歲,積得六百十一算。

【推君基太乙法】

《經(jīng)》曰:君基所臨之地,至宜服其地,或幸其方,以應(yīng)兆也。

置上元以來,以大周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置入周以來年數(shù),以三十除之,為邦數(shù);不滿,為入邦以來年數(shù)。其邦數(shù)命起戍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得君基所在也。

【推臣基太乙法】

《經(jīng)》曰:臣基所臨之分,宜進(jìn)獻(xiàn)以供圣人也。

置上元積年以來,以大周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置入周以來年,以小周法三十六除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三約之,為邦數(shù);不滿,為入邦以來年數(shù)。命起戌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即臣基所在也。

【推民基太乙法】

置上元積年,以大周法三百六十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小周十二去之;不盡,為入小周以來年數(shù)。置小周以來年,命起戌邦、順行十二邦算外,即民基太乙所在也。

【推五福太乙法】

《經(jīng)》曰:五福太乙所臨之分,無兵革、疾疫、饑荒、水早之災(zāi)。行宮有五、四、十五年移一宮,二百二十五年一周。

其一曰黃秘宮,在西河之干地,西北方也;其二曰黃始官,在遼東之艮地,東方也;其三曰黃室宮,在東吳之巽地,東南方也;其四曰黃庭宮,在西蜀之坤地,西南方也;其五曰玄師宮,在京都洛陽之地,中原也。

置上元積年以來至開元十二年甲子歲積,得一萬三干三百三十一歲。若上考往古,每年減一;下檢將來,每年加一。

置積年,以大周法二百二十五去之;不盡,為入周以來年數(shù)。又以四、五約之,為宮之口;不滿,為入官以來年數(shù)。命起干、艮、巽、坤、中宮算外,即五福所在也。今開元十二年甲子,在遼東十一年也。

【推游太乙人紀(jì)年及天目法】

紀(jì)法七百二十(以六紀(jì)通用,得紀(jì)法也);

元法四千三百二十(是六紀(jì)法,亦名元紀(jì)也)

乘行率一百二十;

太乙小周二百八十八(以八乘三十六,得行率)

太乙行宮三十六(以三乘十二也);

天目周率二百一十六(以十二乘十八);

天目行率十八。

自上元甲寅歲,太乙在七官,天道為天目,子為計(jì)神(三十六年一移宮)。命起七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為大游所在也。自上元甲寅歲距今開元十二年甲子,積一萬三干三百三十一年。上元年以來,以元法除之,得無數(shù)也;不盡,為入元年也。以紀(jì)除之,得紀(jì)數(shù);不盡,為人紀(jì)年也。

今從晉穆帝水和十年甲寅為上元,至今開元十二甲子,計(jì)三百七十一年也。不足,以紀(jì)法除之,十一年。

【推大游太乙所在】(天目、大煞時(shí))

《經(jīng)》曰:大游太乙者,巡考八宮,與小游同宮。一考三十六年,十二年治天,十二年治地,十二年治人,考較人君善惡。二百八十八年一周,而行其伐。太乙在陽宮,遼東不見兵;太乙在陰官,蜀漢可以全身。八、三、四、九為陽宮,二、十、七、六、一為陰宮。

置上元甲寅所求積年,以無法四千三百二十去之;不盡,為元以來年數(shù)。以大游小周法二百八十八去之,得周數(shù),不盡,以三十六除之,為宮數(shù);不盡,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其宮數(shù)命起七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大游太乙所在宮。

【推大游天目所在法】

置上元以來積年,以天目元法七十二去之,不盡,以天目周法十八去之。命起天道,順行十六神,遇大武陰德,重留一算,外即天目所在也。

【推小游太乙積年法】(與四神、天乙、地乙、直符同用)

置演紀(jì)上元甲子歲至大唐開元十二年甲于歲積,得三千三百六十一算。

置積,以小游大周法二百四十去之;不盡,以小周二十四除之;不盡,以三約之,為宮數(shù);不滿,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一宮,順行八宮,不游中五,算外,即得小游太乙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shù)也。小游主事見在歲計(jì)中,自此不復(fù)載,天目亦然也。

【推四神太乙法】

《經(jīng)》曰:四神太乙者,水神也。紀(jì)綱有道之代則昌,無道之代則殃。若臨克賊之鄉(xiāng),兼君無道,則兵革、水旱、饑荒也。

置上元甲子所求積年,以一百八十去之;不盡,以三十六除之,為紀(jì)數(shù)。不滿算外,為入紀(jì)來年數(shù)。其紀(jì)數(shù)命起第一紀(jì)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紀(jì)以來年數(shù)也。入紀(jì)有五、三、十、六為一紀(jì):第一甲子;第二庚子;第三丙子;第四壬子;第五戊子。置人紀(jì)年,以三除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一宮,順行盡九宮。又以絳宮明堂、玉堂接之,算外,即得四神太乙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shù)也。

【推天以太乙法】

《經(jīng)》曰:天以太乙者,金神也。取六宮金氣,主兵革。若累年兵革相接者,天乙臨之,即有勝負(fù)。為金能決斷,主兵喪也。

置入紀(jì)年與四神同,以三除之,為宮數(shù);不滿算外,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六宮,順行盡九宮。又以三宮接之,算外,即得天以太乙所在及入官以來年數(shù)也。

【推直符太乙法】

《經(jīng)》曰;直符大乙者,火神也。乃天帝之使者,天遺觀察理道于萬民。若臨無道之邦,即兵革、水旱、疾疫、饑謹(jǐn)、流亡也。

置入紀(jì)年與四神、大一同,以三除之,為宮數(shù);不滿,為入宮以來年數(shù)。命起五宮,順行盡九宮。又以三宮接之,算外,即直符太乙術(shù)所在及入宮以來年數(shù)也。

【四神三元五紀(jì)立成】(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彭山县| 宜宾县| 前郭尔| 肥乡县| 当雄县| 永和县| 交城县| 克什克腾旗| 东源县| 赫章县| 合山市| 阿拉善左旗| 鄂托克前旗| 通州区| 安新县| 安福县| 鄯善县| 东山县| 克拉玛依市| 旌德县| 防城港市| 宜丰县| 左权县| 南投县| 泾源县| 剑河县| 岐山县| 新干县| 兴和县| 温宿县| 乌审旗| 嘉峪关市| 谷城县| 南丰县| 略阳县| 如皋市| 微山县| 长宁县| 云安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