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發無定處證(計四十證)(5)

接骨丹(存驗。)取路旁墻腳下,往來人便溺處,年久碎瓦片一塊,(黃透者佳。)洗凈火 紅,入米醋淬凡五,極能理傷續斷,屢驗。)六君子湯(通用二十一。)四物湯(通用二十三。)八珍湯(通用二十五。)花蕊石散(見金瘡。)金瘡必效散(見金瘡。)

杖傷

凡受 后,急以童便和熱酒飲之,隨服邊城十二飲一劑,外敷七真膏或捧頭丹。傷重者先用。如初時失治,日久潰腐疼痛及形氣虛弱者,則非補托不可,宜用八珍、保元之屬, 、術等生用,大理脾氣以托氣血。脾健則元氣日復,肌肉自生,可保無虞。即或縱有瘀滯,少加乳香、沒藥,宣之足矣。

凡變證,宜與跌撲傷損互參通用。

一、有情不得已,事出不虞受害、重刑難免者,當預服鐵布衫丸,可以受刑不痛。即縱有酷甚痛。

一、 癬用海風藤、元參、防風、荊芥等分,煎濃湯洗之。癢甚者搽槿皮酒。

一、 后發毒,用五倍子一兩、南星三錢、半夏一錢、血竭一錢,共為末,米醋調敷。

邊城十二味飲歸尾 蒲黃 紅花 蘇木 桃仁 丹皮 乳香 沒藥 紫蘇(各一錢) 生地黃 赤芍 酒大黃(各二錢)上酒水各半煎。

七真膏乳香(去油,另研) 沒藥(去油,另研) 輕粉 三七(焙) 兒茶(各三錢) 麝香(四分)冰片(七分)上各末共一處研勻,瓶貯聽用。(凡杖傷不可用湯水洗,將此藥蜜調敷上,薄棉紙蓋之,干以蜜水潤之。)捧頭丹大黃(一兩) 沒藥(去油) 乳香(去油) 樟腦(各五錢) 兒茶(三錢)上共為末,蜜調敷。治 重臨危,實時止痛。

鐵布衫丸歸尾 地龍(制末) 川芎 無名異 兒茶(各一兩五錢) 乳香(制) 制沒藥(各五錢)血竭(一兩) 麝香(一錢) 木鱉仁(制末,一兩五錢)上共為末醋丸圓眼大,酒服一丸。不杖以蔥汁解。

打著不疼方(存驗。)用白蠟一兩切細入碗內,滾酒沖服。

杖瘡方用鳳仙花一棵,連根帶蒂葉搗爛涂患處,如干又涂,一夜血散即愈。無鮮的則秋間收起為末。

保元湯(通用二十八。)八珍湯(通用二十五。)槿皮酒(見發無定處疥瘡。)

夾傷

夾傷即擠傷也,初禁用膏藥敷及泥涂等法,恐后必作腫成膿。未受刑之先宜服護心丹,既受心,先覺癢,次覺疼為止。再著一、二人以筆管于患者腳面上輕輕趕之,助通血脈,候傷處凹者突起,四圍腫大為度,即服瓊液散隨飲至醉。次日揩去銀朱,敷七真膏,服代杖湯至愈乃止。如復受重刑破潰者及夾傷多年不愈者,亦敷七真膏,內服代杖散,接用大補氣血之劑,如參、 、術、草、歸、地、杜仲之屬方可收功。

一、夾死者,急將熱尿灌之,再用生附子七錢泡去皮臍為末服二分。每服酒三盞煎一盞。如無附子,以生姜汁半盞、酒半盞,同煎百沸,并灌二服。

一、夾碎骨者,用土鱉、(生多年酒缸下。)生鱉同搗敷之,內服護心丹。

一、預防夾棍,用獨核肥皂二十個,搗爛去皮凈,搗極細,加川烏末五錢、黃麻子末八錢、用銀朱敷之。

人之腿受官刑,皮肉腐爛,死血未散,疼痛呼號,似宜用膏藥、末藥外治為佳。然而受刑深一受官刑,實時煎服,斷無性命之虞,服后再用外治,內外調治則瘡口易愈。

護心丹自然銅(醋 七次) 木鱉子(制) 無名異(洗) 制乳香 制沒藥 蘇木 當歸 蚯蚓(去土,各等分)上為細末,和勻,蜜丸二錢重。每用一丸,黃酒化下。一方內有肉桂、土鱉蟲。

瓊液散鬧羊花揀去梗蒂蕊葉,洗去灰沙,曬干砂鍋微炒。

上為末。每服五分,壯者七分,先飲醇酒至半酣,次用調藥服,再飲至大醉為度,靜臥勿語,語則發麻。麻至次日其麻方解。消腫止痛其功甚捷。弱者間一日再服。

代杖湯當歸 生地(各三錢) 制乳香 制沒藥 蘇木(各二錢) 川芎 枳殼(面炒) 穿山甲(炙研) 甘草(各一錢)上酒水各半煎服,取微汗。氣虛人加人參黃 。

衛心仙丹大黃(三錢) 當歸(一兩) 紅花(三錢) 桃仁(三十粒) 生地(一兩) 丹皮(三錢) 木耳(三錢) 白芥子(二錢)上水煎服一劑而惡血散矣。然后以膏藥貼之。

護心散大黃(一兩) 沒藥(三錢) 乳香(三錢) 白蠟(一兩) 松香(五錢) 骨碎補(五錢) 當歸(一兩) 麝香(五分)各為細末。豬板油一兩,將白蠟、松香同豬油在銅鍋內化開后,將各藥末拌勻為膏藥貼在傷處,外用油紙包裹,再用線纏住。輕者一膏即愈,重者須貼兩膏。夾棍傷重,大約四個月即可行動無虞矣。此二方至神至奇,內方惡血散盡,外方使死肉回生。

七真膏(見前杖傷。)

凡 傷手指者,用皂礬二兩,水四、五碗,砂鍋內熬滾,將手熏洗,良久血活痛止,不致潰之,服代杖湯。

代杖湯(見前夾傷。)

踢傷

凡被踢青紫腫痛,用冬青葉同醋煮數沸,略滴麻油少許在內,取葉換貼患處即愈。

湯火傷

湯火傷者,乃好肉暴經湯潑、火燒, 赤腫,急用地榆磨細如面,麻油調敷,其痛立止。如火傷調敷,數次即愈。此證最忌涼水、涼藥浸敷,致令熱毒伏內,輕則皮肉臭爛,重則神昏氣喘多成不救。

一、凡被燙燒將死者,用生羅卜汁灌之,良久則活。敷藥同上。

一、被花炮火藥烘燎者,磨爆竹硝黃染火燒者。服藥,敷藥同上。

一、銃子入肉,用蜂蜜沖好酒飲醉即出。或用黃蠟沖酒亦效。敷藥同上。

火藥燒傷方急取鮮柏枝搗爛,香油調敷神效。忌∶七天不可見水。

鏃木刺入肉

陳臘肉去皮,取紅活美好者連肥切細,將象皮末及人指甲末拌臘肉內,剁合一外,濃敷四及雜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一、出箭頭與鉛炮子、鐵針,以干莧菜與沙糖涂之即出。

一、鐵針刺入肉內,無眼者不動,有眼者隨氣游走。若走向心窩胸腫者險,極用烏鴉翎數根其針自出。又方,陳臘肉皮貼之即出。又方,雙杏仁搗爛,羊脂調貼亦出。

一、葦刺入肉,用栗子生嚼敷之。

一、骨刺入肉,用象牙刮末,水煮白梅肉調敷自軟。

一、竹木刺入肉,嚼生牛膝根罨之即出。又方,蓖麻仁搗敷極效。

一、刺傷水中腫痛,用韭菜微煮塌之。

人咬傷

人常食炙爆之物,牙齒漬有毒。初咬時急用熱尿,傷處洗去牙垢瘀血,以白果生嚼涂之。或末,香油調敷。俟腫消痛止,換上生肌藥。

熊虎野狼咬傷

熊虎野狼牙爪傷人,皮肉成瘡者,宜用葛根濃煎內服一、二鐘,外洗傷處。或生鐵煮令有味洗一、凡虎傷,無論爪牙,流血必多,大約虎傷多在頸項,必有深孔,或兩個,或四個,其孔隨化,庶不致所傷之肉再腐。然后急用地榆半斤為極細末,敷其所傷之處,血即頓止。隨用湯得已,小便飲之。

制虎湯當歸(三兩) 地榆(一兩) 生地(三兩) 三七根末(一兩) 麥冬(三兩)水十碗,煎數碗,令其暢飲,服完必安而臥。明日傷處大癢,又服一劑再臥。如是五日瘡口生合而愈矣。

馬咬傷

馬咬成瘡,用栗子嚼敷傷處。如毒瓦斯入里,心煩嘔悶者,馬齒莧搗爛煎湯頻飲之。又方先用艾灸患處七壯,后以人尿,鼠矢曬干 末,豬脂調敷效。

犬咬傷

才咬時,便以米泔水浸洗傷處,用番木鱉切片,瓦上炙炭存性,研末撒上一、二日即愈。如潰爛日久者半月愈。

癲狗傷人必發癲如狂之狀。世以為其人必生小狗于腹中,此誤傳也。因其發癲,有如狗狀,而死。急須用藥調治救命。木鱉子三個,切片,斑蝥七個,陳土炒去頭足,米一撮炒,大黃五錢,劉寄奴五錢,茯苓五錢,麝香五分,各研細末和勻,黃酒調服三錢,一劑毒即全解,至神之方也,不必二服,皆能奏功。過七日外,必須多服數次,無不可救。服藥切忌色欲兩月,并忌發物,諸豆及豆油、豆腐、豆粉、秋油,凡諸豆造成者皆忌食。余無所忌。

瘋犬傷最毒,用糯米一撮,斑蝥二十一個去頭足翅,先以七個入米內慢火略炒去毛,又入七少許,空心調服一錢,須臾又進一服,以二便利下惡物為度,未利再進。覺腹痛急,冷水調靛青服之以解斑蝥之毒,或預以黃連、甘草煎湯待冷服之亦可。敷藥同上。不可食熱物,一年不食豆類,并戒犬肉終身,犯則復發不救。

豬咬傷

豬咬成瘡,用松脂煉作餅貼之。或以龜版燒存性研末,香油調搽。

貓咬傷

創處用薄荷煎汁洗之,雄鼠矢 研,菜油調敷。

鼠咬傷

鼠咬成瘡,用貓毛 存性,入麝香少許,香油調敷。

蛇咬傷

凡被蛇傷,即以針刺傷處出血,以繩扎傷處兩頭,庶不致毒瓦斯內攻,流布經絡。用五靈脂、雄黃等分研末,酒服二錢,外亦以敷之,中留一孔令泄毒瓦斯。或取三七搗爛罨之,毒亦消散,毒盡腫消。仍用白芷末敷之而愈。

一、蛇傷久潰不愈,毒瓦斯延蔓者,先以凈水洗凈,用白芷末、膽礬、麝香少許研勻摻之,良久惡水涌出,其痛即止。日以敷之,一月愈。

一、蛇切牙折肉中疼甚,勿令人知,用荇菜(即葳草)復其上,以物包之,所折牙自出。

一、蛇入七孔耳、鼻等處,割母豬尾血,滴入即出。內用雄黃、朱砂共末,煎人參湯調灌之,或食蒜、飲酒,內毒即解。

一、蛇纏人足,令人尿之即解,如纏腹即以熱湯淋之亦解。

一、山居人被傷,倉卒無藥者,急以溺洗傷處,以艾灸數壯最良。或搗蒜封之亦妙。

蛇傷,或在足上或在頭面或在身腹之間,足腫如斗,面腫如盤,腹腫如箕,三日不救則毒瓦斯宜解毒為主。用祛毒散。

祛毒散白芷(一兩) 生甘草(二兩) 夏枯草(二兩) 蒲公英(一兩) 紫花地丁(一兩) 白礬(三錢)水煎服,一劑腫消,二劑毒盡從大小便而出,三劑全愈。

蚯蚓傷

凡被蚯蚓毒,眉發皆落,狀如大麻風,但夜則蚯蚓鳴于體中為異耳。宜用鹽湯頻頻洗之,其囊俱腫如水泡,亦用鴨血涂之,或置鴨口,含少時即消。

蜈蚣咬傷

此傷取雄雞倒控少時,以手蘸雞口涎沫搽傷處,其痛立止。或捕蜘蛛置咬處,待吸毒完蜘蛛不動,放水中吐而活之,將蜘蛛放去。傷盛者內飲生雞熱血。

蝎螫傷

蝎有雌雄二種,雄者螫之痛在一處,雌者螫人痛牽遍體,方用大蝸牛一個搗爛涂之,其痛用膽礬搽之立消,此制蝎第一藥也。

射工傷

(俗名沙發。)溪澗有射工蟲,常含沙射人形影,人中其毒則病如瘧狀,或如傷寒,瘡偏聚一處,異于常瘡時溫服,移時再服。外用大蜈蚣一條,炙研醋和敷之。

蠼蟲傷

(即多腳蟲,俗名蓑衣蟲。)此蟲藏于壁間,以尿射人,則皮膚腫痛起泡,狀如茱萸,中央白膿或初如糝粟,漸大如豆,矢涂之,或以大黃末涂之亦效。

蜘蛛咬傷

蜘蛛咬人成瘡,用姜汁調胡粉敷,或用清油和鹽搽之,內飲羊乳。本草云∶蜘蛛咬人,令人一身生絲,惟羊乳飲之可解。

天蛇咬傷

(即花蜘蛛。)天蛇即草中花蜘蛛,人被其傷與毒蛇無異,復浸露中,則皮膚似癩非癩,宜用秦艽煎湯徐徐飲之,外以雄黃、白礬研敷甚效。或用蒼耳草搗汁,內服、外敷亦效。

羊辣子螫傷

此傷用蚯蚓泥干搽,或灶心土醋搓痛處俱妙。又細嚼甘草敷之效。

蜂螫傷

才傷即用小便浸洗,拭干以香油涂之愈。

又方,米醋磨雄黃涂之。又方,用井水調蚯蚓糞涂立止痛。

蠶咬傷

蠶咬人,毒入肉中,令人發寒熱,用苧根或葉搗汁涂之愈。(按蠶怕苧麻,故今之養蠶家以苧麻近蠶則不生發也。)

壁虎咬傷

此傷用桑葉燒灰,水調濃漉汁,調白礬末涂之,或用青苔搗涂,內服敗毒散加青苔三錢煎服。

螻蛄咬傷

醋和鍛石敷之效。

螞蟥咬傷

用鹽并香油調涂之。

蟻螯傷

蟻鉗傷人,以頭垢封之,或反手取地上土敷之,醋調亦可。

沙虱傷

此蟲在水中,人洗澡則著人身,鉆入皮內。初時皮上赤如小豆、黍、粟狀,摩之痛如刺。三又方,用斑蝥二枚,以一枚末服,一枚燒至煙盡,研末敷之立痊。

石蛭傷

山中草木枝上有石蛭,著人足則穿肌入骨,害人。凡山行宜以臘豬脂和鹽涂足脛、趾,即不著人。

辟蚊

鱔魚骨、夜明砂,水上浮萍、楝樹花,曬干燒一次,七日蚊蟲不入家。一方,鱉甲骨、鱔魚骨、楝樹花、苦參、藜蘆各等分末,每晚取一撮燒之,蚊自去。

辟虱

百部、秦艽為末,于竹籠內燒煙熏之,亦可煎湯洗衣。又方白果三十個去殼研爛,入漿內漿衣,則不生虱。

辟虼

樟腦、雌黃、鱔魚骨等分末,燒煙熏之,即以樟腦摻衣席極妙。

辟臭蟲

番胡椒(即大椒)。碎末放火上燒煙熏之,人須離遠,否則人聞煙入鼻即出血。一方,用茱萸末灑不透風方好。

乩仙治臭蟲方用硫黃數錢為末,和棉花子燒,棉花子重下二、三次即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平定县| 宿迁市| 轮台县| 巨鹿县| 浪卡子县| 漯河市| 乐平市| 桐城市| 仁布县| 天峨县| 宜川县| 湘潭县| 永平县| 南郑县| 罗源县| 东丰县| 镇坪县| 崇礼县| 玉龙| 安仁县| 兖州市| 陈巴尔虎旗| 五寨县| 中西区| 葫芦岛市| 丹巴县| 治县。| 靖远县| 栾城县| 池州市| 卢湾区| 莒南县| 华池县| 竹溪县| 安远县| 涿州市| 同德县| 丰都县| 栖霞市|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