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 烏石山志
  • 郭柏蒼
  • 4974字
  • 2015-12-27 01:20:39

志 余

史之有稗,備見聞也,志亦昉此,石夾二妃,稽神箸錄,山前九姓,援讖成文。矧夫烏塔燃燈,則蕭維摩之月,令虎符疊鼎,則揚子云之方言。誦“徐郎城里”之句,不殊記列伽藍;訪湛公洞中之名,何異經披種樹。雖曰詞枝,悉資談柄,錄志余。

《名賢清話》云:“烏石荔枝,珍絕天下,今山荔枝獨范公祠最多。”

山產人面竹,一俯一仰,形如人面,又有草實曰鯉魚橄欖,緣生樹上,形如莢豆,中有鯉魚,鱗甲俱備。

閩山廟,每年上元十三至十五夜,駕鰲山,玲瓏飛動,人物、花果、禽魚皆裁繒剪彩,為之簫鼓喧騰,煎沸道路。明謝肇淛《五夜元宵》詩:“更說閩山香火勝,魚龍百戲列齊筵。”又鄧原岳《閩中元夕曲》:“街頭寶炬夜初開,一曲新詞怨落梅。怪底佳人好妝束,閩山廟里看燈來?!毙炫c鄧道協簡云:“三山元宵最盛,而神廟中各出珍奇,生荔留至春時,往往目擊之。家兄元夕詞有云:‘閩山廟里賽靈神,水陸珍饈滿案陳。最愛鮮紅盤上果,荔枝如錦色猶新?!庇^此,則廟中鰲山之盛,前代已然矣。參《小草齋集》、《西樓集》、《徐氏筆精》。

諺云“閩山廟斗寶”,國朝葉觀國詩:“閩山廟里看燈回,火齊冰紈滿案堆?!敝冈?。又諺云“三月三斗寶”,明陳元珂《閩山廟記》:“每歲三月三日,則聚富室奇玩競為雜劇,道神出游,是閩山廟斗寶,不獨元宵矣。”

上元有燈球,燃燈弛門禁,自唐先天始,本州準假例三日。舊例官府及在城,乾元萬歲、大中、慶城、神光、仁王諸大剎皆掛燈球、蓮花燈、琉璃屏,及列置盆,惟左右二院燈各三或五,并徑丈余,簇百花其上,燈臘燭十余炬,對結彩樓,爭靡斗艷。又為紙偶人作緣竿履索,飛龍舞獅之像,縱士民觀賞。淳熙《三山志》。

中秋士女登烏石山進香,夜燃神光塔燈,是夕,婦女連臂出游,謂之“走百病”。明陳薦夫《烏石進香詞》:“涼飚吹商蟾兔清,明繩曳玉低斜橫。七香油壁稅南陌,蓮花蹴月參差行。鄰霄臺高祠帝女,金獸含煙噴秋雨。玻璃鈿合開古香,九節瑞龍然不死。憨癡白皙冶游郎,驕行躝入調紅妝。秋波盈盈澄碧光,回環射裂千柔腸。熊祥乞歸碧霞館,囗雨濃云生夢感。元虛不種真麒麟,十二瓊樓悵秋晚?!薄~觀國《榕城雜詠》:“鄰霄秋夜乞熊祥,金獸凝煙爇異香。滿路參差云髻影,大航橋上月如霜?!薄陡尽贰ⅰ秴⑺鳂羌?、《綠筠書屋詩鈔》。

《三山志》:“神光寺舊有佛涅槃像,旁列十弟子,有捫心、按趾、哭泣、躃踴、出涕、失聲之狀。每歲中元日供盂蘭盆會,因怪像以招游人,寺中遂成墟市,相傳謂之“看死佛”。舊記閩王鏻于薛老峰西作百道階,每歲中元,郡人盛游于此,王祠部逵有《中元宴百丈小樓》詩云:“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樓高閣與云齊。中山酒熟中元節,歸去從他醉似泥?!苯陙恚艘鄥捴?,此游遂息。

三山之俗,立春前一日出牛于鼓門之前,若晴明則自晡及旦,傾城出觀,巨室或乘轎旋繞,相傳云“看?!薄t一歲利市,三日游元沙,四日游天寧,六日烏山之神光寺、西湖之水晶宮,逮暮始散?!队位录o聞》。

閩俗風箏恒在秋月九日,登高尤尚此戲,城中三山唯烏石為盛,有所謂九連環者,形如蜈蚣,剪彩為頭具百四十四甲,亙四五十丈,以大繩系于山石,乘風則數十人挽之,設饤饾于僧寺,謂之“紙鷂會”。

衍極載元人陳旅《題署書記略》中一段云:“閩中風俗以正月六日游烏石山寺,其外大父趙大蓬指寺額曰‘是古題署法書也’。古時人人知有是法,王公貴人有所建立,不能書不書,必求能書者,雖微賤必書也。紹興后,無論能否,官大即書,一時迎合,爭乞新題易舊榜,于今存者什之一耳。米南宮、黃太史非不爽峭可喜,直可施之亭榭宴游處。唐以來惟顏太師雄秀,而題署李北海為最云?!薄缎焓瞎P精》。

諺云:“烏石青,動刀兵”,明正德間,衛卒兩度亂,林南澗請于當道,毀祠伐樹,尋為鄉人所咎,南澗遂刻石曰:“烏石分明是虎頭,虎頭昂聳豈良謀。憑君莫究從前事,我為生靈獨隱憂?!笔谏侥舷燎f氏祠。

霸石旁鐫“虎符”二字,俗稱為虎符潭。相傳有讖云:“虎符潭下鼎疊鼎,不知送與誰家囝?!备咐弦詾樘断掠悬S金數十釜,閩人謂“釜”為“鼎”,謂“子”為“囝”。

福州城中有九山,諺云:“三山藏,三山現,三山不可見。”九仙、烏石、越王其現者也;羅山、冶山、閩山,其藏者也。又有隱隱磅礴于阛阓間者,曰靈、曰芝、曰鐘,故云不可見也。《閩書》。

嘉靖十八年閏四月,颶風大作,烏石山有亭飛豎田中?!度f歷府志》。

嘉靖三十一年二月,烏石山產珠,人取之,著手輒碎。舊《福建通志》。

萬歷三十七年六月十二日,烏石山崩,山南有新立阮公祠,近仁王寺,是日,雨暴山崩,祠盡毀。《榕海舊聞》,參《阮氏家譜》。

烏石山下瞰學道公署,數年前鄰近居民常見巨蟒長數百丈,或蹲山麓,或蟠官署觚稜之上,雙目如炬。至已酉秋八月,一夜大風雨,烏石山崩,自后,蟒不復見云。先是阮中丞鶚以退倭,全城廟食山巔,輿論未愜也,是日山崩,政當其處,祠宇盡為洪水漂流,片瓦只椽,杳不可見,時以為異云?!薄段咫s俎》按《阮氏家譜》載:“晉安郡太守阮彌之祠,萬歷三十七年壞于水,”此又指為中丞阮鶚祠,大抵當時以鶚主袝彌之祠中,故所記異同如此。

《三山志》三賢堂注:“侯官令薛逢、四明詩人周樸、僧鑒空,或以為靈觀。”詳《剛顯廟》。

《三山志》:“光祿坊舊曰閩山,光祿卿程公師孟游法祥寺,置光祿吟臺,因以名之?!薄度街尽贩Q之曰置,其為程公辟自建可知。“野僧題石作吟臺”言,僧欲我題石作吟臺也。后人疑僧為公辟作臺,千古之僧有傾囊為人作臺者乎?

大中寺有八百羅漢像,題曰“天臺雁宕”,佛書云:“諾矩那與其徒八百眾居震旦國”,今五百居天臺,三百居雁巖,是堂八百,故合而題,有觀音像。政和間,清涼院僧宗諺刻木為之,像大而色故,將飾之,忽夢謂:“我當城居”。俄大中寺僧數百人亦以夢來致,遂設是像?!堕}書》。

《烏石山石佛像記》,唐歐陽詹撰,記天寶八載,雷震石成佛像事。石像遺跡至今尚存,觀其形體大約初具人影,而好事因鏟鑿之,遂創是說,以神其事,而巫師者又假之以惑人,后世不察,以詹文而信之,過矣。碑石今亦不存,僅見《四門集》中?!堕}中錄》。

李陽冰般若臺篆書二十四字,與處州《新驛記》、縉云縣《城隍廟記》、麗水《忘歸臺銘》,世稱四絕。臺在烏石山。《閩中摭聞》。

閩中絕少古刻,鼓山題刻如麻,無一唐跡,惟李陽冰般若臺銘在三山為最古。又聞石塔寺有唐貞元中碑,余未之見?!督鹗淖钟洝贰?

天下尤異之物,若觸手便得,亦大不韻。福州李陽冰《般若臺記》鑿烏石山巔,歲久石面傾覆,勢又最高,必架木數十丈,仰而榻之始可得。節錄《書影》。按《般若臺記》:“石面未嘗傾覆,架木丈余即可就榻。櫟園曾游烏石,何以所記如此?!?

貞元無垢凈光塔碑云:“貞元已卯歲孟夏四月旬又九日,圣君降誕之辰?!薄短茣け炯o》:“德宗以貞元二十一年正月崩,年六十四?!蓖破渖谔鞂氃?,至貞元已卯,年五十八,寺僧為皇帝誕辰,建造浮圖,僅見此碑。當時佛教流行,天下建塔寓祝釐之意,當不止一處,而福州距京師遠數千里,僻處海隅,此碑獨流傳至今,撰文者庾承宣無傳;書者柳冕,《唐書傳》:“冕,字敬叔,博學富文辭,貞元十三年,兼御史中丞、福建觀察使?!贝吮诟V輹r也。冕,官福州,置萬安監,索部內馬驢,牛羊畜牧之,民間怨苦。坐政無狀,代還。然則碑稱其“以仁德鎮撫海隅底安”者亦過譽矣?!督鹈途帯贰?

唐貞元十五年,德宗誕節,觀察使柳冕以石造塔,賜名“貞元無垢凈光塔”,庾承宣為記。今寺廢已久,而碑猶存阛阓間,文字古雅,下半折已剝蝕。予嘗偕陳伯孺、曹能始往讀,猶可以意會之。第撰者,存其官爵缺其名姓,不無恨恨,偶閱《三山志》,知為承宣筆也,亦是一快?!吨翊半s錄》。

閩《遷新社記》。唐濮陽寧撰,其辭云:“大中十年夏六月,關西公遷社于州坤,凡筑有四壇,壇社稷,其廣倍丈有五尺,其高倍尺有五寸,主以石;壇風師,廣丈有五尺,高尺有五寸;壇雨師,廣丈而高尺云云。文字古雅,甚可愛也?!眴韬?,唐之禮樂盛矣,其遺文有足采焉,州縣社稷有主見于此記,蓋大中時其禮猶在也。按《唐書》:楊發自蘇州刺史為福建觀察使,至大中十二年,遷嶺南節度使,以歲月推之,關西公者,楊發也?!都配洝贰?

唐濮陽寧撰《新社記》,即社稷壇也,其文甚古雅。歐陽作《集古錄》時,此碑尚在,而今亡矣。福州烏石有李陽冰篆書今猶存,其墨本歐公又未之見。《徐氏筆精》。

閩城內外古人石刻尚存者,唐李陽冰“華嚴巖篆”、庾承宣“石塔寺碑”、林同穎“堅牢塔碑”、王倜書王審知“德政碑”、宋錢昱“忠懿王廟碑”、蔡襄書“劉蒙伯墓碑”、“南臺沙合橋碑”、“東臺廟碑”、“造潘渡橋碑”,皆書法端整,猶可榻印。至于鼓山、烏石山,唐宋名跡尤多,不能悉載?!独m筆精》。

周樸,唐末詩人,寓于閩中僧寺,假丈室以居,不飲酒茹葷,塊然獨處,諸僧晨粥卯食,樸亦攜巾盂,廁諸僧下,畢飯而退,率以為常??ぶ泻蕾F設供,率施僧錢,樸即巡行拱手,各丐一錢,有以三數錢與者,樸止受其一耳。得千錢以備茶藥之費,將盡復然。僧徒亦未嘗厭也。性喜吟詩,尤尚苦澀,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返。茍得一聯一句,則忻然自快。嘗野逢一負薪者,忽持之,且厲聲曰:“我得之矣”。樵夫矍然驚駭,掣臂棄薪而走,遇游徼卒,疑樵者為偷兒,執而訊之。樸徐往告卒曰:“適見負薪,因得句耳”。卒乃釋之。其句云:“子孫何處閑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北擞幸皇咳艘詷闫в谠娋?,欲戲之。一日跨驢于路,遇樸在旁,士人乃敧帽掩頭吟樸詩云:“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東。”樸聞之匆遽隨其后且行。士但促驢而去,略不回首。行數里,追及,樸告之曰:“仆詩‘河聲流向西’,何得言‘流向東’?”士人頷之而已。閩中傳以為笑,或曰:“曉來山烏鬧,雨過杏花稀。古陵寒雨絕,高烏夕陽明。高情千里外,長嘯一聲初?!币鄻阍娨?。黃巢至福州,求得樸,問曰:“能從我乎?”答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從賊?”巢怒,殺之?!度圃娫挕?。

周樸嘗詠蝶云:“可憐黃雀銜將去,從此莊周夢不成?!敝潦菫辄S巢所殺,人以為詩讖。后人于鄰霄臺祀之。張浚帥閩,奏請廟額,曰“剛顯”。《閩大紀》。

薛老峰山頂突起“向陽峰”三字,周樸詩:“薛老峰頭三個字,須知此與石齊生。直教截斷蒼苔色,浮世人儕眼始明。”薛老,薛逢也,咸通中,為侯官令,與僧靈觀游,創亭其側,人書其峰曰“薛老”云。按:逢,字陶臣,蒲州人,會昌進士,有《元日田家》詩:“南村晴雪北村梅,樹里茅簾晚盡開。蠻榼出門兒婦去,鳥飛迎路女郎來。”想閩中詩也,但《唐書·本傳》未見逢令侯官爾?!堕}書》。

涅槃,唐末人,名文炬,福州黃氏子,生時火里開蓮。既長,出家,口吐異光,發言成讖,歷歷如券,嘗曰:“烏石山前,官職綿綿?!焙笕私馄湔Z,曰:“烏石山前,官職綿綿者,九大姓居山下也。”節錄《閩書》。

閩之浮圖,始于蕭梁,高者三百尺,至有倍之者,峻拔相望。乾符五年,巢寇焚殄無遺。開平中,閩王審知復其二,大中定慧及神光塔是也。是時,復創萬歲、定光、安福、崇慶及太平、開元塔。延曦又造石塔。謝郎中泌詩:“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按:謝泌,《閩書》作徐經。經,宋末安撫使也。參《府志》。

崇妙保圣堅牢塔碑,在侯官縣南澗寺東石塔寺,今寺沒于民居,塔猶存也。《福建通志》云:“唐貞元十四年,德宗誕節,觀察使柳冕以石為塔,啟祝賜名‘無垢凈光塔’。晉天福二年,閩王曦重修,刻石題曰‘崇妙保圣堅牢塔記’,嵌于塔上。時閩已僭號,記中有‘詔敕年號’等字,俱為后人削去,末尚有‘永隆年月’及‘王曦’等字。”《通志》之言如此,今據碑文中間有謚號一行,泐三字,證以《十國春秋》,乃王曦之謚,曰“睿文廣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也?!毕掠小叭隁q次辛丑”,而泐其上兩字,以《十國春秋》紀元表考之,正永隆三年也。文云:“王曰‘毗沙檠應不動臺,稱壘土比則非牢’,此即命名堅牢之義也。”文又云:“南面城中,西來山左,可安之窣堵,鎮此高岡。是月八日,峻址環開,貞姿片合?!蓖娲宋牧x,當由新建,不似修舊,且并無一語述及舊塔,與《通志》所謂?!凹礋o垢凈光塔”者未合。末行題“大孝皇囗王曦之”,“大孝”上泐三字,似即王曦之謚號?!盎省毕裸睢暗邸弊郑巴蹶刂毕虏恢顜鬃?。據歐《五代史》,曦乃王審知之少子,初名延羲,既立,更名曦。《薛史》云更名羲。《十國春秋》名同《薛史》,而以為太祖即審知。第二十八子,其立碑之年在晉為天福六年,《通志》作二年者亦誤。文既用謚號,又斥曦名,似系后人追記者。《金石萃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大理市| 苗栗市| 青浦区| 镶黄旗| 铜川市| 祁连县| 万全县| 延庆县| 曲阳县| 榆社县| 乌拉特后旗| 治县。| 信阳市| 星子县| 虎林市| 云林县| 梓潼县| 黄浦区| 成安县| 上林县| 卓尼县| 长沙县| 海南省| 平湖市| 理塘县| 依安县| 夹江县| 东至县| 鹤庆县| 芮城县| 高碑店市| 嘉鱼县| 喀喇| 田林县| 兴城市| 温泉县| 宜春市| 台山市| 阿坝县| 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