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武備(5)

  • 澎湖廳志
  • 林豪
  • 3091字
  • 2015-12-27 01:15:14

三曰布置水險。島嶼既扼,駐西嶼、嵵里則門戶得重險矣;而防范重險之處,不在陸而專在水。大洋淜湃,雖一望無限,然非識流水之道,礁沙明確,舟穡未易駛入也。暗礁明礁必避,沙線急水必避,經由必有軌道,定宜循之。冒險即觸沉無救。管見擬于輪船、夾板欲越此而不能,必經由之水道。制火輪以浮標散繩糾輪之法,膠滯其舟;制夾板則預備鐵里尖頭木馬,埋置水中要道,撞擱其船;然后陸隘大炮轟擊,即無虛發。如能再有水雷更妙。即無水雷,出我師船奮擊,如邱良功、王得祿等擊蔡牽于大洋,竟與賊舟駢并死戰,無不碎其舟而殲其類矣。拒船之洋法頗多,皆需費浩繁。散繩木馬,其制尚易,其費不繁。困于水而擊之,人心尤奮。御敵于大門之外,陸隘益以穩固無虞矣。

四曰籌備炮船。今昔不同局,前此無火輪之船,無二尺徑口之炮也。今議殲此類,船固不可少,巨炮尤不可少;惟不必船中始用大炮,有炮尤必筑臺耳。二者俱宜活用,是在臨機;而船炮制備,實不可緩。中外不同勢,澎湖一隅,安得多號輪船;且請無論何項戰船,至少亦必需三、四十號,水陸氣勢,乃能貫聯。此急應籌備,不可缺也。現有西龜山炮位,中洋參半,不上二十尊,分防西嶼、嵵里、豬母水;北山、蛇頭等隘,則一無所有。議者總以購自西洋為詞。無論不必得精器且曠日持久,大不足恃也;船政工程巍然,鑄鐵大廠數萬筋之貓舵可鑄,豈巨炮不能鑄乎?管見開洪爐、冶精鐵,筑巨模而熔注成之,止車滑其炮膛,以期利用,不必外面光也。如無車膛大件機器,估量定購一副,亦不過萬余金,何吝此機器,不自鼓鑄,而以大款購彼之廢炮耶?通省各府營縣蝕不堪用之鑄炮,約三、四千尊,通飭盡送馬尾,充為廢鐵;再購出壙新鐵,參之以入爐,提凈為度,未必不堪用也。試思后膛炮、打鐵炮未入中國之先,所謂紅衣大炮克敵制勝者,非即今之鑄鐵炮乎?后膛炮孤彈;前膛可配三彈,攻堅破敵,實勝后膛。惟鑄鐵遜于打鐵耳。巨炮若成,何妨于炮身吃藥緊處,加熱鐵篐條幾道,即為穩慎。所望急興船廠,鼓鑄三、四萬筋大炮之議,速行試鑄。果能適用,將可遍之海疆,無俟擲金于外也。澎湖之防,應添請巨炮四、五十尊,勉強敷用。

五曰屯積糧餉。澎湖磽確之地,不產五谷,又無富商大賈,囤積百貨。一朝聞警,人心皇皇,挽粟飛芻,臨渴掘井,必不及期矣。管見修造倉廒,預謀積榖,開掘煤炭,以足柴薪。凡百所需,俱應多積。藥彈器械,尤宜充足。果軍儲有備,軍心自固。閉關截水,逸以待勞,靜以制動,百戰百勝,可以盡殲丑類矣。

六曰杜絕向導。海道方難,非熟諳沙線、礁石、深洋、急水,一步不敢行。澎湖凸于大洋之中,四面皆低,水勢嶼嶼各異。諺謂之八卦水,象其形也。是以一觸礁犯險,片板無存。洋船沉滅于此者數十起,無歲無之。即民船駕駛不慎,寄泊大意,亦多失事。而土人則無不識之。歛藏丁壯,招收舵工,曷容緩乎?查澎島歧紛,居民甚庶,散而之臺灣以船工食力者,自淡、鹿、笨港、安平、旗后以迄恒春,不下萬人,此在外之可虞者也。島中南面七嶼,東南虎井各嶼,北之吉貝等嶼,老弱婦女不計外,實亦不下二萬人。其在外者,惟望各地講防御者招收自用,毋棄于賊,較澎湖皆財豐糧足,安插不難。在島者非盡收于大山一嶼,彼或掠之、或賄之,愚民無知,詎盡有利害經重之明哉?審慎長思,措置實非易事。是則重望于糧餉之充足矣。夫惟先為不可敗,而后可以伐敵。謀懾賊膽,令賊進則不能,掠則無自,將不戰而屈其兵。至于收藏之丁壯,堅明約束,曉以大義,可以擊敗退之賊,未可以嘗試初至之賊,是又在用之者如何耳。

賞恤

雍正八年,臺灣鎮總兵王郡奏準,恩給營中恤賞銀兩;臺澎二處領到本銀,暨就臺郡購置田園、糖廍、魚塭等業,各協營遴員經理,于冬成征收租榖、糖筋、稅銀。其應納各縣正課,仍依民間則例交納。所獲租息,以六分存留營中,賞給兵丁游巡及有病革退并兵弁拾骸扶櫬等盤費;以四分解交臺灣府,劃兌藩庫,備賞戍兵眷屬吉兇事件。所載六分租息,每年除賞恤外,所有盈余,存貯賞給期滿換回班兵盤費。其出入數目,按年造冊,送督、撫、提督、藩司查核。澎湖協標左右兩營戍兵,當時共二千名,領帑銀四千兩,在于臺灣購置莊場。左營置買北路頭橋路南莊,又草地尾莊共二處。右營置買北路吉侖莊,又南路東寧莊,亦共二處。兩營莊場歲收租息,視歲之豐歉,原定額每年兩營各派撥妥當千、把總一員,赴莊經理。乾隆五十七年奉文,租息盡數解存司庫。其恤賞銀兩,由營墊給,按年赴司庫領回歸款。又按雍正二年奉旨,凡班兵家口留在內地者,每月著戶給米一斗,以資養贍;動支臺灣所貯米石,運至廈門,交地方官,躬親按戶給發。七年特恩賞銀四萬兩,在于戍兵原籍,勻分散給。每戶月得二錢八分零。又乾隆五年奉旨,將閩省生息銀兩余剩之數,賞給班兵往來盤費,永禁營中幫貼之弊(「府、縣志」、「紀略」、「續編」合纂)。

臺、澎營莊,自光緒十四年來,丈量之后,賦法變更。澎鎮左營分管頭橋、草地尾二莊,年征莊息銀一千一百五十六兩二錢二分有奇。應解司庫銀五百八十九兩零,應完嘉義縣新增供餉三百九十六兩四錢四分有奇。莊弁薪水、各衙門冊費應銀一百七十余兩。右營分管東寧莊應征息銀一千一百零三兩四錢九分有奇;黃吉侖莊應征息銀一千五百八十六兩二錢三分有奇。應解司庫銀一千五百十九兩九錢零。應完鳳山縣新增供餉五百四十三兩二錢九分有奇。又云林縣新增供餉四百五十一兩有奇,薪水冊費共銀二百四十五兩七錢二分。對除外,尚不敷七十余兩。蓋丈數驟增,則供賦亦增;而佃戶所納,祗有此數;入不敷出,亦理之常。乃聞近時差弁到莊催收者,或暴卒、或以腹疾歸而不起,殊可異也。總之,兩營置業,母銀不過四千兩,每年解庫已二千百有余兩,又增賦至一千三百九十零兩之多,外費又當四百多兩,不取諸民,賦將何出?取諸民,終為禍本。生計日削,則歛怨日深,此危道也。然則何以善持其后?曰,欲恤兵,當先恤民。不累民,自不累官。要惟通盤計算,酌量減征,方為經久之道耳(據「營冊」)。

附錄恤賞條例(本「臺灣府志」)

一、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賞銀三兩。

一、兵丁父子本身及妻亡故,各賞銀四兩。

一、故弁扶柩回籍,照依每員名下支食養廉名糧計算,故兵每名賞銀四兩。

一、故兵遺骸,班滿隊目拾運回籍安葬,分上下游給賞運費。上游賞銀三兩,下游賞銀一兩五。如同標營一起運拾三名以上者,各減賞銀三兩。水師有營船可以帶運,每名止賞銀一兩。

一、病兵辭退、革伍回籍者,照站給賞盤費。每站賞銀四分,計站核算。

一、游巡兵丁,每名每日賞銀一分五厘。

一、期滿班兵換回內地,分上中下游賞給盤費。上游賞銀二兩,中游賞銀一兩五錢,下游賞銀一兩。

武備略總論

易曰:『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義大矣哉。夫曰設險以守,則雖有天險、地險,實賴有人焉;能設守以為無形之險也明矣。澎湖屹峙海中,夙稱天險;其勢據臺、廈之中流,作漳、泉之外捍。其為險也不在山之阻隘,而在水之汪洋;不在邱陵之扼塞可以一夫當關,而在沙汕之紆回直使千帆難越。然則因險設防,宜乎易守矣。且夫澎湖適中之處,莫如媽宮澳。其地外險內夷,西有金龜頭,東南有風柜尾,左右拱衛,居中控扼,若衣之有要領,是以官商聚焉。然而無關隘以限戎馬之足,戶不過千,民不習武;而況田園斥鹵,富者鮮蓋藏之具,貧者無隔宿之糧。即令眾志可成城,而氣力已形單薄矣。向者生番一案,澎湖戒嚴,嘗以金龜頭為帆檣出入必由之地,故建臺安炮,重兵守之;此維持門戶之見也。然媽宮以西,若西嶼之內、外塹,實咽喉重地;而門前嵵里等澳,唇齒相依,亦為緊要。他若東之文良港沿海一帶,在在可入;南之八罩,近之虎井、雞籠各嶼可寄泊;一或被據,將有反客為主之勢,守不勝守,則防不勝防,一節搖,百枝動,其何恃不恐歟?然則不可防乎?曰可防。防之之道奈何?曰守城不如守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浠水县| 板桥市| 谢通门县| 长沙县| 海口市| 抚松县| 二连浩特市| 嘉禾县| 花莲市| 铜山县| 湘乡市| 雷波县| 泸水县| 塘沽区| 买车| 兴化市| 广平县| 大安市| 高雄县| 堆龙德庆县| 库车县| 元阳县| 开封市| 苏尼特左旗| 芜湖县| 垣曲县| 句容市| 凤山市| 天津市| 津市市| 汪清县| 双鸭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苏尼特右旗| 措勤县| 漠河县| 萨迦县| 北海市| 太谷县| 巴青县| 抚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