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 三略直解
  • 劉寅
  • 2607字
  • 2015-12-27 01:08:09

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盡心,賞碌有功,通志于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

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含氣之類,咸愿得其志。

《軍讖》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人之所攻。”

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故能圖制無疆,扶成天威,康正八極,密定九夷。知此謀者,為帝王師。

故曰:莫不貪強,鮮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

圣人存之,以應事機,舒之彌四海,卷之不盈杯,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敵國服。

《軍讖》曰:“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強,其國彌彰;純柔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強,其國必亡。”

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所適如肢體相隨,骨節相救。天道自然,其巧無間。

軍國之要:察眾心,施百務。

危者安之,懼者歡之,叛者還之,冤者原之。

訴者察之,卑者貴之,強者抑之,敵者殘之。

貪者豐之,欲者使之,畏者隱之,謀者近之。

讒者覆之,毀者復之,反者廢之,橫者挫之。

滿者損之,歸者招之,服者活之,降者脫之。

獲固守之,獲惡塞之,獲難屯之,獲地劣之,獲財散之。

敵動伺之,敵近備之,敵強下之,敵佚去之,敵陵待之,敵暴綏之,敵悖義之,敵睦攜之。

順舉挫之,因勢破之,放言過之,四網羅之。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

為者則已,有者則士,焉知利之所在?彼為諸侯,已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處。

世能祖祖,鮮能下下。祖祖為親,下下為君。

下下者,務耕桑,不奪其時。薄稅斂,不匱其財。罕徭役,不使其勞,則國富而家娛。然后選士以司牧之。

夫所謂“士”者,英雄也。故曰:羅其英雄,則敵國窮。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則政行而無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志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故祿賢不愛財,賞功不逾時,則下力并,敵國削。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

夫將帥者,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故兵有全勝,敵有全因。

昔者良將之用兵,有饋簞醪者,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而飲。夫一簞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軍之士思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軍讖》曰: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饑。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

與之安,與之危,故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謀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萬。

《軍讖》曰:將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也。戰之所以全勝者,軍政也。士之所以輕戰者,用命也。故將無還令,賞罰必信,如天如地,乃可使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敗敵者,眾也。故亂將不可使保軍,乖眾不可使伐人。攻城不可拔,圖邑則不廢,二者無功,則士力疲敝。士力疲敝,則將孤眾悖。以守士卒輕刑不固,以戰則奔北,是謂老兵。

兵老,則將威不行;將無威,則士卒輕刑;士卒輕刑,則軍失伍,軍失伍,則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則敵乘利;敵乘利,則軍必喪。

《軍讖》曰:良將之統軍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戰如風發,攻如河決。故其眾可望而不可當,可下而不可勝。以身先人,故其兵為天下雄。

《軍讖》曰:軍以賞為表,以罰為里。賞罰明則將威行,官人得則士卒服,所任賢則敵國畏。

《軍讖》曰:賢者所適,其前無敵。故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擾,謀可深而不可疑。

士驕,則下不順。將擾,則內外不相信。謀疑,則敵國奮。以此攻伐,則治亂。

夫將者,國之命也。將能制勝,則國家安定。

《軍讖》曰:將能清能凈,能平能整,能受諫,能聽訟,能納人,能采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

故曰:仁賢之智,圣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宜聞。將者能思士如渴,則策從焉。

夫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信讒,則眾心離。貪財,則奸不禁。內顧,則士卒淫。

將有一,則從不服;有二,則軍不式;有三,則下奔北;有四,則禍及國。

《軍讖》曰:將謀欲密,士眾欲一,攻敵欲疾。將謀密,則奸心閉。士眾一,則軍心結。攻敵疾,則備不及設。軍有此三者,則計不奪。

將謀泄,則軍無勢。外窺內,則禍不制。財入營,則眾奸會。將有此三者,軍必敗。

將無慮,則謀士去。將無勇,則士卒恐。將妄動,則軍不重。 將遷怒,則一軍懼。

《軍讖》曰:慮也,勇也,將之所重。動也,怒也,將之所用。此四者,將之明誡也。

《軍讖》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

《軍讖》曰:香鉺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故禮者,士之所歸。賞者,士之所。招其所歸,示其所死,則所求者至。

故禮而后悔者,士不止。賞而后悔者,士不使。禮賞不倦,則士爭死。

《軍讖》曰: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以寡勝眾者,恩也。以弱勝強,民也。

故良將之養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可全。

《軍讖》曰:用軍之要,必先察敵情,視其倉庫,度其糧食,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夫運糧千里,無一年之食;二百里,無二年之食;三百里,無三年之食;是謂國虛。國虛則民貧;民貧,則上下不親。敵攻其外,民盜其內,是謂必潰。

《軍讖》曰:上行暴虐,則下急刻。賦重斂數,刑罰無極。民相殘賊,是謂亡國。

《軍讖》曰:內貪外廉,詐譽取名,竊公為恩,令上下昏,飾躬正顏,以獲高官,是謂盜端。

《軍讖》曰:群吏朋黨,各進所親,招舉奸枉,以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

《軍讖》曰:強宗聚殲,無位而尊,威無不震,葛相連,種德立恩,奪在位權,侵侮下民,國內嘩喧,臣蔽不言,是謂亂根。

《軍讖》曰:世世作奸,侵盜縣官,進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謂國奸。

《軍讖》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強弱相虞,莫適禁御,延及君子,國受其害。

《軍讖》曰: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隱蔽,不肖在位,國受其害。

《軍讖》曰:枝葉強大,比周居勢,卑賤凌貴,久而益大,上不忍廢,國受其敗。

《軍讖》曰:佞臣在上,一軍皆訟。引威自與,動違于眾,無進無退,茍然取容。專任自己,舉措伐功。誹謗盛德,誣述庸庸。無善無惡,皆與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苛政,變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禍殃。

《軍讖》曰:奸雄相稱,障蔽主明。毀譽并興,壅塞主聰。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故主察異言,乃賭其萌。主聘儒賢,奸雄乃遁。主任舊齒,萬事乃理。主聘巖穴,士乃得實。謀及負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為你推薦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赤峰市| 麻江县| 淮滨县| 锡林郭勒盟| 利津县| 清河县| 山西省| 平远县| 曲水县| 临泽县| 赤峰市| 龙泉市| 邵阳市| 安西县| 商城县| 许昌市| 兴文县| 兴文县| 邛崃市| 阿合奇县| 江门市| 赤水市| 靖西县| 临夏县| 通道| 新闻| 娱乐| 江津市| 龙口市| 张家口市| 乌苏市| 钦州市| 衡水市| 罗江县| 绥滨县| 克拉玛依市| 鹤庆县| 碌曲县| 丰顺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