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傷寒后癥(6)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此段先明呼吸為脈所自始。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顧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云病患苦發熱。身體疼。病患自臥。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

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

此段因脈辨癥。

此所謂沉遲。是就初持脈寸口浮取而言。非持之而得沉遲。故為病愈。此等大有關系。故申明之。

假令病患云。腹內卒痛。病患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更有病者。脈當浮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

此段亦是因脈知癥。更有病。更即仍字義。非別病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云病患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患向壁臥。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

處言已愈。設令向壁臥。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

言此病太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此段就病患情偽。察識其病之真假。而必以脈為定也。

言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以受盡痛苦嚇之。彼詐病者驚聞。必不敢見欺。而自吐實情矣。

師持脈。病患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里病也。行遲者。

表強也。坐而伏者。氣短也。坐而下腳者。腰痛也。里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此段就持脈時。病患之聲音狀貌情態。以辨明何病。亦以佐辨脈察病之法也。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伏之。若脈微弱者。

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患云。實喉中病。雖爾。今復欲下利。

此段辨明伏氣之脈。故雖及癥。而不言治法。

冬時感寒。伏藏經中者。為伏氣。今月春分。伏寒欲發時也。欲有伏氣。為時令言。假令舊有伏氣。診于人而得之。脈微弱。指少陰也。喉痛如物傷之。而非火邪壅腫之喉痹。此正伏氣。久已變熱也。病患果云實喉中痛。辨脈驗癥。伏氣已真矣。雖爾。喉痛為伏氣上沖。且必下決作利也。

問曰。人病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行如循絲。累累然。其面白脫色。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脈自澀。唇口干燥也。

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面色乍白乍赤。

此段并言三癥。皆辨脈而兼望色。以知病之情狀也。

問曰。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

此段明診法輕重。以求脈于淺深。而知所屬何臟也。

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

為難治。

此段補敘少陰伏氣。由元陽素虛。寒邪久蓄。變成熱邪。上沖不透。下趨必利。為危候也。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順有逆。何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鹦谐怂?。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鹦谐四?。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之。名曰順。

此段就五行生克之理。辨脈之衰旺。乘者為病邪。所乘者為正氣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名為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此段申明病脈。有害于如經之脈。又以些六脈為關要。故舉以示人。弦緊者。陰病脈。殘賊陽正脈之柔緩也。浮滑者陽病脈。殘賊陰正脈之和緩也。浮而兼滑。大而芤也。沉澀者。亦陰病脈。

殘賊陽正脈之流行充暢也。舉此六者以概之。然凡病脈。皆能殘賊正脈。使之變動而不安其常。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癥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

如食頃。病患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癥。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

何緣作此吐利。答曰?;蛴信f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也。

此段辨脈審癥。推究以至于極也。脈得太陽。必用散邪升陽湯劑。舊服藥。今發作。必是寒涼之藥。舊存于里。今得治表之湯。寒邪在表。未及驅逐。而寒藥在里。先發作而吐瀉矣。故曰災怪。

然寒藥中存者。得吐瀉可除。即今表邪亦不治而自散矣。何也。吐上越。必有汗可解也。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是肝臟傷。故知死也。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心病自得洪大者。

愈。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脈來頭大本小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

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芍?。有汗者死。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此三段因五行生克之理。已于前縱橫順逆詳言之。今復就辨脈而知臟病。欲人審察之也。但言三臟者。亦如辨脈篇但言夏令。人當自推及也。

問曰。二月得毛脈。何以遽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浮者。故知至秋死。

二月肝用事。脈應濡。反得毛浮。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秋死也。他皆仿此。

此段因五臟辨脈。而推及于四時。亦舉一以例其余也。

師曰。脈肥人。責浮。脈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此段就人形體。辨診脈之輕重。以定責治之法也。

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余。有生死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此段承上關格。推言陰陽不順接。上下不交通。凡病皆可決之于脈也。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谷神。雖因無苦。

此段因前文辨脈審癥。而知所重惟在乎脈。而癥不過證其脈也。

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相合。故令脈滑。關尺自平。

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此段專辨脈之沉。而兼及滑浮緊。正申言脈有殘賊一節也。翕與辟對。奄與發對。掩同。脈屬氣屬陽。陽為陰所翕合而奄掩之。則脈沉也。再重按。形圓頂指。此沉乃流動有力而滑也。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脈緊也。

此段亦申言殘賊脈也。前段論關尺二部之沉滑。于尺中辨陽虛陰實之緊脈。此言寸脈之緊。及胃中虛冷之緊。皆明三部之陽虛陰實也。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 。榮氣弱。名曰卑。 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遲緩相搏。名曰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开江县| 广丰县| 龙陵县| 潜江市| 卢湾区| 维西| 扶绥县| 营口市| 磐安县| 泾阳县| 梨树县| 弥勒县| 肥西县| 凤翔县| 葫芦岛市| 云梦县| 禄劝| 双辽市| 紫金县| 抚宁县| 渑池县| 阳泉市| 长沙县| 微山县| 景洪市| 西贡区| 郧西县| 肇庆市| 五峰| 左权县| 中牟县| 息烽县| 昌宁县| 三亚市| 荔浦县| 错那县| 富源县| 长垣县| 漳平市|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