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雜錄
- 明倫匯編皇極典勤民部
- (清)陳夢雷
- 1262字
- 2015-12-27 00:42:55
禮記坊記子云君子不盡利以遺民詩云彼有遺秉
此有不斂穧伊寡婦之利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
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詩云采葑采
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以此坊民民猶忘
義而爭利以亡其身
管子權修篇凡牧民者使士無邪行女無淫事士無
邪行教也女無淫事訓也教訓成俗而刑罰省數(shù)也
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則微邪不可不禁
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無
傷國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禮也欲民之有
禮則小禮不可不謹也小禮不謹于國而求百姓之
行大禮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義也欲民之
有義則小義不可不行小義不行于國而求百姓之
行大義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廉也欲民之
有廉則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國而求百姓
之行大廉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恥也欲民
之有恥則小恥不可不飾也小恥不飾于國而求百
姓之行大恥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禮行
小義飾小廉謹小恥禁微邪此厲民之道也民之修
小禮行小義飾小廉謹小恥禁微邪治之本也
呂氏春秋順民篇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
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
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心有道萬乘之國百戶之
邑民無有不說取民之所說而民取矣民之所說豈
眾哉此取民之要也
愛類篇仁也者仁乎其類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
以便之無不行也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
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
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績所以見致民利也賢人
之不遠海內之路而時往來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
也以民為務故也人主有能以民為務者則天下歸
之矣
說苑君道篇河間獻王曰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
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則我不能勸也故疏河以導之
鑿江通于九派灑五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然而不
怨苦者利歸于民也
獨斷王者臨撫之別名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百
乘之家曰百姓
申鑒雜言篇或曰愛民如子仁之至乎曰未也曰愛
民如身仁之至乎曰未也湯禱桑林邾遷于繹景祠
于旱可謂愛民矣曰何重民而輕身也曰人主承天
命以養(yǎng)民者也民存則社稷存民亡則社稷亡故重
民者所以重社稷而承天命也
遵堯錄臣從彥釋曰人君之所以有天下者以有其
民也民之所恃以為養(yǎng)者以有食也所恃以為安者
以有兵也書曰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昔孟軻氏以民
為貴貴邦本也故有民而后有食有食而后有兵自
子貢問政孔子所答觀之則先后重輕可知矣太祖
建隆初楊泗饑民多死者沈倫請發(fā)軍儲以貸之此
最知本者也況軍儲又出于民乎夫以廩粟賑民固
有召和氣致豐稔之道然水旱無常萬一歲薦饑無
所收取倫之言未為不信也嗚呼太祖可謂善聽言
者也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后世荒淫之君所為不善故君
不知民可畏而知民可虐民不知君可愛而知君可
怨是君民為仇也安得無顛覆之禍
貴耳集泰陵書戒石銘賜郡國曰爾俸爾祿民膏民
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用蜀梼杌中所載孟王昶文
云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長撫養(yǎng)惠綏政存三
異道在七絲驅雞為理留犢為規(guī)寬猛得所風俗可
移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
切是國是資朕之賞罰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
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體朕深思凡二十
四句昶亦可稱后熙陵表出言簡理盡遂成王言
西原約言書曰在知人在安民易曰圣人養(yǎng)賢以及
萬民夫人君之職在安民安民之術在用賢修此二
者而大本舉矣
性理會通程子曰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
可威也民可順也不可強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