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攝勝決擇品
- 顯揚圣教論頌
- (唐)玄奘
- 960字
- 2015-12-27 00:40:03
數相別有處邊際與生起
想善巧攝等勝決擇諸事
心性有二種異熟及與轉
初阿賴耶識種子二應知
執受初明了種子業身受
無心定命終無皆不應理
所緣境相應更互二因性
識等俱流轉雜染污還滅
所依境界力建立心差別
復由七種行難了相應知
所緣無自在住惡所依止
隨緣力所轉心系縛應知
散亂及安住六種十五種
緣境界六等所治心非一
依多境了別各為自業生
心法不應思相似境轉故
引心三分別領位審了相
得失等營為名作意等業
上界無香味大造隨可得
極微無自體非實有七事
微和合不離善惡無自然
三相想外無法處色十二
當知不相應皆假施設有
假有性六種彼皆二過故
三過因非五因相略系合
相依處差別建立有多種
心所緣等故清凈所緣故
四種離系故建立八無為
三界應當知十二相差別
所治及能治唯能損伏種
法王海堿味欲惡趣長壽
多世界共一各二種因緣
意相應四惑遍行而俱起
無記最后滅隨所生彼性
一切生相續現起及與緣
隨眠境粗重各差別二十
隨順自生故種子故事故
生四過失故不凈三因故
業思及思已差別有十三
彼果六三位業決定五種
自業等四種此先熟亦四
復九種當知即二種差別
命終定不定中夭由六因
明了位三心中有或有無
依余有所緣染污心生起
于四種生中及三界五趣
當知世俗諦意解義及說
凈所緣彼性方便名勝義
當知是四種染凈之所攝
未見未經受如病病滅因
當知是四諦各四相四行
遍知等四種因果性差別
彼覺無乖諍法爾證亦然
諦三種唯善復二種應知
當知七依止三種所依性
彼善巧二種四句等廣說
靜慮數障分及彼廣建立
遠離于苦動后后分勝異
近分喜有動唯初能盡漏
亦二種緣聲八等至舍八
現法安樂住能入于現觀
贊說想解脫四種因當知
愛味等當知十種六三種
退相續障治各多種差別
利根及生轉當知無有退
依下地發定離欲后生故
依二乘大乘由二十七相
正方便當知建立于覺分
身等三差別彼影像隨觀
由聞等三智念法無迷惑
彼所治九種作意當知二
修差別有三二種無失壞
為斷于沉掉相應道二種
觀察舍煩惱及為盡三愛
為斷增上慢味所依顛倒
及三心趣入修習于念住
由根等差別建立五唯二
假設五應知三事成圓滿
證轉依不起二因果無退
三因故斷常三果三因記
建立諸功德由十七增上
彼差別無邊治所治障故
思惟義樂苦作意及安住
艱難與相貌殊特非殊特
種性如來說多佛與二乘
五種及十種六六種道理
諸佛妙功能彼果土清凈
解脫與法身等不思無上
雖不用加行先愿力所引
依無為發起所作無二相
宣說諸事法別解脫分別
諸法相十一是經律本藏
諸相與斷滅無失壞方便
彼二果差別是諸經略義
略說瑜伽道緣所聞正法
奢摩他與觀依影像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