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總論
- 明倫匯編皇極典帝運部
- (清)陳夢雷
- 3094字
- 2015-12-27 00:23:58
孔子家語
五帝
季康子問于孔子曰舊聞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實請
問何謂五帝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
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古
之王者易代而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終始相生
亦象其義故其生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囗
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囗配金顓頊配水康子
曰太囗其始之木何如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
木東方萬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
德王天下其次則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康子曰吾
聞勾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元冥為水
正后土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亂稱曰帝者何也
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稱
五帝太囗之屬配焉亦云帝從其號昔少囗氏之子
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
勾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元冥顓頊氏之子曰黎為
祝融共工氏之子曰勾龍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
能業為官職生為上公死為貴神別稱五祀不得同
帝康子曰如此之言帝王改號于五行之德各有所
統則其所以相變者皆主何事孔子曰所尚則各從
其所王之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大事斂
用昏戎事囗驪牲用元殷人用水德王尚白大事斂
用日中戎事囗翰牲用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大
事斂用日出戎事囗騵牲用骍此三代之所以不同
康子曰唐虞二帝所尚者何色孔子曰堯以火德王
色尚黃舜以土德王色尚青康子曰陶唐有虞夏后
殷周獨不配五帝意者德不及上古耶將有限乎孔
子曰古之平治水土及播殖百囗者眾矣唯勾龍氏
兼食于社而棄為稷神易代奉之無敢益者明不可
與等故自太囗以降逮于顓頊共應五行而王數非
徒五而配五帝是其德不可以多也
禮緯
斗威儀
君乘木而王其政升平則福草生廟中朱草別名又
曰南海輸以蒼烏君乘金而王其政頌平芳桂常生
麒麟在郊又曰乘金而王則黃銀見乘水而王為人
黑色大耳其政和平則景云至北海輸以文狐君乘
火而王其政和平梓為常生又曰南海輸以駿馬君
乘土而王其政太平鳳凰集于苑林
呂氏春秋
名類
凡帝王者之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
天先見大螾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
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
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
先見金刃于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
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于周
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
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
其事則水水氣至而不知數備將徙于土
蔡邕獨斷
帝王五運
易曰帝出乎震震者木也言宓犧氏始以木德王天
下也木生火放宓犧氏沒神農氏以火德繼之火生
土故神農氏沒黃德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黃帝沒
少昊氏以金德繼之金生水故少昊氏沒顓頊氏以
水德繼之水生木故顓頊氏沒帝嚳氏以木德繼之
木生火放帝嚳氏沒帝堯氏以火德繼之火生土故
帝舜氏以土德繼之土生金故夏禹氏以金德繼之
金生水故殷湯氏以水德繼之水生木故周武以木
德繼之木生火放高祖以火德繼之
宋書
歷志
史臣按鄒衍五德周為火行衍生在周時不容不知
周氏行運且周之為歷年八百秦氏即有周之建國
也周之火木其事易詳且五德更王唯有二家之說
鄒衍以相勝立體劉向以相生為義據以為言不得
出此二家者假使即劉向之說周為木行秦氏代周
改其行運若不相勝則囗木者金相生則木實生火
秦氏乃稱水德理非謬然斯則劉氏所證為不值矣
臣以為張蒼雖是漢臣生于周接司秦柱下備睹圖
書且秦雖滅學不廢術數則有周遺文雖不畢在據
漢水行事非虛作賈誼取秦云漢土德蓋以是漢代
秦詳論二說各有其義張蒼則以漢水勝周火廢秦
不班五德賈誼則以漢土勝秦水以秦為一代論秦
漢雖殊而周為火一也然則相勝之義于事為長若
同蒼黜秦則漢水魏土晉木宋金若同賈誼取秦則
漢土魏木晉金宋火也難者云漢高斷囗而神母夜
哭云赤帝子殺白帝子然則漢非火而何斯又不然
矣漢若為火則當云赤帝不宜云赤帝子也白帝子
又何義況乎蓋由漢是土德土生乎火秦是水德水
生乎金斯則漢以土為赤帝子秦以水德為白帝子
也難者又曰向云五德相勝今復云土為赤帝子何
也答曰五行自有相勝之義自有相生之義不得以
相勝廢相生相生廢相勝也相勝者以土勝水耳相
生者土自火子義豈相關
冊府元龜
帝運
昔雒出書九章圣人則之以為世大法其初一曰五
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帝王之起
必承其王氣太古之世鴻荒樸略不可得而詳焉庖
犧氏之王天下也繼天之統為百王先實承木德以
建大號三墳所紀允居其首蓋五精之運以相生為
德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乘時迭王以昭統
緒故創業受命之主必推本乎歷數參考乎征應稽
其行次上承天統春秋之大居正貴其體元而建極
也前志之論閏位謂其非次而不當也共工氏任智
刑以御九域霸而不王雖承太昊之后而不齒五德
之序神農氏以火承木故為炎帝軒轅有土德之瑞
故號黃帝少昊以金德王故號曰金天氏顓頊以水
德王號曰高陽氏帝嚳以木德王號曰高辛氏帝堯
以火德王號曰陶唐氏帝舜以土德王號曰有虞氏
以上皆承運更起應期正位參列五辰之次而克當
統紀至于正朔服色之改度戎祀朝會之所尚記籍
斯逸罕得而述焉夏后氏受有虞之禪是謂金德正
用建寅其色尚黑商湯伐夏以水德王正用建丑其
色尚白周武以水德王正用建子其色尚赤三代之
際各居一統錯綜其數以通其變順三微之序極三
才之致咸享祚長久蓋得天歷之正也三季之衰秦
兼天下獨推互勝不當正統漢祖以斷蛇之符上系
成周是為火德起自沛中旗幟皆赤至文帝時魯人
公孫臣推終始之傳謂漢承秦當用土德土德之應
黃龍當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時丞相張蒼引河決
金堤以為漢當水德以十月為正其色外黑內赤遂
罷公孫臣之議明年黃龍見成紀乃用土行改歷服
色而賈誼亦以為然孝武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
黃數用五蓋以秦為水德據漢土而克之從所不勝
遂順黃德劉向父子以為帝出乎震故庖犧氏姓受
木德以母傳子終而復始自農軒歷唐虞三代漢得
火行上合天統當時雖建厥議未克遵行世祖中興
乃用其說魏氏始基有黃星之應又太史丞許芝言
戊寅龍見此受命之符最著明者也又易運期讖有
黃氣授真人出之言又太微中黃帝座常明赤帝座
常不見以為黃家興而赤家衰亡之漸又熒惑失色
十有余年蘇林董巴等又言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
舜同祖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之
火于行運合于堯舜授受之次既而受漢禪改元黃
初議更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同律度量以乘土行以
夏數為得天即用夏正而服色尚黃然尚循漢正朔
弗之改也明帝在東宮著論以為五帝三王雖同氣
共祖各不相襲正朔自宜改變以明受命之運即位
久之從高堂隆之議乃推三統之次以魏得地統遂
用建丑之月為正月服色尚青犧牲用白戎事乘黑
首白馬建大赤之旗朝會建大白之旗齊王嗣位以
夏正得天改用建寅為正月晉武泰始二年有司舉
唐堯舜禹不易祚改制至于湯武始推行數今晉繼
三皇舜禹之跡應天受禪宜用前代正朔服色如虞
遵唐故事而史臣之記晉為金行服色尚赤后魏道
武天興初始詔有司議定行次有司曰國家繼黃帝
之后宜為土德有土畜之瑞及黃星之符遂從土德
服色尚黃數用五犧牲用白行夏之正孝文太和中
下詔以丘澤初制配尚宜定五德相襲論有異同乃
令百辟集議高閭以為漢用火德征斬蛇之符上繼
于周棄秦之暴越惡承善不以世次為正自時厥后
乃以為常魏承漢火生土故魏為土德晉承魏土生
金故晉為金德趙承晉金生水故趙為水德燕承趙
水生木故燕為木德秦承燕木生火故秦為火德今
魏宜承秦為土德李彪崔光等以為宜紹晉金德不
當次于僣偽建議各殊稱年不定既而穆亮等大臣
共議宜上承晉世定為水德孝文下詔特從其說后
周革命有赤雀之祥符群臣奏議請更正朔定為木
行以承水德服色尚烏隋文受禪次用火德以有赤
光之瑞車服旌旗悉皆尚赤而帝服戎服悉皆以黃
唐氏承統盛德在土至開元中有請改為金德者終
報罷之天寶中令諸衛緋色幡改為赤黃色以應土
德朱梁建國如秦之暴雖宅中夏不當正位同光纘
服再承絕緒晉承唐后是為金德漢氏承晉實當水
行周祖即位之初有司定為木德自伏羲氏以木王
終始之傳循環互周至于皇朝以炎靈受命赤精應
讖乘火德而王混一區夏宅土中而臨萬國得天統
之正序
王文錄補衍
五德主運
木火土金水是為五行其神謂之五帝古之王者易
代改號取法五行五行更王始終相生亦象其義也
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東方也屬巽巽為風萬物之
初皆出焉是故帝王則之首以木德王其次則以所
生之行轉相承也所尚則各從其所王之德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