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用氣

每日一夕,旦夕者,是陰陽轉換之時。凡旦夕五更初,暖炁至,頻申眠開目,是上生氣至,名日陽息而陰消;暮日入後,冷炁至,慄慄然,時乃坐睡倒時,是下生氣至,名日陽消而陰息。暮日入後,冷氣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萬物體中,代謝往來,無一時休息。一進一退,如晝夜之更迭,如河海水之潮汐,是天地消息之道也。面向午,展兩手於膝上,徐徐授捺支節,口吐濁氣,鼻引清氣,凡吐去故炁,亦名死炁。納者,納取新炁,亦名生炁。故老子經云:玄牝之門,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言口是天地之門,可以出納陰陽死生之炁也。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拓右拓,上拓下拓,前拓後拓,瞋目張口,仰頭拔耳,挽髮捩腰,咳嗽發陽震動,雙作隻作,反手為之。然後掣足仰展,數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內觀之法。想見空中太和元氣,漸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晴雲入山,入皮入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支五藏,皆受其潤,如水滲入地,若徹則覺腹中有聲汨汨然。意專思存,不得外綠,斯須則元氣達於氣海,須臾則自達於涌泉,若徹則覺身體振動,兩腳蜷屈,亦令林坐有聲拉拉然,則名一通。一通兩通,乃至日別得三通五通,則覺身體潤澤,面色光澤,膚毛潤悅,耳目精明,令人食美力健,百病皆去。五年十歲,長存不忘,得滿千萬通,則去仙不遠矣。

調氣法

彭祖曰,和神導氣之道,當得密室閉戶,安林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外,冥目閉炁於胸膈中,以鴻毛著鼻上而不動,經三百息,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如此則寒暑不為害,蜂薑不能毒,壽三百六十歲,此鄰於真人也。

彭祖曰,道不在煩,但能不思衣食,不思聲色,不思勝負,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榮辱,心無煩,形勿極,而兼之導引行氣不已,亦可長生,千歲不死。凡人不可無思,當以漸遣除之。人身虛無,但有游炁,炁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諸病競起。故善攝養者,須知調氣方焉。

調氣方

治萬病大患,百日生眉鬢也,餘者不足言。凡調炁之法,夜半後,日中前,氣生得調;日中後,夜半前,氣死不得調。調氣時仰外,將鋪厚軟,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兩腳,兩手握大母指節,去身四五寸,兩腳相去四五寸,引氣從鼻入足,即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氣悶,從口細細吐出盡,還從鼻細細引入,出氣一準前法。

若患寒熱及卒患癱腫,不問日中後,患未發前一食問即調。如其不得好差,明日依前式更調之。

若患心冷病,氣即呼出。

若熱病,氣即吹出。

若肝病,即噓出。

若肺病,即呵出。

若脾病,即嘻出。

若腎病,即咽出。

夜半後八十一,鸚嗚前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食時四十五,巳時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

治病有四:一冷、二癥、三風、四熱。右若有患者,安心此法,無有不差也。

凡百病不離五藏,事須識其相類,善以知之。

心藏病者,體冷熱。相法,心色赤,患者夢中見人者,赤衣赤刀,杖火怖人。治之法,用呼吹二氣,屬心,呼治冷,吹治熱。

肺藏病者,體胸背滿脹,四肢煩問。相法,肺色日,患者喜夢見美女美男詐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治法,用噓黑出。

肝藏病者,愁憂不樂,悲思不喜,頭眼疼。相法,肝色青,夢見人著青衣,持青杖,或獅子虎狼來恐怖人。治法,用呵黑出。

脾藏病者,體上游風習習,痛悶疼。相法,脾色黃,通土色,或作小兒擊歷人取猶人,或如游風團孿轉。治法,用唏氣出。

腎病者,體冷而陰衰。相法,腎色黑者,夢見黑衣持黑杖怖人。治法,用咽氣出之。

凡用大呼三十遍,細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氣入,口中出吐氣,當令聲相逐,呼字而吐之。熱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細吹十遍。吹物之法,吹當使字氣聲似字。心悶者,用大噓三十遍,細噓十遍。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細呵十遍。心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細唏十遍。有冷者,用大咽五十遍,細咽三十遍。

此十二種調氣法,若有病者,依此法恭敬用心,無有不差。皆須左右導引三百六十遍,乃為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阳新县| 黄平县| 常山县| 宝山区| 连平县| 巴东县| 泗洪县| 平顶山市| 吉隆县| 桐乡市| 衡东县| 水城县| 革吉县| 喀喇沁旗| 连城县| 岳阳县| 鹤山市| 马关县| 宜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乐至县| 太保市| 蛟河市| 淅川县| 瓦房店市| 西华县| 天镇县| 玉溪市| 凌海市| 隆尧县| 丹巴县| 阳高县| 措美县| 老河口市| 徐水县| 浦城县| 白河县| 张家港市| 昂仁县|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