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惟海疆巨鎮,韜黔資御侮之才;冊府殊榮,竹帛著褒勛之典。伸國威而敵愾,思切鼓鼙;書臣績以表阡,銘同鐘鼎。爾原任福建臺灣鎮總兵加提督銜愛新泰赳桓賦質,步代宣勞。早樹幟于前鋒,克嫻軍律逮搴旗于遠徼,洊歷戎行,洎乎專閫總吳會之師,移節扼閩疆之要。肅牙門之虎旅,士奮干城;靖蠻嶠之妖氛,郡資保障。蜂屯蟻聚,登陴益固夫軍心;囗掃風馳,喻檄早寒夫賊膽。正幸狼烽早息,徐籌增壘之防;何期鯨海方恬,遽覽遺章之告。壯心未沫,常懸捧日之忱;勇略誰儔,空擬凌煙之錫。謚之壯勇,象厥生平。于戲!百戰之英風猶在,未忘犀甲于鯤身;九京之精氣長存,式煥龍章于馬鬣。嘉哉偉略,視囗囗珉。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六○頁。
三二九、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福撫趙慎畛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兼福撫趙奏前事一折,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主政承。
閩浙總督兼署福建巡撫臣趙慎畛跪奏為水師提督循例赴臺考拔營伍、稽查地方、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竊臣恭查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內欽奉上諭:臺灣孤懸海外,遠隔重洋,民情刁悍,奸徒易于滋事,嗣后著該省將軍與督撫提督分年輪值一人,前渡臺灣,實力稽查整頓,倘有骫法貪黷等情,據實參辦。但重洋涉險,如該將軍、督撫、提督內有年逾七十者,免其前往,以示體恤等因。欽此。又于嘉慶十一年三月內奉上諭:嗣后該省將軍、總督、巡撫及水陸兩提督均著自本年為始,輪次親赴臺灣,將該處營汛操防等事,逐一認真詳細察核,事竣后專折奏報等因。又嘉慶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諭:臺灣窵處海外,俱系漳、泉、粵民人雜處,素性強悍,總須時有大員前往巡閱。嗣后每隔二年,著輪赴臺灣巡查一次,用資彈壓等因,欽此各在案。自嘉慶二十五年前任水師提督臣王得祿赴臺查閱后,計至道光三年,應值陸路提督前往。茲準水師提督許松年咨稱:該提督欽奉恩命提督福建水師,統轄臺澎官囗,所有內地營伍洋面,業經遍歷周查,惟臺灣遠在海外,該提督從前追剿逆匪,曾至其地,今歷十有余載,該處地方情形,未免今昔異宜,不可不親往查察,咨請將本年巡臺之差,奏明該提督前往,以便將營伍操防等事,詳悉察辦。至本年臺澎餉銀,已委護理澎湖副將沈朝冠督運,擬俟餉銀到廈,妥為裝配兵船,定期四月十六日,督同該護副將沈朝冠等登舟,俟風東渡等因前來。
臣查臺灣系海外要區,民情刁悍,是以向系必須大員前往稽察,用資彈壓。本年輪應陸路提督巡臺,今水師提臣許松年以臺灣地方緊要,從前雖因剿捕前往,已歷十有余年,恐今昔情形不同,必當親往巡察,并可校閱營伍,稽查地方。臣亦以臺灣重地,遠隔重洋,大小營員是否均屬可靠,囑令該提督到臺后逐一察看,并向總兵觀喜詳細咨詢。如有辦事因循、操防未能得力及與臺地不甚相宜之人,均須確切查明,以便分別撤參,使海外營務,不致日就廢弛。現在臺灣餉銀護運委員沈朝冠尚未放洋,即咨令提臣許松年就近配坐餉船,督運赴臺,益昭慎重。除到臺查閱情形,由該提督自行陳奏外,所有本年水師提督往臺巡查緣由,臣謹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再福建巡撫系臣兼署,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奏。
道光三年五月十一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十本九二六~九二七頁。
三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慎畛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趙奏前事一折,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道光三年月日。
閩浙總督臣趙慎畛、福建巡撫臣孫爾準跪奏為已革守備于前護游擊任內、在洋巡緝、索詐商船米石、審訊定擬、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竊據福建晉江縣船戶蔡扎并民人吳得呈稱:販運臺米六百六十五石赴省糶賣,在洋遭風,船篷擊損,收泊海壇竹嶼地方。突有護海壇右營游擊王承化到船查驗,藉米無照,將船扣留,喝令隨緝首民陳贊等搬米二百余石,呈乞究追等情。當經前署督臣顏檢批司,移提守備王承化嚴訊究辦。由司飭據福州府提訊,王承化恃無質證,狡供抵賴,錄供通詳。經臣趙慎畛以王承化原名王水,本系洋盜投首,聲名狼藉,現有被控擾累之案,野性未馴,附片奏請革職。奉上諭:王承化著革職,仍交該督嚴加管束,毋任流而為匪。如敢滋生事端,即著從重治罪等因。欽此。當即轉行欽遵。并飭據海壇營押解應訊外委林世勛、兵丁林安海、李逢益、沈元興、康朝安到省發府質審去后。茲據福建按察使邱鳴泰,督同福州府知府方傳穟,審擬解勘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