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六日題,八月二十二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李侍堯疏稱:福建臺灣府嘉義縣原設守備一缺,準將軍臣福康安奏請將守備改設都司,仍將守備移在斗六門駐札,準到部覆,應如所請,添設都司一缺應作為調缺,于內地都司內揀員調補等因。查臺灣北路左營守備原系駐札嘉義縣城,今該縣守備改設都司,系甫經新設要缺,必須干練之員方克勝任。臣于內地都司內詳加揀選,查有邵武城守右營都司定柱,年力強壯,弓馬可觀,諳練營伍,以之調補嘉義縣都司,洵堪勝任,于新設都司之缺人地相宜等因,具題前來。查福建臺灣府嘉義縣原設守備一缺,先經將軍公福康安奏該處為全郡適中之地,應改設都司一員等因,經軍機大臣會同臣部議覆,將添設都司一缺作為調缺,于該省內地都司內揀員調補,奏準在案。今該督既稱該縣守備改設都司,系甫經新設要缺,必須干練之員,方克勝任,查有邵武城守右營都司定柱,年力強壯,弓馬可觀,諳練營伍,調補嘉義縣都司,洵堪勝任等語,應如所請,定柱準其調補福建臺灣府嘉義縣都司。該員系對品調補,毋庸送部。恭候命下,臣部換給札付,令其任事。所遺福建邵武城守右營都司,系陸路部推之缺,照例歸入月分推補。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十四日,經筵講官議政大臣署吏部尚書兼署兵部印務鑲藍旗漢軍都統署正藍旗滿洲都統臣綽克托、經筵講官尚書降一級從寬留任臣彭元瑞、戶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事務臣汪承霈、右侍郎正黃旗蒙古副都統署正藍旗蒙古副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總理工程事務臣伊齡阿、右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囗〈金英〉、武選清吏司掌印郎中臣敷森布、郎中臣胡時顯、員外郎臣存格、員外郎臣王錕、員外郎臣宋維琦、主事臣福昌、主事臣祿明、主事臣富倫布、主事臣達德、主事臣伍保、主事臣周元鼎、候補主事臣張裕寧、候補主事臣楊照、候補主事臣張丙震、候補主事臣徐逄豫、額外主事臣高樂生。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四頁。

二六六、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議政大臣署吏部尚書兼署兵部印務鑲藍旗漢軍都統臣綽克托等謹題為請調移駐守備、以裨地方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李侍堯題前事內開:竊照福建臺灣南路營守備邵振綱于前署該營都司任內,因饋送夫價及得受包差開賭錢文案內,輕將軍臣福康安奏參革職治罪,接準部覆,所遺員缺,例應遴員調補。茲查臺灣南路營守備原駐鳳彈汛,業經將軍臣福康安具奏,請將鳳彈一汛裁減,以水底寮地方險僻,應移撥鳳彈汛守備在該處駐守,部議覆準在案。今鳳彈汛守備既已裁減,移駐水底寮地方駐守,其水底寮守備系新移駐守要缺,必須干練之員方克勝任。臣隨會商提臣于內地陸路各營現任守備內詳加揀選。查有福寧鎮標左營守備顧燾,年四十四歲,系貴州黎平府開泰縣人,由武舉出身,歷升今職,任內并無參罰案件。該員弓馬可觀,諳悉營伍,堪以調補臺灣南路營水底寮守備,于營伍地方均有裨益。該員系對品調補,毋庸送部引見,合并聲明。除飭取履歷另咨送部外,臣謹會同署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柄、陸路提督臣梁朝桂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再福建水師提督臣蔡攀龍現在臺灣,尚未內渡回任,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題請旨。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十九日題,九月初二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閩汛總督李侍堯疏稱:福建臺灣南路營守備邵振綱革職員缺,例應遴員調補。查臺灣南路營守備原駐鳳彈汛,今移駐水底寮地方,系新移駐守要缺,必須干練之員,方克勝任。臣于內地陸路各營守備內詳加揀選。查有福寧鎮標左營守備顧燾,弓馬可觀,諳悉營伍,堪以調補臺灣南路營水底寮守備,于營伍地方均有裨益等因,具題前來。查福建臺灣南路營水底寮守備系新移陸路題調之缺,顧燾現任福寧鎮標左營守備,任內并無事故,調補守備與例相符。該督既稱該員弓馬可觀,諳悉營伍,堪以調補臺灣南路營水底寮守備,于營伍地方均有裨益等語,應如所請,顧燾準其調補福建臺灣南路營水底寮守備。該員系對品調補,毋庸送部。恭候命下,臣部換給札付,令其任事。所遺福建福寧鎮標左營守備,系陸路部推之缺,照例歸入月分推補。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十五日,經筵講官議政大臣署吏部尚書兼署兵部印務鑲藍旗漢軍都統署正藍旗滿洲都統臣綽克托、經筵講官尚書級一級從寬留任臣彭元瑞,戶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左侍郎事務臣汪承霈、右侍郎正黃旗蒙古副都統署正藍旗蒙古副都統總管內務府大臣總理工程事務臣伊齡阿、右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囗〈金英〉、武選清吏司掌印郎中臣敷森布、郎中臣胡時顯、員外郎臣存格、員外郎臣王錕、員外郎臣宋維琦、主事臣祿明、主事臣富倫布、主事臣達德、主事臣福昌、主事臣玉岱、主事臣五保、主事臣周元鼎、候補主事臣張裕寧、候補主事臣楊照、候補主事臣張丙震、候補主事臣徐逢豫、額外主事臣高樂生。

旨:顧燾依議調補,余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五頁。

二六七、臺灣總兵奎林題本

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駐札臺灣府臣奎林謹題為恭報微臣接印任事日期、仰祈睿鑒事:竊臣欽奉諭旨:臺灣鎮總兵員缺,著加恩將奎林補授,欽此。欽遵業經恭折奏謝天恩在案。臣隨迅速起程,馳赴福建,由蚶江登舟候風渡海,于十月十七日抵臺灣府城。隨于本日,準臺灣鎮總兵臣普吉保差委中軍游擊潘國材赍送欽頒鎮守福建臺灣總兵官銀印一顆、王命旗牌十面桿副、未填用火牌三張、節奉上諭圣訓諸書、及恩賞銀兩前后買典官莊文契等項前來。臣隨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受訖。即于本日接印任事。所有一切地方營伍事宜,容臣次第辦理外,合將微臣接印任事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題聞。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七日,鎮守福建臺灣等處掛印總兵官駐札臺灣府臣奎林。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六頁。

二六八、戶部「為內閣抄出奎林奏」移會

戶部為移會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奎林具奏前事一折,相應抄錄原奏移會可也。須至移會者。計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臣奎林跪奏為降調守備、懇祈留任、恭折請旨事:竊照斗六門守備吳大瑞,因兵丁林有信、江飛隴等械斗案內部議降二級調用。該守備吳大瑞于所管兵丁械斗,不能約束,應令內渡,聽候降補。但查斗六門為緊要之區,該守備吳大瑞于查拿賊匪,頗屬留心。如榜示著名匪犯林安,訪知蹤跡,即經改裝,帶同兵丁拿獲。又會同嘉義縣拿獲匪犯張左、簡助二名,又拿獲張祿一名,均經臣聲明具奏在案。現在臺灣仍有應緝逸匪,如各營將備認真訪拿,實于地方有裨。合無仰懇天恩,將該守備吳大瑞暫行仍留斗六門守備之任。其應食廉俸,即照部議降二級支領。倘該守備始勤終怠,稍有疏忽,臣即據實參奏,從重治罪。如果認真緝拿,續獲逸匪多名,再于三年班滿內渡之日,可否開復,另行請旨。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訓示。謹奏。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十二日奉旨:吳大瑞準其暫留斗六門守備之任,其應得廉俸仍照所降之級支領,如果倍加奮勉,續有緝獲匪犯,俟三年班滿時,再行奏請開復。欽此。于本月十八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四二頁。

二六九、兵部「為內閣抄出大學士公阿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大學士公阿等奏前事一折,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大學士公阿等奏為遵旨議奏事:內閣抄出閩督伍等奏查明臺灣各營饋送包賭之員弁審擬治罪一折,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八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二十四日抄出到部。該臣等會同兵部會議得:據閩督伍奏稱:竊照前將軍臣福于臺灣柴大紀貪縱營伍案內,各營饋送夫價,兵丁縱令包差曠伍,甚至索取庇賭陋規,將都司邵振綱等三十余員審擬,分別〔囗囗〕新疆革職,并聲明四十八年柴大紀到任后,有升調他省降革事故及班內調回各省員弁,供應一體從重辦理,恭折奏蒙圣鑒,一面咨明前督臣李侍堯飭行臺灣鎮確查在案。茲據臺灣鎮并藩臬兩司查明具詳前來。臣覆查福康安原奏,柴大紀四十八年十一、十二等月巡查南北兩路,按營收取夫價,均系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分股攤派匯繳。又南北兩路兵丁包差錢文,系代班之兵及署內目兵收受。自柴大紀到任,遇事婪索,遂致各營守備及千總、把總亦零星派繳錢文。惟都司以上及鎮標三營都守營守備并無分肥染指又南北兩路兵丁,遇有開賭之處,每處勒索。四十八年以后,兵丁所得錢文,均與本管營員陸續分用。內鎮標中、左、右三營千總、把總均得為添補值月之費,城守營千總、把總亦與兵丁分得。惟守囗囗無得受。是饋送夫價,南北兩路自都司以至千總把總,皆出自攤派。其各營備弁,或得包差,或得庇賭錢文,亦悉系零星陸續分肥,未便以贓數多寡區別,致有輕縱。復行臺灣鎮按營查明各員弁,一并核議。并據藩司伊轍布、署臬司王慶長擬議詳覆前來。除陣亡、被害、病故營員毋庸置議外,將饋送夫償、得受包差庇賭之守備孔彪等二十五員,均革職擬遣;縱容兵丁收受錢文之已革把總蘇高升等三員,擬以枷責;失察弁兵庇賭得錢之勒休參將陳廷鈺等三員革職等因,具奏前來。

查上年六月,臣部議覆將軍福奏查辦臺灣柴大紀貪縱營私案內,究出各營饋送夫價,得賄縱容兵丁包差庇賭之都司邵振綱等三十余員,分別擬發新疆革職,并聲明柴大紀到任后有升調他省降革事故及班滿調回內地各員弁,俱應一體查明,從重辦理等因,奏準咨行在案。今據閩浙總督伍等奏稱,查乾隆四十八年柴大紀到任后,除陣亡、被害、病故各員毋庸置議外,所有饋送夫價,又得受包差庇賭錢文之南路營守備孔彪、千總馬奇勛、陳興、把總吳一鳴、南路下淡水營把總鍾憲周、北路中營把總張榮、左營千總康升、把總虞保麟、右營署守備千總孫廷邦、守備李希仁、千總董其亨、把總吳登漢、蘇名升、張龍、北路淡水營把總王洪及并未饋送夫價亦得受兵丁包差賭博陋規之臺灣鎮中營把總吳奇、何見龍、許升、左營把總陳士勝、石國揚、陳龍、右營千總黃運連、把總陳得、吳連春、林朝龍二十五員,均請斥革,一體發往新疆等語。應如該督等所奏,守備孔彪等二十五員均革職從重發往新疆效力贖罪,以示懲儆。仍令該督等查明,將在閩各員,照擬發遣。其已經另案參革及患病勒休回籍各員,即飛咨各原籍督撫,將各該員革職照擬辦理。

該督等奏稱另案斥革之北路中營把總蘇高升、左營把總陳朝瑞、沈國旺,均于柴大紀四十八年九月到任后,于十月內斥革,雖即離營,但原奏南北兩路包差,處處皆有,系代班之兵丁等收受錢文,并不早為查禁,即屬縱容,未便因其業經斥革,稍為寬貸。應各于原籍地方枷號二個月,滿日重責示懲等語。應如該督等所奏完結。

該督等又稱,曾任臺灣城守營勒休參將陳廷玨城守營左軍守備降補把總孫泰元、右軍守備降調之侯世臣,于該營弁兵庇賭得錢,毫無查察,應請革職,以為玩誤營伍者儆,并曉示臺灣各營,共昭烱戒等語。亦應如該督所奏,將勒休參將陳廷玨、守備降補把總孫泰元、守備推升貴州都司續經降調之侯世臣等三員,均革職,仍令該督詳悉曉示各營,務使觸目警心,勿蹈前轍,以囗囗囗囗囗。

囗督等附片奏稱,饋送包差各案內有在軍營囗囗囗囗囗囗囗守備鄭玉楷、陳大成、千總袁良禧、賴國振、把總游國通、藍國寶曾任臺灣,俱在四十八年以后,亦應照例查

辦,分別發遣。但倪賓等曾在軍營隨同打仗,著有勞績等語。查倪賓等各員,前經將軍福奏明移咨督臣李侍堯照例查辦,嗣后未據將各員等情罪查核具奏。其饋送夫價并得受陋規銀兩數目,應行擬罪之處,仍令該督等詳細查核定擬,具奏到日,臣部再行案議。臣等謹將擬議緣由恭折具奏等因。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十六日發報具奏,十八日奉旨:把總虞保麟、陳龍饋送柴大紀夫價,又得受包差庇賭錢文,擬以發往新疆,實屬罪所應得。孫泰元于該管兵丁庇賭得錢,毫無覺察,本亦應照部議革職,第念該員弁等前在臺灣,曾經帶兵出力,虞保麟、陳龍著改為革職留任,十年無過,方準開復:所得錢文,仍著查明按數追繳。孫泰元著改為革職留任,照例開復。余依議。欽此。于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二十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四一~一四二頁。

二七○、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伍奏參將魯安邦署副將一折,除行文完結外,相應抄錄原奏移會貴處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四年十月初六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南和县| 泾阳县| 宣威市| 土默特左旗| 镇坪县| 苗栗市| 娱乐| 镇巴县| 绥芬河市| 永胜县| 鸡西市| 海兴县| 乌鲁木齐县| 五大连池市| 来凤县| 自贡市| 保德县| 始兴县| 利辛县| 南投县| 金阳县| 邮箱| 徐汇区| 富民县| 大同县| 治县。| 海口市| 曲阳县| 甘孜| 上犹县| 林周县| 牡丹江市| 德庆县| 毕节市| 体育| 宁安市| 孟州市| 东城区| 嵩明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