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臣李跪奏為甄別年滿千總遵例匯奏事:竊照各營千總六年俸滿及臺灣千總三年俸滿;例應分別保送、留任、勒休,年底匯折奏聞,其已經六年者下次改為三年甄別一次等因遵行在案。今乾隆五十二年分閩省各營千總,多因帶兵前赴臺灣剿捕逆匪,現在軍營未經逐加考驗,應請俟凱旋各弁回營之日,容臣覆加甄別,另行具奏外,所有浙江省年滿千總,經臣先后考驗,分別留任、斥革咨部,其未屆甄別千總,凡有不守官箴以及年過六旬者,亦經隨時咨部斥革、勒休在案。共計留任者六員,勒休斥革者四員。臣仍不時留心察驗,如有弓馬生疏、操防懶惰之弁,立即據實分別參革,斷不敢稍事姑容,致滋玩誤。茲屆匯奏之期,除將甄別浙江省千總名數繕具清單;敬呈御覽外,臣謹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謹奏。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奉朱批:該部知道,欽此。謹將乾隆五十二年分浙江省甄別過年滿千總,開列清單恭呈御覽。計開:初屆六年俸滿留任千總四員高發瑞、楊瑛、陳松年、林鳳銓,前屆六年俸滿留任、今屆三年甄別仍留原任千總一員夏沛霖,前屆六年俸滿及初次甄別均準留任、今屆二次甄別仍留原任千總一員周豐盛,前屆六年俸滿留任、今屆三年甄別斥革千總一員徐飛鸞,未屆甄別年過六旬勒休千總一員王國忠,未屆俸滿另案斥革千總二員徐登山、金殿選。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二九頁。
二六一、福建水師提督蔡攀龍題本
參贊福建水師提督統轄臺灣水陸官兵事務暫駐臺灣府臣蔡攀龍謹題為恭報微臣接印事日期、仰祈睿鑒事:竊臣于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十七日,在嘉義軍營接到協辦大學士總督將軍公臣福康安咨開:本年正月二十三日,欽奉諭旨:福建水師提督員缺,著蔡攀龍調補,欽此,欽遵。臣隨于是日起程,十九日抵臺灣府城,專差金門鎮標左營守備謝恩詔赍領欽頒福建水師提督銀印一顆到臣。隨恭設香案,望闕叩頭祗受。即于是日啟印任事。業經恭折奏謝天恩在案。所有王命旗牌、暨節奉上諭、圣訓書籍并皇輿全圖、火牌、文卷等項,俱收存廈門提督衙署。除檄行提標中軍參將王祖烈逐一查明看管外,謹將微臣接印任事日期,恭疏題報,伏乞皇上睿鑒,施行。為此具本謹具題聞。乾隆五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參贊福建水師提督統轄臺灣水陸官兵事務暫駐臺灣府臣蔡攀龍。
旨:該部知道。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頁。
二六二、兵部「為兵科抄出議覆將軍公福等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兵科抄出議覆將軍公福等奏特克什布等補副將一折,本部業經議覆完結,相應抄錄粘單,移會貴處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五月日。
兵部謹題為將備員缺分別揀選升補恭折奏請圣鑒事:內閣抄出將軍公福等奏請參將特克什布等升補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一折,于乾隆五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月二十五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將軍公福等奏稱:竊照軍營遇有員缺,應于打仗出力人員內奏請升補。茲福建延平協副將員缺,查有泉州城守營參將特克什布打仗奮勇,應請即以升補。所有泉州城守營參將員缺,查有提標后營游擊張無咎打仗奮勇,營伍留心,堪以升補。所遺提標后營游擊員缺,查有長福營右軍都司馬元勛打仗奮勇,堪以升補。所遺長福營右軍都司員缺,查有提標后營守備哈景泰堪以升補。所遺提標后營守備員缺,請以漳州城守營千總沈勇云升補。又長福營參將現在出缺,查有汀州鎮標中營游擊海亮打仗奮勇,才具明干,應請即以升補。所遺汀州鎮標中營游擊員缺,查有興化協左營都司譚綸邦打仗奮勇,堪以升補。所遺興化協左營都司員缺,查有督標左營守備張奉延堪以升補。所遺督標左營守備員缺,請以汀州鎮標左營千總董國瑞升補。又福寧鎮標中營游擊現在出缺,查有延平協右營都司吳壯圖打仗奮勇,應請即以升補。所遺延平協右營都司員缺,查有奉旨以都司補用之莊錫舍屢著勞績,堪以請補。又水師提標后營游擊現在出缺,查有金門鎮標左營守備謝恩詔堪以升補。所遺金門鎮標左營守備員缺,請以水師提標左營千總許廷桂升補。又金門鎮標左營游擊現在出缺,查有水師提標右營守備曾紹龍堪以升補。所遺水師提標右營守備員缺,請以金門鎮標右營千總蘇大鵬升補。又南澳鎮標左營游擊現在出缺,查有水師提標后營守備李得勝堪以升補。所遺水師提標后營守備員缺,請以閩安協右營千總陳景清升補。又連江營守備員缺,查有臺灣鎮標右營守備陳明德堪以調補。所遺臺灣鎮標右營守備員缺,請以臺灣鎮標右營千總吳攀龍升補。又建寧鎮標中營守備員缺,請以揀發閩省候補守備徐萬寧補授。又貴州古州鎮標右營都司員缺,查有貴陽營守備劉廷奇堪以升補。所遺貴陽營守備員缺請以威寧鎮標右營千總袁斌升補。又貴州提標左營守備員缺,請以遵義協左營千總李芝升補。再廣東提標前營游擊劉越,前于鹿仔港失陷案內奏參,降為都司,仍留軍營效力,尚未補缺。該員被參之后,頗為奮勇,帶兵打仗,倍加出力,經歷著有勞績?,F已令其帶兵回粵,仰懇天恩,將劉越仍留游擊之任,照例定限三年,另請開復等因具奏前來。查定例軍營所出之缺,盡歸軍營出力人員量功升用;又定例陸路游擊以上歷俸二年、都司以下歷俸三年、水師人員歷俸一年始準保題;又定例福建水師游擊員缺,準其于水師都司、守備內通融題補各等語。查現在奏到副將一缺、參將二缺、游擊六缺、都司四缺、守備十缺,俱系軍營所出之缺,陸路參將特克什布、都司馬元勛、吳壯圖、守備哈景泰、張奉廷、劉廷奇、千總吳攀龍、袁斌歷俸俱滿三年,水師守備曾紹龍、李得勝、千總許廷桂、蘇大鵬、陳景清歷俸均滿一年,任內俱無事故,揀發守備徐萬寧亦無事故,莊錫舍系奉旨以都司補用之員,以上各員今奏補副將、游擊、都司、守備各缺,均與例相符,應如所請,特克什布準其升補福建延平城守副將,馬元勛準其升補福建陸路提標后營游擊,吳壯圖準其升補福建福寧鎮標中營游擊,曾紹龍準其升補福建金門鎮標左營游擊,李得勝準其升補閩粵南澳鎮標左營游擊,哈星泰準其升補福建長福營右軍都司,張奉廷準其升補福建興化城守左營都司,莊錫舍準其補授福建延平城守右營都司,劉廷奇準其升補貴州古州鎮標右營都司,許廷桂準其升補福建金門鎮標左營守備,蘇大鵬準其升補福建水師提標右營守備,陳景清準其升補福建水師提標后營守備,吳攀龍準其升補福建臺灣鎮標右營守備,徐萬寧準其補授福建建寧鎮標中營守備,袁斌準其升補貴州貴陽營守備。臺灣右營守備陳明德任內亦無事故調補守備,亦與例相符,應準其調補福建連江營守備。俟命下之日,臣部各給與札付,令其任事。至陸路游擊張無咎、千總董國瑞、水師守備謝恩詔,俱歷俸未滿年限;游擊海亮、千總沈勇云均有降級留任之案;千總李芝有盜案停升限緝之案;都司譚綸邦現有服制未滿;升補各缺,均與例未符。但該員等系軍營打仗出力之員,與尋常保題者不同,相應請旨,可否將張無咎準其升署福建泉州城守營參將,海亮準其升署福建長福營參將,譚綸邦準其升署福建汀州鎮標中營游擊,謝恩詔準其升署福建水師提標后營游擊,董國瑞準其升署閩浙督標左營守備,沈勇云準其升署福建陸路提標后營守備,李芝準其升署貴州提標左營守備之處,恭候欽定。如蒙俞允,臣部給與署札,令其任事,仍俟扣滿親喪、歷俸年限及事故開復之日,再行題請實授。游擊張無咎引見未滿三年,守備陳明德系對品調補,沈勇云系回任候推之員,徐萬寧系揀發閩省候補之員,均毋庸調取引見。參將特克什布、游擊海亮、都司馬元勛、譚綸邦、吳壯圖、守備哈景泰、張奉廷、劉廷奇俱引見已滿三年,守備謝恩詔、曾紹龍、李得勝均系越缺題升,以都司用之莊錫舍并千總董國瑞、許廷桂、蘇大鵬、陳景清、袁斌、李芝俱系未經引見之員,應令各該督給咨該員等赴部補行引見。其奏補臺灣右營守備之千總吳攀龍,亦系未經引見之員。查此次臺灣各缺奏補人員,曾奉諭旨,毋庸送部,俟因公來京。再行引見。吳攀龍亦應遵旨,毋庸調取引見。再該將軍等奏稱廣東提標前營游擊劉越,前于鹿仔草失陷案內奏參降為都司,仍留軍營效力,尚未補缺,該員打仗出力,著有勞績,已令帶兵回粵,仰懇將劉越仍留游擊之任,照例定限三年,另請開復等語,亦應如所請,劉越準其仍留游擊之任,俟扣滿三年,再請開復等因。于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初九日題,本月十一日奉旨:特克什布補授福建延平城守副將,馬元勛等依議用,陳明德依議調補,張無咎等準其升署,余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八三二頁。
二六三、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參將觀音保護總兵漢字一折,除行文完結外,相應抄錄原奏移會貴處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初四日。
乾隆五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跪奏為總兵缺出、委員署理、恭折奏聞、請旨簡放事:竊臣于七月初二日接準??蛋瞾碜?,抄錄刑部議覆臺灣??谖奈涓鲉T得受陋規一案,欽奉諭旨,臣謹遵照分晰查辦。查福寧鎮總兵何俊曾任臺灣中營游擊,得受陋規,查照原參及部議事理,系應行革職問擬新疆充當苦差之員。臣現委撫標中軍參將觀音保前往摘印護理,歸入本案問擬,另折具奏外,所遺福寧鎮總兵員缺,應請旨簡放,俾員缺不致久懸。臣謹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乾隆五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奉朱批:有旨諭部,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三頁。
二六四、兵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李奏游擊婁枝華升補參將一折,另行議覆外,相應抄錄原抄移會貴處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連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十四日。
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初七日,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臣李跪奏為水師參將員缺緊要、請旨升補、以重海疆事:竊照臣標水師營參將潘韜升補澎湖水師副將,所遺參將員缺,接準部咨,系水師題補之缺,行令揀選題補等因。伏查閩省水師參將缺出,例應于水師游擊內揀用。惟是現在游擊內祗有徐景超一員,籍隸廣東,歷俸已滿一年,但現護閩安協副將,任內因盜案總巡職名題參,現候部覆,此外并無合例應升之員。查向例水師參將缺出,如果乏員,例得于浙省水師游擊內通融揀補。臣詳加揀選,查有上年調赴閩省差委之浙江定海鎮標中營游擊婁枝華,年四十七歲,浙江諸暨縣人,由行伍歷任今職,歷俸已滿一年。該員辦事實心,諳練營伍,熟習水務,任內亦無參罰案件,理合循例專折,仰懇圣恩俯準,以婁枝華升補臣標水師營參將,于海疆營伍,洵有裨益。該員引見未滿三年,毋庸送部引見。除飭取歷履送部外,臣謹會同署福建水師提督臣王柄、署浙江提督臣伊里布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奏。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初二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三三頁。
二六五、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議政大臣署吏部尚書兼署兵部印務鑲藍旗漢軍都統臣綽克托等謹題為請調新設都司、以裨地方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李侍堯題前事內開:竊照福建臺灣府嘉義縣原設守備一缺,經將軍臣??蛋簿咦啵垖⑹貍涓脑O都司,仍將原設守備移在斗六門要隘駐札。準到部覆,應如所請,添設都司一缺,應作為調缺,照例于該省內地現任都司內揀員調補等因。查臺灣北路左營守備原系駐札嘉義縣城,今該縣守備改設都司,系甫經新設要缺,必須干練之員,方克勝任,臣隨會商提臣,于內地陸路各營現任都司內詳加揀選。查有邵武城守右營都司定柱,年四十七歲,系鑲白旗滿洲人,由前鋒校出征金川等處得援功牌歷升今職。該員年力強壯,弓馬可觀,諳練營伍,以之調補嘉義縣都司,洵堪勝任,于新設都司之缺,人地相宜。系對品調補,毋庸送部引見。再該員任內并無參罰案件,合并聲明。除飭取歷履另咨送部外,臣謹會同署理福建水師提督臣王柄、陸路提督臣梁朝桂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再福建水師提督臣蔡攀龍現在臺灣,尚未內渡回任,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題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