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藝文二
- 明倫匯編家范典教子部
- (清)陳夢雷
- 4805字
- 2015-12-26 23:47:09
詩
詞
戒子詩 漢東方朔
明者處世莫尚于中優哉游哉于道相從首陽為拙
柳惠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才盡身危好名得華有群累生孤貴失和遺余不匱
自盡無多圣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責子詩 晉陶潛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囗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新知律攤書解滿囗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曾參與游夏達者得升堂
示兒 韓愈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前榮饌賓親冠婚之所于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有藤婁絡之春華夏陰敷東堂坐見山云風相吹噓
松果連南亭外有瓜芋區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
山鳥旦夕鳴有類澗谷居主婦治北堂膳服適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問客之所為峨冠講唐虞
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又問誰與頻莫與張樊如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粗
躚躚媚學子墻屏日有徒以能問不能其蔽豈可祛
嗟我不修飾事與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
符讀書城南 前人
城南公別墅符公之子昶之小字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胳成乃一龍一豬
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
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余
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
不見三公后寒饑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災畬
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遇物感興因示子弟 白居易
圣擇狂夫言俗信老人語我有老狂詞聽之吾語汝
吾觀器用中劍銳鋒多傷吾觀形骸內骨勁齒先亡
寄言處世者不可苦剛強龜性愚且善鳩心鈍無惡
人賤拾支囗鶻欺擒暖腳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禍難此未免憂患于何保終吉強弱剛柔間
上遵周孔訓旁老莊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軛其先
飲后戲示弟子 前人
吾為爾先生爾為吾弟子孔門有遺訓復坐吾告爾
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孝敬不在他在茲而已矣
欲我少憂愁欲我多歡喜無如醞好酒酒須多且旨
旨即賓可留多即罍不恥吾更有一言爾宜聽入耳
人老多憂貧人病多憂死我今雖老病所憂不在此
憂在半酣時尊空座客起
戒子侄詩 宋范質
戒爾學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親長不敢生驕易
戰戰復兢兢造次必于是
戒爾學干祿莫若勤道藝嘗聞諸格言學而優則仕
不患人不知惟患學不至
戒爾遠恥辱恭則近乎禮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
相鼠與茅鴟宜詩人刺
戒爾勿曠放曠放非端士周孔垂名教齊梁尚清議
南朝稱八達千載穢青史
戒爾勿嗜酒狂藥非佳味能移謹厚性化為兇險類
古今傾敗者歷歷皆可記
戒爾勿多言多言眾所忌茍不慎樞機災囗從此始
是非毀譽問適足為身累
舉世重交游擬結金蘭契忿怨從此生風波當時起
所以君子性汪汪淡如水
舉世好奉承昂昂增意氣不知奉承者以爾為玩戲
所以古人疾籧篨與戚施
舉世重任俠俗呼為氣義為人赴急難往往陷刑制
所以馬援書勤勤告諸子
舉世賤清素奉身好華侈肥馬衣輕裘揚揚過閭里
雖得市童憐還為識者鄙
生男詩 邵雍
我今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為人父鞠育教誨誠在
吾壽夭賢愚系于汝我若壽命七十歲眼前見汝二
十五我心欲汝成大賢未知天意肯從否
教子吟 前人
為人能了自家身千萬人中有一人雖用知如未知
說在乎行與不行分該通始謂才中秀杰出方名席
上珍善惡一何相去遠也由資性也由勤
誡子吟 前人
雞能警旦馬能代行犬能守御牛能力耕人稟天地
萬物之靈妒賢嫉能不如不生
有過不能改知賢不能親雖生人世上不得謂之人
長子伯溫失解以詩示之 前人
儒家所尚者行善與文章用舍何常定枯榮未易量
身心雖黽勉得失是尋常外物不可必其言味甚長
誡子吟 前人
善惡無他在所存小人君子此中分改圖不害為君
子迷復終歸作小人良藥有功方利病白珪無玷始
稱珍欲成令器須追琢過失如何不就新
至寶明珠非有颣全珍良玉自無瑕為珠為玉尚如
此何況為人多過差
周孔不足法軻雄不足師還同棄常囗除是適蠻彝
小學題辭 朱熹
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性之綱
凡此厥初無有不善藹然四端隨感而見
愛親敬兄忠君弟長是曰秉彝有順無強
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萬善足焉
眾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頹其綱安此暴棄
惟圣斯惻建學立師以培其根以達其枝
小學之方灑埽應對入孝出恭動罔或悖
行有余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思罔或逾
窮理修身斯學之大明命赫然罔有內外
德崇業廣乃復其初昔非不足今豈有余
世遠人亡經殘教弛蒙養弗端長益浮靡
鄉無善俗世乏良材利欲紛拿異言喧豗
幸茲秉彝極天罔墜爰輯舊聞庶覺來裔
嗟嗟小子敬受此書匪我言耄惟圣之謨
味經堂詩
并
序
元虞集
國子祭酒魯公伯子翚父作味經堂自為記以勖
其子遠公嘗命遠從予游故賦此詩
維昔元圣有子過庭學禮學詩詔之丁寧面墻之窒
繇不知味親能使學不能使嗜觀于德容聽于德音
詠歌周旋實悅我心邈乎千載圣往言在舍而不求
匪罔斯殆畏友翚父窮經篤行既有諸躬思貽厥成
既災既畬俾稼之食既畋既漁俾鼎之實作堂高明
曰子遠來吾經在茲遠其味之始予虛羸匍匐來食
茹草飲水以御朝夕窮人得歸自我父師俯焉斯文
老至不知煌煌靈芝如彼嘉玉薄言采之在彼中谷
南陽之人來詹來言君子豈弟宜其后昆
訓子 許衡
干戈恣爛熳無人救時屯中原竟失鹿滄海變飛塵
我自揣何能能存亂后身遺芳藉遠祖陰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樂難擬倫家無儋石儲心有天地春
況對汝二子豈復知吾貧大兒愿如古人淳小兒愿
如古人真平生乃親多苦辛愿汝苦辛過乃親身居
畎畝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濟民但期磊落忠信存莫
圖茍且功名新斯言殆可書諸紳
勉學詩 明方孝孺
殘燈結成花枯木化為菌雕零如此物秀氣終未盡
人心最靈智自棄獨何忍圣門本弘大梯磴多接引
曾高愚魯資直解配顏閔流年急如箭發白難再鬒
及時不努力老大成蠢蠢
又 前人
樹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時七年異男女八歲分尊卑
二五學書計逢人多禮儀三五學射御四五加冠緌
今來謾不省古道當如茲欲作高高臺為爾寬作基
欲求深深井為爾遠為期不聞鄒孟學還自俎豆嬉
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兒
又 前人
兒童聚嬉戲不離父母傍父母顧盼之百憂為爾忘
惟此慈愛心比同春日光陽和透地脈草木俱芬芳
兒身已長大能不念往常愉色與婉容傾心奉高堂
嗟哉力何短父母恩甚長
又 前人
上堂拜父母甘旨手自供入廟羅豆祀我祖與宗
死者魂魄安生者恩義隆一門無二志謦咳生春風
豈惟熏閭里上聞天九重祥云及膏雨滋我庭下松
孰云唐虞遠不得身遭逢由來豪杰士世世皆時雍
又 前人
藹藹桑梓樹遲遲杖履音未瞻父母顏已起恭敬心
樹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此物猶足重況彼鐘愛深
父愛我亦愛不間獸與禽六親同骨肉何以能相親
又 前人
莫驅屋上烏烏有反哺誠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觀飛走倫轉見天地情人生處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為枯榮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荊
同根而并蒂藹藹共生成
又 前人
妻賢少夫禍子孝寬父心不知何人語相傳猶至今
室家兩相好如鼓瑟與琴二親豈不歡花木羅春陰
雖云一樽酒共酌還共斟物情動相失安用儲千金
家睽在婦德彖系有遺音
又 前人
內則記孝養檀弓著哀思寥寥三代音于此猶見之
我欲繪作圖豈乏丹青師丹青狀形體性情那可為
冬夏適溫凊芳鮮在盤匜二親未飲食如子渴與饑
奈何報本心限以百歲期飛鳥失其巢尚且鳴聲悲
創巨痛亦深衰麻交涕洟圣王為制禮進退隨天時
千人萬人心一人心可知
又 前人
譙人夏侯氏有女志獨高夫家盡蕩滅節義終持操
榮華昔共享禍患今同遭妾身偶生存志已埋黃蒿
親戚勿訝我人類異羽毛引刀斷耳鼻見義不見刀
至厚莫如地桑田變波濤真金不畏火見此女兒曹
又 前人
結交須結心取士須取德古交金百煉古士麟五色
如何當世人作事多傾側甘言轉相媚內險不可測
又 前人
青青好禾稼生此螟與螣堂堂美少年化為狐與蜮
人心天機在利欲日夜昏好苗莫助長惡木先除根
斧斤一時緩惡木何由斷莫謂根株深所憂筋力短
又 前人
吉人語何少兇人語何多多言亦反復簡默終無他
可磨白圭玷言玷不可磨有口好談天有辨夸懸河
心原一已放觸物生偏頗悠悠百年內榮辱當如何
又 前人
人生四海內同作兄弟看一夫向隅泣滿座為無歡
豈我無衣裳念爾饑且寒豈我無粱肉為爾不能飧
群生本一原有此惻隱端胡為自汨沒功利日相殘
辟如同母兒給之豆與簞奪彼以與此終非心所安
誡子孫 曹端
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
得世間癡漢吸西風
示兒 呂坤
門戶高一丈氣焰低一丈華岳只讓天不怕沒人上
示憲兒 王守仁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
食戒游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斗氣毋責人但
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
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示正憲 前人
時值炎夏書扇以示
汝自冬春來頗解學文義吾心豈不喜顧此枝葉事
如樹不植根暫榮終必瘁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
示子孫 孫奇逢
家學淵源二百年不談老氏不談禪為貧何似為農
好富貴茍求終禍緣
堪笑庸人慮目前自驅陷阱冀安然道人拈此作家
誡淡薄由來是祖傳
示兒 陳獻章
張公九世尚同居忍字專書一百余受唾由來稱長
者而今市輩卻嗤余
姑也須烹婦也炊采薪負水是男兒吾親日夜傷離
別爭得肝腸冷落時
百畝荒田力不支如何千畝更營私相尋利害無窮
日慎勿逢人乞面皮
門前賓客偶相投忽忽浮生五十優君貴我貧俱是
分敢將丘壑傲王侯
俯仰天人不敢言直持素履到黃泉兒曹無問前程
事若個人心即是天
圣心太極一明蟾影落千江個個圓五十年來如夢
覺臨岐更出示兒篇
示戒 曹于汴
我愛孟子書論孝萬年鵠斗很父母危縱欲父母僇
所以處鄉黨勉效恂恂躅出入氣常下惟恐與人觸
博奕歌舞地不以入我矚獨有士人行難成而易蹙
我愿諸子孫尊生如執玉吾能秉謙恭誰不愛敬篤
罵人人亦罵辱人取人辱娼門譬火炕陷人逾鴆毒
妖態厲殺鋒癡蠅逐臭肉保身須養心珍惜凌霄足
百行孝為原芳名千古矗
示兒 薛瑄
我祖自奚仲奕代河東居家本尚儒素業豈羞寒虛
先君紹前烈奮跡由詩書勤勤教諸子為善樂有余
藐孤欽誨言而敢忘斯須憶從向學日爰自丱角初
吟哦竟朝昏誦習忘饑劬收斂心自得放佚已不趨
周旋恐失墜日奉庭闈娛立年忝科名嚴訓尤渠渠
進學固無怠即仕其慎諸承歡曾幾何風木俄悲吁
追慕復何及首疾心更愈中間趨明詔皇渥彌寰區
祿有不家食官有臺閣居循才覺孱弱素報知蔑如
以茲寵若驚自治如災畬更念汝四子賦質各有殊
當思祖澤長勿貽汝父虞汝父豈可師不有賢圣歟
孝友亟敦勵心性勿填淤匪善人莫交匪義財莫需
止酒戒狂誕窒欲謹湛濡從欲劇墜石放言甚奔車
言多必招戾惡積終殞軀人生有定分造化司柄樞
窮達由天然富貴非人且斂跡甚勿競閉戶宜自慮
但使德學充不愧金璧儲達即思致澤樂即思賢儒
小子敬所植永久期無逾
示勝子 前人
勝子行將至立年光陰莫使暫虛延收心切要存天
理開戶常須閱簡編玉不磨礱難作器人非學問豈
成賢汝親愿汝為君子朝夕應須念此言
示京子 前人
京子今年十七時青春正好力書詩兒童氣象都無
異問學熏陶始見奇道大必先行孝弟業荒須切戒
游嬉老來善惡由今日汝父之言汝細思
示昌子 前人
昌子今年十歲余圣功元自養蒙初莫求俗輩梨兼
栗須讀前人詩與書抄手出門毋浪戲正襟掩戶要
端居汝親愿汝身長日頭角崢嶸與眾殊
訓子詩三十韻 吳節婦黃氏
嫠生亦良苦百事百不如十九離自黃執筐歸于吳
拋心托囗砧低眉奉公姑未幾家多難言之重欷歔
終身仰望者語合心事殊捐家竭私財負擔走長途
一去不復還竟葬江之魚風云陡地暗聞訃雙淚枯
事變奈若何哭覆土一區人皆侮新寡我獨奈孀居
勞碌如此始官災無歲無產業雖僅存家儲悉空虛
隱忍饑與寒人或笑我迂閱歷艱與辛眾亦誚我愚
矢心豈異常素志不負初哀怨難具陳事勢罔盡敷
困我固有由示汝信不誣思之日繼夜從茲創規模
汝曹各勉旃努力勤詩書詩書勤乃有懶惰終疲駑
毋友莫己若勿交非吾徒動靜守法度視聽著工夫
涓流務深長大材積錙銖天付汝等閑猛省休踟躕
光陰競分寸宴安無須臾古來賢達人起身自勤劬
蛟龍大海物寧自辱污渠書中萬事足莫被外物拘
磨穿寸鐵心成就千金軀庶足厭所望汝曹其勉諸
西江月
示
兒曹
宋辛棄疾
萬事煙云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
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
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百字令
戒
子
明吳節婦黃氏
叮嚀二子把平生心事從頭說與辛苦持家緣汝輩
惟恐苞桑易墜一架詩書十年燈火莫枉生今世才
高名重金珠何足為瑞 此去提起心腸惺惺到底
成就儒家事大概文章怕迂闊須要驚人佳句愿汝
公卿致君堯舜自有風云際吾今老矣汝曹各自爭
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