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2章 外編(1)

獨異志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

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

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

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于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

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搜神記昔者高陽氏有同產而為夫婦帝放之于崆

峒之野相抱而死神鳥以不死艸覆之七年男女同

體而生二頭四足手是為蒙雙氏

誠齋雜記禹治水過轘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女曰

聞鼓聲乃來餉禹排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作熊

囗而去至嵩山下化為石方孕啟

列子仲尼篇逄蒙之弟子曰鴻超怒其妻而怖之引

烏號之弓綦衛之箭射其目矢來注眸子而眶不睫

矢墜地而塵不揚

列仙傳蕭史秦繆公時善吹簫公女弄玉好之以妻

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十年吹鳳皇聲鳳來止其

屋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一旦皆隨鳳皇飛去

搜神記吳王夫差小女名玉悅童子韓重欲嫁之不

得乃結氣而死重游學歸知之往吊于墓側玉形見

顧童延頸而歌曰南山有鳥北山張羅意欲從君讒

言孔多悲結成疹歿命黃壚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

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雖有眾鳥不

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曾暫忘

后漢書哀牢夷傳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名沙壹居

于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沈木若有感因懷妊十月產

子男十人后沈木化為龍出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

若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

去背龍而坐龍因舐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坐為

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長大諸兄以九隆能為父所

而黠遂共推以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

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

劉向孝子傳董永者少偏孤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

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于富公以供喪事道逢一女

呼與語云愿為君妻遂俱至富公富公曰女為誰答

曰永妻欲助償債公曰汝織三百匹遣汝一旬乃畢

女出門謂永曰我天女也天令我助子償人債耳語

畢忽然不知所在

幽明錄漢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臺山迷

不得返經十三日糧乏盡饑餒殆死遙望山上有一

桃樹大有子實永無登路攀緣藤葛乃得至上各啖

數枚而饑止體充復下山持杯取水欲盥嗽見蕪菁

葉從山腹流出甚鮮新復一杯流出有胡麻飯糝便

共沒水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邊有二女

子姿質妙絕見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劉阮二郎捉向

所失流杯來晨肇既不識之緣二女便呼其姓如似

有舊乃相見而悉問來何晚因邀還家其家銅瓦屋

南壁及東壁下各有一大囗皆施絳羅帳帳角懸鈴

金銀交錯囗頭各有十侍婢囗云劉阮二郎經涉山

岨向雖得瓊實猶尚虛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飯山羊

脯牛肉甚甘美食畢行酒有一群女來各持五三桃

子笑而言賀汝婿來酒酣作樂至暮令各就一帳宿

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遂停半年氣候草木

是春時百鳥啼鳴更懷悲思求歸甚苦女曰罪牽君

當可如何遂呼前來女子有三四十人集會奏樂共

送劉阮指示還路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相識

問訊得七世孫傳聞上世入山迷不得歸至晉太元

八年忽復去不知何所

漢時太山黃原平旦開門忽有一青犬在門外伏守

備如家養原紲犬隨鄰里獵日垂夕見一鹿便放犬

犬行甚遲原絕力逐終不及行數里至一穴入百余

步忽有平衢槐柳列植行墻回囗原隨犬入門列房

櫳戶可有數十間皆女子姿容妍媚衣裳鮮麗或撫

琴瑟或執博棋至北閣有三間屋二人侍直若有所

伺見原相視笑曰此青犬所致妙音婿也一人留一

人入閣須臾有四婢出稱太真夫人白黃郎有一女

年已弱笄冥數應為君婦既暮引原入內內有南向

堂堂前有池池中有臺臺四角有徑尺穴穴中有光

映帷席妙音容色婉妙侍婢亦美交禮既畢宴寢如

舊經數日原欲暫還報家妙音曰人神道異本非久

勢至明日解佩分袂臨階涕泗后會無期深加愛敬

若能相思至三月旦可修齋潔四婢送出門半日至

家情念恍惚每至期常見空中有軿車仿囗若飛

劉曠豫章海昏人義熙二年病困頓二十余日手足

皆冷正腹微暖二日二夜蹶然起坐云有人著平幘

喚曠西北向有樓其上有彩女團坐作樂見曠住樂

相指而笑游歷未遍不知所從而出倏忽至此病于

此都愈后月余黨輩于平澤射獵留曠守舍因晝眠

聞語何女郎通使便覺颯然已至自說東海何氏八

歲而夭于今十歲應為君妻故來修好何女郎曰昔

日樓上之擊節我也眾以君見棄是以相笑智瓊杜

蘭香咸我曹也婢名采薇奴名邊羅常以九石合拌

奠果問家中吉兇及晴雨之占必驗曠母妻嫌之被

妒日滋女曰應為君妻妒嫌已至三年而無子何以

見忌后留信宿曠家以湯澆之慘然而言曰茍不我

容便與君辭既去之后慎勿相憶為君累也

晉書五行志元康中梁國女子許嫁已受禮聘尋而

其夫戍長安經年不歸女家更以適人女不樂行其

父母逼強不得已而去尋得病亡后其夫還問其女

所在其家具說之其夫徑至女墓不勝哀情便發冢

開棺女遂活因與俱歸后婿聞知詣官爭之所在不

能決秘書郎王導議曰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斷

之宜還前夫朝廷從其議

晉太元中瓦官佛圖前淳于矜年少潔白送客至石

頭城南逢一女子美姿容矜悅之因訪問二情既和

將入城北角共盡欣好便各分別期更囗集便欲結

為伉儷女曰得婿如君死何恨我兄弟多父母并在

當問我父母矜便令女婢問其父母父母亦懸許之

女因敕婢取銀百斤絹百匹助矜成婚經久養兩兒

一日謂矜曰君當作秘書監明旦果騶卒來召未幾

有獵者過囗矜將數十狗徑突入婦及兒并成貍

絹帛金銀并是草及死人骨囗魅等

異苑瑯琊王騁之妻陳郡謝氏生一男小字奴子經

年后王以婦婢招利為妾謝元嘉八年病終王大墓

在會稽假瘞建康東岡既葬及虞輿靈入屋憑幾忽

于空中擲地便有瞋聲曰何不作挽歌令我寂寂上

道耶騁之云非為永葬故不具儀耳

晉時會稽嚴猛婦出采薪為虎所害亡后猛行至蒿

中忽見云君今日行必遭不善我當相勉也既而俱

前忽逢一虎跳踉向猛婦舉手指虎狀若遮護須臾

有二胡人荷戟而過婦因指之虎即擊胡婿得免

孝子傳北平陽公輦水作漿以給過者兼補履屩不

取其直天神化為書生問云何不種菜曰無菜種即

與數升公種之化為白璧余皆為錢公得以娶婦

搜神記楊雍伯嘗設漿給行旅一日有人飲訖懷中

取石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美玉并得好婦如言種

之有徐氏女極美求之徐公曰得白璧一雙即可乃

予種所得璧遂娶之

漢有談生者年四十無婦常感激讀經書通夕不臥

至夜半時有一好女年十五六姿顏服飾天下無雙

來就談生遂為夫婦言曰我不與人同夜君慎勿以

火照我也至三年之后乃可照耳談生與為夫婦生

一兒己二歲矣不能忍夜伺其寐便盜照視之其腰

已下肉如人腰已上但是枯骨婦覺遂去云君負我

我已垂變身何不能忍一年而竟相照耶談生辭謝

涕泣不可復止云與君雖大義今將離別然顧念我

兒恐君貧不能自偕活暫逐我去方遺君物談生逐

入華堂蘭室物器不凡乃以珠被與之曰可以自給

裂取談生衣裾留之辭別而去后談生持被詣市雎

陽王買之直錢千萬王識之曰是我女被那得在市

此人必發吾女冢乃收考談生談生具以實對王猶

不信乃往視女冢冢全如故乃復發視果于棺蓋下

得衣裾呼其兒視貌似王女王乃信之即出談生而

復之遂以為女婿表其兒為郎中

漢宣帝之世燕岱之間有三男共取一婦生其四子

及至將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爭訟廷尉范延壽斷

之曰此非人類當以禽獸從母不從父也請戮三男

子以兒還母宣帝嗟嘆曰事何必古若此則可謂當

于理而厭人情也延壽蓋見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

論人妖將來之應也

馮棱妻死棱哭之慟乃嘆曰奈何不生一子而死俄

而妻復蘇后孕十月產訖而死

魏齊北郡從事掾弦超字義起以嘉平中夜獨宿夢

有神女來從之自稱天上玉女東郡人姓成宇知瓊

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遣令下嫁從夫當其夢也

精爽感寤嘉其美異非常人之容覺寤欽想若存若

亡如此三四夕顯然來游駕輜軿從八婢服綾羅綺

繡之衣姿顏容體狀若飛仙自言年七十視之如十

五六女車上有壺榼清白囗璃五具飲啖奇異饌具

精潔遂下與義起共飲食謂義起曰我天上玉女見

遣下嫁故來從君不謂君德宿時感運宜為夫婦不

能有益亦不為損然往來常可得駕輕車乘肥馬飲

食常得遠味異膳繒素可得充用不乏然我神人不

為生子亦無妒忌之性不害君婚姻之義遂為夫婦

贈其詩一篇其文曰飄飖浮勃述敖曹云石滋芝英

不須潤至德與時期神仙豈盧降應運來相之納我

榮五族送我致禍災此其詩之大較其文二百余言

不能悉錄兼注易七卷占卜吉兇等義起皆通其旨

作夫婦經七八年父母為義起娶婦之后分日而居

分夕而寢夜來晨去倏忽若飛唯義起見之余人不

見雖居暗室輒聞人聲常見蹤跡然不睹其形后人

怪問漏泄其事玉女遂便求去云我神人也雖與君

交不愿人見而君性疏漏我往與君積年交結恩義

不輕一旦分別豈不愴恨勢不得久各努力呼侍御

人下酒啖食發箓取織成裙衫兩腰賜與義起又贈

詩一首把臂告辭涕淚流離肅然升車去若飛迅義

起憂感積日殆至委頓后到濟北魚山陌上西行遙

望曲道頭有一馬車似知瓊馳前到果是玉女也遂

披帷相見前悲后喜控左綏接同乘至洛遂為室家

克復舊好至于太康中猶在但不日日往來每于三

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旦十五日輒

下往來經宿而去張茂先為作神女賦

宋時弘農華陰潼鄉陽首里人也服八石得水道仙

為河伯幽明錄曰余杭縣南有上湘湘中央作塘有

一人乘馬看戲將三四人至岑村飲酒小醉暮還時

炎熱因下馬入水中枕石眠馬斷走歸從人悉追馬

至暮不及眠覺日已向晡不見人馬見一婦來年可

十六七女郎再拜曰日既向暮此間大可畏君作何

計問女郎姓何那得忽相聞復有一年少年可十三

四甚了了乘新車車后二十人至呼上車云大人暫

欲相見因回車而去道中路絡繹把火尋城郭邑居

至便入城進廳事上有信旛題云河伯見一人年三

十許顏容如畫侍衛繁多相對欣然囗行酒炙云仆

有小女頗聰明欲以給君箕此人知為神敬畏不

敢拒逆便囗備辦送絲布單衣及紗夾絹裙紗衫裈

履屐皆精好又給十小吏青衣數十人婦年可十八

九姿容婉媚婚成三日后大會客四日后云禮既有

限當發遣去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泣涕而分又與

錢十萬藥方三卷云可以施功布德復云十年當相

迎此人歸家遂不肯別婚辭親出家作道人所得三

卷方者一卷脈經一卷湯方一卷丸方周行救療皆

致神驗

漢北海營陵有道人能令人與已死人相見其同郡

人婦死已數年聞而往見之曰愿令我一見亡婦死

不恨矣道人曰可卿往見之若聞鼓聲疾出勿留乃

語其相見之制于是與婦言語悲喜恩情如生良久

聞鼓音聲恨恨不能得住當出戶時奄閉其衣裾戶

間掣絕而去至后歲余此人身亡室家葬之開冢見

婦棺蓋下有衣裾

續搜神記晉時東平馮孝將為廣州太守兒名馬子

年二十余獨臥廄中夜夢見女子年十八九言我是

前太守北海徐元方女不幸早亡亡來出入四年為

鬼所枉殺案主錄當八十余聽我更生要當依馮馬

子乃得生活又應為君妻能從所委見救活不馬子

答曰可爾與馬子克期當出至期日囗前地頭發正

與地平令人掃去逾分明始悟是所夢見者遂屏除

左右人便漸漸額出次頭面出次項肩形體頓出馬

子便令坐對榻上陳說語言奇妙非常遂與馬子寢

息每誡云我尚屬虛飾問何時得出答曰出當得本

生生日尚未至遂往廄中言語聲音人皆聞之女計

生日至女具教馬子出己養之方法語畢拜去馬子

從其言至日以丹雄雞一只黍飯一盤清酒一升醊

其喪前去廄十余步祭訖掘棺出開視女身體貌全

如故徐徐抱出著氈帳中唯心下微暖口有氣令婢

四人守養護之常以青羊乳汁瀝其兩眼始開口能

咽粥積漸能語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顏色

肌膚氣力悉復常乃遣報徐氏上下盡來選吉日下

禮聘為夫婦生二男一女長男字元慶永嘉初為秘

書郎中小男字敬度作太傅掾女適濟南劉子彥征

士延世之孫

晉盧充范陽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墳充年二十

時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獵戲見有一囗便射之射已

囗倒而復起走充步步趁之不覺遠去忽見道北一

里門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復見囗到門中有一鈴

下唱客前復有一人捉一幞新衣曰府君以此衣將

迎郎君充便取著以進見少府語充曰尊府君不以

仆門鄙陋近得書為君索小女為婚故相迎耳便以

書示充父亡時充雖小然已識父手跡便即歔欷無

復辭托崔便囗內盧郎已來可使女郎莊嚴就東廊

至黃囗內白女郎嚴飾竟崔語充君可至東廊既至

廊婦已下車立席頭即共拜時為三日供給飲食三

日畢謂充曰君可歸去若女有相生男當以相與生

女當自留養囗外數車送客充便辭出崔送至中門

執手涕零出門見一獨車駕青牛又見本所著衣及

弓箭故在門外尋遣傳教將一人捉幞衣與充相問

曰姻授始爾別甚悵恨今致衣一襲被褥自副充便

上車去馳如電逝須臾至家母問其故充悉以狀對

別后四年三月三日充臨水戲忽見傍水有獨車乍

沉乍浮既而近岸四坐皆見而充往開其車后戶見

崔氏女與其三歲男兒共載女抱兒以還充又與金

囗別并贈詩一首曰煌煌靈芝質光麗何猗猗華艷

當時顯嘉會表神奇含英未及秀中夏罹霜萎榮耀

長幽滅世路永無施不悟陰陽運哲人忽來儀今時

一別后何得重會時充取兒囗及詩畢婦車忽然不

見充后乘車詣市賣囗冀有識者有一婢識此囗還

白大家曰市中見一人乘車賣崔女郎棺中金囗大

家即是崔氏親姨母也遣兒視之果如婢言乃上車

敘其姓名語充曰昔我姨妹少府女未出而亡家親

痛之贈一金囗著棺中可說得囗本末充以事對兒

亦悲咽便赍還白母母即令充家迎兒還五親悉集

兒有崔氏之狀又似充之貌兒囗俱驗姨母曰此我

外生也即字溫休溫休者是幽婚也兒大為郡守子

孫冠蓋相承至今其后植字子干有名天下

宋時有一人忘其姓名與婦同寢天曉婦起出后夫

尋出外婦還見其夫猶在被中眠須臾奴子外來云

郎求鏡婦以奴詐乃指囗上以示奴奴云適從郎間

來于是馳白其夫其夫大愕便入夫婦共視被中人

高枕安寢正是其形了無一異慮是其魂神不敢驚

動乃共以手徐徐撫囗遂冉冉入席漸漸消滅夫婦

惋怖如此少時夫得病性理乖錯于是終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安溪县| 沅陵县| 通江县| 南昌市| 宁蒗| 湖州市| 东兴市| 沧源| 明光市| 腾冲县| 栖霞市| 如东县| 嘉祥县| 江永县| 奉节县| 彝良县| 平武县| 黑山县| 扬中市| 南通市| 和林格尔县| 拉孜县| 河西区| 克拉玛依市| 丁青县| 红原县| 平邑县| 古交市| 阿荣旗| 乌兰县| 湘潭市| 崇文区| 德清县| 子洲县| 永福县| 台州市| 竹北市| 年辖:市辖区| 呼图壁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