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雜錄
- 明倫匯編皇極典圣學部
- (清)陳夢雷
- 1451字
- 2015-12-26 23:46:00
易經干卦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
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知終終之可與存
義也
禮記學記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
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
北面所以尊師也
漢書董仲舒傳仲舒對策曰臣聞良玉不琢資質潤
美不待刻琢此亡異于達巷黨人不學而自知也然
則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
匡衡傳衡上疏曰六經者圣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
善惡之歸明吉兇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
性者也故審六藝之指則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
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
新序雜事篇夫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
則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則不若盲使其
口可以言不學其言則不若喑使其心可以智不學
其智則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之也達天性也能全
天之所生而勿敗之可謂善學者矣
遵堯錄人主讀經則師其意讀史則師其跡然讀經
以尚書為先讀史以唐書為首蓋尚書論人主善惡
為多唐書論朝廷變故最盛
玉海學之一字高宗傅說始言之開萬世圣學之源
宋文鑒呂公著講學疏曰王者繼祖宗之業君億兆
之上禮樂征伐之所自出四方萬民之所視效智足
以窮天下之理則讒邪不能惑德足以服天下之心
則政令無不行自非隆儒親學何以臻茲然天子之
學與凡庶不同夫分文析字考治章句此世之儒者
以希祿利取科級耳非人主之所當學也人主之所
當學者觀古圣人之所用心論歷代帝王所以興亡
治亂之跡求立政立事之要講愛民利物之術自然
日就月將德及天下書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又
曰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故傅說之告高宗者
修德立事而已至漢之錯以為人主不可不學術
數錯之意欲人主用機權巧譎以參制群下而景帝
用之數年之間漢罹七國之禍而錯受東市之誅蓋
其所主者不出于誠信而已由是觀之擇術不可不
審也
皇極經世觀物內篇夫昊天之盡物圣人之盡民皆
有四府焉昊天之四府者春夏秋冬之謂也陰陽升
降乎其間矣圣人之四府者易書詩春秋之謂也禮
樂污隆于其間矣春為生物之府夏為長物之府秋
為收物之府冬為藏物之府號物之庶謂之萬難曰
萬之又萬其庶能出此昊天之四府者乎易為長民
之府詩為牧民之府春秋為藏民之府號民之庶謂
之萬雖曰萬之又萬其庶能出此圣人之四府者乎
昊天之四府者時也圣人之四府者經也昊天以時
授人圣人以經法天天人之事當何如哉
見聞搜玉漢宣帝詔諸儒講五經同異于石渠閣此
后世經筵之始
潛溪邃言古之帝者必有師炎帝師悉諸黃帝師封
巨大填泰山稽顓帝師大彭亮父樛圖帝嚳師赤松
子柏招堯師君疇夫五帝大圣人也猶或有師者誠
以天下之大未易君也后世乃反此何哉
震澤長語經筵初開講讀侍從官皆有白金文綺之
賜史成進御亦進秩加賞書成以事故去則不沾恩
數如先去不效勞勚偶值書成則得沾恩數故有經
筵頭修書尾之諺
水南翰記凡進講衣冠帶履俱熏香退即以別篋貯
之示不敢也必齋戒沐浴演習講章以祈感動一
念之誠殆未易以言語盡也
群書備考揚子曰百川學海而至于海丘陵學山而
不至于山是故惡夫畫也名臣奏議曰至音不合眾
聽故伯牙絕弦至寶不同眾好故卞和泣血仲尼圣
德而不容于世況竹帛遺文可疑者眾要在精思而
力踐之耳王陽明曰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
其心欲樹之長必于始生時刪其繁枝欲德之盛必
于始學時去其外好
帝王之學以養心為本當日近正人日御經史講求
所以代天地者何如所以繼祖宗者何如所以育民
物者何如由是而措之天下可興太平今則經生學
士延見有限朝夕熏染盡掃除之類也牙簽玉軸綢
繹有時左右回翔皆貂珰之習也自非真見足以開
天理之扃鐍定力足以遏人欲之波瀾則憧憧往來
鮮有不溺于中者志一溺焉如愛珠玉不釋于懷如
飲醇醪不覺其醉于是淫聲美色蕩心娛目為吾學
之障霾卑辭語承顏順旨為吾學之荊榛乘權席
勢變白為黑為吾學之蟊賊精神潛溺而不知性習
交馳而莫悟自一身而天下皆非吾有此金華說書
不足以易飛燕之娛而裴李諸公又不如仇士良之
術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