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跋

  • 省心雜言
  • 李邦獻
  • 1307字
  • 2015-12-26 21:51:07

藻嘗謂踐履之學,見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誠意。其效小用之,以齊家,大用之,以治國平天下,乃圣賢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內李公太中先生著《省心雜言》一編以貽訓子孫,始終不離乎孝弟忠信仁義道德之說,踐履至到,發而為言,簡而有法,與大學篇相表里,先生不以藻為愚,暇日出所藏,以相付授。竊怪子房跪而進履,老人夜半授以兵書,未免教以殺人。雖富貴可獵取,非藻所愿學焉。是書也,實圣賢心法,所寓如老子之言道德,圣人將有取焉。乃刋而集之,以公其傳吁今之學者,文有余而實不足,涸源蹙本,能踐其言者,鮮矣!微此書,何以見圣賢之心法也。夫門生右奉議郎、權通判興元軍府主管學事、兼管內勸農事、賜緋魚袋馬藻跋。

人有過,己必知之。己有過,豈不自知。喜是非者,檢人。畏憂患者,檢身。善哉言乎!此省心之要法也。李公生于太平之世,富貴之家,老于南遷之后,故其所自得者如此。嘉泰甲子二月戊午,江陵項安世謹書。

君子之學,必盡其心而后能知其性,然心難盡也。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可畏也哉。今李氏之學省察之功,見于日用者如此,其殆庻幾乎!嘉定壬申歲重陽節日,荊江樂章書。

先大父敷文平居自號省心雜言一編,皆箴規訓戒之辭。耆岡兒童時尚及見,其手藁板行于蜀,名公巨卿書其前后者,非一士大夫愛重之,以其本刋于池陽,于新安,皆以為大父之文也嘉定。戊辰耆岡調官都城,見書坊有刋小本鬻于市,以為林和靖之作,按和靖處士隱于西湖,以詩名,坡谷淮海,皆稱道之。設有此書,諸公樂善好賢,豈不揄揚而贊美之。而和靖畧無一字自敘,一以為品題者,不知妄人俗子何所據而云。然甚可怪也。耆岡通守邵陽敬以舊本摹寫,鋟木以廣其傳,可以破流俗之惑。使來世鹖冠晏子春秋之疑,尚于是乎??煽技味ㄈ缮曛偾?,孫奉議郎通判邵州軍州、兼管內勸農營田事、賜緋魚袋、權州事耆岡拜。手謹識景。初四世祖提刑敷文,乃丞相文和公之介弟,生長太平中,更憂患,稟賦厚,而神氣正識見逺,而界限明抱負偉,而發舒竒。經渉多,而酬應定人不知,其為貴人也。是以仕建紹間,歴事三朝,險夷一節,迭被玉音,襃寵曰:朕知卿所至,有愛民之譽。又曰卿平素愛民。一時縉紳歆羨,年踰耳順,力上掛冠之請。人以比漢二疏,優游林下,壽踰八袠,人以比洛中諸老。晚年書所見于坐右,凡數十條,以訓子孫,名曰《省心雜言》。明白洞逹,沉著痛快,雜之語録中莫辨。刋行已久,景初王父通守古邵,亦嘗鋟梓。不自意萬里流落之余,徃蹇來連,連山水郡。唐韓昌黎、劉賓客我,宋濓溪周元公、南軒張宣公,或宦游,或客寄,轍跡猶香,膏馥沾匄,士皆希古。則是編,又且鋟梓。昔五峯胡先生論通書之指,人見其書之約,而不知其道之大,見其文之質,而不知其義之精,見其言之澹,而不知其味之長。雜言以之東坡蘇先生,作《王氏三槐堂記》。嘉其四世孫鞏,好德而文,以世其家,景初愧焉。敷文公名與,字及出處大槩見諸太史氏書,墓今并刻之省心,乃其道號。文和公名邦彥,擢進士第一,實政和宰相云。景定三年,太歲壬戌良月朔旦,四世孫朝散郎知連州軍州事、節制屯戍軍馬提舉民兵、借紫李景初拜手謹跋

雜言共二百二十八條,小子曾囗〈山上乃下〉復之熟之,旦夕筮仕,蒼梧在輿,則見其倚于衡,猶以六經佐三尺法。下元日,景初又識。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坛市| 信阳市| 博爱县| 梧州市| 永春县| 延边| 新郑市| 冀州市| 社旗县| 左权县| 义马市| 富顺县| 大城县| 新宁县| 广灵县| 桦川县| 北碚区| 罗平县| 沧州市| 东阳市| 龙门县| 精河县| 资讯 | 九江市| 内乡县| 沙坪坝区| 资中县| 恩施市| 江门市| 江门市| 白水县| 麟游县| 永川市| 雷波县| 东平县| 武夷山市| 柘城县| 科技| 慈利县| 阜康市|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