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手稿(14)

  • 天演論
  • 嚴復
  • 3922字
  • 2015-12-26 21:37:17

諸公聞此將曰,此真異聞!天下安有國民而扶立專制,甘為奴隸者乎?使叩其民情,未有不欲得議院者也。吾應之曰:此在歷史,亦不盡然。蓋事勢不同,民有雖欲立議院而不可者。此如俄國安那皇后康、雍間即位,當國時,欲立國會,舍貴族無可集為議員者,民以為與其受貴族魚肉,轉不如任至尊之專制,且約必大權不復旁落,而后載之,此其證也。乃至戰爭之世,其黜眾治,而用專制者尤多。蓋當此之時,以求存立為先,一切國民利益,眾皆視為后圖,而群附于戰勝攻取之能者。使其事暫,將所推戴之人亦暫。使其事常,如國處難守沖散之地,如普魯士,如路易十四以前之法國,皆必待邊線已立,國有四塞之固,而后可議其余。不然,專制之治,不可以已。歷史中如路易,如伏烈大帝,如拿破侖,其得位行權,皆由此理。不過,當知此等專制一立之后,雖事勢變遷,其權無由解散。雖其始有救亡之用,而其終常為殃民之資,此其制所以為千古之詬厲耳。

但不佞所為諸公辨晰者,固不止于黜舊說,乃在于進新知。舊說謂專制之權,由上及下;眾治之權,由下及上。吾所發明,乃謂專制之權,亦系由下而成,使不由下,不能成立。然則舊之界說,不可復用明矣。雖然,專制眾治,固自有別,而其異果安在耶?此是第八會結穴問題。所謂圖窮而匕首見者,不得不為諸公鄭重出之。又近者吾國國家,方議立憲,立憲非他,即是眾治。眾治則不得不用從眾代表一制,凡此皆相因而生,無由解免。故不佞繼此所欲為諸公發明者,乃中國此后國家,與前此數千載國家之區別。不佞鄭重以言,諸公不可不鄭重以聽也。

則問立憲國家與專制國家,其最要分殊,在于何者?此誠不易解決之問題也。政治之為科學,與他科學不同者,他科學如動植之類,吾輩之治之也,如堂上人聽堂下之曲直。而政治不然,吾人身與其利害,而衡鑒易淆,一也。況所治之物,自鳴各殊,而不必皆實,二也。今使動物學家,欲為眾生別類,彼懦懦戢戢者,方引首爭鳴,吾為何等何科,有機無機,彼治其學者,未必不以所聞,轉以茫然。今日世界國民,正復如是。吾近于街頭,曾見《憲法古義》一書,意謂凡西人之憲法,皆吾古先所已有者。大抵吾人本其愛國之意,每見外人好處,總不肯說此為吾國所無,而十三經二十七史皆其傅會材料,名為尊我,實則大惑。又使諸公取前問題而叩之西人,彼亦將言人人異。彼將曰:立憲要點,其所以異于專制者,以下議院獨有財政賦稅之權,非國民所允諾,毫厘之利,不得橫取,此謂囊橐法權RightofPurse云云。雖然,其說誤也。蓋使下議院之勢誠重,所操法權,且不止此,若其誠輕,將并此無之。夫既有國家,則辦事不能無費。西國上古王公,自有產業,山澤苑囿,遍于國中,無俟取于民而后足,此所謂水衡之錢是已。當此之時,雖有囊橐法權,不足窘政府也。且政府所為多矣,今置他端不問,而獨禁其取財,亦未見其財之果可保也。不知此乃當時君民爭執之頃,彼民見此,為其上之所急,得挾此以要之,取以達其最大之目的。后之論者,乃指術為鵠,失之遠矣。

或又曰,立憲之與專制異者,在立法與行法,權界分明之要點。議院主于立法者也,國君宰相,下至百執事,行法者也。唐人有言,不經風閣鸞臺,何名為勅。而西人亦云,非經國會公允,不得稱制,著為律令。十七世紀英國風潮,所爭即此立法權獨立之事。此其為說,較前稍優,然而亦未盡合。夫三權分立,孟德斯鳩《法意》論之詳矣。故法國初立議院,凡行政諸官,不得列坐其中。然而立政機關,因此大窒,此于事理至為易明。假如將為理財立法,而擯戶部,是戶部所歷甘苦,于議法時,毫無用處。又如將為教育立法,而擯學務大臣,其所立章程,亦豈有當?夫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使此言而信,則此等權界,且不可立。總之,凡此等處,各國議院法制,各有不同,而民權所伸,亦以大異,中間可以諦論者極多,惜非此時,所能為諸公推竟究耳。

大抵欲知專制立憲之異,考諸舊說,不如觀見時之所實行。試舉英國宰相,其為行法權固也。然以一官,為立法權之領袖,一切新法皆由宰相發起;而其身之進退,則視下議院之從違。使其議為院中輿論所歸附贊成,言聽計從,則其權最大;設輿論與之出入依違,則其人為處危疑之地;乃至院論與之顯然反對,則宰相惟有奉身而退,明日他人入代,而組織新政府之事見矣。宰相為政府領袖,而其興廢,依于民情如此。

吾前者不云乎,一切政府,即在專制,其權力之成,必由群下,不過廣狹殊耳。夫政府所建名號,千詭萬殊,或國君其視土地,猶私家之視田業;或云天之所立,作君作師,而有符瑞感生以為天命之據。此其真偽誣信,姑不具論,但名號建矣,而所感召誰乎?必有眾也。假有眾相與不承,彼又烏從而得力?故名號建于上者,其歸順擁戴者存乎下,凡政府皆然。獨至立憲政府,其歸順擁戴者,存乎通國太半之民,即不然,亦必有國家思想之眾太半歸之。

然則專制、立憲二者,其為群下所擁戴既同,而二者不同安在?應之曰:輿論者,擁戴之情之所由宣也。專制之政府,無以為宣達測視輿論之機關,而立憲之政府有之。一令之行,一官之立,輿情之向背,不獨顯然可見也,而多寡之數,亦至著明。其向背與多寡,皆于議員之出占投票而得之。

此謂輿情向背多寡,有議院以為宣達測視之機關者,即無異言國民得此,而有其建立維持破壞政府之機關也。

此為政治學最緊要之公例,恐諸公不能猝喻,不佞不妨反覆推言,期于必明而后已。今由前路所發明,諸公當曉然,無論何等國家,其中皆有此建立維持、破壞政府之權力。建立者,由無而使有;維持者,由有而使存;破壞者,由存而使亡。此種權力必有所寄,在民,在兵,在本國,在外國;為公,為私,為善,為惡,無不可者。但此種權力,有得其機關,其力有以達者;亦有不得機關,其力散漫隱伏,無以達者。雖然,散漫隱伏矣,而政府之立仆必視之。今假向日維持政府之權力,以有因緣,坐而中變,此即言政府所倚其扶立擁戴以為存者,乃今不愿扶立擁戴之。然坐無機關,此變未由宣達,而居上之人,亦坐無此機關,未由測驗,懵然不知。諸君試思此時國家現象,要當何如?曰:此如汽箱,外無汽表,早晚炸耳。炸者何?亂也。炸者何?革命也。此革命而亂者,皆坐無以為宣達測驗輿情之機關耳,皆坐無國會議院耳。

往者俄羅斯,無國會議院之國也,其歷史所載,君若相死于非命者最多,此理有必至,勢有固然者也。彼俄君臣,未嘗不知也。是故不欲其民有國家思想,迷信之以宗教,困阨之以教育,而終則臨之以兵,然而其效可睹已。至于英國,則四百年無暗殺之事,此其中亦有天幸。而最足異者,則佐治第三GeorgeⅢ,以風狂不惠之身,享國六十年,而庶政日興,國日強富。無他,有機關焉,以達此國民眾治之力故耳。專制之國,國主當陽,而宰相輔治,宰相之黜陟由人主。立憲之國,人主仰成,宰相當國,而宰相之進退由國民。此英國至今,所以可決言其無革命之事也。雖然,謂英國無革命可,謂英國時時革命亦可。一政府之改立,皆革命也。專制之革命,必誅殺萬人,流血萬里,大亂數十年十余年而后定。英民革命,輕而易舉,不過在議院占數之從違。莊生有言,萬死方不死。真立憲制,政如是耳。此國家景命,所以靈長,而有萬世不傾之皇室也。

是故有無議院國會為建立破壞政府之機關,專制立憲二政府不同在此。不佞于政治,本非專門,承諸公厚愛,為此八夕討論。然此中多采近世西儒成說,而為眾論所推服者,非敢臆造。所惜八會,為時過促,于諸制尚不能詳。今請為諸公總前所言,而立政治要例十二條如下:

一、凡有政府,則有約束,約束必以壓力,無自由者。

二、政府以專制為常,以眾治為變,如軍中惟一主將,法廷惟一士師。

三、然以一身而御眾人,其力常不足者也,故其勢不能無待于群扶。

四、群扶之力,必自靖自獻而后可,至其為此之義利公私,乃所不論。

五、故一國之中,不僅治人、治于人二方面而止,而常有扶持政府者,為之居間,成三方面:治者、扶治、受治。

六、既能扶之,斯能傾之,亦能造之。是故扶持政府之權力,即建造政府之權力,亦即破壞政府之權力也。

七、但此種權力,常無機關;或有機關矣,而未正名為扶持政府者。如法之路易十四,幾為全國民心之所歸,然無機關以達群扶之力。英之可倫謨爾O.Cromwell,以兵眾自輔,可謂有機關矣,然其名則為他用,不曰扶持其所立政府者也。此等現象,見于專制之國最多,于吾中國,正復如是。

八、政界天演,程度既高,則其國不獨有扶傾政府之權力,而又有扶傾政府之機關,以宣達扶傾政府之權力。

九、機關未具,則扶傾政府之權力,其用事也,常至于橫決。此一治一亂之局之所以成,而皇室無不終于傾覆之理。機關既具,前之權力,不但宣達有從,又可測視,得以及時,為之劑泄,而亂無由作。此立憲之國所以無革命,而代表之皇室所以不傾。

十、立憲之國會,于國事無所不聞者也,其實乃無所問,要在建造扶持破壞其見行之政府,以此為其大職而已。

十一、機關未具,扶傾政府之權力,每患不偏不公,或見或隱。其政府有獨治一國之外形,不知其力之實起于下,則轉以扶持者為忠順,破壞者為叛逆,且以其物為天命之所授,而一切矯誣符命之事起矣。

十二、如此者,謂之君主,謂之專制;而若前所言者,謂之眾治,謂之立憲。

注釋:

第 1241 頁[*]《政治講義》,一九○六年(光緒三十二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五九年新加坡出版的《嚴幾道先生遺著》中全錄此書,係根據嚴復四子嚴璿家藏稿本排印的,文字和商務本略有不同,但錯字較多。今據商務本排印。商務本中之明顯錯誤和不妥處,據新加坡本校改。本書所譯人名、地名,今參照新加坡本,將原名附后,以便讀者。

第 1252 頁[①]原文如此。

第 1267 頁[①]商務本作“生病老死”,今從新加坡本。

第 1275 頁[①]商務本作“擊鮮漁獵”,今從新加坡本。

第 1283 頁[①]商務本作“適通”,今從新加坡本。

第 1305 頁[①]商務本作“扎爾”,今從新加坡本。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临湘市| 布拖县| 九龙坡区| 涪陵区| 夏邑县| 竹溪县| 惠安县| 神农架林区| 罗江县| 鄂温| 宜良县| 墨玉县| 古蔺县| 全椒县| 迭部县| 乌海市| 西华县| 页游| 贵阳市| 连平县| 苍溪县| 东方市| 贡嘎县| 陆河县| 报价| 九寨沟县| 青龙| 称多县| 安龙县| 锦屏县| 桐柏县| 静海县| 秦安县| 富平县| 颍上县| 庄浪县| 潜山县| 武定县| 西充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