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人手太陽小腸經圖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一分陷中。灸一壯。主口熱口干,口中干,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瘧寒,汗不出。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喉痹,舌強,螈囗,咳嗽,嘔,項急不可顧,生膚翳覆瞳子。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主目泣出,目急痛,耳鳴,咽偏腫,不可以咽,臂重痛,肘攣,熱病,汗不出,目翳,臂不舉,囗瘧熱,目上插,小便赤,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小指外側本節后陷中。灸一壯。主目淚出,囗爛有翳,耳聾、耳鳴,鼻衄、窒,喘息不通不得回顧,癲疾。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主頸項痛不可顧,目泣出、生翳,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脅痛不得息,肘節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側痛,目如脫,煩滿,驚,熱病汗不出,五指掣、不可屈伸,乍寒乍熱,瘧,狂言,臂肩疼,頭痛煩悶,驚風螈囗。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手外側腕中兌骨之下陷中。灸三壯。主項強急痛,不可以顧,目痛赤,頷痛引耳,嘈嘈耳陰痿,色不變,乍寒乍熱,瘧。主笑若狂,吐舌戾頸,妄言,痔痛,腋下腫,熱病汗不出,臂腕外側痛、不舉,妄言,左右顧,螈囗,目眩。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手髁骨上一空,在腕后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手不得上下,肩痛欲折,目視不明。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腕后五寸。灸三壯。主頸腫,項痛不可顧,頭痛目眩,風虛驚恐,狂言,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灸五壯。主項強急痛,不可以顧,齲齒齦腫,四肢不舉,癇發螈,狂走,不得臥,心中煩,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瘧,背振寒。及風瘧,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肘腋腫,少腹痛,風眩,瘍腫。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后陷者中(原注:《外臺》灸三壯)。主頷痛引耳,嘈嘈耳鳴無所聞,肩中熱,頭不可以顧,風痹,手臂不舉。
伏人足太陽膀胱經圖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主鼻鼽,清涕出。西方子:主耳聾鳴,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小便不利,失精,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痹上下,目生翳,頭風鼻塞,轉筋,塞瘧、汗不出,足下熱。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主頭重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項如拔,不可左右主結積留飲,癖囊胸滿飲,心痛,鼻鼽、清涕出,善驚引,鼽衄,項痛,胸滿,食不化。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后陷中。灸三壯。主腸囗,泄,癲疾互引,善驚,羊鳴。主癲,大瘦,風赤,內赤爛,耳聾,惡風寒,項不可回顧。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灸三壯。主目中白翳,目反白,從內始,目眩。主頭熱,鼻衄,鼻不利,涕黃,鼻中衄血不止,淋濼,自嚙唇,背惡寒痛,脊、頸項強,難以俯仰,腳攣,足寒,脊痙反折,狂仆;瘧、寒熱,善驚悸,不欲食,癲病狂走,痰髀樞痛。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灸三壯)。主目反上視若赤痛,從內始;腰痛不能舉,脛中寒熱,不能久立,坐若下舟車中,癲疾;腠氣,鼻衄血不止。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外踝下陷中(原注:又名關梁)。灸三壯。主癲疾,馬癇尸厥,暴死,轉筋,霍亂,腳酸,身戰不能久立;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跟下陷中(原注:又名安邪),拱足取之。灸七壯。主足跟中、踝后痛,足痿,失履不收;癲疾,馬癇,吐舌鼓頷,狂言見鬼,恍惚,尸厥,煩痛,轉筋,霍亂;小兒馬癇,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灸十壯。主目眩不明,目如脫,目囗囗囗囗囗囗不明,惡風寒,目急痛,赤腫,頭熱,鼻鼽衄;腹痛滿,暴喘,腹脹滿不得息,不得大便,洞泄,體痛,霍亂;尻腰腫,囗跟腫,腳如結,踝如裂,不得履地;狂易,大風,癇囗,口閉不得開;瘧多汗,瘧寒;小兒陰腫,頭眩痛,腳痿,轉筋尸厥,中惡吐逆,咳喘暴痛。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腸下分肉間陷者中(原注:又名魚腹、腸山、肉柱)。灸五壯。主頭熱,鼻衄,大便難,腳攣,腳脛酸,腳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寒熱,癲疾,腳酸痛,膝腰重,起坐難,小腹疝氣,游行五臟,腹中切痛,轉筋霍亂,久痔腫痛。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外踝上七寸(原注:又名厥陽)。灸三壯。主頸項痛,歷節風,足趾不得屈伸,汗出,腰痛如折,囗中痛;寒瘧,癲疾,吐舌,下部寒熱汗不出,體重;狂瘧,頭目眩痛,痙脊反折,痔篡傷痛,野雞痔,逆氣頭熱,鼻鼽衄;足痿失履不收。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脛后,從腳跟上七寸,中央陷中(原注:又名囗腸、直腸)。(灸三壯)主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支腫,大便難,腳攣腳酸,脛酸,腳急跟痛,腳筋急痛兢兢,足下熱,不能久立,脛痹不仁,轉筋霍亂,螈囗,腳痿,腰痛如折,腳酸痛重,引小腹。及腰脊痛,惡寒,痔痛,指下腫,鼻鼽衄。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膝約中央下三寸。《銅人經》:二寸。灸五壯。主腰脊強痛引腹,膝股熱,囗酸重;疝,女子崩中,腹上下痛,腸癖,陰偏暴敗痛。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中央約文中動脈。凡風痹、腰腳重痛,于此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己。(灸三壯。)主小身熱,痔痛,腋下腫,腳弱無力,腰尻重不能舉,曲中筋急,半身不遂,少腹堅腫,脊強反折,螈囗,癲疾,頭痛,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乃三焦下輸也,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后,出于囗中外廉兩筋間,承扶下六寸。灸三壯。
主陰跳之,小便難,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淋瀝,腰痛不可俯仰,脊強反折,螈囗,癲疾,頭痛,筋急,腋下腫痛,胸滿膨脹,身熱,飛尸遁注,痿厥不仁。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委陽上一寸,展足得之。灸三壯。主小腹熱,大便堅,太陽膀胱經熱,大腸結,股外髀樞之經筋急。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肉下六寸。(灸三壯。)主腰脊不可俯仰,舉重惡血注之,股外腫。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在尻臀下,股陰下文中。又云:尻臀下橫文中(原注:又名肉囗、陰關、皮部)。(灸三壯。)主小便不利,失精,腰脊、尻、臀、股、陰寒痛,痔,腋下腫,尻下腫,大便直出,陰胞有寒,腰脊相引如解,尻囗腫,大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