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萬寶代針膏治諸惡瘡,腫核赤暈,已成膿,不肯用針刺膿,此藥代之。但用小針點破瘡頭,卻粘貼膏藥,膿即自潰。此秘妙良方。

硼砂 血竭 輕粉(各一錢半) 金頭蜈蚣(一條) 蟾酥(半錢) 雄黃(一錢) 片腦(少許) 麝香(一字)上為細末,用蜜和為膏,看瘡有頭處用小針挑破,以藥些小在紙花上封貼,次早其膿自出。如腋下有耍核兒,名暗疔瘡,或有走核,可于腫處用針挑破,如前用之。忌雞羊魚酒面等物,吃白粥三日為妙。

神效方治一切惡瘡,醫所不識者。

水銀 黃柏 黃連 松脂(黃明者) 輕粉 甘草 土蜂巢(著壁上者,南方多有之,或云 巢。各等分)上將水銀放掌中,以唾津殺為泥,入瓷器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絹濾如稀餳,和藥末再研如稠餳。先溫水洗瘡,帛拭干涂之。一切無名瘡,涂一次即瘥;有黃水者,涂之隨手便干;癢不堪忍者,涂之立止;痛甚者,涂之立定;治疥尤佳,抓破敷藥。

拔毒散治諸惡瘡,消腫去毒。

天花粉 無名異 黃柏 黃芩 木鱉子 大黃 牡蠣(各等分)上為細末,好醋調敷,貼立效。

治蛇頭瘡其形生時在手足上,瘡旁一塊開如蛇口之狀,痛而流血不止者,此藥治之。

雄黃 蜈蚣 全蝎(各一錢)上為細末,看瘡濕劈開入藥,擦在瘡上,卻以小油抹,裁帛拴住。如干,小油調搽。

水銀膏治月蝕瘡,多在兩耳上及竅旁,隨月虛盈。

水銀(二錢半) 胡粉(研) 松脂 黃連(去須為末,各半兩) 豬脂(四兩)上先熬豬脂令沸,下松脂諸藥末及水銀攪令勻,瓷盒盛。先以鹽湯洗凈瘡,涂敷,日三胡粉散治月蝕瘡。

胡粉(炒微黃) 白礬(囗) 黃丹(囗) 黃連(凈) 輕粉(各二錢) 胭脂(一錢) 麝香(上末先以溫漿水入鹽,洗拭后摻藥。如瘡干,麻油調敷。

綠礬散治甲疽瘡。

綠礬(半兩,燒) 蘆薈(一錢半) 麝香(一字)上研如粉,以絹袋盛藥,納所患指于袋中,線扎定,瘥為度。

麝香散治妒精瘡。

青黛干 款冬花(等分) 麝香(少許)上末先以地骨皮桑白皮煎湯溫洗,軟帛拭干,次以津唾調藥敷。

漆瘡方生蟹取黃,量瘡大小遍敷之。

乳香蠟油膏治蝸瘡久不瘥。

杏仁(水浸,去皮尖,研) 乳香(各三錢) 硫黃 輕粉(各一錢半) 蠟(半兩) 麻油(一合)上研極細,先熬油沸,入黃蠟熔盡。次入諸藥,煎攪成膏,冷地出火毒,瓷器盛。每用少許涂瘡上。

苦楝散治浸淫瘡。

苦楝根(曬干,燒存性)上為末。豬脂調敷,濕則干摻。先用苦參、大腹皮煎湯洗。

烏梅醋法治代指,手指甲頭腫。

烏梅仁(捶去殼肉,只取仁)上研細,米醋調稀,入指浸之自愈。

豆坯散治陰蝕瘡。

綠豆粉 蛤蟆灰(各二錢半) 胭脂(一錢二分)上為細末干摻。

陰瘡膏治男女陰瘡。

米粉(一酒杯許) 芍藥 黃芩 牡蠣 附子 白芷(各一兩)上 咀,以不用水豬脂一斤,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白芷黃膏成,濾去渣,入米粉和,沐浴長春散治男子下元陰濕久冷,陰囊左右夜癢,抓之則喜,住之則痛,成瘡流水,為害甚苦,此藥見效。及治婦人下部陰濕,胎元久冷。

牡蠣 蛇床子 破故紙 紫梢花 官桂 干荷葉(各等分)上 咀,每用一兩半,水一小鍋,入蔥白數莖,煎至八分,去渣,先熏后洗,卻用后藥津調散治妒精瘡,膿汁淋漓臭爛。

黃連 款冬花(各等分) 麝香(少許,一方不用)上為細末,先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洗,軟帛拭干,津調敷之。忌生湯洗。

清涼膏治湯潑火燒。此藥止痛解毒,潤肌生肉。

梔子仁 黃連(去須) 白芷(各一分) 生地黃(二兩) 蔥白(十莖,擘) 黃蠟(半兩)清麻油(四兩)上細銼,于油鐺中煎地黃焦黑色,綿濾去渣澄清。卻入鐺內入蠟慢火熬,候蠟消傾入瓷盒內。用時以雞羽 少許涂瘡上,以瘥為度。

黃柏散治燙火傷。

黃柏 大黃 樸硝 雞子殼 寒水石(各等分)上為細末,用水調涂,極效。

蛤粉散治燙火傷。

上以蛤蜊殼不拘多少,炙焦黃色,搗為細末。用生油調如膏,敷之。如水仍無痕。一方以蜜水調敷之,疼立止,不膿不痂。吳內翰居鄉中,鄰家釜翻,一小兒自頭至踵皆傷,急以敷之,啼立止,遂無恙。唯才傷隨手用即效,少緩即不及。當預先合以備用耳。

雞黃油治燙火傷。

上用雞子煮熟,去白用黃,于銀石鍋內炒干,再炒直待都化作油,去火毒,毛翎掃下,入韶粉夜明沙為末。香油調敷,濕則干摻之。

貝母膏治頭禿瘡。

貝母 半夏(生) 南星 五倍子 白芷 黃柏 苦參(各二錢半) 黃丹( ,一錢半)雄黃(一錢)上為細末,先以蜂房、白芷、苦參、大腹皮、荊芥煎湯,熏洗拭干。即用蜜水調敷,兩三次后干摻藥。

螵蛸散治頭上生瘡,俗曰粘瘡,絕妙方。

海螵蛸(二錢) 白膠香 輕粉(各半錢)上為細末研勻,先用清油潤瘡后,摻藥,只一上可。

雉腦膏治諸凍瘡久不瘥,年年發歇,先癢后痛,然后腫破出黃水,及出血不止。

雄雉腦(一枚,搗爛) 黃蠟(各等分) 清油(減半)上同于慢火上熬成膏,去渣瓷器盛。用每涂瘡上。

白礬散治男子婦人血風毒,氣攻手足,指生甲疽,瘡久不瘥者, 肉裹指甲,疼痛出血不定,用此縮肉干瘡。

白礬 膽礬(各半兩) 麝香 麒麟竭 朱紅(各二錢半)上將白礬膽礬,于鐵器內以炭火 過。入后三味,同研令細。每用少許,干摻瘡上,以帛子纏定,日兩三度換之。

黃蠟膏治冬月手足拆裂。

上用清油半兩,盞內慢火煎沸,入黃蠟一塊同煎溶,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許,熬令稠紫色為度。先以熱湯洗,火上烘干,即用藥敷,以紙貼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若合藥入粉多,則硬而成塊,旋以火炙動挑敷不妨。一方無五倍子。

蘆薈散治口舌生瘡。

蘆薈 青蒿(研) 蟾酥 羊蹄花(各半兩) 白礬( 研) 麝香(研) 牛黃(研,各半分)干蝸牛(研,三枚) 瓜蒂(二十枚) 丁香 細辛(去苗) 丹砂(研,各二錢半) 馬牙硝(研,三分) 熊膽(研,一錢)上為細末研勻,先以頭發裹指于溫水內蘸揩之,軟帛挹卻膿水,取少許藥末摻瘡上。或輕可即去蟾酥、蘆薈,看病大小,以意加減用之。

玄參散治口舌生瘡,連齒斷爛痛。

玄參 升麻 獨活 麥門冬(去心) 黃芩 黃柏 大黃(炒) 梔子仁 前胡 犀角屑 甘草(炙,各三分)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煎五分,不拘時溫服。

硼砂丸治口臭口干,口舌瘡。

硼砂(二兩) 片腦 麝香(各一錢) 馬牙硝(風化,四兩) 寒水石( ,十兩)上為細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時含一丸,咽津。

甘露飲治口舌生瘡,牙宣心熱。

枇杷葉(刷去毛) 石斛 黃芩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甘草(炙,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升麻飲治口內生瘡,齒斷肉爛。

升麻 玄參 黃連 羚羊角(鎊) 黃芩 葛根 大黃 麥門冬(去心) 羌活 防風 干菊花(各半兩) 人參 知母 甘草(炙,各一分)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溫服。一方無人參,有牛蒡子。

黃連散治口瘡,絕妙。

黃連 樸硝 白礬(各半兩) 薄荷(一兩)上為粗末,用臘月黃牛膽,將藥入膽內,風頭掛兩月取下。如有口瘡,旋將藥研細入于口瘡上,去其熱涎即愈。

黃柏散治繭唇。

黃柏(一兩) 五倍子(二錢) 密陀僧 甘草(各少許)上除黃柏外,余藥同為細末,水調勻敷于黃柏上,火炙三五次,將黃柏切成薄片,臨睡貼之,天明即愈。

絳雪丹治咽喉腫痛,咽物困難及口舌生瘡。

片腦(半字) 硼砂(二錢) 辰砂(三錢) 樸硝 寒水石(各二錢)上為細末研勻,每用一字摻于舌上,津咽之。

治喉內生癰方五倍子 白僵蠶 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用白梅肉和丸,含化,其癰自破。

疥癬論

夫疥癬者,皆由脾經濕熱及肺氣風毒,客于肌膚所故也。風毒之浮淺者為疥,風毒之深沉者為癬,盡癬則發于肺之風毒,而疥則兼乎脾之濕熱而成也。久而不愈,延及遍身,浸淫潰爛,或癢或痛,其狀不一,二者皆有細蟲而能傳染人也。疥有五種,一曰大疥, 赤癢痛,作瘡有膿。二曰馬疥,隱起帶根,搔不知痛。三曰水疥, 含漿,摘破出水。四曰干疥,癢而搔之,皮起干痂,五曰濕疥,薄皮小瘡,常常淫汁是也。癬之狀起于肌膚,癮疹或園或斜,或如莓苔走散,內藏汁而外有筐,其名亦有六焉。一曰干癬,搔則出白屑,索然凋枯。二曰濕癬,搔則多汁,浸淫如蟲行。三曰風癬,搔則痹頑,不知痛癢。四曰牛癬,其狀如牛領之皮,濃而且堅。五曰狗癬,則時作微癢,白點相連。六曰刀癬,則輪廓全無,縱橫不定是也。治法,當以殺蟲滲濕消毒之藥敷之,內則服和脾清肺、除風散濕之劑,庶絕其根矣。又有面上風癬,初起 或漸成細瘡,時作痛癢,發于春月名吹花癬,女人多生之。此皆肺經蘊積風熱,陽氣上升發于面部,或在眉目之間,久而不愈恐成風疾。治法當清心火,散肺經之風熱,然后以消毒散熱之藥敷之,則自愈矣。

升麻和氣飲治瘡腫癤疥癢痛。

升麻 桔梗 蒼術 干葛 甘草 大黃(煨各一錢) 陳皮(二錢) 當歸 半夏 茯苓白芷 干姜 枳殼(各五分) 芍藥(一錢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當歸飲子治瘡疥風癬,濕毒燥癢。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 防風 白蒺藜 荊芥(各一錢半) 何首烏 黃 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或為末亦可。

羌活散治頑癬疥癩,風瘡成片,流黃水,久不瘥者。

羌活 獨活 明礬 白蘚皮 硫黃 野狼毒(各一兩) 輕粉(二錢半) 白附子 黃丹 蛇床子(各半兩)上為細末,油調成膏,搽之。

烏蛇丸治一切風癬,多年不瘥者。

烏蛇(酒浸,去骨) 白附子(炮) 附子(小便浸一宿) 天麻(各二兩) 全蝎(炒) 羌活乳香 僵蠶(炒,各一兩半) 苦參(十兩) 槐花(半斤)上為細末,用生姜汁一斤,蜜一斤,二味同熬成膏,入藥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溫酒送下,夜晚荊芥湯送下。

除濕散大治一切風毒,疥癬癩癢,狀如風癩。

苦參 何首烏 荊芥穗 蔓荊子 薄荷(各一兩) 白芷 天麻 川芎 防風(并生用)烏蛇(酒浸一宿,焙干,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茶酒調下無時,日進三服,六日一浴,令汗出血氣宣通,一月膚澤如故。

苦參丸治遍身瘙癢,癬疥瘡瘍。

苦參(四兩) 玄參 黃連(去須) 大黃(銼碎,炒香) 獨活(去蘆) 枳殼(去穣,炒)防風(去叉各二兩) 黃芩(去黑心) 梔子 菊花(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搗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漿水下,日進三服,茶酒任下亦得。

疥藥神效散治干濕膿窠,諸種疥癬等證有效。

檳榔 蛇床子(各一兩) 全蝎(半兩) 倭硫黃(一兩半)上化開硫黃,入荊芥末三錢,滾數沸候冷。加輕粉二錢,冷再研末,加三柰半兩妙。上為細末,先將小油滾過候冷,調上藥擦瘡上。仍以兩手搓藥,聞藥氣神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游戏| 遵义市| 隆子县| 思南县| 樟树市| 龙岩市| 永清县| 庆城县| 永安市| 高邑县| 米泉市| 呼和浩特市| 五原县| 德昌县| 友谊县| 渭源县| 朔州市| 丰顺县| 无极县| 通州区| 沈阳市| 临沂市| 上思县| 扎囊县| 克东县| 蒙自县| 武川县| 仙游县| 平遥县| 沙河市| 长子县| 勃利县| 安徽省| 榆树市| 沙田区| 东乌| 赣州市| 琼海市| 永善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