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 胎產心法
  • 閔純璽
  • 4324字
  • 2015-12-26 19:05:11

論曰:婦人臨產,關系母子性命,實存亡頃刻之時。是以古人立方甚多,然產育乃大傷氣血者也。其難產又多由氣血不足,產后諸疾,固屬氣血大虧,然產后諸虛,皆因產前所致。奈佛手散、兔腦丸及葵花、益母諸方,無非活血順氣,滑胎破瘀,溫暖通竅,以圖營運推出之勢,全不管營運推出之源。產婦精力壯者,藉此開導得以易生。倘氣血不足,則雖有催生開導之功,而無營運藥勢之力,抑何補哉?至于手握石燕,足貼蓖麻,設遇實證、順證,假此安心候時。如當氣血精神虧極,用此敷衍之方,神氣內竭,勢如隔靴搔癢,不調氣血,而強用催生,何以為營運之具?徒存虛名,而無實效,誤人性命于頃刻,豈不痛哉。惟達生散立方平正,奈只可調理于產前。

生化湯用意甚深,又只可調理于產后,并非可濟危急催生之用者。今萬全湯乃體二方之意,合成一方,務取萬全,屢用甚驗,故以萬全名之。先以調補氣血,佐以散瘀、下降溫中,使氣血得力,自能健用催生,此不催之催也。故用人參當歸為君,培補氣血壯其主也。少加桃仁、川芎、黑姜、炙草、酒紅花溫中而散其瘀也。牛膝梢、桂心溫行導下,使無上逆沖心之患,不惟催生神效,產后更無瘀血凝滯,百病不生。補而兼溫則不滯,溫而兼補則不崩。升少降多,則氣得提而易下,降而兼升,則瘀自去而新自歸。補多瀉少,邪去而元氣無傷。苦少甘多,瘀逐而中和仍在,豈非萬全催生者乎? 催生佛手散 全當歸(一兩) 川芎(五錢) 龜版(七錢,酥炙透)水煎服。一方去龜版,加益母草三五錢。

油蜜飲 治產難數日不下,并瀝漿胞干。

白蜂蜜(半碗) 真麻油(半碗)共一碗,煎一二沸,掠去浮沫服。一方加童便服。

三合濟生湯 治臨產艱難,一二日不下,服此自然轉動下生。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枳殼(二錢,麩炒) 紫蘇(八分) 大腹皮(一錢五分,姜汁洗) 甘草(七分)水煎服。待腰痛甚,服之即產。

魚膠散 治難產。

魚膠(五錢,同面炒成珠,去面,將膠研細末,用熱酒沖服,少頃即產) 催生簡易方 催生時藥不便,就將本年大統歷日黃紙殼面,刊有欽天監奏準(云云),并有印信在上者扯來,不要人見,用火燒為灰,將灰調酒一杯,與產婦吞之,實時產下。

又有請本地方官或府州縣差簽一枝,在簽上朱書:某縣知縣某人,(要寫名字。)在此立候催生。將簽字倒豎于產房門檻內,即刻產下。仍既將簽繳回本縣。奇驗奇驗。

催生如意散 臨產腰痛,方可服用。

人參(一錢) 乳香(一錢) 辰砂(五分)共為末。臨產時,用雞子清一個調藥,以生姜自然汁調開,和勻冷服。如橫生倒產,實時轉正,子母全安。

催生芎歸湯 (即佛手散。但與佛手散煎服之法不同耳,故又名催生芍歸湯。) 治因事觸胎,子死腹中,疼痛口噤。用此探之,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損則立下。臨產催生,并治橫逆難產等證。

當歸(六錢) 川芎(三錢)水二鐘半,煎欲干時,入頭酒一鐘,煎沸溫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里再服,不過三服即生。有一婦人生產三日不下,用此方加入益母草二兩,酒水各一碗煎飲,服之即生。曾有人止用本方,治橫生倒產,頻服順生,屢效。

蔥白益母湯 治難產。

益母草(五錢) 蔥頭(三錢)用紋銀一錠,要重四兩,水二碗,煎一碗,服之即生。

神柞飲 催生甚速。并治橫逆倒產,死胎在腹。

生柞樹刺枝(如小指大者一握,水洗凈,切碎。一葉一刺者,處處有之) 甘草(五錢,一方五寸) 新汲水(一碗半)用新瓦罐,入水與藥于內,以紙三層密封,文武火煎八分溫服。不煎渣。凡覺腹疼腰重欲坐草時,即將此藥溫服一盞,便覺心下開豁。如渴,又飲一盞,覺下重便產,更無難生橫逆之患。若遇橫生倒逆,不過三服即正。子死腹中,不過三服即下,能保母子兩全,最為神驗。曾有一婦橫產,兒手先出,致胛腫脹。欲截其手,不保其生,屢服催生藥不效,以此藥濃煎一碗與服,頃刻蘇醒。再與一碗,困睡少時,忽云我骨節都拆開了,快扶我起來。血水涌下,拔出死胎全不費力。此方救人,百發百中。

然據《石室秘錄》云:宜慎用。論見后加味神柞飲方中。

秘錄加味神柞飲 (附論。) 治兒頭已到門,久而不下,此交骨不開之故。

柞木枝(一兩或五錢) 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 人參(一兩)煎湯服之。如兒頭到門,久而不下,服此少頃,必然一聲響亮,兒即生矣。真至奇至神之方也。

論曰:倘兒頭不下,萬萬不可用柞木枝。蓋此味專開交骨,兒未回頭而兒門先開,亦死之道。故必須兒頭到門,而后可用此方也。予謂前方獨用柞木枝,治橫逆及難產。且云欲坐草時,即溫服一盞。

須防太早有失,不若俟兒頭到門,久不下時,服之為當。

乳朱丹 (一名開骨膏。) 治難產,并交骨不開。

乳香(不拘多少)或遇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研細用豬心血為丸,梧子大,朱砂為衣,曬干收藏。值難產者,以涼酒化下一丸。不產再服。或蓮葉蒂七個,水二鐘,煎一鐘,化服神效。

伏龍肝散 治橫逆難產。

伏龍肝(即對灶心之土,多年紅者佳)速研細末,溫酒調下一錢,兒頭即帶土而出矣。

二脫散 治橫逆難產。

蛇脫(全一條) 蠶故紙(一張)二味,新瓦瓶內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一錢,連三服神效。

《綱目》: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予謂此方藥峻,宜慎用。

膠葵散 治橫逆難產。

阿膠(一兩,蛤粉炒成珠) 黃葵子(一兩)每服四錢,水煎服。

催生如神散 (一名黑神散。) 治橫、逆產,并治月水不止,崩漏證。

百草霜(血得黑則止。胞水過多,催生可用) 白芷(各等分,不見火)為末,每服二錢,以童便、醋和如膏,加沸湯調,連進三服,能固血又免血涸。

一方加滑石,每服三錢。

催生如圣散 治胞水干澀,兒在腹中不動。或漿血來,閉塞道路,難產之證。

黃葵花(二錢,焙干)為末,熱湯調下神效。或有漏血,胎臟干澀,難產痛劇者,并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實時產下。如無花,以黃蜀葵子,為末二錢,酒服亦可。如胎死不下,紅花煎酒調下。《經驗方》用子四十九粒或三十粒。歌曰:黃金丙子三十粒,細研酒調能備急,命若懸絲在須臾,即令眷屬不悲泣。

手握丹 (即兔腦丸。) 治產婦生理不順,臨產艱難。

十二月兔腦髓(去皮膜,研成膏) 乳香(一分,研細。一方二錢,無麝香) 母丁香(一錢,研末) 麝香(一字,研細)將藥研勻,用兔兒腦髓和丸,如芡實大,陰干,油紙封貯。每一丸,溫水送下,則男左女右手握出。

琥珀黑龍丹 治臨產難生,或胎衣不下,產后血暈,不省人事,血崩,惡露腹中刺痛,血滯浮腫,血入心經,語言顛倒,血風相搏身熱頭痛,胎前產后諸證。

五靈脂(酒研,澄去沙) 當歸(酒洗) 干地黃 川芎 良姜(各二兩)上入砂鍋內,紙筋鹽泥封固, 紅,候冷取出研細。

百草霜(三錢) 乳香 生硫黃 琥珀 花蕊石( 。各二錢)上五味計一兩一錢,為末,同前研細之藥和勻,米醋煮,面糊為丸如彈子大。每臨用,炭火 藥通紅,投入生姜自然汁浸碎,以無灰酒、童便相合,頓服。予謂此藥峻厲,亦宜慎用。

催生起痘神驗方 治難產,并治痘瘡不脹、不漿。

山羊血(七八分,或一錢)此血用酒化開服之,頃刻即產,且不傷人,又無產后瘀阻血暈之患。有云:此血仍聚兒頂而出。又治小兒出痘不起脹、不灌漿,亦用此血。量兒大小,或幾厘,或一二分,或三四分,加以酒釀化服。其痘不起脹者,即起脹。不灌漿者,即起漿。與用雞冠血酒釀之意相同,然雞冠血不如山羊血多多矣。

尊生救生湯 治難產并交骨不開。

全當歸(一兩) 川芎(二錢) 龜版(一片,酥炙脆,打碎) 頭發(一握,燒灰存性)酒水煎服。虛人或產多力衰者,加人參二三錢,如人行四五里即下。不下,急宜再服,其他催生藥皆受傷。予謂此方即加味芎歸湯,分兩雖殊,藥味則一。《尊生》用之而驗,多在虛人加參之力耳。

神應丹 (又名萬全膏。)蓖麻子(七粒,去殼)將蓖麻研如泥,入麝一分,再研成膏,涂產母足心。胎下即洗去,遲則恐子腸出也。如子腸出,即移涂產婦頂心,腸即收上,速去之。此方催生下胎雖速,藥性猛峻,用者慎之。一方,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研爛,治盤腸產。敷在產婦頂心,待腸收盡而急去之。

催生湯 (見上卷胎不長養門,又名補血行滯湯。) 胎產金丹達生散 保產無憂散 滑胎散 (以上俱見本卷保產門預服易產諸方。) 救逆湯 (見本卷臨產須知。) 紫蘇飲 (見上卷安胎門。) 脫花煎 (見本卷子死腹中門。) 丹溪佛手散 (見上卷諸痛門,附佛手散下。)

子死腹中論

凡孕婦胞衣未下,急于胎之未生。子死腹中,急于胎之未下。蓋胞衣未下,子與母氣尚通呼吸。若子死腹中,則軀形已冷,胞臟氣寒,胎血凝冱,氣不升降。

欲下死胎,若以至寒之藥用之,不惟無益,而害母命多矣。所以古人有用附子湯,使胞臟溫暖,凝血流動,以附子能破寒氣墮胎也。又有因患傷寒、熱病、溫瘧之類,胎受邪熱,毒瓦斯內外交攻,因致胎死,留于胞臟。古人深慮胎受毒瓦斯,必然脹大,故用樸硝水銀 砂之藥,不惟使胎不脹,又能使胎形化爛。

再副以行血順氣之藥,死胎即下。此古人立方之意,后人遵意仿而行之,所以有立候下胎散一方。然藥味俱多峻厲,且有爛肉之能,即遇壯實村婦,予猶未敢輕用,又何敢施于富貴弱質之體哉。況予屢見死胎,人不慌迫,亦能遲遲生下,并不傷母,其故何也?蓋人腹中極熱,食物入內俱化,其胎雖死,若產母不驚恐,能安心飲食,腹內熱氣熏蒸,胎自柔軟腐化。亦生而不傷母,但所出穢氣,令人難聞耳。予每治胎死不下,用胎產金丹一粒服下,頃刻即生。但子死在腹,其故多端,要不過急去其死胎以安產母。如胎氣薄弱,不成而殞。如產母久病胎萎而死。如胎肥氣滯,惡露已盡,致胎干子死身冷不能出。如臨產孕婦護痛,兩足不開,夾住兒頭以致子死。如囗囗囗囗 忍耐,當值之人不善扶持,緊抱其腰,傷胎而死。如生路不順,逆側等證,穩婆蠢厲,用手莽撞,傷子而死。如臍帶纏項,氣絕而死。如兒頭到門,交骨不開,久而不下,以致子死。如孕至五七個月,胎漏、跌仆、時證等類,傷胎而死。用烏金散、脫花煎、香桂散、牛膝、琥珀等丸,新法下胎、神柞飲類,擇其宜服者服之,死胎自下。又有雙軀一死一生者,不可不知。但雙軀之脈,三陽俱盛。如少陰腎脈微緊,血即凝濁,經養不周,胎即偏夭,或因難產,一死一生,不去其死,害母失胎,千金神造散主之。但恐虛弱人下胎,或有貧富不等,醫藥一時未便,予故又擇諸書內丸散及簡易單方,開載于后,以備選用。然下胎最宜謹慎,必先驗明產母,面赤舌青,腹中陰冷重墜,口穢氣喘的確,方可用下。若見紫黑血塊血縷,猶為確候。亦必先固妊婦本元,補氣養血而后下之。予故重佛手散、香桂散、滑胎煎為下死胎之王道藥也。倘孕婦遇有不安,醫者未能審詳,遽用峻厲攻伐,難免不測之禍。慎之慎之。

立候下胎散 治臨產或橫逆,或血海干涸,或胎死不下,死在頃刻。

皮硝(一錢,少壯者一錢五分) 大附子(體弱者,加三五分。煨,去皮。壯者不用)如寒天,亦加附子三五分,煨去皮,用黃酒半鐘,煎一二沸,溫服立下。

烏金散 (《局方》名黑神散,《靈苑》名肉桂散。) 治產難,或熱病胎死腹中,或因顛仆,或從高墜下,或房室驚搐,或臨產驚動太早,觸犯禁忌,或產時未到,經行先下,惡露已盡,致胎干子死身冷不能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普格县| 香格里拉县| 大理市| 富源县| 美姑县| 剑阁县| 海阳市| 石棉县| 望都县| 渝中区| 陇南市| 台湾省| 麦盖提县| 邻水| 吉木乃县| 手机| 浦北县| 武汉市| 桐柏县| 望城县| 黔西县| 建湖县| 那曲县| 九江县| 南郑县| 龙江县| 长岛县| 陕西省| 通辽市| 吉林市| 隆回县| 湘阴县| 德江县| 榆林市| 石阡县| 云龙县| 上思县| 吉木乃县| 波密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