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明心相

問曰。行者欲入此三昧。當對幾心相而觀察之。答曰。諸經論中辯心相。各各不同今不具述。是中略明四種心相以為觀境。何等為四。一者未念。二者欲念。三者念。四者念已。未念名心未起緣境欲念名心欲起緣境。念名緣境心滿住。念已名緣境心滿足已謝滅。問曰。心相眾多。何以但舉此四運心相答曰。此四運心相攝一切心。如緣惡法。未念惡法。欲念惡法。念惡法。念惡法已。如緣善法。未念善。欲念善念善念善已緣諸六塵及三毒等。一切煩惱乃至行住坐臥。言語飲食所作施為一切諸事。皆有如上。四相之心。及緣一切世間法。皆有如此四相之心。是故但說四種之相。以為觀境靡所不攝。問曰何謂為相。答曰。攬而可別名為相。心識之法既無形質。若不約此四運之念分別則難可了知。若不可了知則不可觀察。故須先以四相分別。若觀分明了達此相非相。即入一相平等。問曰觀欲念。念二運心相可爾。未念。未起則為無心。無心故則無相可分別。念已。已滅亦與無無異。無法即無相。云何可觀。答曰。未念雖未起。而非畢竟無心。所以者何。譬如人未作。從有緣事即便作。作不可以未作故即便無人。若定無人后誰作。作以有未作人故。則后有作人心相。亦應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若無未念之心。何得有欲念心耶。是故未念雖未起。不得言畢竟無也。汝言。念已心已滅則不可觀者。是亦不然。念已。雖滅亦可觀察。譬如人作竟不得言無人。若定無人者后誰更作。念已。心滅亦復如是。不得言永滅無心。若心滅已永滅者。則是斷見說無因果。是故念已雖滅亦可得觀。問曰。汝云何觀心。若觀過去心。過去心已過。若觀未來心未來心未至。若觀現在心現在心不住。若離三世則無有別心。更觀何等心。答曰。汝問非也。若過去永滅畢竟不可知者。云何諸圣人能知一切過去心。若未來心未至不有不可知。云何諸圣人能知一切未來心。若現在心無住不可知。云何諸圣人。能知一切十方眾生。現在念事。知世鬼神尚自能知己三世心。亦能知他三世之心。何得佛法行人。而起斷滅見。謂無三世心。如龜毛兔角不可得知。當知三世之心雖無定實亦可得知。故偈云。諸佛之所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罪福亦不失。汝勿斷見住無所知。不修觀行猶如盲人。雖對眾色而無所見。汝亦如是。于佛法中無正觀眼。空無所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安仁县| 延川县| 宝丰县| 桑植县| 米易县| 平塘县| 大方县| 平远县| 随州市| 马鞍山市| 祁阳县| 海兴县| 余庆县| 方正县| 莎车县| 普陀区| 察哈| 巫溪县| 紫金县| 白城市| 毕节市| 武安市| 普宁市| 莎车县| 泊头市| 寿宁县| 新兴县| 麟游县| 祁阳县| 织金县| 独山县| 黔西县| 疏附县| 长子县| 休宁县| 龙南县| 忻城县| 紫阳县| 白朗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