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讀史匯(1)

  • 續(xù)焚書
  • 李卓吾
  • 3628字
  • 2015-12-26 18:46:24

陳靜誠

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此常理也。然世間固有謀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則常理之所未有,從古之所未有,而于靜誠陳公僅見之矣。后此若姚恭靖亦可謂能處身于遇主之際者,而戀戀一少師之榮,終身役役于殿陛而不肯去,則亦稍優(yōu)于劉誠意而已,其視公不太遠乎!

嗚呼!胡惟庸之藥不待嘗也,天官之九級不待歷歷下上也,故吾以陳靜誠為我朝名臣之第一人也。

劉伯溫

公中忌者之毒,以太直故;晚而上之顧薄,以太剛故。其不肯為子房之和光同塵,曲己藏身,明矣。此其人品識見實居留侯之前,而世人惑于聞見,反以公為不逮子房,非也。

一進一退自有定數(shù),一勝一負自有定時,而況于生死大事也!迷者俟命而行,達人知天已定。公既精曉天文,安有不知己之死日在洪武八年,而己死之年僅六十又五也?今觀公之封天文秘書以授子璉也,且責令璉亟上之矣;又為書以授次子仲,而曰必待惟庸敗后乃可密聞。至十三年,上竟誅惟庸,累坐夷滅者數(shù)萬,果思公言,召璉拜官,而璉遂卒,孫繼之襲封誠意伯,增祿五百石,且予世券。公一時剛直之所貽,不可以觀乎?而仲復奏公遺疏,拜閣門使。璉與咸卒于洪武二十五年之前,而仲獨著節(jié)于靖難之后。公為開國功臣,仲為死難忠臣,世濟其直,剛終難屈,孰謂公之獨授書于仲也為無意?我故曰:“皆天也。”公唯知天而已,不然,何貴于知天文!

宋景濂

上問公何以不受乞文之,公對曰:“天朝侍從受小夷金,非所以崇國體。”余謂公失對矣,公亦不宜待問而后對也。方請文時,公即宜疏列其事,言:“屬國遣使求文,須奏請?zhí)斐噬显试S,令某臣撰作,乃敢作。臣等既奉而后撰文,則日本必不可以有所饋而得文也。若受其饋,即為私交。愿圣上頒降撰文而令來使赍還所饋之金”。如此,則朝廷尊嚴,小國懷畏,圣上必且大喜矣,而公何不知也?余觀上之曲宴公,嘗嘆曰:“純臣哉爾濂!今四夷皆知卿名,卿自愛!”嗚呼,危哉斯嘆!芒刺真若在背,而公又尚不知,何也?

已告老而歸,仍請歲歲入朝,欲以醉學士而奉魚水,此其意不過為子孫宗族世世光寵計耳,愛子孫之念太殷也。孫慎估勢作威,坐法自累,則公實累之矣;且并累公,則亦公之自累,非孫慎能累公也。使既歸而即杜門作浦江叟,不令一人隸于仕籍,孫輩亦何由而犯法乎?蓋公徒知溫室之樹不可對,而不知殺身之禍固隱于魚水而不在于溫樹也。俗儒亦知止足之戒,徒守古語以為法程,七十余歲,死葬夔峽,哀哉!

李善長

李善長安敢望蕭囗 侯哉!特其一時同起豐沛,跡相類耳。漢祖百戰(zhàn)以取天下,年年遠征,乃令侯獨守關(guān)中。數(shù)千里給餉增兵不絕,厥功大矣。且日夜惶惶,恐一言不合,一舉措不慎,卒無以當上心,保首領(lǐng)。最后僅僅為民請上林空地,片語稍拂上意,然亦有何罪而遂致械系,略不念故人勛舊之情也!誰謂漢祖寬仁大度者?吾以為必如我太祖,乃可稱寬仁大度也。

夫君逸臣勞,理也,亦勢也。我二祖之勤勞不敢自暇逸,三十一年如一日,二十二年如一年者也。昔之治天下于有天下之后者,曾有若是者耶?二祖之勤勞以治天下如此,故亦望人之輔之也,亦不顧家顧親戚而為之也。而善長諸臣無有一人能體其心者。今觀歐陽駙馬所尚者,太后親生公主也,一犯茶禁,即置極典,雖太后亦不敢勸。其不私親以為天下榜樣,亦大昭揭明白矣。善長等到此時,豈猶未知太祖之心耶?善長若猶未知太祖之心,而又何望于善長之弟,與善長之侄若孫若親戚奴仆等耶!今善長且已屢致論列矣,猶眷戀崇貴顯要,不忍請老何也?年已七十有七,方且揚揚然借兵夫,起大第,以明得意。嗚呼!一介草茅,當四十一歲時救死且不暇,于今何如也,而猶以為未足耶?得自經(jīng)死牖下,千幸且萬幸,何足憐!

或曰:“設(shè)身處地當如何?”曰:“當漢祖大封功臣之日,何乃三杰中人材,亦只封文終侯,未嘗敢與韓彭等埒也。我又何人,偃然而徑據(jù)于中山王之上乎?百頓首力辭封,甘心退讓,自處于劉誠意之下,則帝必喜。且夫歲入祿米五千余石,何人不贍了也,推其半以分給叔兄弟侄,宗黨友朋,毋使一人與職任事,得以怙勢作威福,則怨奚自生,禍從何至?是謂損福以滅禍,滅福以致福,此天之道而人之事也。”若王國用之疏,自妙;然以之陳于我太祖之前,總是隔靴搔癢。

花將軍

花將軍既死,郜夫人安得獨完?然能知花將軍之不可無后,孫侍兒之決可托子,則其獨具只眼為何如也!嗚呼!郜氏往矣,孫氏而后其苦可知也。付托在躬,雖明知生不如死,而有口亦難說矣。吾以為孫氏可敬也。

嗚呼!在天為風云,在地為雷雨;死則為雷老,生則為花云。總則一人而已,而又何怪耶?

韓成

紀信誑楚,楚滅漢興,天下既定,恤典何曾!嗚呼!此漢祖基業(yè)所以僅僅四百余載也。

韓成誑漢,照映今古,惟帝念哉,刻骨痛苦。嗚呼!此太祖高皇帝之業(yè)所以歷萬億載而未有艾也。同時死事鄱湖三十六將如丁普郎者,首已斷矣,猶執(zhí)刀船頭,若戰(zhàn)斗狀,一何忠且勇也!然帝終以成效忠致死,言念不忘,封成高陽侯,廟祀康郎山,位居首。嗚呼!愛賢樂士,視人猶己,一時英杰無不樂為之死也宜也。

而說者猶以一二功臣不終之故,大為帝疑,不知帝之體念諸功臣也亦已無所不至矣,而諸功臣則未必能一一仰體之也。誰其得似中山與開平,又誰其似西平與信國乎?其為高皇終始眷注何如也!

馮勝

馮勝以大將軍統(tǒng)數(shù)十萬眾,出沙漠,平定反側(cè),為圣天子伸威萬里之外。糧餉不計,死亡勿恤,唯以不虜掠不擾害為言。此為何等事,而我為何等人乎,而敢娶元紀以自肆,私夷財以自利也?吾謂不即梟首,已為大幸,乃猶以為可侯,吾不知之矣。

且我朝圣祖于凡有功諸臣,賞賚原不薄,體悉原無所不至也。我圣祖起滁陽,入建業(yè),定江南,以至定山東,定河南北,凡十有余歲,始即帝位。及即位,又享國三十有一年。此蓋上帝之所篤生,天固縱之,使多歷年所以福壽我黎民,原非漢、唐、宋首創(chuàng)諸君假仁義以行者之所得比也。并時惟湯信國壽躋七十,余俱不及,則至于靖難之世,又安得有故將乎?未可遽以是而遂為不惜才者之憾。吾以為最惜才者,當無如我明太祖矣。

羅義

此衛(wèi)卒見識勝方正學十倍。人亦何必多讀書哉!嗚呼!以全盛之天下,金湯之世界,付與講究《周禮》、精熟《大學衍義》之大學士,不四年而遂敗。可畏哉書也!

死難諸人

此或為補鍋匠,或為河西傭,或為轉(zhuǎn)輪藏頂之二十余人,有聲者,皆未可知也。大臣生事禍國,一至此哉!絕可悲嘆!黃子澄、齊泰輩,雖寸斬亦終不足以謝天下矣。

高翔程濟

高公雖與程公同邑相善,但高貴死忠,程貴智免,此兩公所以自謂不同也。

然高欲死忠固也;若程者判以其身從君逃難至滿數(shù)十載,其忘家忘親忘身之忠又如此,固人臣之大忠也,何得自以為不同也?夫一以殺身為忠,反使族屬之親,祖考之骨,亦不得免;一以智術(shù)為忠,乃能致其主脫走,逍遙于物外,老送歸闕,還葬西山,是何心之最忠,慮之最遠,所全最大也!

嗚呼!吾愿世之為臣子者心最忠,而世卒莫能知以是為忠之大云。

劉王紳

王忠文之子若孫,真忠文之子孫也;劉誠意之子,真誠意伯之子也。快人哉!

余獨怪誠意善天文,知難星正過,急勸上登別舟以免,而不知己之難星在胡惟庸頭上來,何也?豈老星官亦但能知人而不能自知耶?要之,總不若姚恭靖老禿卒以僧錄司善世終其身。我見其十六年于朝隨班行禮,賜出宮人,不辭亦不近,煢然一比丘,以故絕無兔死狗烹之疑,又何待泛舟五湖,與夫勞勞攘攘欲從赤松子學辟谷事乎?意者必如姚而后可稱善始善終而善于天文乎!

胡忠安

胡忠安之忠大矣!當永樂在位之二十一年也,猶未放心于建文之遜去;而所托腹心之臣,惟忠安一人。孰知忠安一日在湖、湘,則建文一日得安穩(wěn)于滇、粵諸山寺耶?留一建文,固無損于事永樂之忠,而反足以結(jié)文皇之寵,完君父叔侄之倫。今觀公之告文皇,直言其無足慮而已。

嗚呼!誠哉其無足慮也,公豈欺文皇者哉!上疑始釋,建文無恙,吾故以謂胡忠安之忠大矣。

姚恭靖

公官太子少師,推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階特進榮祿大夫、勛柱國,追封榮國公,謚恭靖,加贈少師。別號獨庵老人,又自謂逃虛子。

余時年七十五矣,偶至燕,寓西山極樂寺,訪問公遺書遺像甚勤。適有告者曰:“公自輟配享,祀大興隆寺,而今毀矣。今移公像于崇國西偏,甚不稱。”余齋戒擇日,晨往崇國寺瞻禮,見墨跡宛然,儼有生氣,俯仰慨慕,欲涕者久之。以為我國家二百余年以來,休養(yǎng)生息,遂至今日士安于飽暖,人忘其戰(zhàn)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而其可如此茍簡棄置之哉!而其可如此茍簡棄置之哉!

公像甚精峭,上有題偈,乃公親筆,若以為古物,亦當守為世寶,況真儀乎?意欲移住祟國寺朝夕瞻拜,以致皈依,縱在世不久,亦愈于空抱遺恨也。公有書名《道余錄》,絕可觀,漕河尚書劉東星不知于何處索得之,宜再梓行,以資道力,開出世法眼。

岳正

楊邃庵雖以葉文莊《壙志》為未詳,以太白、柳州比擬為非類,以金緋在躬為非所以幸先生,字字皆滴血,可畏也!然文莊《壙志》亦自好,宜并錄讀之。又責李文正《補傳》成于三十年后,其言尤為真切。嗚呼!世間白日如過隙,誰能耐煩等爾一落筆遂三十年也!然文正祭文等皆淋漓可誦,有欲知蒙泉岳先生者,定當細閱文正先生之筆,文正真不謬為岳先生門下士與佳婿也。其婿經(jīng),其女甥婿辰,祭文亦好,且道二人皆是岳先生自幼選擇而成者,豈不快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唐海县| 遵义市| 宁陕县| 八宿县| 扶余县| 营山县| 拉萨市| 怀远县| 阆中市| 霍城县| 庐江县| 怀安县| 武功县| 米易县| 班戈县| 七台河市| 遵义县| 抚顺县| 县级市| 衡山县| 敖汉旗| 天等县| 进贤县| 吉水县| 乡宁县| 凤冈县| 河源市| 临邑县| 北碚区| 遂宁市| 黄石市| 洛浦县| 尼勒克县| 正镶白旗| 临洮县| 长武县| 历史| 汝城县| 宜黄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