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婦科類(1)

吳竺天臨床經驗方應用

業師吳竺天先生,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主任醫師,浙江余姚人,早歲畢業于丁甘仁先生創辦之“中國醫科大學”。先生擅長婦科,精研醫理,嫻熟臨診,因而名播遐邇,求診者門庭若市,日無虛夕。行醫數十年來治愈婦科疑難雜病及不育癥不可勝數,《解放日報》曾以“孩子滿天下”為題予以報道。七十年代以后,多種報刊報道先生事跡甚多,此處不遑列舉。先生因診務繁忙而無暇著述,乘此拙作梓行之機,選輯先生經驗方七首以廣流傳.并借以了先生“為杏林耕作,為病家造?!敝嫉沦碓?。

一、當歸補血湯

功能:益氣養血、固崩止漏。

主治:婦人經行過期不止,經血淋漓,崩中漏下。

藥物組成:黨參12g當歸9g炒白芍12g木香4.5g制香附6g生地炭12g藕節炭12g川斷12g狗脊12g玫瑰花1.2g震靈丹12g(包)

加減法:出血嚴重者可加入阿膠烊化后沖服,腹不痛者木香、香附亦可酌減,腰不酸者川斷、狗脊可去。

孟城按:先生使用此方時,極少不用木香、香附、川斷、狗脊,蓋因婦女多見腰脊酸軟一癥,故常用川斷、狗脊。至于木香、香附,先生曾曰:“人身血貴流通,調經當以行氣為主,古人云‘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即是固經止漏之劑,亦不能一味收斂止血,必兼行氣方是正法,始不至有經止瘀留之弊?!睅熤伪缆┯靡灾寡叱樯靥?,藕節炭而不用他炭。生地補而性涼,藕節澀而兼通,此二味常與震靈丹同用。婦人經行將凈,經血淋漓不斷者,用震靈丹(12g)布包入煎,止血凈經頗具卓效,然經行伊始者無效,是謂“避其銳氣,擊其墮歸”者也。

先生于婦科方中恒用玫瑰花,余舉以問焉,師曰:“玫瑰花不僅疏氣,而且行血,婦科病以凋氣血為先,故常用此品也。如病婦素來大便不通者,則易以月季花,因月季花破血通經,兼能通便,常用量為4.5g?!?

二、加減桃紅湯

功能:行氣活血,調經止痛。

主治:月經不調,經前腰酸腹痛,經行不暢,或瘀滯內阻之經水淋漓不止。

藥物組成:川斷12g狗脊12g當歸9g川芎9g桃仁12g紅花6g木香4.5g制香附6g丹參12g雞血藤12g玫瑰花1.2g

加減法:月經閉阻者,三棱、莪術(各用15~30g)、留行子、茺蔚子、赤芍等可加入。胞宮不溫者仙靈脾、陽起石、紫石英等又可選用。若下元虛寒較甚者,肉桂、干姜更宜益人。腹中脹滿者,須兼烏藥、娑嚕子。

孟城按:方中川芎一味乃先生極為善用之品,曾謂余曰:“此物少用則升散行血,能治頭目疼痛,常用量為2.4~4.5g。用其一般劑量(9g)則善能調經,行氣活血兩兼其功。重用(15g)則反能收縮子宮,減少出血量?!庇窒壬V赜么ㄜ阂灾卧袐D胎位不正,加入安胎方中,每收良效:

三、加昧舒肝湯

功能:行氣活血、舒肝凋經、清熱通絡、化瘀消癥。

主治:經前乳脹、腹脹,輸卵管阻塞或積水,附件炎,卵巢囊腫等。

藥物組成:柴胡9g川楝子9g木香4.5g制香附6g紅藤30g麥芽15g敗醬草30g炙鱉甲12g炙山甲12g桃仁12g苡仁12g玫瑰花1.2g

加減法:宮寒加仙靈脾、陽起石、紫石英、仙茅等,大便不通加生大黃4.5~9g(后下),腰酸酌加川斷、狗脊、仙茅、仙靈脾、補骨脂、杜仲等,腹中有塊加三棱、莪術。

孟城按:先生以此方加減治愈卵巢囊腫者甚多,余曾以本方隨證化裁治愈一例子宮肌瘤。患者姓夏干部,年近四十,B超示2cm×3cm,4cmx4cm子宮肌瘤各一枚,平素月經不調,經行胸乳脹痛。以上方加減服用二月余,復查肌瘤消失,經行正常而愈。

先生曾為余論述卵巢囊腫之成因、發病機制及治療法則:“此病之得,多在經期行房或房事后不慎受涼,下焦陽氣被郁而不運,遂至氣滯、瘀凝,結成瘕塊。本病以祛瘀消炎為治則大要,佐以舒肝和氣、發育子宮。陽起石、仙靈脾、紫石英等俱為發育子宮之品。如方中加入當歸、懷牛膝溫補肝腎而流暢血分,其效更速。至于山甲、牡蠣等軟堅通絡之品,可根據病情選用。方中敗醬草如若缺貨,可以紫花地丁代用,但地丁之功效不如敗醬為優。治本病須注意大便通暢否,便秘不通者以通便為要著,便暢則腸中積垢俱去,經絡易于暢達而癥塊易除也。故方中每用蔞仁、生大黃,如餞以枳殼則更好。治此病時不能強行攻破,只可因勢利導。每當月經臨行之時,須重用行氣破血之品,經血以多行為佳,血通則瘀去,瘀去則病消?!?

方中用桃、米仁之意,先生曾釋曰:“卵巢囊腫必有瘀血留體,用桃仁意在通瘀消腫。而卵巢既有囊腫,必至阻塞不通,體內分泌物(多為粘液)必積滯其間,故用米仁以消之?!?

四、舒肝調經湯

功能:舒肝解郁、活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經行乳房脹痛,婚后不育。

藥物組成:柴胡9g川楝子9g木香4.5g制香附6g麥芽15g當歸9g丹參12g淮牛膝12g炙鱉甲9g炙山甲9g赤芍9g玫瑰花1.2g

加減法:輸卵管積水或有囊腫者加紅藤、敗醬草;大便不暢加生軍,能一日便下二、二次更佳。其余加減悉同加味舒肝湯方。

孟城按:本方與加減桃紅湯為姐妹方,同為治療月經不調之主方。本方側重疏肝解郁,而加減桃紅湯則側重活血祛瘀。此兩方及當歸補血湯為先生臨證時使用頻率最高之方劑。先生曾謂其臨證時所診最多之證為經前乳房脹痛而有塊,少腹兩側作痛不舒,經凈則諸癥如失?;颊叨嗷楹蟀?、九年仍不育,治以逍遙散合調經之品加減(即本方),肝舒經調則自能受孕。

臨床亦可見到血熱瘀滯型月經不調,證見經行先期,經前或經后腹痛,按之痛甚,經行量多色赤或紫,唇紅口干,心煩失眠,尿黃便秘,脈象弦數,舌紅苔黃。治當涼血活血以調經,先生常以生地、赤芍、丹皮、元胡、當歸、川芎、紅花、制香附、炙甘草等出入為劑,但先生未擬定處方,因而附志于此。

五、止帶方

功能:清熱涼血、化濕止帶。

主治:白帶

藥物組成:白薇12g藕節12g扁豆花9g玫瑰花1.2g

加減法:黃帶加椿根皮9g、粉萆薢12g;赤帶加銀花炭12g、生地炭12g或加茜草炭、貫眾炭。腰酸加川斷、狗脊。納差加焦六曲。預防子宮癌加土茯苓30g、鬼臼12g、龍牡各30g。

孟城按:本方為先生臨證治療帶下之方,不論證之寒熱虛實,隨證加減,皆可應用。據先生經驗,患者如見帶凈則經至,經凈則帶下現象,宜認真檢查,須防宮頸癌。先生平素并不單獨為病人治療帶下,而常于治療其他婦科病之對癥處方中,合入本方,病愈帶凈,一舉兩得。

侍診時余曾就方中使用扁豆花,舉以請益。師謂扁豆花不僅善清濕熱,且有收斂作用,故白帶頻下者用之多效。

六、安胎方

功能:補腎清熱,安胎保胎。

主治:妊娠胎動不安。

藥物組成:川斷12g狗脊12g菟絲子12g鉤藤15g(后入)

加減法:習慣性流產孕婦,可用本方合補中益氣湯同用。羊水過多者加黃芩、白術、焦六曲、茯苓、冬瓜皮、赤小豆、藿蘇梗等品。先兆流產可以本方加黨參12g,當歸6g,白芍12g,生地炭12g,藕節炭12g,玫瑰花1.2g,以益氣養血、安胎、止紅,紅止則胎自保。

孟城按:先生曰:“孕婦補腰最為重要,補腰即所以安胎保胎,故安胎方用川斷、狗脊、菟絲子以補腎壯腰。安胎須兼清熱,故加鉤藤清肝熱,不僅安胎,還防子癇。”“若妊娠五月后,胎全不動者,可于上述安胎藥中加入川芎9g,可以動胎氣,且使生產時順利。”

胎動不安除外界客觀環境、生活起居及諸病理因素造成之外,孕婦妊娠期內服藥不當,亦是重要原因。故孕婦有病,服藥宜慎。師屢曰:“胎前破氣之藥不能用,祛風活血之品如桂枝、羌獨活、牛膝、木瓜、絡石藤等均不能用。如有痹癥疼痛,可用絲瓜絡、桑枝、秦艽之屬。師且一再叮嚀:“孕婦不妨用行氣之品,然不可用香附,用之不慎易致墮胎?!?

七、妊娠惡阻方

功能:芳香化濁,和胃止嘔,

主治:妊娠反應,惡心泛漾、嘔吐不食。

藥物組成:姜半夏9g陳皮6g木香3g焦六曲9g藿香9g蘇梗9g佛手4.5g

加減法:吐重者加吳萸、川連。

以上七方為先生臨證習用之方,諸方用藥看似平淡無奇,茍能辨證正確、化裁得宜,可收立竿見影之效。孟城用之近三十年,獲益良多,正有不及以言語表達者。上述各方及先生經驗之談,乃從余早年隨師侍診時所記之《隨師筆記》中錄出,一仍原貌,皆用當日先生口語,不作文字修飾渲染,更不加分析以參己見,蓋存其樸而葆其真也。其中奧義,讀者觸類旁通自能明了,毋須贅言也。

妊娠早期脈解

本文所云妊娠早期,乃受孕后從末次經凈起算兩月之間.此時胎氣初結,諸征未顯,為癇勾孕尚難分辨,以脈象為主,結合癥狀體征加以推斷,有較重要之臨床意義。然結胎伊始,氣血方凝,形質未成,雖“脈為血派,氣血之先?!笨呻S時顯示機體五臟六腑、陰陽氣血運行之內在規律及發展變化之情況,迅速、傳遞機體內部之各種生理病理信息,然在停經后一月內,胎氣甚弱,脈上尚難測知,往往須足一月后脈象始顯,故早期孕脈之診察時期,實為經停后第二個月內,僅一個月時間。因妊娠三月以后,孕脈漸漸明顯,惡阻、腹征等亦漸出現,診斷已不為難。故本篇僅就早期孕脈稍加辨析。

先哲對于早期孕脈之論述雖多,大要不越二條,均為《黃帝內經》之經文。

其一,《素問·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何謂“陰搏陽別”?王冰注曰:“陰,謂尺中也。搏謂搏觸于手也。尺脈搏擊,與寸脈殊別,陽氣挺然,則為有妊之兆?!蓖踝⒅忻髦^“尺脈搏擊”,而與寸脈作何殊別,尚未有說。

而王宏翰之注則更為詳盡:“細釋《內經》,并諸家之論,謂陰搏陽別,則尺脈搏擊于手者,乃滑數有力。而寸脈來微,有別異于尺。則是寸脈來微,殊別于尺脈之滑數,是有子之象也?!庇衷唬骸暗凶又},原有寸關尺俱數之脈,而此節之經文,乃寸微尺數之旨也。”王氏之注為多數醫家所采納,如戴同父《脈訣刊誤》亦主寸微尺數之說。陳自明《校注婦人良方》亦曰:“寸微關滑尺帶數,流利往來并雀啄,小兒之脈已見形,數月懷耽猶未覺。”

雖王氏之論為較多醫家所贊同,然“寸脈來微”一語,尚欠理論及實踐依據。蓋脈以尺寸分陰陽,陽寸陰尺之說見于《難經》而《內經》則無也。故張介賓曰:“陰,如前手少陰也,或足少陰而言亦可。蓋心主血,腎主子宮,皆胎孕之所主也。搏,搏擊于手也。陽別者,言陰脈搏手,似乎陽邪,然其鼓動滑利,本非邪脈,蓋以陰中見陽而別有和調之象,是謂陰搏陽別也?!背跤^文義,張注自較王注為優,將“陽別”之“陽”釋為“陰脈搏手”,“別有和調之象”,確有見地。

通觀“陰陽別論”原文,篇中“陰陽”兩字之含義非一,皆具相對性,此處陰陽兩字,當指陰經陽經而言。人身十二經脈,手足各三陰三陽,六陰經中,惟心肝腎三經為陰血之經,而三經中僅足少陰腎與胎孕最為相關,故約而言之。“陰搏”之“陰”,當指腎經,其相應之脈位在于兩手尺部。此則景岳之注甚是。婦人懷妊之后,六脈皆現緩滑流利,不惟尺脈為然。而陰脈(當以尺部足少陰腎經脈為主體)之搏動,與三陽經脈象之搏動同中有別,尚須區分,足為“陽別”。

關于此點,余早歲侍診于業師吳竺天先生,曾請師示妊娠脈法。師誨余曰:“三部脈緩滑沖和,轉展流利,寸關浮沉正等,尺部稍俯,即是妊娠早期之脈。若尺脈不俯,即有疑問,當須仔細辨察,以免魚目混珠。尺脈何以稍俯?蓋受孕之初,男精女血凝于胞宮,腎氣引全身之氣血精華,集注至陰之地沉潛于里,以發育胎兒,是以尺脈當稍稍見沉。俯者略低之謂,亦即稍沉之意焉?!敝倬啊督饏T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篇指出妊娠之診斷:“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渴,不能食,無寒熱”為妊婦之癥狀,姑置不論。而其脈象“得平脈,陰脈小弱”,余之理解為:此處所說之“平脈”,并非常人脈法中之“平脈”,而是妊娠婦女之“平脈”。亦即緩滑沖和,轉展流利之脈象。于此脈象基礎之上,復見少陰腎脈較寸關略見“小弱”,弱脈之體狀為沉而細,故“陰脈小弱”并非尺部見小脈與弱脈,當是滑利之孕脈至尺部略小而略俯,正與吳師數十年之經驗相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云梦县| 军事| 临城县| 灌云县| 乐都县| 北海市| 东乡县| 莎车县| 清水河县| 大厂| 府谷县| 四川省| 广东省| 凤冈县| 腾冲县| 山丹县| 抚顺市| 皋兰县| 德安县| 泸溪县| 远安县| 辉南县| 中阳县| 鹤庆县| 承德县| 哈密市| 富宁县| 金华市| 丰宁| 博野县| 鄂托克旗| 晋城| 绥化市| 新和县| 盘锦市| 广德县| 南宁市| 辽源市| 新源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