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噶瑪蘭,在淡水東北三貂、雞籠大山之后,社番地也。乾隆末,有漳浦吳沙者,久居三貂,好俠;通番市有信,番悅之。沙招三籍流民入墾,以嘉慶元年于烏石港南筑土圍墾之,即頭圍也。二年,沙死;侄吳化代理其事,復(fù)有吳養(yǎng)、劉胎先、蔡添福等附之。牽至烏石港,欲取其地,眾患之;賊揚言且滅頭圍,眾益懼。吳化與陳奠邦等謀拒賊,乃夜定計,集鄉(xiāng)勇并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眾縛之,得十三人并賊目。牽怒,進攻;眾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敵久之,賊敗去;化等以所擒獻將軍賽沖阿軍前(新修「通志」)。

三月,漳、泉分類械斗;巡道慶保平之(鄭稿)。

六月朔丁丑,澎湖協(xié)副將王得祿追擊蔡牽于鹿耳門,盜船沖浪出,多溺死。

自是,蔡牽不復(fù)犯臺灣矣(節(jié)「彰化縣志」)。

十有二年七月,南澳鎮(zhèn)總兵王得祿擊敗海賊朱濆于大雞籠港內(nèi),濆竄入噶瑪蘭之蘇澳。九月二十日戊午,得祿會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大破之,濆遯。

閩海巨盜,自蔡牽外,朱濆最熾;而與牽不相能。濆嘗挾洋窺金、廈,漳、泉為之戒嚴。是時,濆在廣東大萊蕪?fù)庋螅瑸槌魏f(xié)副將孫全謀所追,竄入鹿港、淡水一帶伺劫。得祿自銅山放舟渡臺,夜至大雞籠澳,見濆船潛匿港內(nèi),率兵前攻;濆逃至噶瑪蘭,大載農(nóng)具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巢穴。五圍頭人陳奠邦告急,廷理乃與得祿會同水陸赴援。有潘賢文者,岸里社之番通事,處東勢羅東社;濆思結(jié)之,漳人李佑陰與通焉。廷理偵得其實,曉以大義,并賚眾番嗶吱十板、紅布五百疋、番銀千餅;賢文大悅,眾番亦皆鼓舞。乃設(shè)木柵于???,捕通賊者;佑懼,挈妻孥入賊舟。九月九日丁未,廷理自艋舺入山;至五圍,集耆老撫慰之。義首林永福、翁清和等,愿率精壯效用。時濆踞蘇澳,得祿以舟師追至港口,賊以巨纜纏鐵鍬橫沉港口;廷理令永福等領(lǐng)番勇穿山辟路達蘇澳,與得祿舟師合,賢文率眾斷賊樵汲。二十日戊午,夾攻之;凡焚賊舟三、沈其大舟一,賊以十六艘順流東遁(節(jié)新修「通志」)。

十有四年五月,漳、粵與泉分類械斗;知府楊廷理平之(鄭稿)。

八月十八日丙午,水師提督王得祿、邱良功追擊蔡牽至外洋,落海死;??芷剑ā刚没h志」)。

十有六年六月,淡北高夔亂;伏誅。

夔,內(nèi)港人也。有賣卜者以先知之術(shù)惑夔,遂與高姣等在柑園謀不軌。事覺,六月十六日壬戌,新莊縣丞弓清瀚、艋舺都司莊秉元率兵捕之。夔潛匿八連港之午子山,知府汪楠、同知查廷華搜夔、姣等,礫之(節(jié)鄭稿)。

道光六年五月,閩、粵分類械斗,內(nèi)山賊匪黃斗奶、黃武二等乘機率生番亂中港。

總督孫爾準統(tǒng)兵駐塹城,遣金門總鎮(zhèn)陳化成領(lǐng)官軍入山剿之;斗奶、武二等伏誅(鄭稿)。

十有四年,閩、粵分類械斗。

釀事,鳳山縣蠻蠻大莊(廳案)。

二十有一年八月十六日丁酉,洋船至雞籠;炮臺參將邱鎮(zhèn)功調(diào)守備許長明、歐陽寶等在雞籠防所堵守,淡水同知曹謹、協(xié)防澎湖通判范學恒委巡海口,知縣王廷干督同艋舺縣丞宓惟康在三沙灣炮臺應(yīng)之。洋船折桅沖礁碎。

九月,洋船再至雞籠;參將邱鎮(zhèn)功、淡水同知曹謹、協(xié)防澎湖通判范學恒御之。

二十有二年二月三十日己酉,洋船復(fù)至大安官軍偵探入口;淡水同知曹謹、署鹿港同知魏瀛、澎湖通判范學恒、彰化知縣黃開基,護北路副將關(guān)桂、游擊安定邦督同守備何必捷、千總何建忠、李青云、把總翁標桂、林飛鵬等御之。洋船破。

三月,草鳥匪船擾塹南各港口。

二十有四年,漳、泉分類械斗。

紳士有捐恤難民者,分別奏獎(見「斯未信齋文稿」)。

咸豐三年八月,漳、泉四縣分類械斗。

三角涌匪徒倡亂,毀八甲、新莊。

四年春、正月,閩、粵分類械斗。

初,田寮莊匪徒羅慶二、賴得六等在中港搶牛肇釁,釀及中壢閩、粵互斗。

會首黃得美率黨黃位陷同安、海澄、廈門,得美誅;位竄大雞籠口,逸竹塹港。同知丁曰健平之。

九年九月七日癸酉,漳、同分類械斗。

是日,枋寮街火,漳、同互斗,并燒港仔嘴、瓦窖、加蠟仔等莊;旋而擺接、芝蘭一二堡亦斗,縱火焚房屋。

十年九月十五日乙巳,漳、泉分類械斗。十八日戊申,漳匪攻南勢、矼束板等莊,破之。

桃仔園漳人與大坪頂泉人斗,焚毀十余里。

同治元年三月十八日庚子,彰化會匪戴萬生亂;十九日辛丑,勇首林戇晟叛。淡水同知秋日覲死之,彰化縣城、斗六門、大甲城堡均陷。臺南戒嚴。

先是,內(nèi)山三囗〈氵義〉河、蕉坑一帶,向為盜藪。有劉阿妹招致戴萬生、林晟等逆既破彰化縣、斗六門,遂攻陷淡屬之大甲城堡(節(jié)「治臺必告錄」)。

五月,中港逆黨王江龍伏誅,大甲城堡復(fù);艋舺縣丞郭志煒捕土匪楊貢,誅之。

復(fù)大甲者,通判張世英、知縣王楨等(節(jié)「治臺必告錄」)。奉諭旨:以北路〔張世英〕一軍防剿尚為得力。

六月,桃仔園逆首楊升聞亂,斬之。

二年春、正月,林晟等復(fù)犯大甲;十八日乙丑,獲戇晟斬之。

十一月三日丙午,彰化城復(fù);十八日辛酉,克斗六門。

復(fù)彰化者,都司陳捷元、鄭榮等。紳士林占梅前同官軍攻克大甲,此次亦自備資斧募勇千余名,越境助剿。克斗六門者,參將關(guān)鎮(zhèn)國等軍(節(jié)「治臺必告錄」)。

十二月十八日庚寅,生擒戴萬生等;斬之。

光緒二年,貓里新雞籠吳阿萊亂;同知陳星聚會游擊囗囗囗統(tǒng)兵擒斬之,余黨散。

阿萊,粵人;居貓里新雞籠。其祖、父,世為農(nóng)夫;阿萊生不事生業(yè),好弄兵器。初,邱仔九墾內(nèi)牛斗口山,有磺窟,生磺油;英人過此,持千金購此磺窟。英人旋歸,磺窟無人管理;阿萊踞而有之。汛兵聞知,以為侵占禁地,往捕;阿萊拒之,斃汛兵二名。同知陳星聚飭總理謝海二、彭繼生率土勇夜往捕之,阿萊前門堅閉,土勇破門而入;匪黨鎗炮齊發(fā),斃土勇二名。阿萊遂號集其黨圍之,海二、繼生均逃免。同知陳星聚會游擊囗囗囗統(tǒng)兵擊殺,并檄中路汛兵合攻。阿萊逃竄,無所容身,自知不免;夜投謝阿伸家,阿伸擒阿萊,送官在地正法。

光緒十年六月十二日乙酉,法軍入寇基??;兵輸停泊港外。

初,法國構(gòu)釁,欽命巡撫劉銘傳為帥,統(tǒng)兵巡臺。閏五月二十八日到臺,駐兵臺北府城;飭軍門曹志忠領(lǐng)兵屯扎二重橋,軍門劉朝祜及提鎮(zhèn)蘇得勝、章高元領(lǐng)兵分扎獅球嶺及基隆山等處,副帥孫開花統(tǒng)兵駐艋舺,飭軍門龔占鰲領(lǐng)兵屯扎滬尾,營務(wù)處李彤恩及營弁張李成亦分扎滬尾。

十五日己丑,大戰(zhàn)基隆港;法軍開炮擊壞口岸炮臺。

先是,上命各軍謹守各口,不許預(yù)先起釁。是日早晨,法軍輪船開火起錠,八點鐘開炮,首發(fā)已將炮臺擊壞,斃炮兵三名;清軍始開炮應(yīng)之。

十六日庚寅,法軍潛登基隆口岸;巡撫劉銘傳命軍門曹志忠、劉朝祜、提鎮(zhèn)蘇得勝、章高元率兵截擊,法軍敗績。

是日早晨,法軍潛登基隆口岸。劉銘傳在望樓上遙見,即飭曹志忠、劉朝祜及蘇得勝、章高元等伏兵以待。法軍上陸前進,遙見清之苦力數(shù)十人,疑以為兵,心怯少駐;而伏兵齊起擊殺,炮如雨下,斬酋長一員、斃炮兵百有奇,獲軍械無算。法軍潰,退守軍艦。

八月十四日丁亥,法軍戰(zhàn)艦犯滬尾港;副帥孫開花飭各營嚴御。自卯刻開炮,戰(zhàn)至午刻,兩軍各退。巡撫劉銘傳傳令移營援滬尾,退守獅球嶺。

十七日己丑,法軍乘虛上陸,侵踞基??;巡撫劉銘傳退守臺北府城。

二十日壬辰,法軍潛登滬尾口岸;副帥孫開花命軍門龔占鰲、將弁胡囗囗、張達斌、汪囗囗、營務(wù)處李彤恩、張李成、黃宗河等率兵擊之,法軍敗績。

是日未刻,法軍各酋長率兵千余名潛登滬尾口岸。有巡海兵遇之,馳報;孫開花乃傳令各營布陣相當。兩軍鎗炮齊發(fā),清軍陣勢漸怯;將弁胡囗囗奮勇爭先,手刃法兵數(shù)人,中炮斃命。張李成在口岸外涂宑中揚旗突起,兵皆披發(fā)赤身,橫擊于后;法軍陣亡甚眾,驚惶急退,爭下小布船,船有不堪重載而沈者。法大將在兵輪望樓上見其兵敗,開大炮以擊追兵;誤傷其兵并小布船,擊沈港口。是役也,法軍陣亡過半。自是,不敢再犯滬尾。

九月廿五日丙申,法軍由基隆攻暖暖莊;時在地團練勇效力擊戰(zhàn),斃法兵十余名,兵始退。

十月囗囗,巡撫劉銘傳調(diào)統(tǒng)領(lǐng)林朝棟統(tǒng)臺勇與軍門曹志忠分段扎守。

十一月朔辛丑,林朝棟與法軍大戰(zhàn)大水窟;法軍敗績。

二十三日癸亥,法兵輪停泊竹塹舊港口,開大炮擊毀商船。

十二月囗囗,法軍攻暖暖莊,士勇營弁張仁貴死之。

十有一年春、正月朔己酉,統(tǒng)領(lǐng)林朝棟被困囗囗;營務(wù)處陳明志、王詩正往援,圍解。

三月朔庚子,清、法和議始成。

五月初十日戊申,法軍自基隆港撤兵回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佛山市| 泽州县| 荆州市| 福清市| 柳林县| 石棉县| 济宁市| 通化县| 南涧| 宜州市| 荣昌县| 微博| 盐边县| 齐河县| 思茅市| 新竹县| 浦城县| 公安县| 武陟县| 册亨县| 萨迦县| 河北省| 怀来县| 古丈县| 静宁县| 永泰县| 延寿县| 盐城市| 肇源县| 枣强县| 子洲县| 米脂县| 海口市| 柳江县| 正阳县| 东乡县| 新巴尔虎右旗| 区。| 札达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