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先是,峻與守備董得魁馳赴中港守御。賊黨盤山踰嶺而入,糾結貓盂莊李同、貓里社黃阿寧、何添等直至新莊;所過附逆者甚眾。峻聞彰化陷,退回塹城;至山頂,伏起,峻自殺(或云中傷馳回死)。賊乘機進攻,塹城陷;巡檢張芝馨、把總高茂、尹貴、尹仰舟、外委虞文光等俱死之。峻長子必大,懷印從八里坌內渡。賊共擁林爽文為盟主,偽號「順天」,以彰化縣署為盟主府;胥吏劉懷清為偽彰化知縣、劉士賢為偽北路海防廳,王作為偽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偽平海大將軍。爽文用烏緞作笠,蟠金龍二;以黃線結蕤自頂垂背,掠取官幕袍服衣之。其眾以烏布帕纏頭。同時,賊黨林小文等亦于初八日毀新莊巡檢署,巡檢王增錞奔艋舺,免;賊困同知程峻、巡檢李國楷眷屬于滬尾。初十日己酉,遍豎偽旗,踞新莊、擺接、八芝蘭、滬尾、八里岔等處,焚害良民。署都司易囗囗招募義民;十二日辛亥,率千總席榮、把總蘇升、守備董得魁,同義民首黃朝陽等先搗新莊殺賊,獲劉長芳;十三日壬子,擊滬尾,救程、李兩眷,駐守港口。十四日癸丑,署都司易囗囗同千總張正耀、把總譚朝亮率義民夾攻八芝蘭,賊并眾力拒;官軍火炮齊發,殺傷甚眾,賊潰逃入金包里。是夜林小文、賴欲、黃祖成、葉山林等從擺接潛攻艋舺,不克。十五日甲寅,署都司易囗囗復率官軍、義民合圍擺接;四面殺入,群逆不能當,皆奔,獲賴欲、鄭昌盛、蔡江等。逆散,復糾黨踞險自守。署都司易囗囗悉心征戰,日無寧晷(節新修「通志」、「彰化縣志」參鄭稿)。

十三日壬子,淡水同知幕賓壽同春偕原任竹塹巡檢李生椿、書院掌教原任榆林知縣孫讓復淡水廳。

先是,淡水賊王作、林小文等劫奪淡水倉庫,遂居廳事,偽號「天運」。以賊五千屯踞后壟,拘樹林頭莊把總吳洪;不屈,死。同春被執,賊素重其名,不殺;請受計。同春詭許之,潛使人揚言;內地大兵已到,賊眾疑散。是月十三日壬子,同春約生椿、讓糾合義民一萬三千余人,收復塹城;擒作及余黨許律、陳覺、鄭加等,斬之(新修「通志」參「彰化縣志」)。

五十有二年春、正月十九日戊子,獲賊黨蔡綱。二十四日癸亥,閩安協副將徐鼎士等領兵渡海抵淡水,駐艋舺。

是月,既獲蔡綱;旋鼎士同游擊吳琇、都司朱龍章舟師到淡,駐札艋舺,環繞大河。有義民萬余人,協同守護。乃安撫良民,攻捕逆賊。賊通塹南逆黨萬計,合聚甘林陂(節「新修通志」、「彰化縣志」參鄭稿)。

三月十二日庚辰,賊攻三角涌;游擊吳琇救之,追賊甘林陂。二十五月癸巳,進剿白石湖;同知徐夢麟招安降眾,獲林小文械省誅之。

是月十二日至十六日甲申,〔賊〕連攻三角涌,義民黃日勉調眾并力堵御;游擊吳琇率師救之,大戰于甘林陂。十七日乙酉,賊焚殺三重埔、錫口,署都司易囗囗率義民擊之,賊退。二十二日庚寅,賊分擊艋舺、和尚洲、三角涌、錫口等處,鼎士遣琇、龍章、易囗囗同義民首黃朝陽、日勉等分路追殺,賊奔踞甘林陂、白石湖。二十三日辛卯,琇與易囗囗乘銳攻甘林陂;二十四日壬辰,火攻克之,賊負傷溺死殆盡,焚其巢,逸竄白石湖。二十五日癸丑,進兵攻之;賊踞高巔,下矢石如雨。師退札山麓,數攻之;賊大窘,并眾力拒。同知徐夢麟招安之,于是先后來降;獲小文,解省伏誅(節鄭稿)。

五月八日甲戌,新任淡水同知徐夢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幕賓壽同春抵白石湖山下,安撫居民。

時大甲溪逼近賊巢,同春謁提督任承恩,意圖合攻;以兵少辭,歸塹城。而白石湖等處之漳、泉、粵人分莊互殺,故同春撫之(節「彰化縣志」)。

六月八日甲辰,同知徐夢麟進兵屯大甲。

大甲溪兩山對峙,南彰、北淡,中隔一溪;迫近牛罵頭、蘆葫墩、紅圳頭,與大里杙唇齒相依。時溪南皆賊,惟千總袁良糦率兵二百余人,同義民共御;力疲糧匱,各懷去志。夢麟招集義民倚溪扼險,請參贊藍元枚發兵協守;元枚委守備潘國材以兵六百赴之。鼎士亦領兵千八百人同龍章會于大甲溪,與夢麟及番兵數千結營溪口。復令工鑄大、小炮二百余位,屢用攻賊;賊多敗潰,淡北恃以無恐(新修「通志」參「彰化縣志」)。

冬、十月六日庚子,副將徐鼎士、同知徐夢麟、都司敏祿、守備潘國材進兵剿賊。時官兵分為六路進剿,至山頂遇賊,賈勇逐殺,獲賊及軍械無算(「彰化縣志」)。

十日甲辰,淡水幕賓壽同春剿賊被擄,不屈死。

同春率義民剿賊,駐烏牛欄追殺。賊眾抵三十張犁,馬蹶被擄;罵賊不屈,賊支解之(「彰化縣志」)。

十二日丙午,淡水官兵、義民次大肚,克之。

先是,淡北兵民出扎大甲;守御日久,謀歸。徐夢麟乃與廣東右翼總鎮李囗囗議分兵進攻,李約以是日赴大肚應援。同日,徐鼎士、敏祿、潘國材等分兵進攻大肚,先于蛇仔侖焚何有志巢穴,賊越山逃;鹿港官兵不至,遂收軍鼉頭,距大里杙三十余里,鼎士等扎營以待;遣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役王松密結生番,伏內山險隘截其沖突。社番踴躍力戰,殺賊無算。

二十九日癸亥,大學士嘉勇侯福康安統兵抵鹿港(「彰化縣志」)。

五十有三年春、正月四日丁亥,獲賊首林爽文于老衢崎;檻送京師,伏誅。北路平。

先是,爽文既遁入番社,福康安令通事黃彥率番丁防守阿里山。參贊恒瑞、總兵許駐小半天,總兵普駐科仔坑口,領隊普駐科仔坑,仍率兵由內木柵橫截;將軍鄂輝同穆克登阿駐大半天,副將格繃額駐清水溝,福康安及海蘭察駐東埔蠟,仍率兵由龜仔頭入山搜捕;參贊張奉廷防潦水莊,參贊舒駐龜仔頭,參將琢靈阿駐集集埔,游擊葉有光駐盧厝莊,翼長六十七及吳琇分防大里墩,潘國材防東大墩,敏祿防軍工寮,徐鼎士防沙里巴來,游擊裴起鼉防犁頭店,徐夢麟由三貂至內山率生番橫截蛤仔難;知府楊廷理督運各路軍餉。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進搜拺社、麻薯社;二十七日庚申,至獅仔頭,遂由打鐵寮、蝦骨社、合歡社、炭窖搜捕。爽文自知不免,乃投于所善高振家曰:『吾使若富貴』!振縛之以獻,遂獲爽文與其弟林躍、賊目何有志,悉檻致京師伏誅。北路平(「彰化縣志」)。

十日癸酉,巡撫徐嗣曾抵臺灣(「彰化縣志」)。

嘉慶二年十一月,楊兆亂;知府遇昌、同知李明心捕誅之(鄭稿)。

九年十二月三日戊午,海寇蔡牽亂;水師提督李長庚追剿至淡水圍攻,淹斃逆匪數十,遂南竄。

牽,同安人。初,傭工自食;繼為寇出沒海上,遂成巨憝,為閩、浙、粵大患。其入鹿耳門,始嘉慶五年;越九年四月又至,乘雨登岸,北汕炮不得發;戕游擊武克勤,奪商船所有而去。牽船凡六十余艘。十二月,李長庚追至淡水門圍攻,落海多淹斃。至十年二月,乃去(節「彰化縣志」參阮元「瀛舟筆談」)。

十年四月,蔡牽再至淡水。

是月,牽擁百余艘停泊淡水;原結山賊洪四老等輾轉招致,乃偽造「光明元年」逆示,自稱鎮海威武王(節新修「通志」)。

五月十四日丁酉,蔡牽盜船復駛至竹塹、鹿耳門等處游奕(「瀛舟筆談」)。

六月四日丙辰,蔡牽竄淡水滬尾港。七日己未,水師提督李長庚抵臺灣(「瀛舟筆談」)。

十一月十四日癸亥,蔡牽復竄八里坌。十六日乙丑,焚殺艋舺官軍,都司陳廷梅戰死、同知胡應魁傷免;北路副將金殿安統兵堵捕。二十四日癸酉,蔡牽由滬尾入踞鹿耳門;鳳山賊吳淮泗、彰化賊洪四老等應之。十二月,賊陷鳳山,郡城戒嚴。

是月,在滬尾起事。陳廷梅與戰不利,死之;胡應魁被傷,走免。金殿安統兵堵截,郡城戒嚴;知府馬廿升同總鎮愛新泰率兵往援。牽自至滬尾即遣其黨徑至鳳山、東港等處,賊首吳淮泗應之。巡道慶保檄臺防廳錢囗〈雨上澍下〉,率把總曾瑞、王正華等領鄉勇、屯番往援;繼命陳名聲假三品頂戴以行。未至。而鳳山已失守;囗〈雨上澍下〉與鳳山令吳兆麟遁入粵莊。名聲收兵,共謀回埤頭。粵兵送至淡水溪南遇賊,官軍后隊藥桶火發,隊亂,賊截殺兆麟于磚窯莊;囗〈雨上澍下〉以身免,與名聲入處粵之內埔莊。南路賊陳棒、葉豹、黃灶、李璉、盧章平等攻游擊吉凌阿于楠梓坑;凌阿以援鳳山,屯兵在此僅三百人,屢敗賊。會糧盡,以計拔營歸;比賊覺,已入郡城矣(節新修「通志」、「彰化縣志」參鄭稿)。

十有一年二月十六日甲午,蔡牽復泊鹿耳門;水師提督李長庚擊走之。南路賊陳棒等敗走桃仔園,仍回生番界;吳淮泗遁入逆船(節「彰化縣志」)。

三月,蔡牽攻噶瑪蘭;土民陳奠邦、吳化等率眾御,卻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庄浪县| 斗六市| 西城区| 潮安县| 崇文区| 洛宁县| 大竹县| 绩溪县| 迭部县| 乌审旗| 宜宾市| 北宁市| 和平县| 罗甸县| 高邑县| 枝江市| 大竹县| 江川县| 安岳县| 汶川县| 新宁县| 京山县| 民权县| 嵊泗县| 太仓市| 吴桥县| 临猗县| 扬州市| 靖江市| 舟曲县| 凤冈县| 宁波市| 林西县| 元氏县| 固原市| 阿荣旗| 遵义市| 大安市| 通州区|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