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腫頭浮眼不開,如斯惡候實堪哀。未應開處偏開早,搔癢頻加兇禍來。
痘瘡起發,頭面浮腫,有不閉目者,但觀其痘之輕重疏密。若疏輕者,目雖不閉亦不妨,重密者,其目要閉,宜閉不閉者兇。蓋眼封鼻塞,神氣內固而不外馳,吉兆也。但遇封眼之時,必待其收靨之時而后漸開可也;若未及收靨,漸生瘙癢,而腫消目開者,大兇!痛癢原來有實虛,癢虛痛實載于書。都來痛者終為吉,諸癢難言吉自如。
大凡諸痛為實,癢為虛。謂之實者,邪氣實也;謂之虛者,正氣虛也。蓋痘瘡始終氣以載之,血以養之,氣血充實,則禁固其毒,不得橫行,所以緊實而為痛也。痛乃美事,不須服藥,茍欲治之,宜涼血芍藥湯。
瘡痘作癢,邪氣橫行,泛濫皮肉,不任條約,侵螫是為癢也。蓋痘瘡惟回頭作癢,容或有之,此否極泰來之兆。若發熱及養漿時作癢,皆危證也,內宜托里解毒之藥,外用熏洗之法,令無致于癢塌破陷可矣。仍要分虛實治之,若能食而大便秘者,此邪氣內實,正氣外虛,宜加味四圣解毒湯,外用洗法;若有泄瀉而作癢者,乃正氣里虛,邪氣外實,宜調元托里湯,外用熏法。
起發之時渴又臨,火邪內迫熱偏深。急宜解毒生津液,休得俄延向外尋。
凡痘瘡起發,身上作熱,不可除其熱。若不熱則痘不發,如熱太過,甚于常時,唇焦口燥,小便短少,不可不治,宜導赤解毒湯微解之。
若痘瘡作渴,此是常事。蓋由胃中津液不能滋養本元,內則熾于毒火,外則灌潤于瘡,故宜渴耳。凡一切瓜果生冷之物,不可與食,惟炒米湯飲之為宜。若渴太甚,看其人虛實而治。
若飲食如常,大便堅實而渴者,此內熱也,宜生津地黃湯潤之。
若泄瀉而渴,此內虛津液不足,不能上潮于口,宜七味白術散滋之。
聲啞無音更切牙,憎寒躁擾亂紛嘩。錯喉干嘔多昏悶,形氣俱傷最可嗟。
痘瘡始終要聲音清朗,人事安靜,五臟堅實,飲食如常。若起發之時,忽然失聲切牙,寒戰煩躁,昏迷嗆水,錯喉干嘔,痰氣喘急,泄瀉不止,腹痛悶亂,俱皆兇證。古人云∶痘出而聲不變者,形病也;痘未出而聲變者,氣病也;痘出而聲不出者,形氣俱病,將欲治之,誠難為力。咳嗽而失聲者,非此論。
痘兒嘔噦不堪聞,不是寒邪是火焚。妄進湯丸如拙匠,內傷臟腑非妖氛。
凡痘瘡干嘔無物,或時常噦逆,此臟腑內傷,沖任之火上犯清道,故為嘔噦之惡聲。經曰∶弦敗者,聲必嘶;木陳者,葉必落;臟敗者,聲必噦。針灸無功,湯藥無效。此之謂也。若飲食而嘔,當分寒熱而治。
如曾傷冷物,受寒氣,此寒嘔也,宜二陳理中湯;如未傷冷物及寒氣,此熱嘔也,宜二陳一連湯和之。
若飲食哽塞而嘔噦者,咽中有瘡,必作痛,閉塞而嘔,宜加味鼠粘子湯,外用控涎散吹之。
渾身痘密精神耗,補瀉無功煩復躁。狂言啼哭見鬼神,臟腑敗傷天命到。
凡痘稀少,自然易壯。密者切防氣血虧損,起發不透,即是病之所在。如前法治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在氣補氣,在血補血,隨機應變,每中權衡,不可執方以誤人命。若補瀉無功,反增沉重,或啼哭不止,日夜呻吟,煩躁悶亂,狂言妄語,如見鬼神,此臟腑傷敗,神魂離散,復何為哉!
起發證治歌
黃 芍藥湯 治痘起發太快,毒火作崇。
官揀參 炙黃 生白芍 酒黃芩 凈連翹 北防風 牛蒡子 芽桔梗 粉干葛 荊芥穗 炙甘草淡竹葉十片為引,水煎服。
內托護心散 治痘起發太遲,正氣不足。
官揀參 大當歸 北防風 酒黃連 酒黃芩 酒黃柏 牛蒡子 荊芥穗 淮木通 青化桂 凈蟬蛻 炙甘草便秘加大黃、紫草。水煎,入燒過人屎調服。
十宣內托散 治痘起發之時,形扁塌,色枯黑。
官揀參 炙黃 全當歸 正川芎 芽桔梗 荊芥穗 牛蒡子 北防風 炙甘草大便秘加酒大黃、紫草;小便澀,加木通;渴,加花粉、麥冬、葛根。水煎,入燒過人屎同服。燒人屎,痘科之圣藥也。
解毒托里散 治痘出過于稠密,防起發不透。
芽桔梗 牛蒡子 荊芥穗 鮮紅花 北防風 當歸尾 凈蟬蛻 綠升麻 粉干葛 赤芍藥 凈連翹 炙甘草水煎,入燒過人屎同服,令易壯易靨。
四物快斑湯 治痘瘡干燥,形不充肥。
全當歸 正川芎 京赤芍 懷生地 綠升麻 粉干葛 凈連翹 鮮紫草 荊芥穗 牛蒡子水煎,和燒過人屎服。
四君快斑湯 治痘雖充肥,而帶淫濕。
官揀參 炙黃 白云苓 柳桂枝 荊芥穗 香白芷 北防風 廣陳皮 杭白芍 炙甘草凈水煎,熱服。
大補快斑湯 治痘起發,皮嫩易破,防癢塌。
官揀參 炙黃 全當歸 大川芎 赤芍藥 懷生地 牛蒡子 炙甘草 北防風 連翹殼 柳楊桂水煎,入燒過人屎同服。
解毒瀉火湯 治痘出根窠紅赤,頂赤帶艷。
酒黃芩 牛蒡子 當歸梢 黑梔仁 凈連翹 山豆根 生甘草 芽桔梗 綠升麻 粉干葛 地骨皮水煎,入燒過人屎調服。服后色退者生,不退者兇。
十全大補湯 治痘出純白色,此血寒氣虛也。
官揀參 漂白術 白云苓 懷生地 青化桂 當歸身 大川芎 杭白芍 炙黃 公丁香 嫩鹿茸 炙甘草煨姜三片,大棗三枚引,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 治痘出純紫赤色,血熱氣實也。
正雅連 川黃柏 枯黃芩 黑梔仁 懷生地 牛蒡子燈芯十根為引,水煎,熱服。
解毒化斑湯 治痘四圍起發,中心陷下不起。
官揀參 炙黃 生甘草 當歸梢 正川芎 牛蒡子 北防風 凈連翹 荊芥穗 冬月加上薄桂水煎,入燒過人屎服。
四圣珍珠散 治痘疔。
新豌豆 新綠豆(各四十九粒,燒灰存性) 油頭發(一握,燒灰) 海蚌珠(七粒,研末)上將四味研為細末,用胭脂取汁,和上四末調勻,以針挑破其疔,納藥于中,更以胭脂汁涂四圍,其瘡色回者吉,不回反添黑陷者死。
四圣快斑散 治痘瘡黑陷,解毒托里。
淮木通 凈連翹 生黃 鮮紅花 鮮紫草 炒麻黃 人中黃 鏡辰砂(另研) 絲瓜(連蒂,燒灰)燒過人屎(各等分)共為細末。白湯調服二三錢。
宣風快斑散 治黑陷而身無大熱,大小便調者。
淮木通 陳枳殼 尖檳榔 川大黃 牽牛末 生甘草俱等分水煎服,以大小便通利為度。
木香快斑散 治由灰白而變黑陷。
官揀參 南木香 炙黃 青化桂 杭青皮 訶子肉 炙甘草 當歸身 漂白術 廣陳皮姜、棗引,水煎服。中病即止,不可多服,恐增熱證。
百祥丸 治痘黑陷,大小便秘,煩躁悶亂,喘急,舌黑。
紅芽大戟不拘多少,水煎極軟,去骨,日中曬干,復內原汁中煮汁盡,焙干為末,水丸如粟米大。每一二十丸,研,赤脂麻湯下。
棗變百祥丸 治證如前,方稍緩。
紅芽大戟(去骨,一兩) 青州大紅棗(三十個,去皮核)上用水一碗,以前二味同煮,水干為度,去大戟不用,將棗肉搗爛為丸。從少至多,木香湯下,以利為度。
無價散 治黑陷由疫毒而致。
用人、貓、豬、狗糞等分,于臘月內燒灰,瓷缸收貯。用時,以砂糖水調服二三錢。
胡荽酒(即芫荽也) 治痘疹倒陷不起。
胡荽四兩切碎,以好酒入瓶內,先煎一二沸,入胡荽在內,蓋定勿煎,勿令泄氣,放冷。每吸一口,微噴患者,從背至足,勿噴頭面。病患常令聞此胡荽氣。
外浴忍冬湯 治痘疹倒陷,黑陷不起,皆良。
忍冬藤,俗名金銀花是也。春冬用枝,夏用枝葉,銼碎,以長流水一大釜,煎七分,將三分之一置浴盆內,以手試之,溫熱得中。先宜服用湯藥,然后浴洗,漸漸添湯,以痘起光壯為度,不拘次數。
予按∶忍冬湯,治痘焦枯倒陷不起,誠為良法,第嚴寒時令,深為可慮。予嘗見寒月當風浴洗,痘未起而作搐死者矣,蓋傷于寒也。愚意必于帳中卷去被褥,用小盆盛湯,抱兒入帳中,垂帳以洗,則暖氣熏蒸,斷不致受寒生變。此法有益無損,不可不知。
大補快斑湯 治痘起發,由吐瀉不能飲食而灰白。
官揀參 炙黃 漂白術 炙甘草 杭白芍 全當歸 正川芎 南木香 上薄桂 廣陳皮 藿香葉大棗三枚為引,水煎,半饑服。
異功快斑湯 治痘證久瀉不止。
官揀參 炙黃 炙甘草 漂白術 南木香 全當歸 青化桂 廣陳皮 公丁香 白云苓 訶子肉大棗三枚為引,水煎,半饑服。
豆蔻丸 治證同前,服異功不愈者。
肉豆蔻(煨) 南木香(煨) 西砂仁(炒) 石龍骨( ) 訶子肉(煨) 赤石脂( ,以上各五錢)白枯礬(七錢五分)共為末,面糊為丸胡椒大。每服十五丸,米飲化下。
附子理中湯 治痘證中寒泄瀉,糞色青白。
官揀參 漂白術 黑炮姜 熟川附 炙甘草量兒大小加減分兩,水煎,溫涼服。
補元快斑湯 治痘兒脾胃元氣素弱,而吐瀉不止。
官揀參 炙黃 漂白術 全當歸 炙甘草當歸土拌炒,姜、棗引,水煎服。
調中快斑湯 治痘疹誤服寒涼及冷水,以致泄瀉。
官揀參 漂白術 白云苓 法半夏 炙甘草 青化桂 南木香 廣陳皮 漂蒼術 川濃樸 藿香葉生姜三片引,水煎服。
涼血快斑湯 治痘疹紅 紫腫,血熱故也。
凈連翹 當歸尾 懷生地 鮮紅花 綠升麻 牛蒡子 生甘草大便秘,加紫草,甚者,加大黃;小便秘,加木通。燈芯十莖為引,水煎,熱服。
三黃解毒湯 治痘初起,誤服熱藥,以致紅 紫腫。
酒黃芩 酒黃連 酒川柏 淮木通 生甘草 黑梔仁 綠升麻 凈連翹 牛蒡子淡竹葉為引,水煎,熱服。
助脾快斑湯 治痘稠密,一齊起發,形如錫餅。
廣陳皮 山楂肉 荊芥穗 牛蒡子 南木香 杭青皮 陳枳殼 淮木通 炙甘草水煎,服一二劑,不宜多。
補脾快斑湯 治痘疹手足起發不齊。
大官揀 炙黃 北防風 漢防己 柳楊桂 炙甘草水煎服。若手足痘見而復隱,起而復塌,此本根已廢,枝葉先萎之象,必死不治。
正氣快斑湯 治痘犯暴風疾雨,寒涼所郁,不能起發。
川羌活 漂蒼術 北防風 芽桔梗 當歸身 粉干葛 香白芷 正川芎 炙甘草冬月,加上薄桂,生姜為引,水煎服。
平胃快斑湯 治痘值天時久雨,濕滯不能起發。
漂蒼術 廣陳皮 川濃樸 川羌活 北防風 上薄桂 結豬苓 白云苓 炙甘草凈水煎,半饑熱服。
白虎快斑湯 治痘值炎天暑月,誤用蓋覆,以致毒火郁遏,閉其腠理,不能起發。
官揀參 熟石膏 大麥冬 粉干葛 綠升麻 淡竹葉 生甘草昏迷者,加辰砂末。小便赤者,加木通。大便堅者,加生石膏。粳米一撮為引,以米熟為度,熱服。
理中快斑湯 治痘誤傷生冷,寒凝不能起發。
官揀參 漂白術 白云苓 青化桂 黑姜炭 南木香 炙甘草嘔,加半夏;泄瀉,加懷山。生姜三片,大棗三枚引,水煎服。
寬中快斑湯 治痘誤傷飲食,中氣抑遏,不能起發。
廣陳皮 法半夏 漂白術 陳枳殼 六神曲 山楂肉 西砂仁 正雅連 南木香 川紫樸 杭青皮 凈連翹炙甘草生姜一片為引,水煎,熱服。
四苓新加湯 治痘已起發,小便赤少。
結豬苓 宣澤瀉 赤茯苓 淮木通 白滑石 凈連翹 甘草梢燈芯、淡竹葉為引,水煎服。
胃苓和中湯 治痘已起發,忽然泄瀉,或傷飲食。
結豬苓 宣澤瀉 漂白術 白云苓 廣陳皮 訶子肉 炙甘草 川黃連 南木香 綠升麻 藿香葉粳米一撮為引,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痘起發,能食而泄瀉,雖無害,亦宜調其中氣。
官揀參 漂白術 白云苓 廣陳皮 法半夏 炙甘草 炙黃 六神曲 南木香綠升麻 西砂仁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消毒化斑湯 治痘瘡起發,頭面作腫。
芽桔梗 牛蒡子 凈連翹 北防風 紫草茸 綠升麻 凈蟬蛻 密蒙花 草龍膽 人中黃水煎,食后服。
托里快斑湯 治痘稠密,頭面應腫不腫。
川羌活 北防風 牛蒡子 芽桔梗 綠升麻 荊芥穗 凈連翹 粉干葛 當歸梢 上薄桂 炙甘草竹葉十片為引,水煎服。
苦參散 治痘瘡初壯,頭面未應腫而腫,天行瘟疫也。
川羌活 北防風 牛蒡子 芽桔梗 凈連翹 酒黃芩 荊芥穗 人中黃 嫩苦參水煎,入竹瀝、姜汁調勻,徐徐服。
四圣解毒湯 治痘瘡作癢,能食而大便秘。
紫草茸 淮木通 陳枳殼 炙黃 柳桂枝 錦大黃(酒炒)水煎,空心熱服。
洗法 治痘瘡作癢。
綠升麻 漂蒼術 全麻黃 槐樹枝 柳樹枝煎濃湯,乘熱拭之調元托里湯 治痘瘡作癢而兼泄瀉。
官揀參 炙黃 炙甘草 南木香 廣陳皮 訶子肉 嫩柳桂 北防風 川羌活 赤芍藥 荊芥穗生姜為引,水煎服。
熏法 治痘瘡作癢,泄瀉內虛者。
茵陳蒿 蘄艾葉二味燒煙熏之,如用上二法而癢止者吉,反甚者兇,不治。
導赤解毒湯 治痘起發時,身熱太甚,唇焦口渴。
淮木通 北防風 大麥冬 凈連翹 地骨皮 綠升麻 白芍藥 粉干葛 懷生地天花粉 炙甘草燈芯十根為引,水煎服。
生津地黃湯 治痘起發,大便堅實而渴。
懷生地 大麥冬 凈知母 天花粉 炙甘草竹葉十片為引,水煎,熱服。
七葉白術散 治痘起發,泄瀉而渴。
官揀參 漂白術 南木香 藿香葉 白云苓 粉干葛 炙甘草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二陳理中湯 治痘曾傷冷物,受寒氣而嘔者。
官揀參 漂白術 廣陳皮 法半夏 炙甘草生姜三片為引,水煎服。
二陳一連湯 治未傷冷物、寒氣而嘔者,熱也。
廣陳皮 法半夏 白云苓 酒川連 炙甘草竹茹、生姜為引,水煎,熱服。
加味鼠粘子湯 治咽喉中生瘡,閉塞而嘔者。
芽桔梗 牛蒡子 新射干 北防風 山豆根 廣陳皮 荊芥穗 凈連翹 炙甘草水煎,熱服。
控涎丹 吹咽中生瘡。
辰砂(五分) 明雄黃(三分) 兒茶(五分) 川柏(五分)共為末,吹喉中。
成實證治歌
(凡二十一首,共二十六方)起發之時漸作膿,毒隨膿化語無兇。或成空殼兼清水,毒瓦斯留連慮晚攻。
凡痘瘡自起發之后,血化為水,水化為膿,至此膿已成,毒已化矣。飲食如常,不亦吉乎!若當起發,殼中出清水,此氣至而血不隨也,治之當益其榮,宜四物化毒湯。
或內含清水,平塌不起,此血至而氣不隨也,當益其衛,宜保元化毒湯。
或窠囊浮腫,中含清水,如水泡之狀,此氣血俱虛,不能制毒,反為毒逼,漸變癢塌,治之當托其毒,固其榮衛,使無癢塌,以十全化毒湯主之。
亦有飲食如常,六臟充實,若見空殼清水之證,雖能收斂,未免發為癰毒,不可不早治之。
膿成毒化笑顏開,猶慮形生變證來。莫謂清安無個事,風云不測霎時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