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參禪但信得一箇話頭。及便只參一箇。但是正參底也。用趙州因甚道箇無字話外。更有一歸何處話現前。你但莫采它。久之自然忘去也。你如今但[拚-ㄙ+ㄊ]取一片長遠身心去參。切不可要求速得成就。若存速成就之念。久久引入知解網中去也。參禪但存了一箇痛為死生大事底正念。守箇所參話三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只與麼去。永不要起一念要求速悟之心。此心才生即是妄念。永不與道相應也。 你但不要求速悟。你底工夫熟。時節至。譬之行路。雖不期到。但行步不歇不斷。自然到也。然禪人但恁麼信去。莫要學別人求速悟底走入邪路去。你可將此話就說與你許多鄉中人知之。

示妙然禪人

參禪只要信得及。便就話頭上參去。都不要將意識向一與萬上卜度。你若卜度道一是何物。萬是何物。直饒你指點得明明白白。政是癡狂外邊走。永劫不與道相應。你若信得及處。也不要問一是何處之一。萬是何處之萬。你只管一便只是一。萬便只是萬。但向一歸何處下立定腳頭。一念萬年參將去。參到心空及第大悟徹時。即一而萬。惟萬而一。一不是萬。萬不是一。了然於胸中矣。你若未悟。任你將一與萬說得花簇簇。總不出箇顛倒妄想。然上人信之。

示玄禪人

趙州因甚道無字。但於十二時中密密舉起大疑情參去。都不疑它與庭前栢樹子并須彌山話是同是別。你若將意識向話頭上較量。展轉引入業識網羅中。永劫無你悟處。參禪要斷生死命根。別無方便。你但截斷種種知見解會。單單靠取箇所參話。不問年深歲遠。盡情靠將去。不怕不悟。你若一念子靠不穩。凡見做不相應處多生解會。安有解會之心能斷生死命根之理。 你鄉里人從來無人說做工夫底道理。多只是向理路上知解將去。直饒解得釋迦肚裏破。正是業識茫茫都無是處。溈山道。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大不容易。但辨久遠真實心參去。決不相賺。 趙州道。為伊有業識在。這一語是趙州金剛眼睛。不說學人有業識。你若向業識上會。和趙州金剛眼睛同時瞎卻。 你如今不要問有業識無業識。只是單單提起前話。不轉頭。不起念。參所久之。自然悟去。別不要生一點知見。也不要問大疑小疑起與不起。才存此見。已是早轉頭起念了也。

示牧上人(病中)

遺教經云。譬如牧牛。執杖視之。勿令犯人苗稼。溈山謂。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回來。百丈云。子真牧牛也。當知四大是身病。六根是心病。一箇話頭要你參究是禪病。一念洞明當處超越是佛病。細而言之。但涉見聞解會皆是病源。而況偶乖攝養四體違和。這箇是病中之病也。如今要醫治此病。初無難事。但只將箇趙州因甚道箇無字頓在枕頭邊席上子。此是萬金神藥。更要此藥靈驗別無方便。但放教胸中冷氷氷地空寂寂地。百不思百不慮。佛來祖來總與置之那畔。不要把正眼覷著。直得胸中前無思後無筭。表裏如枯木寒灰。便是無常殺鬼現前總與一齊坐斷。如是操守是謂真牧。是謂良醫。是謂涅槃堂裏禪。是謂出家行腳之本據也。更有一句未暇指陳。待伊藥病兩忘卻向你道。牧上人病中求語警策。乃筆此以警之。

示逸禪人

疑情無大小。但疑之重是謂大疑。疑之輕是謂小疑。何謂重。但說著箇生死事大。便自頓在胸中。要放下也放不得。如大飢之人要求食相似。自然放不過。雖欲不舉。不自由而舉之也。是謂重。故名大疑。此大疑之下。自然癈寢忘飡身心一如。亦不知是大疑。自然疑之不休息也。如古人看無字立庭中。急雨至身上皆濕。亦不知身上有雨濕。因傍僧喚醒乃知身上為雨濕。此是工夫純熟忘境忘緣。此便是大疑。當大疑之時。你胸中方有一念子知道是大疑。早是錯了也。不成大疑。此大疑之境界。不屬你要得。直須是你心中為生死大事之正念真切。無一點安排計較。日久月深都無間斷。自然現前。直是無你著力處。你做工夫都無方便。也無商量處。只要你一箇為生死底正念真切。久久自然超越。你曉不得做工夫。以至生出許多知解。 如今都不要生一切解會。亦不要說道我根性微劣。亦不要言我於般若緣淺。亦不要問人求善巧方便委曲開示。但有一點異見都魔外。十二時中單單靠取箇趙州因甚道箇無字話頭。今日參不得今日靠取。明日參不得明日靠取。乃至今年明年今生明生亦都不要問久遠。但是參不透時只與麼靠將去。除了你自辨長遠身心做工夫去底正念。便是釋迦達磨傾吐禪道入你心腹也救你不得。記取記取。

示英禪人

禪宗有一等聰利之人。始焉於師家語言下解會得相似。便爾承當。當時師家不暇攻其悟不悟。一時放過。於是一以自己所入處展轉教人。於是不要疑話頭。只貴現成領略。互相帶累入知見網中。說時似同。行處了無交涉。 有一等初根愚鈍。見說參禪須看話頭起大疑情。方頓悟入。於是硬剝剝地三十二十年靠取箇所參底話頭。首尾一貫不肯放捨。久之情妄頓消盡。然開悟後來。凡遇學人請益。必欲令人看話頭起疑情做工夫。似此等師家為人。雖曰難於進入。卻始終不壞人根性。 自有宗門已來。雖云直指人心。其涉入門戶千途萬轍。各各不同。蓋師家據一箇直指之理。狥人根性及自家悟入之由不同。所以誘引不同。原其至理。究竟之處一皆了脫死生大事為期。餘無可為者。眾生識性多差。不能一屙便休。又有悟後又要見人之說。或有得箇入處又要履踐之說。此皆是悟處不能一蹋到底。尚帶異執。不能與人解粘去縛。於是有見人履踐。若約一悟永悟底。斷無此說也。古人雖不看公案起疑情。但於未悟時用心與今人徹底不同。若教今人不做工夫。箇箇都坐在顛倒網裏。 古人有云。依它作解。障自悟門。圓覺經末世眾生希望成道。毋令求悟。惟益多聞。增長我見。

死生大事是無量劫前流浪至今。非一朝夕所成者。今日要將此無量劫前所流浪生死根塵和底一翻翻轉。甚非易事也。須以決定志氣盡形命為期。此生或不了辨。便[拚-ㄙ+ㄊ]取來生後世與之打捱。當知此事無你著力處。無你急性處。無你用情處。轉著力轉迷悶。愈急性愈紛飛。益用情益昏散。但只要一切處密密切切。把定一箇所參底話頭。一切處不得放捨。不得間斷。只與麼徐徐切覷捕將去。第一不要指立期限。第二不要避喧求寂。第三不要揀擇境緣。第四不要住心待悟。第五不要計筭功程。第六不要別覔方便。第七不要遇難而憂。第八不要逢順而喜。第九不要瞥生畏怯。第十不要取捨依違。離此十事。謹守箇四大分散時向何處安身立命話。盡平生乃至未來際只如此做向前。此回更做不上。不可再換所參話也。英禪人宜勉之。

示廓禪人

昔少林對梁王曰廓然無聖。直下生死永盡。無常永滅。無禪可參。無道可參。雖然你便與麼領略。墮在毒海。萬劫無你出處。要與此道相應。也須是悟明始得。你真正要求悟明。但將箇趙州因甚道箇無字[拚-ㄙ+ㄊ]取一生。真實身心鐵石志氣。向三根椽下放捨平生見聞知解。冷氷氷地硬立腳頭做去。討箇分曉。古人謂。參禪一著要敵生死。不是說了便休。既休不得。也須做箇倒斷。方能一切處廓然開悟也。廓禪人但如是參取。

趙州道箇無字。不是有無之無。趙州道箇有字。不是有無之有。宗師家一期方便教人看箇無字。自此一人傳虗萬人傳實。只要向話上討箇分曉。初不作有無會。你今朝但辨一片真實信心。教及單單靠取箇無字。驀直如此參去。縱使無字上三十年參不透。忽老趙州再出世來說與你道。你如今若參有字便教你悟道。你若是箇真正痛為生死發決定信心底人。聞如此說。應時便與喝退。寧可向無字上不悟。決不肯隨人語轉了求悟。你若隨人語轉了求得悟來。正是癡狂外邊走。斷斷不了生死。宜知。

示榮藏主

提撕話頭時。言無味。你擬喚甚麼作味。言味且置。你又向何處進取一步要求味。及要進步。皆是根本妄想。你擬存此心要做工夫究明死生。展轉沒交涉。你如今要知味麼。但於所參話上綿綿密密去。不要別求方便。做得做不得只麼參到頭去。即此便是滋味。即此便是進步底道理。除此別要求味求進步。總是顛倒妄想。萬劫無你了處。古人學道但只為箇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也無話頭得參。更問如何。更覔如何。劈脊便棒。欄腮便掌。已是老婆心。更有甚較量分。亦有甚語話分。今時人自信不及。不柰你何。把箇無義味話與你參究。更嫌沒滋味。更要討進步處。大似開眼說夢。榮上主隨眾雙徑。向道之心堅篤。出紙求語警策。乃直筆以示之云爾。

示澄禪人

心本澄湛。元無污染。工夫亦無做不做之異。一切施為只要悟明自心耳。此心不屬一切安排。須是悟始得。或未由正悟。任你萬般玄解千種思惟。如人以手撮摩大虗。安得大虗之體遭你摩撮。一切時提起所參話。密密無間斷參取。正當參時。都不要作一切計較摶量。只如箇枯木死灰絕氣息守將去。守到情消識盡處。忽爾開悟。那時澄湛不澄湛。如啞子得夢。惟自知耳。更須和此所知之念同時掃蕩。始慶快也。澄禪人求語警策。幻住(某甲)書。

示海東空上人

佛祖不耐見你有一種生死情識。如燈焰似水涓。無暫停時。其所不停處。不著聲便著色。不著空便著有。不著功用便著無為。不著聖便著凡。念念不停。隨處取著。以其所著處。便是刀斫不斷鋸解不開底生死。當知此生死情識。是於畢竟無中成究竟有。自纏自縛。未甞有斯須少間。如今真箇要了此一段不少間斷底生死。直下便發起一片真正決定不間斷底心。提起古人話頭。密密地與之究竟將去。此一段工夫。真實無你湊泊處。無你馳求處。無你和會處。亦無你彈避處。惟有此真實信心者乃能趣入。近代尊宿多是不本生死大事為學者之要務。往往只欲其速會禪道。未免將箇單頭淺近之語誘其自知解而入。縱使知得十成。解得明白。若不曾於生死情識上獨脫一回。總是癡狂外邊走。而況學者又自無決定志氣。每每先向工夫上做幾時。久無趣入。不知不覺瞥起異心。隨人落草。但覺口裏水漉漉。說得花簇簇。只是與道全乖。俱無是處。今古之下只要求一人三十年二十年不變不異不動不搖。乃至呼喚不回。羅籠不住。不著此不著彼。不著聖不著凡。雖曰不著一切。而亦不作不著一切想。孤逈逈峭巍巍。前念也與麼。後念也與麼。單單只有一箇要決了生死無常底心。孜孜爾兀兀爾。趂之不去。撼之不搖。提起箇四大分散時向何處安身立命。只就此話下逼起疑情。決定要知安身立命處著落。政與麼做時。忽若有人將百千禪道佛法灌注入你心中。也須直下便與嘔出。寧可盡此一報身不悟。決不肯於未悟時染習他禪道佛法知見解會一毫髮許。亦不於未悟時起一毫髮許心念要會禪道佛法。蓋禪道佛法無你會處。見聞知覺無你避處。虗妄情識無爾斷處。生死無常無你了處。你若擬起一毫髮心念要會要避要斷要了。愈不相應去也。所以此事古人喻之如大火聚。除非是箇真實猛利大丈夫。不顧性命奮身直入。更不擬議亦無一點異見。單單只要決了生死無常。久久純熟。不覺不知打成一片。等閑豁開正眼洞見本源。方知禪道佛法不待會而會。見聞知覺不待忘而忘。虗妄情識不待斷而斷。生死無常不待了而了矣。即此謂之參學事畢撒手到家底時節。到此更要你掀翻見網。打破法窟。抹過那邊。揚身物外方。堪為克家種草。你若悟了。更只坐在悟處。一切處粘手綴腳。無你大解脫分。然古人一生取辨。豈肯徇緣徇境含藏偷心暗搖識海而虗延歲月者哉。說則詞繁。記得古人道。努力今生須了卻。莫教永劫受餘殃。斯言盡之矣。予復何言。海東空上人出紙覔語為進道之徑。乃忘其多言以筆之云。

示薰禪人

薰禪人。此去但參箇趙州因甚道箇無字。只如此斷。於舉起處只如此參。但參時不要舉。只於趙州道無字之下默默參去。都不要別生知解。死卻一切心念。猛利參去。久久無間斷自然開悟。然參禪是痛為生死大事。了參不為別事。你但為生死之念真切。自然參得行也。你若不為生死。直饒參得禪會得禪。都是業識。都無用處。

示圓禪人(因受戒)

戒即是道上之戒。道即是戒中之道。名二而理不二也。因甚麼持戒。為生死也。因甚麼學道。亦為生死也。若是為生死之心切。不期戒而戒自持。不向道而道自進。你若真心不為生死大事。持戒也不是。學道也不是。

示碩禪人

道人有故鄉。不在東海岸。剔起兩莖眉。風前宜自看。若看不見時。提起古公案。急如救頭然。操心求了辨。一念忽湛然。當處沈昏散。白日摸璧行。遠歸何所幹。大事須早明。觸目皆浮幻。趂此身強。莫言佛法不怕爛。

示丘淵二禪人

你兩人遠來我這裏。無可言者。只有一箇所參底話頭。你但信教及參去趙州因甚道箇無字。便於日用中不問久遠參取。或於此話上提不起。疑不行時。只將箇生死無常思量一遍了。再提前話參去好。

示素禪人

參禪初無方便。只要你[拚-ㄙ+ㄊ]取一片真實為生死大事底正念。提起箇所參話。不問三十年二十年。一氣不轉頭。疑不得處去疑取。捱不上處去捱取。但疑不得捱不上都不要別起第二念。要如何疑如何捱。原夫疑亦只是疑箇所參底話頭。捱也只是要捱箇所參底話頭。除此箇所參底話頭。更別無甚麼輕安寂靜奇特殊勝靈驗等與你做窠臼。才覺所參話不現前。便又與之密密提起。念念不斷參去。但辨肯心。決不相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山市| 兴山县| 武邑县| 普兰县| 莱州市| 永嘉县| 沙坪坝区| 镇江市| 西昌市| 台湾省| 江城| 泌阳县| 江安县| 饶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突泉县| 平遥县| 临沂市| 合江县| 三江| 搜索| 刚察县| 博客| 吉隆县| 鸡泽县| 花莲县| 错那县| 云梦县| 株洲市| 蓝田县| 齐河县| 郴州市| 札达县| 翁源县| 沂源县| 桃园县| 奈曼旗| 吴川市| 湄潭县| 孟村|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