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女科撮要
  • 薛己
  • 3385字
  • 2015-12-26 17:57:45

若因肺經蘊熱,宜用黃芩清肺飲。若因膏粱濃味,宜用清胃散。若因肝經濕熱,宜用加味逍羚羊角散 治妊娠,虛風頸項,強直,筋脈攣急,語言蹇塞,痰涎不利,或時發搐,或不省羚羊角(鎊) 川獨活 酸棗仁(炒) 五加皮(各五錢) 薏苡仁 防風 當歸 川芎 茯神 杏仁(各四分) 木香 甘草(各二分半)上每服五姜水煎。

若因肝經風熱,或怒火所致,須用加味逍遙散。

安胎飲 治妊娠五七個月,用數服可保全產。

白術 人參 當歸 川芎 熟地黃 白芍 陳皮 甘草 紫蘇 炙黃芩(各一錢)上用姜水煎服。

若因中氣虛弱,須用四君子加陳皮、紫蘇。若陰虛內熱,宜用四物、黃芩、白術。

二陳湯 治妊娠失調,脾胃不和,嘔吐痰涎,或飲食不思。

陳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 半夏(一錢) 甘草(五分)上姜水煎服。脾胃虛弱,用六君子。氣滯用紫蘇飲。

麥門冬湯 治妊娠失于調養,內熱口干,或胎動不安。

麥門冬(去心) 防風 白茯苓(各二錢) 人參(一錢)上作一劑,水煎服。

若血虛有熱,用逍遙散。氣虛有熱,用四君加黃芩、紫蘇。

鯉魚湯 治胸滿腹脹,小便不通,遍身浮腫。

白術 茯苓 當歸 芍藥(各三兩)上細銼,用鯉魚一頭,煮取汁,每藥四錢,入汁一盞半,姜七片,橘皮少許煎服。

若脾胃虛,佐以四君子湯。

達生散 治妊娠,八九月服數劑,甚效。

大腹皮(用黑豆汁洗曬,三錢) 人參 甘草炙 紫蘇梗葉 陳皮(各五分)上水煎,入黃楊葉七莖,蔥五葉,煎服。

春加川芎,夏加黃芩,冬根據正方,或有別癥,以意消息加減。

保生無憂散 臨產服之,補其血,順其氣使易產。又治小產瘀血腹痛。

南木香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枳殼 乳香 血余(即亂發, )上等分,每服二三錢,水煎,日二服。

若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氣困憊,急用八珍湯斤許,水數碗,煎熟時飲救之,飲盡再制芎歸補中湯 治氣血虛半產。

艾葉(代姜) 阿膠(炒) 川芎 五味子(杵炒) 黃 (炙) 當歸 白術(炒) 芍藥(炒) 人參 杜仲(炒。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若脾氣虛弱,須用補中益氣湯。若氣虛而有火,宜用安胎飲。

人參黃 湯 治小產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 黃 當歸(炒) 白術(炒) 白芍(炒) 艾葉(各一錢) 阿膠(炒,二錢)上作一劑,水煎服。

蕓薹散 治孕婦九竅出血,或作暈欲死。

蕓薹子 當歸(焙。各一錢) 芍藥 官桂(各半錢)上為末,每服三錢,以酒并童便各半盞,調灌下立瘥。或一味童便溫飲尤效。

前二癥,若脾胃氣虛不能統血,宜用四君、芎、歸。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若血脫,須補當歸川芎湯 治小產后瘀血,心腹疼痛,或發熱惡寒。

當歸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炒) 玄胡索(炒) 桃仁 紅花 香附 青皮(炒) 澤蘭 牡丹皮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盞服。

若以手按腹愈痛,此是瘀血為患,宜用此藥或失笑散消之。若按之反不痛,此是血虛,宜用四物,參、苓、白術。若痛而作嘔,此是胃虛,宜用六君子。若痛而作瀉,此是脾虛,宜用六君子送二神丸。

四物湯 治產后及諸癥血虛發熱,或口舌生瘡,或齒齦腫潰,或日晡發熱。

當歸 熟地黃(各三兩) 芍藥(炒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上作一劑水煎服。

若因氣虛不能生血,而患前癥,宜補脾胃。

加味四物湯 即前方加白術、茯苓、柴胡、丹皮。

四神散 治產后血虛,或瘀血腹痛。

當歸(二錢) 川芎 芍藥(炒。各一錢) 炮姜(五分)上水煎服。

當歸散 治產后氣血虛,惡露內停,增寒發熱,宜服此去之。

當歸 白芍(炒) 川芎 黃芩(各一兩) 白術(五錢)上為細末,溫童便調下二錢。

失笑散 治產后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知人事,及尋常腹內瘀血,積血作痛。

五靈脂 蒲黃(俱炒,等分)上每服三錢,酒煎熱服。

若瘀血去多,而元氣虛損所致,宜用四君、芎、歸、炮姜。

解語湯 治風客心脾,舌強不言。

附子(炮) 防風 天麻 酸棗仁(各一兩,炒)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若因脾胃風熱,用秦艽升麻湯。

抱膽丸 治心驚不語,或癲癇等癥。

水銀(二兩) 黑鉛(五錢) 朱砂(細研) 乳香(另研。各一兩)上將鉛入銚下,水銀成砂,次下朱砂、乳香,乘熱用木棰研勻丸,雞頭大。每服一丸。

若因心氣虛,用妙香散。

二母散 治產后惡露上攻,留于肺經,咳嗽喘促。

知母 貝母 白茯苓 人參 桃仁 杏仁(并去皮尖。各一兩)上每服五錢,姜水煎。

若瘀血既去,而嗽仍作,宜補中氣。

二味參蘇飲 治產后瘀血入肺,咳嗽喘急。

人參(一兩) 蘇木(二兩)上作一劑,水煎服。

若既愈,而當用六君子以補脾胃。若口鼻黑氣起,急用此藥加附子五錢,亦有得生者。

清魂散 治產后元氣虛,瘀血逆行作暈。

澤蘭葉 人參(各一兩) 荊芥穗(四兩) 川芎(二兩) 甘草(炙,八錢)上為末,熱湯溫酒各半,調下二錢。

若因瘀血去多,宜四物加參、苓、白術,不應,血脫也,急補其氣。

朱砂安神丸 治產后血暈、心神驚悸等癥。

朱砂(飛過,五錢) 生地黃(一錢半) 黃連(酒洗,六錢) 甘草(炙,五分) 當歸(一錢五分)上為末,飯糊為丸,每服十五丸。

若因中氣虛,宜用四君、芎、歸。兼思慮傷脾,須用歸脾湯。

奪命丹 治瘀血入衣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自下。

附子(半兩,炮) 牡丹皮(一兩) 干漆(一兩碎之,炒令煙盡)上為細末,好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熬成膏,和藥丸,如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

花蕊石散 治胎衣不下,其效如神,及打撲傷損,腹中瘀血,脹痛欲死,服之血化為水,其功不能盡述。

硫黃(上色明凈者,四兩,搗細末) 花蕊石(一兩,搗為細末)上二味相拌和勻,先用紙筋和鹽泥固濟瓦罐子一個,候泥干入藥,再用泥封口候干,安在四方磚上,虛書八卦五行字,用炭三十斤,周疊 之,候冷取出為細末。每服一錢,童便調下平胃散 治腸胃寒受濕下血等癥。

蒼術 濃樸 陳皮 甘草(炙)上姜棗水煎服。

益母草丸 五月采陰干石器為末,煉蜜丸,彈子大。臨產以童便和溫酒化下。

加味芎歸湯 治分娩交骨不開,或五七日不下,垂死者。

生男女婦人(發一握,燒灰存性) 川芎 當歸(各一兩) 自死龜殼(一個,如無占過者亦可酥炙)上為末,每一兩,水煎服,良久不問,生死胎自下。

芎歸湯 治產后去血過多,暈煩不省,用川芎、當歸二味等份,每劑半兩、水煎服。

若腹疼加桂。腹痛自汗,頭眩少氣,加羊肉,若不應,用八珍湯。

七味白術散 治中氣虛口干,或吐瀉等癥。

人參 白術 木香 白茯苓 甘草 藿香 干葛(各一錢)上作一劑,水煎服。

選奇湯 治風熱上壅,眉棱骨痛,或頭目眩暈等癥。

羌活 防風(各二錢) 甘草(二錢,夏生冬炒) 酒芩(冬去之,熱甚用)上每服三錢,水煎,時時飲之。

葛花解酲湯 治酒積,上下分消其濕。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錢) 木香(五分) 青皮(三錢) 陳皮 白茯苓 豬苓 人參(各一錢半)白術 神曲炒 澤瀉 生干姜(各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五錢,白湯調下。

藿香正氣散 治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霍亂泄瀉,或作瘧疾。

桔梗 大腹皮 紫蘇 茯苓 白芷 半夏曲 陳皮白術 濃樸(制。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藿香(一錢五分)上作一劑,姜棗水煎熱服。

清燥湯 治元氣虛,濕熱乘之,遍身酸軟,絕寒水生化之源,小便赤少,大便不調等癥。

黃 (一錢五分) 五味子(九粒,杵炒) 黃連 神曲(炒) 豬苓 柴胡 甘草(炙。各二分) 蒼術麥門冬 陳皮 白術 生地黃 澤瀉(各五分) 白茯苓 人參 當歸 升麻(各三分) 酒柏(一分)上作一劑,水煎服。

人參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寒熱頭疼,或作瘧疾。

半夏 濃樸(制) 橘紅(八分) 藿香葉 草果 茯苓 人參(五分) 甘草(炙,三分) 蒼術(一錢)上作一劑,姜七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大防風湯 治足三陰虛,患鶴膝風、歷節痛風等癥,不問或腫而不痛,或潰未斂。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白術(炒) 羌活 人參(各二錢) 川芎(一錢五分) 防風(二錢) 甘草(炙)牛者自制)上作二劑,水煎服。

獨活濟生湯 治鶴膝及歷節痛風等癥。

白茯苓 杜仲 當歸(酒洗) 防風 白芍藥 人參 細辛 桂心 熟地黃 牛膝 秦艽 芎桑寄生 甘草(各二兩) 獨活(三兩)上每服一兩,姜水煎。

羌活勝濕湯 治痛風,血虛腫痛,身重脈緩等癥。

羌活 獨活(去蘆,一錢) 本 防風 川芎 甘草(炙) 蔓荊子(各五分)上作一劑,姜水煎服。

附子八物湯 治歷節作痛,發熱作渴,飲食少思等癥。

附子(炮) 干姜(炮) 芍藥(炒) 茯苓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半) 肉桂(一錢) 白術(二錢)上作一劑,水煎食前服。

四生散 治 腿生瘡,或癬疥等癥。

白附子 黃 羌活 沙苑 蒺藜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用豬腰子擗開入藥,濕紙包裹,煨熟細嚼,鹽湯下,風癬酒下。

妙香散 治心脾虧損,大便下血,又治心氣不足,精神恍惚,少睡盜汗。

人參 桔梗 甘草(各五錢) 遠志(去心) 山藥(姜汁炙) 茯苓(去皮) 黃 (各一兩) 辰砂(三錢,另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

漏蘆散 治血風走注,作痛無定處。

漏蘆 當歸 牛膝(各三分) 桂心 地龍(去土) 防風 羌活 白芷 沒藥(研) 甜瓜子(各半兩)虎脛骨(酥炙) 敗龜(各一兩,炙)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翁牛特旗| 海原县| 阿坝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新巴尔虎左旗| 三门县| 偏关县| 哈巴河县| 平陆县| 潜江市| 安顺市| 朔州市| 嘉兴市| 红安县| 大足县| 梧州市| 迭部县| 深圳市| 温州市| 文水县| 彭阳县| 仁布县| 浮梁县| 富川| 杭州市| 密山市| 五家渠市| 蓝田县| 宁波市| 湖口县| 称多县| 岳西县| 墨竹工卡县| 宁武县| 安义县| 西乌珠穆沁旗| 仁布县| 田东县| 和政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