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貓(大者三十個,去頭及翅足,用糯米一協議炒,米黃色,去米,用班貓) 面僵蠶(一錢,去絲嘴炒) 黑牽牛(半生半炒,共三錢,取頭末一錢) 荊芥穗(一錢)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無灰老酒下。服此藥須忌魚肉酒醋鹽醬及發風動氣等物,止可吃菜蔬白粥。且如次早服藥,隔夜不吃夜粥,黃昏煎川木通湯,調下玉屑妙靈散二錢重,次日五更,酒調立驗大圣散一帖,如不能飲酒,用燈心木通湯調下,至日中,覺小腹攻痛,小便澀痛,又用燈心湯調下琥珀末一錢,或玉屑妙靈散亦可,當利惡物,從小便中出,如蒲萄肉狀,中有凝血一點。或未下,三日后可再服,至日中前,用六丁神散一服催之,必然自下。五六日后,再催一服,以病根除盡為度。如項上有 一枚,取下惡物十枚,則盡病根。如有小腹攻急,莖中澀痛之惱,不必驚恐,過后便自平腹無事。
玉屑妙靈散滑石細研為末,每服一錢,煎川木通湯調下。
六丁神散(瘡瘍集)苦丁香(六枚,或秤五分重) 白丁香(一錢) 苦參末(五分) 赤小豆(一錢)磨刀泥(青石者佳。一名龍泉粉) 大斑貓(七個,去頭足,炒) 白僵蠶(去絲嘴,炒,各一錢)上共為細末,每服一錢重,空心無灰酒調下。
癭瘤方法:破結散(大成方) 治石癭、氣癭、筋癭、血癭、肉癭、馬刀、瘰 等癥。
海藻(酒洗凈) 龍膽草(酒洗) 海蛤粉 通草 貝母(去心) 昆布(酒洗凈) 礬石(枯) 松蘿(各三錢,今以桑寄生代效) 麥曲(炒,四錢) 半夏曲(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食后服,忌甘草、鯽魚、雞肉、五辛、生果。有人于項上生 ,大如茄子,潮熱不食,形瘦日久,百方不效,后得此方,去松蘿,加真桑寄生一倍服,三五日后,其瘡軟而散,熱退而愈,屢醫數人皆效。
南星散(瘡瘍集) 治皮膚頸項面上生瘤,大者如拳,小者如粟,或軟或硬,不癢不痛,宜用此藥。切不可輒用針灸,多致不救。
生南星(大者一枚)上細研爛,入好醋五七點,杵如膏。如無生者,即以干者為末,醋調如膏。先以細針刺患處,令氣透,卻以膏藥攤貼,覺癢則頻換貼取效。
瘤者,氣血凝滯結聚而成,或如桃李,或如瓜瓠。其名有六:曰骨瘤,曰脂瘤,曰膿瘤,曰血瘤,曰筋瘤,曰風瘤,以其中各有此物而名之也。以上諸瘤,通用龍珠膏治之。
龍珠膏(方見前瘰 條下。)瘤宜服十六味流氣飲。(方見前奶巖條下。)凡癭氣,先須斷濃味,用海藻一兩、黃柏二兩為末,置掌中,時時舐之,以津唾咽下,待消三分之二,止藥。
結核方法丹溪曰:大凡結核在項在臂在身,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者,多是痰注不散,名曰痰核,用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連翹、桔梗、柴胡煎服。
又方:治臂核作痛,用二陳湯加連翹、川芎、皂角刺、防風、黃芩(酒炒)、蒼術煎服。
治耳后頂門各有一核,用炒僵蛋、酒蒸大黃、青黛、牛膽、南星為末,蜜丸噙化。
疔腫方法石香程氏曰:疔腫之癥,皆蓄熱毒之深而成者也。近者多見因食災牛疫馬之肉,而成此證。其形有十三種,皆以形而名之耳:一曰麻子疔,二曰石疔,三曰雄疔,四曰雌疔,五曰火疔,六曰爛疔,七曰三十六種疔,八曰蛇眼疔,九曰鹽膚疔,十曰水洗疔,十一曰刀鐮疔,十二曰浮漚疔,十三曰牛狗疔。惟三十六種疔最為可畏,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數,猶為可治,若滿三十六,則為不治之證也。夫十三種疔,其形狀雖各不同,而其所由,皆熱毒之甚也。治法并急用奪命丹下之,去其毒之銳勢,次服化毒丸及內托散、二活散、雄麝湯,隨證經絡病勢緩急,用引經藥斟酌施治。如無他證,有熱即退熱,有腫則退腫。如身冷自汗,嘔逆躁喘,狂喝妄語,直視者,皆毒瓦斯入內,不可治矣。如疔已拔去,用金銀白芷散、加減十宣散調之,方獲全安也。
今將十三種疔證候開列于后:一曰麻子疔,其狀肉起,頭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近油衣布衣、并入麻田中行。
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痛,忌瓦礫磚石之屬。
三曰雄疔,其狀 頭黑靨,四畔仰,漿起,有水出,色黃,大如錢孔形高者,忌房事。
四曰雌疔,其狀瘡稍黃,向里靨,亦似灸瘡,四面 漿起,心凹色赤,如錢孔者,忌房事。
五曰火疔,其狀如湯火燒灼,瘡頭黑靨,四邊有煙焰,又如赤粟米者,忌火燒烙。
六曰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斑,瘡中潰,有膿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者,忌沸熱食爛物。
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及至十數,未滿三十六,猶可施治,若滿三十六,藥所不能治也,忌嗔怒蓄積怨恨。
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大體硬,忌惡眼人看,并嫉妒人見,忌毒藥。
九曰鹽膚疔,其狀大如匙面,四邊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鹽味。
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中如錢孔,瘡頭白,里黑靨,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水洗、渡河。
十一曰刀鐮疔,其狀闊狹如薤葉大,長一寸,左側肉黑如燒烙,忌刺及刀鐮切割、鐵刃所傷。可以藥治,不可亂攻。
十二曰浮漚疔,其狀瘡體曲圓,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黃外黑,黑處刺之不痛,黃處刺之痛。
十三曰牛狗疔,其狀內色 起,掐不破。
上十三種疔瘡初起,瘡心先癢后痛,先寒后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治。
其麻子疔一種,始末惟癢,初錄忌者不得觸犯,觸犯者發作難治。其浮漚疔、牛狗疔兩種無所禁忌,縱不愈亦不能殺人,其狀寒熱與諸疔不同。皆宜將護根據法治療,禁忌不得觸犯,若或觸犯,脊強瘡痛極甚不可忍者是也。又云:疔腫初發時突起如釘,故謂之疔,令人惡心惡寒,四肢強痛,一曰瘡變為焦黑色,腫大光起,根硬,刺之不覺痛,皆其候也。在手足頭面胸背骨節間最急,其余處則可治,毒入腹則煩悶恍惚似醉,如此者三二日間死矣,皆不可不速治也。
返魂丹 經云:汗之則瘡愈。必用此藥汗之。
乳香 沒藥 辰砂 雄黃(各一錢五分) 輕粉 片腦 麝香(各五分) 海羊(即蝸牛也,不拘多少) 蟾酥 青黛粉草 硼砂(各一錢)上為細末,用海羊搗膏為丸,如難丸,加酒面糊些少,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兼生蔥頭二三個,細嚼咽下,疔腫及癰腫毒瓦斯入膈者,得微汗即解。一方,加銅綠、寒水石、輕粉、枯礬各一錢重。
按上藥皆非發汗之藥,蓋能解毒,又能追逐毒瓦斯,從腠理為汗化也。
拔疔法:以黑牯牛牽于石塔上,必撒糞,候糞上生菌,取焙干,與 草葉等分為細末。先用竹筒兩頭去節,一頭解十字路,將不解頭套在疔上,以線緊縛竹筒,陷入肉內為度。以前藥末一匙,滴水和之,放于筒內,少時藥滾起,則疔自拔起。若一次未效,漸加度數,其疔必拔也。
奪命丹巴豆(一兩,去殼,醋煮一伏時) 黃丹(三錢,炒) 朱砂 雄黃(各三錢) 乳香郁金(各五錢) 大黃(一兩) 輕粉(二十錄) 蟾酥(一錢或五分) 飛羅面(三兩)上為細末,蠟水糊為丸,如綠豆大,隨身年分虛實,加減丸數服之,以下其毒。如無奪命丹,雄黃丸代之亦效。
雄黃丸雄黃 郁金(各一錢) 巴豆(十四粒,去殼) 麝香(少許) 皂角 全蝎(各一錢)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清茶送下。亦看大小虛實,斟酌加減丸數。
化毒丸片腦 麝香(各五分) 砂 朱砂 雄黃(各二錢) 輕粉(十錄) 蟬蛻(二十枚,洗去上)上為細末,新取蟾酥為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放于舌上,取涎而愈。
獨蟾丸(并取蟾酥法。)拿取活蟾(即大壯蝦蟆,通身有傀壘者,俗名癩蝦蟆,又名風雞,大者重五六兩,不拘幾個)捉住后腳,以大桑葉或油單紙包掩其頭,用鐵釘一個,括取眉間白汁,濺于葉上,凝結如濕真粉,就丸如綠豆大,一蟾或作一丸,多者作二丸,懸當風處陰干。如患疔腫者,即以一、二丸置舌尖上,仰臥片時,其苦水滿口,就以此水咽下。或以鈹針刺開疔腫頭上,納藥一丸于中,外以簿皮紙貼護之,勿令藥脫落。背癰及一切癰腫初起時,亦可根據此法治之神效。(以上取蟾酥法,切防蟾酥汁入眼,人人眼即瞎。)雄麝湯 解疔毒如神。(凡解毒,不可無雄黃、朱砂。)雄黃(另研,一錢) 朱砂(另研,一錢) 真綠豆粉(二錢) 麝香(另研) 乳香(另研,各一錢) 白芷 茜草根 紫花地丁草(各二錢) 牡蠣 僵蠶 牛蒡子(炒) 大黃 金銀花 青木香 梔子 荊芥穗 樸硝 甘草(各一錢) 胡桃(二十去殼膜)上以白芷以后一十四味細切,用無灰酒一碗浸少時,擂細,又加水一碗,同煎至一碗,去渣及濁腳,入前雄黃等五味,調勻作一服。更審患處經絡分野,根據東垣引經瀉火藥加之尤妙。欲利,倍加大黃、樸硝二味,臨后下。茜草即過山龍。
二活散羌活 獨活 當歸 烏藥 赤芍藥 金銀花(酒洗) 連翹 天花粉 甘草節 白芷(各四錢五分) 紅花 蘇木 荊芥 蟬蛻 干葛(各三錢) 檀香(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煎蒼耳湯調下。
取疔散雄黃 砂 蟾酥 信石(各一錢) 巴豆(十粒) 輕粉(十錄)上將疔四畔用針刺破,醋調涂敷。疔落后,用長肉拔毒膏藥貼之。
(以上俱見《瘡瘍集驗》)解毒丸白芷(十兩) 木香(五兩) 砂(研,一錢六分) 貫眾(曬干杵末,秤四兩,取新者,去皮切) 樸硝(四兩,另研) 蘿卜子(去殼,醋浸炒,另研末,四兩) 京墨八錢,另研)上和勻,糯米糊丸,如龍眼大,青黛為衣,陰干,每服一丸,無灰酒磨化下。
賀藍先生解毒丸 解諸藥毒,及山嵐瘴氣,災牛馬豬羊肉毒,魚腥面菜毒,暑熱濕毒,傷寒濕毒,小兒斑疹喉痹急證,紅赤癰腫,及諸般無名腫毒。
黃柏 貫眾 茯苓 藍根 葛根 生地黃 雄黑豆 甘草滑石 縮砂 陰地蕨 薄荷(各三兩) 益智 大黃 寒水石 紫荷車(即金線重樓) 馬勃 草龍膽 僵蠶(炒) 百藥煎 山梔子(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分作十丸,細嚼,新汲水送下。小兒驚風,薄荷汁下。蜜水浸蒸餅為丸亦可。或加黃連、白芷。
萬病解毒丸(局方)射干 文蛤(即五倍子) 杏仁 石膏 續隨子(去殼去油) 蚤休(即金線重樓) 土朱 大戟 山豆根 山茨菇 白藥子 大黃(酒蒸,各二兩) 麝香(二錢) 青黛(一兩) 葳靈仙(一兩) 白芷(一兩) 黃連 風化硝(各五錢)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彈子大,青黛、滑石細研為衣,陰干。此藥解一切毒,蠱毒,及鼠 河豚魚毒,菌毒,疫死牛馬肉毒,喉痹骨鯁竹木刺毒,并用急流水磨下。癰疽發背,疔腫瘡瘍,毒蛇犬咬,蜈蚣蜂蝎蠆毒,刀斧湯,火傷,并用井花水磨下,并涂傷處。婦人鬼胎惡氣,積塊蟲積,心胸痞滿,肚腹膨脹,并用好酒磨下。
漏蘆湯(千金) 治疔腫神效。
漏蘆 連翹 黃芩 白蘞 枳殼 升麻 麻黃(去根節) 樸硝(各一兩,另研) 大黃 紫花地丁 金銀花(各五錢)上除樸硝外,為細末,后入硝和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三片,薄荷三葉,煎至七分,空心溫服,利下惡物,止藥。地丁即大薊也。(一云剪刀草,開黃花者名黃花地丁,開紫花者名紫花地丁。)取疔腫方(瘡瘍集)青木香根(五錢) 木香 雄黃 甘草(各一錢)上為末,湯調下,以利去毒瓦斯,四五行即愈。
破毒散(瘡瘍集)信石 砂 黃丹 雄黃 乳香(各一字) 斑貓(五個,去翅足炒) 麝香(少許)上為末,取新蟾酥和丸,如綠豆大,以鈹針破開疔頭,納藥一丸在內,外以膏藥護之。如無蟾酥,加面糊些少。
灸法:以大蒜爛搗成膏,涂瘡四圍,留瘡頂,以艾炷灸之,以爆為度。如不爆,稍難愈,宜多灸,百余壯無不愈者。
(祖傳方)治食災牛馬肉成疔腫欲死者。
以 油木葉搗,絞取真汁一、二碗,頓服之,得大瀉毒瓦斯而愈。如冬月無葉時,取嫩根研水服之,亦效。未利再服,以利為度。
諸瘡方法:活魂丹(丹溪) 治一切惡瘡,大有神效。
血竭 乳香 沒藥 銅綠 枯白礬 黃丹 穿山甲(煨胖,一錢) 輕粉 蟾酥(各五分) 麝香(少許)上為細末,用蝸牛搗膏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重者二丸,用蔥白一寸嚼爛裹藥,熱酒送下,食前服。
又方 用真僵蠶、蟬蛻二味,等分為末,香油調敷,拔疔效。
治諸般惡瘡:經霜芭蕉葉為末,香油調敷。先用忍冬藤、蔥、椒、蒼耳草煎湯,洗瘡凈,挹干敷藥,外以油紙掩之。
又方 治諸般惡瘡,用松木上白蟻泥、黃丹各等分炒黑,香油調敷,用油紙夾上,日易。后用龍骨、沒藥,斂瘡口收肉。
又方 治惡瘡,用黃丹入香油煎,入樸硝抹之。
天泡瘡,服防風通圣散,及用蚯蚓糞炒蜜調敷之。從肚皮上起者,里熱發外,還用通圣散藥妙。
又方 治天泡瘡,用野菊花、棗木根煎湯洗,黃柏、滑石末敷。
治腳上沙瘡,清水出者,用紫燕窠泥、略炒黃柏二味,共研為末,香油調敷。
治 瘡,用白膠香一兩,黃柏、石膏各一兩,青黛五錢,龍骨五分,為末,香油調敷。
治 瘡方:以香油一兩,入胎發如梅大,煎焦烊,去渣,入白膠香、黃蠟各一兩烊化,入生龍骨,赤石脂、血竭炒各一兩攪勻,候冷瓷器盛,捏作薄片,貼瘡上,外以竹箬包之,三日后翻過藥再貼,從活血藥煎湯洗之。
又治 瘡方:用箭箬剪去兩頭,以黃柏煮汁令稠,和白膠香、萆麻子同搗成膏,攤箬糙面,折縛光面貼之。先以清茶放溫洗,挹干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