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 云棲法匯
  • 佚名
  • 1187字
  • 2015-12-26 17:24:06

武林孝義無礙庵主大尼太素師塔銘(有序)

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

讀云棲優婆塞戒弟子廣瀹吳應賓撰文

蓋余屬耳震旦哮吼之音。至孝義無礙庵主。而竊嘆其與云棲法輪交參推挽以為蓮宗長也。有不思議者四焉。庵主始處云棲大師之室。欲愛如膏。佛智如火。勤勇熏鑠。頓盡無余。于是乎有異方便焉。使大師于出家緣而得自在。以為一代法檀。而大師所謂庵主董正化儀。鎮撫徒眾。乃至形未來波旬若干種心。若秦鑒之洞覽。故孝義之有終也。猶云棲之有始也。法輪交參。不思議一矣。庵主尊重木叉。庭無比丘之跡。梵行所感。四事翕如。與共住者量腹度形。歸其羨于云棲香積。而孝義之剎。一行以為香光。六字以為法喜。三心以為禪悅。九品以為無盡燈。出要之途。惟云棲是趨是步。故檀波羅密者。庵主之所以投。而慧波羅密者。大師之所以報也。法輪交參。不思議二矣。大師上度為孝。普度為慈。棄短取長。代衰以染。而庵主用近事女身。持冰霜之律儀。薦蘋藻之明信者幾三十年。庶姑終堂。乃現比丘尼相。及其念心成就。乘愿往生。而弘范漚和。若虞淵之返乎初照。高足廣占大文廣曜輩所影赴而響隨者。皆大師所龜卜而石畫也。庵主和其義以補大師之孝于方內。而大師錫其孝以扶庵主之義于方外。法輪交參。不思議三矣。庵主為優婆夷而勉畜嗣子。為比丘尼而亟謝嗣子。分田授廬。莫不中度。曰。為沈氏出家兒后者固有在矣。而孝義精藍。適當古無礙庵之宇。堅牢持地。檀那布金。凈覺觀心。如時涌沒。而大師所以區別僧俗。料揀至儀。一一義中。足使招提之塵重于郟鄏之鼎。雖其染指。能不捫心。是庵主奉云棲以出世間智。而大師攝孝義以入世間智也。法輪交參。不思議四矣。乃往古昔善慧之以欲鉤牽也。瞿夷之為善知識婦也。智力所持。歷二僧祇。法爾偕偶。錫黏磁吸。莫知誰為。若庵主之于大師。將無緣熏鏡中分其影像耶。大師于形家言了不措意。而兩窣堵坡。從不思議解脫慧心任運拈出。大師南面于招提之左。如據座法檀。庵主東面于阿蘭之右。如云來上首。周覽神奇。足使白鶴喪機。青鳥杜口。愿王智導。影現重重。情器世間不二隨順。而余廣瀹賓。因于云棲監院。沐二大士灌頂口光。略說如是法輪交參不思議事。于劫海中三繞四攝。必有異熏習焉。庵主姓湯氏。十四為母持齋。十六歸丈室。十九而從大師于南五臺性天和尚之門。為優婆夷戒弟子。法諱祩錦。四十七出家受具。僦舍焚修。以白法為流輩宗仰。五十九而孝義庵成。大司馬桐岡宋公為文勒之于石。先大師涅槃一歲。示疾累月。忽謂侍人掖之起曰。吾其乘十念往矣。端坐念佛而寂。萬歷甲寅八月十三日也。距生嘉靖戊申十二月初九日。世壽六十七年。而為僧臘者二十有一。學者稱太素師。大師著其慧行于紀賢之策以為尼眾楷式云。銘曰。

僧現非男  尼現非女  等與眾生  為智度母

身相非古  塔相非今  等與眾生  為慈妙云

優缽時開  芬陀交映  同事顯凡  冥權秘圣

華數為劫  塵數為年  此土安隱  如那羅延

菩薩戒弟子劉慧聞率子性澤施資敬刊

光緒二十五年冬十月金陵刻經處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酒泉市| 嘉定区| 保山市| 西安市| 麟游县| 蕲春县| 江华| 东明县| 台中县| 龙泉市| 辰溪县| 神农架林区| 阜阳市| 临武县| 白银市| 介休市| 黄陵县| 雷山县| 稷山县| 久治县| 宜君县| 崇左市| 额济纳旗| 西丰县| 边坝县| 海盐县| 东兴市| 宜阳县| 扶风县| 眉山市| 乐东| 玉溪市| 开远市| 新河县| 昌邑市| 莱阳市| 遂平县| 涟源市| 常州市|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