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 臺案匯錄丙集
  • 佚名
  • 4041字
  • 2015-12-26 17:18:38

內閣抄出臺灣鎮總兵奎等奏拿獲偷渡人犯陳水等審明定擬治罪一折,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二十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二十四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據臺灣鎮總兵奎等奏稱:據淡水同知袁秉義詳報,會同武汛拿獲偷渡船戶陳水、舵工陳盛、水手林相、林篆、馮奚、孫古、客民許貴等男婦共十四名,訊系臺灣船只,遭風飄至晉江縣攬客偷渡等情,隨飭提去后。茲據臺灣府詳解前來,臣等提犯覆鞫。緣陳水籍隸海澄縣,于乾隆四十四年到臺灣,五十四年置買雙桅商船一只,領給嘉義縣牌照,牌名陳發金;雇陳盛為舵工,林相、林篆、馮奚、孫古為水手。五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在鹿耳門掛驗出口,往淡水生理,二十六日夜,陡遇東南風。將船飄至泉州府晉江縣宮下港收泊。因船桅損壞,次早陳水上岸雇船匠修理。時有許貴帶妻吳氏、弟婦顏氏、嬸母老吳氏、堂弟許用,又蔡東同母洪氏、吳遠同妻林氏,又陳老同妻施氏,又莊寬同嬸母吳氏,又耿助一人,共男婦一十四名,均欲往臺灣尋親生活,懇陳水搭載。陳水應允。當議定男客每名交番銀一元,女客每名錢八百文。五月初一日傍晚,陳水將船駛至僻靜處所,許貴等先后下船,即于是晚開駕出洋。初三日午刻到淡水大安港南埔海面,當被兵役拿獲。解審,訊系初次包攬偷渡,在洋并無為匪情事。加以刑嚇,矢口不移。將陳水擬遣,陳盛等擬徒,許貴等擬杖等因具奏前來。

查例載,閩省不法棍徒,充作客頭,在沿海地方引誘偷渡之人,包攬過臺者,為首發近邊充軍,舵工人等知而不舉者,杖一百、徒三年,偷渡之人照私渡關津律杖八十,遞回原籍各等語。此案船戶陳水,從臺灣駕船往北淡水生理,乃因遭風飄至內地,膽敢搭客偷渡,實屬不法,應如該鎮道等所奏,將陳水照引誘偷渡為首擬軍例從重發往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該鎮道等奏稱:舵工陳盛、水手林相、林篆、馮奚、孫古等應依知而不舉例杖一百、徒三年。船戶陳水、舵工陳盛二犯應用重枷在海口枷示,俟續有拿獲偷渡人犯枷示后,再將該二犯照依定擬罪名,分別遣徒。水手林相等四名,亦均在臺灣枷號三個月,滿日解赴內地杖徒。客民許貴、許用、蔡東、吳遠、陳老、莊寬、耿助照例杖八十,許用年未及歲,與許吳氏等均照例收贖,一并遞回原籍安插。仍于陳水各犯名下,照追所得船錢同船只一并入官充公等語,均應如該鎮道等所奏辦理。

再該鎮道等奏稱:上年拿獲偷渡人犯林紹聚等案,業經奏明,將船戶、舵工分發各海口枷示,俟續有拿獲偷渡人犯枷示后,再將該犯解赴內地分別遣徒。茲查淡水枷示,系余雄英、王儼然、王奮三犯。現既拿獲陳水一案,應將陳水、陳盛二犯在于淡水枷示,其余雄英等三犯開枷解赴內地,分別辦理等語。應令該鎮道等將陳水、陳盛枷示后,即將余雄英、王儼然、王奮三犯遵照原擬遣徒,分別發配。至該鎮道等奏稱:濫給船照及內地失察出口各職名,詳請督撫送部另參等語,應俟命下臣部,移咨吏、兵二部,照例查辦等因。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發報具奏,二十八日奉旨:依議,欽此。二十九日報到行文訖。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四七頁。

九三、兵部「為內閣抄出臺灣總兵奎林等奏」移會

(上缺)提督銜臺灣鎮總兵臣奎林、布政使銜按察使兼臺灣道臣萬鍾杰跪奏為拏獲哨船攬客偷渡、審明定擬,恭折具奏事:據嘉義縣笨港汛弁千總陳藝,會同縣丞利瓦伊瀛稟稱:在笨港拏獲偷渡客民沈堯等二十七名,現在親押赴郡。又據安平協孫全謀稟報:海豐港汛弁陳添稟稱:口巡兵丁孫振揚、方茶巡至本汛以南十數里外,見有客民三、四十人由海道僻路向笨港路去,行跡可疑,方茶尾隨看囗囗去向,孫振揚即囗囗汛稟報。該外委即帶兵十名趕至囗囗囗囗囗囗囗陳藝、李縣(疑脫)盤獲。該外委隨帶兵丁幫同解囗等情,囗囗囗囗將偷渡客民解到。臣等隨督同臺灣府楊廷理審訊。據沈堯等均供:我們囗來臺灣找尋親戚。本年五月十七日,因見有素識哨船要往臺灣,央懇船上水兵附渡。隨有水兵黃得元、林探、洪得成、翁得生、沈萬、朱得福、劉高升、張得成、黃得福、陳文斌們攬我們上船,每人止要船錢番銀三、四圓。我們應允。十八日傍晚時分,我們先后上船,各人將船錢送交攬載船人。將下次日馬兵四名帶馬四匹下船,當即放洋,被風打到一個所在,船上水手說此地僻靜,可以上岸,再往前就海豐港近了。我等于六月初一日早晨上岸,走到笨港地方,被兵役拏獲是實。臣等即飭查何營哨船。旋據安協孫全謀、防同趙清華具報,有廈門提標后營清字四號哨船裝載詔安營馬兵四名并馬四匹,于六月初三日進口。查笨港拏偷渡客民,即系該船攬載。所有隊目林日生、舵工王希明、水兵黃得元、林探、洪得成、翁得生、沈萬、朱得福、劉高升、張得成、黃得福、陳文斌、林喜生、陳輝、何發生、楊得囗、劉永芳、陳晏主、許得生、顏得成、林囗捷、陳朝恩、王錫諭、李良生、林囗囗、黃得意、囗囗囗、陳得元二十六名解送到案。臣等即提訊。據隊目林囗囗囗囗囗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配載詔得元起意攬客偷渡,可以獲利,與林日生商允黃得元攬客沈堯、朱邱、李石、黃友、囗濟五名,水兵林探攬客張塔、柯吉、張六、張元、洪仔、周盧六名,水兵洪得成攬客陳懷、鄭煎、張賜、張水、王成四名,水兵翁得生攬客葉瘦、葉縱、葉眠、陳坤四名,水兵沈萬攬客曾藹、黃仁、張僯三名,水兵朱得福攬客郭奎、郭全兩名,水兵劉高升攬客詹艾、江棟兩名,水兵張得成攬客劉云生一名,水兵黃得福攬客尤春一名,水兵陳文斌攬客許方一名,共三十一名。每名許給船價番銀三、四圓不等,各水兵收下,議明到臺灣后均分。于二十六日被風打到相近海豐港地方,彼處僻靜,遂叫客民上岸。我們仍駕哨船到鹿耳門進口是實。臣等又提馬兵王國棟、林志忠、林云開、許朝良等,訊據該兵等供稱:是詔安營馬兵,帶馬四匹來臺灣補額,配載清字四號哨船,于十九日上船即行放洋。那水上的人,我們都不認識,不知偷渡客民是實。臣等復提齊隊目、舵工、水兵及偷渡客民沈堯等再加研質,其因利攬載情節俱屬相符。加以刑嚇,矢口不移。查例載,閩省不法棍徒充作客頭,在沿海地方引誘偷渡之人包攬過臺為首發近邊充軍,舵工人等知而不舉杖一百、徒三年,偷渡之人照私渡關津仗八十、遞回原籍,若將哨船偷載圖利者,亦照例分別治罪等。查哨船水兵遇有偷渡客民本應查拿,膽敢起意圖利,攬載偷渡客民,實屬不法。照常例科斷,不足蔽囗。隊目林日生、黃得元攬載偷渡客民之水兵林探、洪得成、翁得生、沈萬、朱得福、劉高升、張得成、黃得福、陳文斌等,俱應加重發往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仍在臺灣枷號一年示眾,滿日再行發遣。舵工王希明、水兵林喜生、陳輝、何發生、楊得生、劉永芳、陳晏生、許得生、顏得成、林連捷、陳朝恩、王錫諭、李良生、林國泰、黃得意、李開芳、陳得元,依本例問擬杖徒,殊屬寬縱;王希明等均應加重杖一百、流三千里,仍在臺灣枷號半年,滿日再行起解。客民沈堯、邱朱、江濟、張增、柯吉、張六、張元、周盧、陳壞、鄭煎、張賜、張水、王成賜、王光鎮、葉察、葉縱、葉眠、陳坤、曾藹、張僯、郭奎、郭全、詹艾、江棟、劉云生、尤春、許方等均應照私渡關津律各杖八十、折責三十板,遞回各原籍安插。馬兵黃國棟等訊不知情,應無庸議;逸犯李石、黃友、洪仔、黃仁四名,飭屬緝獲另結;囗囗、黃得元等各名下照追所得贓囗囗官。囗囗囗廈門水師后營暨失察文武汛口,臣等已經囗囗督囗囗囗囗囗內地查參。再查偷渡客民沈堯等始經登岸,即被拿獲,所有該省汛文武囗囗應請免參。理合將拿獲哨船攬載偷渡客民審明定擬緣由,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奉朱批:該部議奏,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四八~一四九頁。

九四、刑部「為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奏」移會

刑部為嚴查偷渡等事:福建司案呈,內閣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奏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查照注銷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年月缺)

閩浙總督臣覺羅伍拉納跪奏為嚴查偷渡、循例歲底匯奏事:案照前奉上諭:渡臺民人,多屬內地游手好閑之徒,一經竄跡臺地,日積日多,必致引類呼朋,毫無顧忌。著將福建、廣東赴臺民人,嚴行禁止,設法巡邏,毋許私行透漏。仍將如何查禁,有無察出偷渡之人,于歲底匯奏一次。欽此。又上年臣等奏請設立官渡章程,準到部覆,奉旨:依議。此事有治人無治法,亦祗可如該督等所奏辦理。但沿海小港查禁既嚴,凡有搭載前往臺灣民人,非由正口,無從徑渡,恐不特書吏兵役等從中多索錢文,即守口文武員弁,亦難保無通同染指,是私渡之弊或可禁絕,而勒指賣放之端即由此起。總在該督撫及臺灣鎮道等督飭守口文武員弁,實力稽查,隨時嚴察。若查出兵役,胥吏兵役人等婪索私放,即行嚴辦示懲,不得視為具文,久而生懈。欽此。欽遵各在案。茲據署按察使王慶長會同布政使伊轍布詳稱:乾隆五十五年分,閩省拏獲偷渡六起,內已經審擬奏結者五起,尚應飭緝者一起,備造清冊,并聲明王儼然、陳水二起,經臺灣鎮道原奏內稱,會同武汛拿獲,其武弁系何職名,俟查明覆到另詳咨部等情前來。臣復核無異。

伏思偷渡之禁,定例已屬周詳,且又明設官渡章程,俾民人便于領照,以免留難;而作奸之徒,猶未盡絕。但本年據廈門同知拿獲偽造印照賣給偷渡臺灣首犯李元,經臣審擬請旨,即行正法,為從之林四廷發遣黑龍江,給兵丁為奴。又兵丁林日生等私載客民偷渡臺灣,即被守口員弁拿獲,經該鎮道嚴審具奏俱審具奏俱不致稍有縱漏。誠如訓諭有治人無治法,臣惟有督飭文武隨時嚴密訪查,務在有犯必懲。如員弁兵役人等婪索滋弊,及得賄賣放,立予嚴辦,以期官民共遵法守,仰副圣主慎重海疆之至意。茲屆歲底,所有拿獲偷渡人犯緣由,臣謹循例恭折奏聞,并繕清單敬呈御覽,伏祈皇上睿鑒。再福建巡撫印務系臣兼署,毋庸會銜,合并陳明。謹奏。

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奉朱批:知道了,欽此。于二十二日抄出到部,改咨行文訖。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一五○~一五一頁(按此奏折亦見戊編第四本三八九頁)。

九五、刑部「為本部議覆福建水師提督兼管臺灣總兵奎等奏」移會

刑部為遵旨等事:福建司案呈,本部奏覆前事一案,相應抄單移會稽察房查照可也。須至移會者。計粘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六年四月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平度市| 基隆市| 潞城市| 漯河市| 丰都县| 南京市| 五常市| 西安市| 高台县| 唐山市| 永靖县| 中阳县| 淅川县| 大兴区| 蒲城县| 诸城市| 旅游| 金山区| 澎湖县| 崇文区| 孝义市| 侯马市| 淮南市| 汾西县| 新余市| 北碚区| 繁峙县| 襄垣县| 剑河县| 汶上县| 武夷山市| 三穗县| 沾益县| 三明市| 略阳县| 牡丹江市| 苗栗市| 连州市| 师宗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