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諸番國名 (3)

  • 瀛涯勝覽
  • 馬歡
  • 4945字
  • 2015-12-26 17:10:57

又北去四五十里,才到王居之城。國王系鎖俚人氏,祟信釋敎,尊敬象牛。人將牛糞燒灰,遍搽其體,牛不敢食,止食其乳。如有牛死,卽埋之,若私宰牛者,王法罪死,或納牛頭大金以贖其罪。王之居址,大家小戶每晨將牛糞用水調稀,遍涂屋下地面,然后拜佛。兩手直舒于前,兩腿直伸于后,胸腹皆貼地而為拜。

王居之側有一大山,侵云高聳,山頂有人腳跡一個,入石深二尺,長八尺余。云是人祖阿聃圣人,卽盤古之足跡也。此山內出紅雅姑、靑雅姑、黃雅姑、靑米籃心、昔剌泥、窟沒藍等一切寶石皆有。每有大雨沖出土,流下沙中,尋拾則有。常言寶石乃是佛祖眼淚結成。

其海中有雪白浮沙一片,日月照其沙,光采瀲滟,日有珍珠螺蚌聚集沙上。其王置珠池,二三年一次令人取螺蚌傾入池中,差人看守此池,候其壞爛,則用水淘珠,納官。亦有偷盜賣于他國者。

其國地廣人稠,亞于爪哇。民俗饒富,男子上身赤膊,下圍色絲手巾,加以壓腰。滿身毫毛俱剃凈,止留其發,用白布纏頭。如有父母死者,其須毛卽不剃,此為孝禮。婦人撮髻腦后,下圍白布。其新生小兒則剃頭,女留胎發不剃,就養至成人。無酥油牛乳不食飯。人欲食飯,則于暗處潛食,不令人見。平居檳榔荖葉不絕于口。

米谷、芝麻、菉豆皆有,惟無大小二麥。椰子至多,油糖酒醬皆以此物借造而食。

人死則以火化埋骨,其喪家聚親鄰之婦,都將兩手齊拍胸乳而叫號哭泣為禮。

果有芭蕉子、波羅蜜、甘蔗、瓜茄、蔬菜,牛羊雞鴨皆有。

王以金為錢,通行使用,每錢一個,重官秤一分六厘。中國麝香、纻絲、色絹、靑磁盤碗、銅錢、樟腦,甚喜。則將寶石珍珠換易。王常差人賚寶石等物,隨同回洋寶船進貢中國。

小葛蘭國

自錫蘭國馬頭名別羅里開船,往西北,好風行六晝夜可到。其國邊海,東連大山,西是大海,南北地狹,外亦大海,連海而居。國王國人皆鎖俚人氏。祟信釋敎,尊敬象牛,婚姻喪葬等事與錫蘭國同。

土產蘇木、胡椒不多,其果菜之類皆有。牛羊頗異他產。其羊靑毛長腳,高二尺三尺者,黃牛有三四百斤者。酥油多有賣者。人一日二飡,皆用酥油拌飯而食。王以金鑄錢,每個重官秤一分,通行使用。雖是一小國,其王亦將方物差人貢于中國。

柯枝國

自小葛蘭國開船,沿山投西北,好風行一晝夜,到其國港口泊船。本國東是大山,西臨大海,南北邊海,有路可往鄰國。

其國王與民亦鎖俚人氏,頭纏黃白布,上不穿衣,下圍纻絲手巾,再用顏色纻絲一匹纏之于腰,名曰壓腰。

其頭目及富人服用與王者頗同。民居之屋,用椰子木起造,用椰子葉編成片如草苫樣蓋之,雨不能漏。家家用磚泥砌一土庫,止分大小,凡有細軟之物,俱放于內,以防火盜。

國有五等人:一等名南昆,與王同類,內有剃頭掛線在頸者,最為貴族;二等回回人;三等人名哲地,系有錢財主;四等人名革令,專與人作牙保;五等人名木瓜,木瓜者,至低賤之人也,至今此輩在海濱居住,房檐高不過三尺,高者有罪,其穿衣上不過臍,下不過膝,其出于途,如遇南昆、哲地人,卽伏于地,候過卽起而行。木瓜之輩,專以漁樵及抬負挑擔為生,官不容穿長衣,其經商買賣與中國漢人一般。

其國王祟信佛敎,尊敬象牛,建造佛殿,以銅鑄佛像,用靑石砌座,佛座邊周圍砌成水溝,傍穿一井,每日侵晨,則鳴鐘擊鼓,汲井水,于佛頂澆之再三,眾皆羅拜而退。

另有一等人名濁,卽道人也,亦有妻子。此輩自出母胎,發不經剃,亦不梳篦,以酥油等物將發搓成條縷,或十余條,或七人條,披拽腦后。卻將黃牛之糞燒成白灰,遍搽其體,上下皆不穿衣,止用如拇指大黃藤,兩轉緊縛其腰,又以白布為梢子。手拿大海螺,常吹而行。其妻略以布遮其丑,隨夫而行。此等卽出家人,倘到人家,則與錢米等物。

其國氣候常暖如夏,無霜雪。每至二三月,日夜間則下陣頭雨一二次,番人各整蓋房屋,備辦食用。至五六月,日夜間下滂沱大雨,街市成河,人莫能行,大家小戶坐候雨信過。七月才晴,到八月半后晴起。到冬點雨皆無,直至次年二三月間,又下雨。常言半年下雨半年晴,正此處也。土無他產,只出胡椒,人多置園圃種椒為業。每年椒熟,本處自有收椒大戶收買,置倉盛貯,待各處番商來買。論播荷說價,每一播荷該番秤二十五封剌,每一封剌該番秤十斤,計官秤十六斤,每一播荷該官秤四百斤。賣波處金錢或一百個,或九十個,直銀五兩。

名稱哲地者,皆是財主,專一收買下寶石珍珠香貸之類,候中國寶(石)船或別國番船客人來買,珍珠以分數論價而買。且如珠每顆重三分半者,賣彼處金錢一千八百個,直銀一百兩。珊瑚枝梗,其哲地論斤重買下,顧倩匠人,剪斷車旋成珠,洗磨光凈,亦秤分量而買。

王以九成金鑄錢行使,名曰法南,重官秤一分一厘。又以銀為錢,比海螺靨大。每個官秤四厘,名曰答兒。每金錢一個,倒換銀錢十五個,街市行使零用,則以此錢。

國人婚喪之禮,其五等人皆各從其類而不同。

米、粟、麻、豆、黍、稷皆有,止無大小二麥。象、馬、牛、羊、犬、貓、雞、鴨皆有,只無驢騾與鵝爾。

國王亦差頭目隨共回洋寶船將方物進貢中國。

古里國

卽西洋大國。從柯枝國港口開船,往西北行,三日方到。其國邊海,山之東有五七百里,遠通坎巴夷國;西臨大海;南連柯枝國界;北邊相接狠奴兒地面。西洋大國正此地也。永樂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監鄭和等赍詔敕賜其國王誥命銀印給賜,升賞各頭目品級冠帶,統領大寶船到彼,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國去中國十萬余里,民物咸若熙皡同風,刻石于茲永示萬世。」

國王系南昆人,祟信佛敎,尊敬象牛。國人內有五等:回回人、南昆人、哲地人、革令人、木瓜人。其國王國人皆不食牛肉,大頭目是回回人,皆不食豬肉。先是王與回回人誓定,爾不食牛,我不食豬,互相禁忌,至今尚然。王以銅鑄佛像,名乃納兒,起造佛殿,以銅鑄瓦而蓋佛座。傍掘井,每日侵晨,王至汲水浴佛,拜訖,令人收取黃牛凈糞,用水調于銅盆如糊,遍擦殿內地面墻壁。且命頭目幷富家,每早亦涂擦牛混糞。又將牛糞燒成白灰,研細,用好布為小袋盛灰,常帶在身,每日侵晨洗面畢,取牛糞灰調水,搽涂其額,幷兩股間各三次,為敬佛敬牛之誠。傳云:昔有一圣人名某些立敎化,人人知其是真天人,皆欽從,以后圣人同往他所,令其弟名撒沒嚟掌管敎人,其弟心起矯妄,鑄一金犢,曰:「此是圣主,凡叩之則有靈驗。」敎人聽命,祟敬其金牛,曰:「常糞金,人得金」,心愛而忘天道,皆以牛為真主。后某些圣人回還,見眾人被弟撒沒嚟惑壞圣道,遂廢其牛,而欲罪其弟,其弟騎一大象遁去。后人思之,懸望其還,且如月初,則言月中必至。及至月中,又言月盡必至。至今望之不絕。南昆人敬象牛,由此故也。

王有大頭目二人,掌管國事,俱是回回人,國中大半皆奉回回敎門。禮拜寺有二三十處,七日一次行禮拜。至日,舉家齋浴,諸事不干,巳午時,大小男子到寺禮拜,至未時方散回家,才做買賣,干理家事。人甚誠信,狀貌濟楚標致。其二大頭目受中國朝廷升賞,若寶船到彼,全憑二人主為買賣,王差頭目幷哲地未訥幾計書算于官府牙人來會,領船大人議擇某日打價,至日,先將帶去錦綺等物,逐一議價已定,隨寫合同價數,彼此收執。其頭目哲地卽與內官大人眾手相拿。其牙人則言某月某日于眾手中拍一掌已定,或貴或賤,再不悔改。然后哲地富戶才將寶石珍珠跚瑚等物來看議價,非一日能定,快則一月,緩則二三月,若價錢較議已定,如買一主珍珠等物,該價若干,是原經手頸目未訥幾計算,該還纻絲等物若干,照原打手之貨交還,毫厘無改,彼之算法無算盤,只以兩手、兩腳幷二十指計算,毫厘無差,甚異于常。

王以六成金鑄錢行使,名吧南,每個徑面官寸三分八厘,面底有紋,重官秤一分。又以銀為錢,名搭兒,每個約重三厘,零用此錢。衡法每番秤一錢,該官秤八分,每番秤一兩,計十六錢,該官秤一兩二錢八分。番秤二十兩為一斤,該官秤一斤九兩六錢。其番秤名番剌失,秤之權釘定于衡末,稱準則活動于衡中,提起平為定盤,星稱物則移準向前,隨物輕重而進退之。止可秤十斤,該官秤十六斤,秤香貨之類,二百斤番秤為一播荷,該官秤三百二十斤,若稱胡椒,二百五十斤為一播荷,該官秤四百斤。凡稱一應巨細貨物,多用天平對較。其量法,官鑄銅為升行使,番名黨戛黎,每升該官升一升六合。

西洋布本國名撦黎布,出于鄰境坎巴夷等處。每疋闊四尺五寸,長二丈五尺,賣彼處金錢八個或十個。國人亦將蠶絲練染各色,織間道花手巾,闊四五尺,長一丈二三尺,每條賣金錢一百個。胡椒山鄉住人置園多種。到十月間,椒熟采摘曬干而賣,自有收椒大戶來收,上官庫收貯。若有買者,官與發買,見數計算稅錢納官。每胡椒一播荷,賣金錢二百個,其哲地多收買下各色寶石珍珠,幷做下跚硼珠等物,各處番船到彼,國王亦差頭目幷寫字人等眼同而賣,就取稅錢納官。

富家多種椰子樹,或一千株或二千三千株,為產業。其椰子有十般使用:嫩者有漿甚甜,奸契,可釀酒;老者椰肉打油,做糖做飯吃;外包之穰,打索,造船;椰殼為碗,為杯,又好燒灰打箱金銀細巧生活;樹好造屋,葉好蓋屋。蔬菜有芥菜、生姜、蘿卜、胡荽、蔥、蒜、葫蘆、茄子、菜瓜、東瓜四時皆有。又有一等小瓜,如指大,長二寸許,如靑瓜之味,其蔥紫皮,如蒜,大頭小葉,稱斤而賣。波羅蜜、芭蕉子廣有賣者。木別子樹高十余丈,結子如綠柿樣,內包其子三四十個,熟則自落。其蝙蝠如鷹之大,都在此樹上倒掛而歇。米紅白皆有。麥大小俱無。其面皆從別處販來賣。雞鴨廣有,無鵝。羊腳高灰色,如驢駒子之樣。水牛不甚大。黃牛有三四百斤者,人不食其肉,止食其乳酪,人無酥油不吃飯。其牛養至老死卽埋之。各色海魚其價極賤。山中鹿兔亦有賣者。人家多養孔雀,其它禽鳥則有烏鴉、蒼鷹、鷺鷥、燕子,其余別樣大小禽鳥,則并無有。

國人亦會彈唱,以葫蘆殼為樂器,紅銅絲為弦,唱番歌相和而彈,音韻堪聽。民俗婚喪之禮,鎖俚人、回回人各依自家本等體例不同。其王位不傳于子而傳于外甥。傳甥止論女腹所生為嫡族。其王若無姊妹,傳之于弟。若無弟,遜與有德之人。世代相仍如此。王法無鞭笞之刑,罪輕者截手斷足,重則罰金誅戮。甚則抄沒滅族。人有犯法者,拘之到官,卽伏其罪,若事情或有冤枉不伏者,則于王前或大頭目前置一鐵鍋,盛油四五斤,煎滾,先以樹葉投試爆彈有聲,遂令其人以右手二指煠于油內片時,待焦方起,用布包裹封記,監留在官,二三日后聚眾開封視之,若手爛潰,其事不枉,卽加以刑,若手如舊不損,則釋之,頭目人等以鼓樂禮送此人回家,諸親鄰友饋禮相賀,飲酒作樂以相慶,此事最為奇異。

使回之日,其國王欲進貢,用好赤金五十兩,令番匠抽如發細金絲,結綰成片,以各色寶石大珍珠廂成寶帶一條,差頭目乃邦進奉中國。

溜山國

自蘇門答刺開船,過小帽山投西南,好風行十日可到。其國番名牒干,無城郭,倚山聚居,四圍皆海,如洲渚一般,地方不廣。國之西去程途不等,海中天生石門一座,如城闕樣。有八大處,溜各有其名:一曰沙溜,二曰人不知溜,三曰起泉溜,四曰麻里奇溜,五曰加半年溜,六曰加加溜,七曰安都里溜,八曰官瑞溜。此八處皆有所主,而通商船。再有小窄之溜,傳云三千有余溜,此謂弱水三千,此處是也。其間人皆巢居穴處,不識米谷,只捕魚蝦而食,不解穿衣,以樹葉遮其前后。設遇風水不便,舟師失針舵損,船過其溜,落于瀉水,漸無力而沉,大概行船皆宜該防此也。

牒干國王、頭目、民庶皆是回回人。風俗純美,所行悉遵敎門規矩。人多以漁為業,種椰子為生。男女體貌微黑,男子白布纏頭,下圍手巾。婦人上穿短衣,下亦以闊布手巾圍之。又用闊大布手巾過頭遮蓋,止露其面。婚喪之禮悉依回回敎門親矩而后行。

土產降真香也不多,椰子甚廣,各處來收買往別國貨賣。有等小樣椰子殼,彼人旋做酒鍾,以花梨木為足,用番漆漆其口足,甚為希罕其。椰子外包之欀,打成麄細繩索,堆積在家,各處番船上人亦來收買,賣與別國,造船等用。其造番船,皆不用釘,止鉆其孔,皆以此索聯縛,加以木楔,然后以番瀝靑涂縫,水不能漏。其龍涎香,漁者常于溜處采得,如水浸瀝靑之色,嗅之無香,火燒惟有腥氣,其價高貴,買者以銀對易,海彼人采積如山,罨爛其肉,轉賣暹羅、榜葛剌等國,當錢使用。其馬鮫魚切成大塊,曬干收貯,各國亦來收販他處,名曰海溜魚而賣之。織一等絲嵌手巾,甚密實長闊,絕勝他處所織者。又有一等織金方帕,與男子纏頭,價有賣銀五兩之貴者。

天之氣候,四時常熱如夏。其土地甚瘠,米少,無麥,蔬菜不廣,牛羊雞鴨皆有,余無所出。王以銀鑄小錢使用。中國寶船一二只亦到彼處,收買龍涎香、椰子等物,乃一小邦也

祖法兒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柘荣县| 高邑县| 井研县| 永安市| 清水县| 通城县| 鲜城| 金川县| 桃江县| 鄂温| 鹤峰县| 莫力| 固阳县| 阳朔县| 陵川县| 凭祥市| 疏附县| 孙吴县| 通江县| 商南县| 南昌市| 崇礼县| 宜昌市| 绵竹市| 拉孜县| 玛多县| 赣榆县| 宿迁市| 陇西县| 城固县| 获嘉县| 新丰县| 新兴县| 南溪县| 紫金县| 肃宁县| 拜泉县| 阜城县| 巴东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