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諸番國名 (2)

  • 瀛涯勝覽
  • 馬歡
  • 4981字
  • 2015-12-26 17:10:57

土產鶴頂鳥、黃速香、降真香、沉香、金銀香、黃蠟之類。金銀香中國與他國皆不出,其香如銀匠钑銀器黑膠相似,中有一塊似白蠟一般在內,好者白多黑少,低者黑多白少。燒其香氣味甚烈,為觸人鼻,西番幷鎖俚人甚愛此。香鶴頂鳥大如鴨,毛黑,頸長,嘴尖。其腦蓋骨厚寸余,外紅里如黃蠟之嬌,甚可愛,謂之鶴頂,堪作腰刀靶鞘擠機之類。又出一等火雞,大如仙鶴,圓身簇頸,比鶴頸更長,頭上有軟紅冠,似紅帽之狀。又有二片生于頸中,嘴尖,渾身毛如羊毛稀長,靑色。腳長鐵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腸出卽死。好吃炭,遂名火雞。用棍打碎莫能死。又山產一等神獸,名曰神鹿,如巨豬,高三尺,前半截黑,后一段白花毛純短可愛。嘴如豬嘴不平,四蹄亦如豬蹄,卻有三跲。止食草木,不食葷腥。其牛、羊、豬、犬、雞、鴨,幷蔬菜、瓜果之類,與爪哇一般皆有。彼處人多好博戲,如把龜、弈棋、斗雞之類皆賭錢物。市中交易亦使中國銅錢,幷用布帛之類。國王亦每以方物進貢朝廷,逮今未絕。

暹羅國

自占城向西南船行七晝夜,順風至新門臺,海口入港,才至其國。國周千里,外山崎嶇, 內地潮濕,土瘠少堪耕種。氣候不正,或寒或熱。其王居之屋,頗華麗整潔。民庶房屋起造如樓,上不通板,卻用檳榔木劈開如竹片樣,密擺用藤扎縛甚堅固,上鋪藤簟竹席,坐臥食息皆在其上。

王者之絆用白布纏頭,上不穿衣,下圍絲嵌手巾,加以錦綺壓腰。出入騎象或乘轎,一人執金柄傘,茭蔁葉做甚好。王系鎖俚人氏,崇信釋敎。國人為僧為尼姑者極多。僧尼服色與中國頗同。亦住庵觀,持齋受戒。其俗凡事皆是婦人主掌,其國王及下民若有謀議、刑罰、輕重、買賣一應巨細之事,皆決于妻。其婦人志量果勝于男子,若有妻與我中國人通好者,則置酒飯同飲坐寢,其夫恬不為怪,乃曰:「我妻美,為中國人喜愛。」男子撮髻用白頭布纏頭,身穿長衫。婦人亦椎髻,穿長衫。男子年二十余歲則將莖物周回之皮,如韭菜樣細刀挑開,嵌入錫珠十數顆皮內,用藥封護,待瘡口好,才出行走。其狀累累如葡萄一般。自有一等人開鋪,專與人嵌焊銖,以為藝業。如國王或大頭目或富人,則以金為虛珠,內安砂子一粒,嵌之行走,玎玎有聲,乃以為美。不嵌珠之男子為下等人,此最為可怪之事。男女婚姻,先請僧迎男子至女家,就令僧討取童女喜紅,貼于男子之面額,名曰利市,然后成親,過三日后,又請僧及諸親友拌檳榔彩船等物,迎其夫婦回于男家,置酒作樂待親友。死喪之禮,凡富貴人死,則用水銀灌于腹內而塟之,閑下人死,抬尸于郊外海邊,放沙際,隨有金色之鳥大如鵝者,三五十數,飛集空中下將尸肉盡食飛去。余骨家人號泣就棄海中而歸,謂之鳥塟,亦請僧設齋誦經禮佛而已。

國之西北去二百余里有一市鎮,名上水,可通云南后門。此處有番人五六百家,諸色番貨皆有賣者,紅馬斯肯的石,此處多有賣者。此石在紅雅姑肩下,明凈如石榴子一般。中國寶船到暹羅,亦用小船去做買賣。

其國產黃速香、羅褐速香、降真香、沉香、花梨木、白豆蔲、大風子、血竭、藤結、蘇木、花錫、象牙、翠毛等物。其蘇木如薪之廣,顏色絕勝他國出者。異獸有白象、獅子、貓、白鼠。其蔬菜之類,如占城一般。酒有米酒、椰子酒、二者俱是燒酒,其價甚賤。牛羊雞鴨等畜皆有。國語頗似廣東鄉談音韻。民俗囂淫,好習水戰。其王常差部領討伐鄰邦。買賣以海當錢使用,不拘金艱銅錢俱使,惟中國歷代銅錢則不使。其王每差頭目將蘇木降香等寶進貢中國。

滿剌加國

自占城向正南,好風船行八日到龍牙門。入門往西行,二日可到。此處舊不稱國,因海有五嶼之名,遂名曰五嶼。無國王,止有頭目掌管。此地屬暹羅所轄,歲輸金四十兩,否則差人征伐。永樂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統〔寶船〕赍詔勑,賜頭目雙臺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城,遂名滿刺加國,是后暹羅莫敢侵擾。其頭目蒙恩為王,挈妻子赴京朝謝,貢進方物,朝廷又賜與海船回國守土。

其國東南是大海,西北是老岸連山。皆沙鹵之地,氣候朝熱暮寒,田瘦谷薄,人少耕種。有一大溪河水,下流從王居前過入海。其王于溪上建立木橋,上造橋亭二十余間,諸物買賣俱在其上。

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敎門,持齋受戒誦經。其王服用以細白番布纏頭,身穿細花靑布長衣,其樣如袍。腳穿皮鞋,出入乘轎。國人男子方帕包頭,女人撮髻腦后。身體微黑,下圍白布手巾,上穿色布短衫。風俗淳樸,房屋如樓閣之制,上不鋪板,但高四尺許之際,以椰子樹劈成片絳,稀布于上,用藤縛定,如羊棚樣。自有層次,連床就榻盤膝而坐,飲臥廚灶皆在上也。

人多以漁為業,用獨木刳舟泛海取魚。

土產黃速香、烏本、打麻兒香、花錫之類。打麻兒香本是一等樹脂,流出入土,掘出如松香瀝靑之樣,火燒卽著。番人皆以此物點照當燈。番船造完,則用此物熔涂于縫,水莫能入,甚好。彼地之人多采取此物以轉寶他國。內有明凈好者,卻似金珀一樣,名損都盧斯。番人做成帽珠而賣,今水珀卽此物也。花錫有二處山塢錫場。王命頭目主之,差人淘煎,鑄成斗樣,以為小塊輸官。每塊重官秤一斤八兩,或一斤四兩,每十塊用藤縛為小把,四十塊為一大把,通市交易皆以此錫行使。

其國人言語幷書記婚姻之禮,頗與爪哇同。

山野有一等樹,名沙孤樹,鄉人以此物之皮,如中國葛根搗浸澄濾其樹作丸,如菉豆大,曬干而賣,其名曰沙孤米,可以作飯契。海之洲渚岸邊生一等水草,名茭蔁葉。長如刀茅樣,似苦筍。殼厚,性軟,結子如荔枝樣,雞子大。人取其子釀酒,名茭蔁酒,飲之亦能醉人。鄉人取其葉結竹細簟,止闊二尺,長丈余,為席而賣。果有甘蔗、巴蕉子、波羅蜜、野荔枝之類。菜蔥、姜、蒜、芥、東瓜、西瓜皆有。牛、羊、雞、鴨雖有而不多。價亦甚貴。其水牛─頭直銀一斤以上。驢馬皆無。其海邊水內常有鼉龍傷人。其龍高三四尺,四足,滿身鱗甲,背刺排生。龍頭撩牙,遇人卽嚙。山出黑虎,比中國黃虎略小,其毛黑,亦有暗花紋。其黃虎亦間有之,國中有虎化為人,入市混人而行,自有識者,擒而殺之。如占城尸頭蠻,此處亦有。

凡中國寶船到彼,則立排柵,如城垣,設四門、更鼓樓,夜則提鈴巡警,內又立重柵,如小城。蓋造庫藏倉廒,一應錢糧頓在其內,去各國船只回到此處取齊,打整番貨,裝載船內,等候南風正順,于五月中旬開洋回還。其國王亦自采辦方物,挈妻子帶領頭目駕船跟隨寶船赴闕進貢。

啞魯國

自滿刺加國開船,好風行四晝夜可到。其國有港名淡水港一條,入港到國,南是大山,北是大海,西連蘇門答剌國界,東有平地。堪種旱稻,米粒細小,糧食頻有。民以耕漁為業。風俗淳樸,國內婚喪等事,皆與爪哇、滿刺加國相同。貨用稀少,棉布名考泥,幷米谷牛羊雞鴨甚廣。乳酪多有賣者。

其國王、國人皆是回回人。

山林中出一等飛虎,如貓大,遍身毛灰色。有肉翅,如蝙蝠一般,但前足肉翅生連后足,能飛不遠。人或有獲得者,不服家食卽死。土產黃速香、金銀香之類。乃小國也。

蘇門答刺國

蘇門答刺國、卽古須文達那國是也。其處乃西洋之總路,寶船自滿刺加國向西南,好風五晝夜,先到濱海一村,名苔魯蠻。系船,往東南十余里可到。其國無城郭,有一大溪皆淡水,流出于海。一日二次潮水長落,其海口浪大,船只常有沉歿。其國南去有百里數之遠,是大深山;北是大海;東亦是大山,至阿魯國界;正西邊大海。其山連小國二處,先至那孤兒王界,又至黎代王界。其蘇門答刺國王,先被那孤兒花面王侵掠,戰斗身中藥箭而死。有一子幼小,不能與父報仇。其王之妻與眾誓曰:「有能報夫死之讎,復全其地者,吾愿妻之,共主國事。」言訖,本處有一漁翁,奮志而言:「我能報之。」遂領兵眾當先殺敗花面王,復雪其讎。花面王被殺,其眾想伏,不敢侵擾。王妻于是不負前盟,卽與漁翁配合,稱「為老王」,家室地賦之類,悉聽老王裁制。永樂七年,效職進貢方物而沐天恩,永樂十年復至其國。其先王之子長成,陰與部領合謀弒義父漁翁,奪其位管其國。漁翁有嫡子名蘇干剌,領眾挈家逃去,鄰山自立一寨,不時率眾侵復父讎。永樂十三年,正使太監鄭和等統領大寶船到彼,發兵擒獲蘇干剌,赴闕明正其罪。其王子感荷圣恩,常貢方物于朝廷。

其國四時氣候不齊,朝熱如夏,暮寒如秋。五月七月間亦有瘴氣。山產硫黃,出于巖穴之中。其山不生草木,土石皆焦黃色。田土不廣,惟種旱稻,一年二熟。大小二麥皆無。其胡椒倚山居住人家置園種之。藤蔓而生,若中國廣東甜菜樣,開花黃白色,結椒成實。生則靑,老則紅,候其半老之時,摘采曬干貨賣。其椒粒虛大者,卽此處椒也。每官秤一百斤,彼處賣金錢八十,直銀一兩。果有芭蕉子、甘蔗、莽吉柿、波羅蜜之類。有一等臭果,番名賭爾(烏)〔焉〕,如中國水雞頭樣,長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則五六瓣裂開,若爛牛肉之臭。內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酸橘甚廣,四時常有。若洞庭獅柑、綠橘樣,其味不酸,可以久留不爛。又一等酸子,番名俺拔。如大消梨樣,頗長,綠皮,其氣香烈。欲食簽去其皮,批切外肉而食,酸甜甚美。核如雞子大。其桃李等果俱無。蔬菜有蔥、蒜、姜、芥。東瓜至廣,長久不壞。西瓜綠皮紅子,有長二三尺者。人家廣養黃牛,乳酪多有賣者。羊皆黑毛,并無白者。雞無者,番人不識扇雞。惟有母雞,雄雞大者七斤,略煑便軟,其味甚美,絕勝別國之雞。鴨腳低矮,大有五六斤者。桑樹亦有,人家養蠶,不會繰絲,只會做棉。

其國風俗淳厚,言語書記婚喪穿拌衣服等事,皆與滿剌加國相同。其民之居住,其屋如樓,高不鋪板,但用椰子檳榔二木劈成條片,以藤札縛,再鋪藤簟,高八尺,人居其上。高處亦鋪閣柵。

此處多有番船往來,所以國中諸般番貨多有賣者。其國使金錢、錫錢,金錢番名底那兒,以七成淡金鑄造,每個圓徑官寸五分,而底有紋。官秤二分三厘,一曰每四十八個重金一兩四分。錫錢番名加失,凡買賣恒以錫錢使用,國中一應買賣交易,皆以十六兩為一斤,數論價以通行四方。

〔那孤兒國〕

那孤兒王,又名花面王。其地在蘇門答刺西,地里之界相連,止是一大山村。但所管人民皆于面上刺三尖靑花為號,所以稱為花面王。地方不廣,人民只有千余家,田少,人多以耕陸為生。米糧稀少,豬羊雞鴨皆有。言語動靜與蘇門答剌國相同,土無出產,乃小國也。

黎代國

黎代之地,亦一小邦也。在那孤兒地界之西。此處南是大山,北臨大海,西連南浡里國為界。國人三千家,自推一人為王,以主其事,屬蘇門答剌國所轄。土無所產,言語行用與蘇門答剌同。山有野犀牛至多,王亦差人捕獲,隨同蘇門答剌國以進貢于中國。

南浡里國

自蘇門苔刺往正西,好風行三晝夜可到。其國邊海,人民止有千家有余,皆是回回人,甚是樸實。地方東接黎代王界,西北皆臨大海,南去是山,山之南又是大海。國王亦是回回人。王居屋處,用大木高四丈,如樓起造,樓下俱無裝飾,縱放牛羊牲畜在下。樓上四邊以板折落,甚潔,坐臥食處皆在其上。民居之屋與蘇門答剌國同。

其處黃牛、水牛、山羊、雞、鴨、蔬菜皆(少)〔有〕。魚蝦甚賤,米谷少。使用銅錢。山產降真香,此處至好,名蓮花降。幷有犀牛。

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名那沒洋。西來過洋船只收帆,俱望此山為準。其山邊二丈上下淺水內,生海樹。彼人撈取為寶物貨賣,卽珊瑚也。其樹大者高二三尺,根頭有一大拇指大根,如墨之沈黑,如玉石之溫潤。稍上椏枝婆娑可愛。根頭大處可碾為帽珠器物。

其帽山腳下亦有居民二三十家,各自稱為王。若問其姓名,則曰「阿菰喇楂」,「我便是王」以答。或問其次,則曰「阿菰喇楂」,「我亦是王」甚可笑也。其國屬南浡里國所轄。其南浡里王常跟寶船,將降真香等物貢于中國。 -----------------瀛涯勝覽 〔明〕馬 歡撰

(承前)

錫蘭國 裸形國

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東北行三日,見翠藍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篤蠻山。彼處之人巢居穴處,男女赤體,皆無寸絲,如獸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羅蜜、芭蕉子之類,或海中捕魚蝦而食。人傳云:若有寸布在身,卽生爛瘡。昔釋迦佛過海,于此處登岸,脫衣入水澡浴,彼人盜藏其衣,被釋迦咒訖,以此至今人不能穿衣,俗言出卵塢,卽地也。

過此投西,船行七日,見鶯歌嘴山,再三兩日,到佛堂山,才到錫蘭國馬頭名別羅里。自此泊船,登岸陸行。此處海邊山腳光石上有一足跡,長二尺許,云是釋迦從翠藍山來,從此處登岸,腳踏此石,故跡存焉。中有淺水不干,人皆手蘸其水洗面拭目,曰「佛水清凈」。左有佛寺,內有釋迦佛混身側臥,尚存不朽。其寢座用各樣寶石妝嵌沉香木為之,甚是華麗,又有佛牙幷活舍利子等物在堂。其釋迦涅盤,正此慮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罗甸县| 通江县| 万年县| 神池县| 定陶县| 伊川县| 鄄城县| 明溪县| 东平县| 明水县| 旅游| 来安县| 筠连县| 斗六市| 买车| 灌南县| 鹰潭市| 晋江市| 五大连池市| 福安市| 柯坪县| 临武县| 绥棱县| 两当县| 象州县| 马关县| 平阳县| 鄂尔多斯市| 张家口市| 商水县| 东乡| 天柱县| 广安市| 镇原县| 班戈县| 大石桥市| 榆树市| 元氏县| 钟山县| 尚义县|